網頁
▼
2021年2月28日 星期日
「第84屆臺陽美術特展—真情綿綿、戀臺陽」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第84屆臺陽美術特展」於2月26日至3月14日在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展出油畫、膠彩、墨彩、水彩、版畫、膠塑6大類,75件會員作品、2件會友作品、4件預備會員作品及83件公募入選作品,一共展出164件作品,2/26日上午10時30分舉行開幕暨頒獎典禮。
國立國父紀念館副館長楊同慧表示,這是第84屆臺陽美術協會的聯展,同時也是頒獎典禮。臺陽美術協會成立於民國23年,至今展出84屆的美展,是每年國內視覺類藝術界的盛事,本館長期與臺陽美術協會合作舉辧聯展,為臺灣美術貢獻心力。臺陽美術協會從日治時期便開始推動臺灣美術持續到今日,舉辦競賽,培育新銳藝術家,精神令人感佩。臺陽美術協會設立目的在提升臺灣人的美感素養,會員遴選過程十分嚴謹,目前正式會員人數僅75位。成為會員須先參加比賽得獎,才能被推薦為預備會員。成為預備會員後需於5年內辦理多次個展,經過審查通過後,才能成為正式會員。因此要成為臺陽協會的會員需要費時好幾年的時間,能在此展出的藝術家無不是經過千錘百鍊,作品都相當的精采。
吳隆榮理事長致謝詞表示,感謝國父紀念館提供優質的場地舉辧聯展,也感謝財團法人國泰世華銀行文化慈善基金會、臺中扶輪社、楊三郎基金會、王源林文化藝術基金會給予相當大的贊助與支持。臺陽美術協會在臺灣美術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文化部更將該協會納入「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專案,為臺灣美術史研究發展及史料檔案做保存。就臺灣美術運動發展來看,從1895年到1945年間,曾有159個美術團體,但至今僅剩臺陽美術協會,持續提攜年輕一輩的藝術家,無疑地對臺灣美術的發展有相當大的貢獻。並恭喜參加公募競賽獲獎的藝術家,希望本次的聯展能帶給欣賞者在藝術上的陶冶,持續為臺灣美術書寫歷史。
臺陽美術協會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美術團體,協會由台籍畫家陳澄波、廖繼春、陳清汾、顏水龍、李梅樹、楊三郎、李石樵等發起,於民國23年11月10日在當時的臺灣鐵路飯店舉行成立大會,民國24年5月在臺灣教育會館(現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辦第一屆美術展覽會,民國79年奉內政部核准補行立案,正式更名為「中華民國臺陽美術協會」,推舉首任理事長楊三郎先生,秘書長吳隆榮先生,常務監事顏水龍先生。時光荏苒,協會自成立以來已經85年,也成為國內最大、歷史最久的民間美術團體,每年都舉辦美術展覽會。
2021年2月27日 星期六
樸之華-素人畫家聯展 3素人阿嬤驚艷火花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臺南文化中心自2月26日(五)起,假文物陳列館舉辦「樸之華-素人畫家聯展」,並於2月27日(六)下午14時於文物陳列館1樓舉辦開幕活動,此次除了展出3位素人畫家平面繪畫作品外,更規劃教育推廣區,分享阿嬤的學畫心路歷程與創作風格差異。
本次展覽邀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呂松穎博士策展,「素人畫家」又稱為「樸素畫家」,是指未經過學院藝術訓練,卻能自學有成的藝術創作者;其創作特色具有童趣、天真、富有想像力等特色;這類藝術風格也被稱為「樸素藝術(Naive Art)」、「非主流藝術(Outsider Art)」、「原生藝術(Art Brut)」等,歷來受到許多藝術學者的研究與關注;在臺灣,1970年代隨著鄉土運動興起,素人藝術家如洪通(1920-1987)、吳李玉哥(1901-1991)、林淵(1913-1991)等人,其作品展現生命力與多采多姿樣貌,也獲得熱烈迴響。
臺南市黃偉哲市長表示:臺南市人文薈萃,藝術風氣濃厚,在眾多女性素人畫家中林李榭榴、王陳明珠、郭吳富美3位之藝術風格讓人驚艷;此次策畫「樸之華-素人畫家聯展」,將3位不同成長背景與環境,不同創作面貌,卻也有著相似趣味,雅俗共賞素人畫家,藉由展出呈現他們畫作風采讓市民們共賞,歡迎市民把握難得機會蒞臨臺南文化中心文物陳列館觀賞。
林李榭榴(1899-1996),出生於臺南大灣,將其熟稔刺繡藝術,轉化運用在繪畫線條與構圖,具有細膩豐富的質感;王陳明珠(1927年生)現年94歲,出生於鹽水,60歲以後開始學畫,廣泛學習當代藝術畫刀堆疊與潑灑技法,畫風繽紛自在;郭吳富美(1942年生)現年79歲,亦於60歲時拿起畫筆,運用點描技法描繪各種家庭題材與早年生活的回憶,用色亮麗大膽,生動而溫馨。
「樸之華-素人畫家聯展」希望民眾憶起兒時拿筆塗鴉、捏塑黏土的快樂回憶,用更多共鳴與感動,鼓舞大家心中對藝術的愛好與嚮往;2月27日(六)開幕當天邀請到策展人及畫家進行座談,展覽期間自110年2月26日至3月14日,邀請大家一同體驗藝術創作所帶來的純真與喜悅;提醒參觀民眾防疫期間須配戴口罩並於展場門口配合主辦單位實施實名制入場欣賞。
國美館 「2021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國際論壇」探討5G藝術應用於光影方城市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2/27日起舉辦為期兩天的「2021光影藝術節國際論壇」,以國際光影藝術節為基底,共邀請14位相關專家學者,及國內外豐富經驗的藝術家進行創作分享,論壇分成二大主軸,「5G技術與藝術應用」及「從黑盒子到光影方城市」,參與分享及主持的各界專家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資訊室謝俊科主任、臺北市立美術館王俊傑館長、國家兩廳院節目企劃部林亭均經理、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藝術科技運算組郭嘉真組長等,齊聚探討5G時代下的藝術之路。
論壇首日上午由國美館梁永斐館長致詞揭開序幕,並邀請國家級單位,像是工業技術研院、故宮博物院、及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等代表帶來精彩的演說,並由工業技術研究院施香蘭主持論壇。國美館梁永斐表示,雖然臺灣目前有許多燈節因疫情取消或延期,國美館仍秉持支持藝術家創作與產官學合作的宗旨,並且延續「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的能量。梁館長也強調科技整合藝術與光影應用的結合是國際趨勢,也將是未來臺灣與國際對話的資產。
以文化為核心,推動5G數位轉型
近年隨著各項5G行動計畫推廣,基於新型態的應用,人們觀看世界和溝通的方式將逐漸改變,藝術的樣貌也不再只是空間和觀眾的關係。活動論壇邀請到國內正在推動5G計畫的代表以及專家,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資訊室謝俊科主任以故宮5G博物館建設計畫為例,就5G在政策面向說明緣起、策略以及做法,故宮以具世界競爭力的典藏數位資產為基底,於5G環境的高頻寬、低延遲等環境下驅動,結合國內關鍵人文機構典藏,全面性推動故宮數位轉型,打造智慧博物館的多元服務環境,藉當代科技展現出不同容顏,讓體驗者沉浸於創作者的思路中。
5G與藝術的未來性
彩蛋影像有限公司的高憲郎總監以技術面向出發,說明近幾年不斷推陳出新的技術中,創作者面臨的不同挑戰,尤其5G的「超高速」、「低延遲」等特性如何讓民眾在虛擬世界中也倍感溫度,高總監指出重現一個場景,不單單只是現實虛擬化,而是透過敘事手法的展現,讓人對於虛擬更有感。同場次中,國家兩廳院林亭均經理以「臺灣5G企業專網文化示範場域-兩廳院合作經驗為例」,分享2020年與經濟部共製,臺灣第一齣以5G網路技術導入VR直播串流的沉浸式戲劇作品〈萬花鏡〉,探討技術如何影響藝術創作與跨領域的工作模式,提供大眾對於表演藝術的不同想像。經過一天的專業分享,讓與會者對臺灣文化館舍的5G計畫有更多了解,也帶給同業不少啟發和討論。
從黑盒子到光影方城市
本次光影藝術節主軸為「黑暗之光」,討論現今面對未知疫情的徬徨時刻,如何重新認識未知、體認信念,藉由自然環境中的光尋找未來希望。28日登場的論壇內容以「從黑盒子到光影方城市」為題,由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李依樺總監、臺北市立美術館王俊傑館長擔任主持人,邀請多組具有豐富光影裝置經驗的國內外藝術家,包括「黑暗之光─2021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參展藝術團隊有用主張、萊普斯團隊、千田泰廣等,以「從跨領域創作到國際藝術光節」、「光影與城市互動」及「光與空間的對話」為題相互激盪,討論光影藝術從美術館放映室,走到戶外的城市空間,作品設置差異與挑戰,並在這樣的疫情時代下,藝術家如何進行創作,以及這之間的影響與改變。
全球的疫情風暴尚未停歇,臺灣有幸因防疫成功能開展實體活動,兩日的論壇以不同主軸切入現今我們面臨的課題與創新挑戰,在面對疫情時代,透過專家學者多元的分享,除了了解現今發展趨勢外,也更能體會藝術家對於創作的堅持與溫度,開啟民眾多元感官,讓台灣文化藝術界持續產業化與國際化。疫情當下,國外講者與國美館現場連線並啟動線上直播,論壇展出的內容以線上方式分享,遞給更多有興趣的觀眾。
如何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下結合藝術創作的感動力、行動力,讓被黑暗阻隔距離的人們和世界能夠喚醒正向能量,將是疫情影響之下值得深度探索的議題。本論壇希望透過不同的講者展示5G網速應用之創作,深化科技與光影藝術的學術討論,進而思考國內未來科技藝術發展的可能性。
2021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展覽期間:即日至3月28日(日) 點燈時間:17:00-22:00
展演場地:國立臺灣美術館 戶外園區
參展藝術家:千田泰廣、有用主張、安可工作室、高德亮、萊普斯團隊、黑川互動媒體藝術、蔡宜婷、謝佑承 X 王中原
活動網站:https://www.tilf.com.tw
2021年2月26日 星期五
永康社教中心整建工程即日動工 展演設施專業化匯聚藝文能量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永康社教中心於2/26日舉行整建工程動工典禮,由臺南市長黃偉哲、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葉澤山、永康區區長張睿民帶領現場貴賓進行動工儀式。本次整建工程將進行永康社教中心場館硬體設施提升改善,包含一樓大廳空間重劃、演藝廳劇場設施專業化、內部空間遷移調整等,希望透過硬體整建,帶動軟體的營運,進而媒合展演設施與地方文化資源,厚植在地藝術文化量能。
永康社教中心位於臺南市人口數及密度最高的永康地區,於民國90年落成營運,作為在地圖書館、研習教室及展演場館等複合性質使用。永康社教中心佔地2,300餘坪,為一座地上5層、地下2層之建築,在過去臺灣鄉鎮市區級的城市中,是少數同時擁有大型展演場所及公共圖書館之公立場館,結合表演藝術、藝文展示、社教研習、圖書資訊等四大功能,以藝術、生活、創意、學習為定位,建構一座提供市民閱讀求知、藝文交流、休閒娛樂及終身學習之地方文化館。
市長黃偉哲表示,永康社教中心作為本市核心地區衛星劇場,為藝文展演之重要場館,今年斥資進行演藝廳內部功能整建及硬體設施改善,期能確實提升專業展演設施及發揮各場館服務品質與能量,紓解目前臺南市區漸趨飽和之展演設施使用率、落實場館營運定位,也期許吸引更多優質的好節目至永康演出,為永康民眾創造更多親近多元藝文活動的機會,進而帶動在地藝文發展。
文化局局長葉澤山亦表示,此次整建計畫,重點在於空間改善、並提升硬體設備及專業度不足之問題改善,尤以演藝廳劇場設備專業化為本次整建重點,包括優化觀眾席觀賞視角、建築音效的改善、燈光音響懸吊系統、設備更新等,為演出團體提供更優質的展演場地。另為服務多元宗教,場館內另設淨下室及祈禱室,並將原二樓第二藝廊改建為多功能排練場兼劇場後舞台,同時增設貓道設施,以滿足演出團隊相關的專業設施。
本次整建工程預計於2022年7月份完工,透過整建改善硬體設備,強化完備大臺南劇場設施,提供團隊多元性選擇服務,帶動永康區藝文深化發展,以落實文化均權之施政目標。
彩繪傳愛慶元宵 藝文結盟創新潮 國美館攜手在地學校推動藝文跨界新風貌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2/26日舉辦「彩繪結盟慶元宵─學校藝文表演策略聯盟啟動典禮」,結合國美館春節系列的元宵慶祝活動,由梁永斐館長主持,邀請臺中市教育局與臺中在地14所各級學校代表、甘霖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人瑞家園陳文齡主任與長者出席本次合作結盟儀式。活動首先由策略聯盟學校之一、國美館的好鄰居臺中市向上國中直笛隊帶來精彩的樂曲演出,隨後由各校代表共同參與元宵燈籠彩繪的藝術體驗,最後由國美館與臺中市教育局及各校代表一起簽名留念並點燈,團圓慶賀元宵佳節,亦象徵藝文表演策略聯盟正式啟動。國美館未來將陸續邀請各校音樂、表演藝術等團體於館內外表演,透過跨界結盟與各種不同形式的藝術表演交流,共創國美館藝文展覽空間的新風貌。
梁永斐館長於致詞時表示,今年國美館將結合各校眾多類型之表演藝術,與館內活動、節慶規劃相配合,活化美術館的空間,並透過學生的藝文表演帶給觀眾更豐富的感官饗宴。國美館期透過與各校攜手共同推動藝文發展,讓學子有更多表演舞台,也讓美術館與藝文表演相得益彰、促進美好的多元感官體驗。並更進一步打破公家機關與校園間的心牆,更使國美館成為融合在地、創新連結各校的「無牆美術館」,望創造一個更好的場域給全民。
「學校藝文表演策略聯盟」本次策略聯盟包含臺中在地的5所大專院校和9所國中小與高中職,包括國立中興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中山醫學大學、東海大學以及逢甲大學,忠信國民小學、仁美國民小學、光復國民小學、惠文國民小學、臺中教育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向上國民中學、雙十國民中學、臺中第二高級中等學校及新民高中,各校均有音樂系所或社團等多樣化的藝文表演類型與人才,具備有豐富的現場演出經驗,更在國內外音樂比賽屢獲佳績與獎項肯定。國美館將在3月份周六夜間開放時段邀請策略聯盟學校舉辦藝文表演,活動精彩可期。讓學子有更多表演舞台,也讓美術館與藝文表演相得益彰、促進美好的多元感官體驗。
同時國美館為慶賀元宵佳節,更將藝術推廣至不同年齡層及族群,在元宵節前特別先進行外站藝術推廣活動。館員與志工特別為甘霖基金會日照中心長者設計花燈繪製課程,並帶領長者一同彩繪,也邀請臺中市忠信國民小學學生、國美館志工等眾多成員共同參與。今日略聯盟啟動典禮上並邀請各單位出席代表與來賓們共襄盛舉,展現多變的創意。由各界合作繪製完成的燈籠多達120個燈籠,匯集為壯觀又溫馨的燈牆,更象徵「團圓畫福氣 歡喜食百二」,祝福所有參與者及前來觀賞的民眾圓圓滿滿。
本次活動繪製的元宵花燈將於元宵連假期間於國美館水牛廳展出,國美館亦推出線上猜燈謎,由燈謎專家黃芳照老師設計10道趣味題目,回覆猜中燈謎將有機會獲得國美館藝術文創品等好禮,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到國美館臉書專頁參加:https://www.facebook.com/ntmofa/ 。
略聯盟學校舉辦藝文表演預定於3月6日、13日及20日傍晚登場,更多資訊歡迎參見後續官網公告:https://www.ntmofa.gov.tw/。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tmofa)
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
2021南瀛綠都心花藝創作展 228連假出遊好地方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市府春節期間走春在新營佈置的「南瀛綠都心花藝創作展─日光浴」,為新年開春綻放出美感療癒的身心撫慰。花藝創作展將於228三天連假後撤展,工務局提醒市民朋友可以把握最後機會前往休閒舒展身心。
已維持十多年在春節期間佈置的「南瀛綠都心花藝創作展」,今年在公園的大草坪上,規劃安置了可供民眾坐臥休憩的木平臺和繽紛逗趣的戶外家具,以「日光浴」為題,展出結合當令花卉的作品。今年度特別邀請藝術家為民眾的休閒生活增添好好享受春天太陽的設計,也一飽不同平日的視覺饗宴。
面對佈展美景除了拍照打卡外,藝術家團隊在春節假期結束的周末下午,特別進行了一場風景描繪工坊,以特製的透明繪具,讓大家享受描繪的樂趣,同時深入認識作品創作。在工坊活動中,透過藝術家的帶領,民眾輕鬆享受即使是畫畫苦手,也能成為描繪高手的樂趣,將周末日光浴的愉悅療癒回憶,化為親手描繪的圖像帶回家珍藏。
「日光浴」創作展自2月4日開展以來,已獲大眾好評,3月2日將結束,是228三天假期選擇出遊的好地方。
王泰景色鉛筆世界風景畫在台南文化中心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高齡八十的王泰景先生,自幼對繪畫極富興趣也深具天分。身為長子背負養家糊口重任,年輕時到城市打拼,即便之後從事與藝術無關的工作,對畫畫依舊有其夢想。在工作的因緣際會下,為想跟外國人順利溝通,王泰景先生勤學英文,進入台北的國際飯店工作,與世界各國人士接觸,眼界為之開闊;也因曾到沙烏地阿拉伯及日本工作多年,思想與世界觀因此擴展。
2000年退休後,憑藉著自學繪畫與不斷琢磨,開始年輕未完成的夢想。最早是由收集日曆優美風景圖片開始,欣賞之餘興起將之畫下的念頭,於是用色鉛筆描繪世界風景圖片,因其別緻的畫作風格,筆觸帶有獨特小品韻味,令人驚豔。除了日曆、月曆,舉凡雜誌甚至家人旅遊世界各地所拍的風景照,皆成為繪畫題材。
王泰景先生以「格放」的方式作畫,透過目視以等比例放大;最初是將原稿用36格數做畫,隨著時間與經驗的累積,發現無法將畫面細節清楚交代,故改用64格以做更精細的切割,使畫作有更細緻的呈現。自此十幾年來完成近百幅畫作,每幅皆是歷經長時間細細雕琢而成,雖然繪畫讓上了年紀的王泰景先生眼睛與體力吃緊,但他卻樂此不疲。
本次展覽特選30幅作品於民國110年2月26日起至3月21日於臺南文化中心第三藝廊展出,祈願與更多志同道合朋友分享,進而為藝術貢獻一份心力,歡迎各界撥空蒞臨參觀指教。
「南瀛館」New Open 打造輕工業風閱讀環境 大家愛上圖書館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新營文化中心特色館藏,歷經近一年改裝修繕,以嶄新的面貌與讀者見面,透過改造閱讀環境、充實館藏、升級設備,提供讀者明亮舒適、親合的閱讀氛圍,希望吸引更多民眾願意走入圖書館,充分善用圖書館的資源,創造在地閱讀活力!
文化局楊馥菱科長表示,「新營文化中心圖書館為臺南縣第一所公立圖書館。自民國68年以來,累積許多豐富的南瀛文史資料,故發展為本館特色館藏。為供讀者方便在該區閱讀及檢索資料,此次重新進行書籍盤點、調整櫃位及動線調整,將特色館藏分為A至S等19個類別,並以主題式的架位呈現,如南瀛文史、南瀛文學、南瀛藝術、台灣史料研究及台灣原住民等,以更貼近民眾需求;並添購舒適兼具設計感的家具,設置寬敞閱讀桌、規劃view超好的吧台觀景區、文青風沙發閱讀區等,讓讀者便於翻閱大本的藏書、在沙發上享受浸淫書堆的幸福,或至吧台區搭配窗外美麗風景來一本鹽分地帶雙月刊雜誌,讓閱讀更貼近生活。」
南瀛館特藏豐富,典藏南瀛文獻、南瀛美展、南瀛文學及作家、臺灣省臺南縣志等系列集成,目前該館藏量總計5千多冊,這些珍貴的資料文獻專為提供讀者研究之用,亦是本館鎮館之寶。由於南瀛館藏均為珍貴且多為全市僅一冊之文獻,故不開放外借,讀者如有需求,可使用館內複印服務。期待透過南瀛館軟硬體提升改造,提供更好的服務,歡迎大眾前來造訪,享受閱讀樂趣。
2021臺南作家作品集(第11輯)徵選 即日起至4/30收件
【記者連凱斐/臺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為鼓勵文學創作及研究風氣,推廣本市文學家作品,今年賡續辦理「2021年臺南作家作品集(第11輯)」徵件,歡迎符合徵選條件的文學作家踴躍投件。
每年一度的「臺南作家作品集」徵選,今年已邁入第11年,第1至9輯已出版63本在地文學家作品、第10輯5本則預定4月出版。近年文化局打破以往自行出版模式,與民間出版社合作發行,讓臺南作家作品經由通路管道打入出版市場行列,其中與蔚藍文化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的《太陽旗下的小子》、《落花時節-葉笛詩文集》、《許達然散文集》更同時獲選「第42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好書。
今年第11輯徵稿項目除詩、散文、小說、劇本、兒童文學等類型作品外,也特別針對臺灣文學研究相關論述提供出版園地,尤其歡迎針對臺南作家之評論文集投稿,提供在地文學更為多元、寬廣的視野,建構專屬臺南的在地文學特色,充實臺灣文學研究的縱深。
本年度「臺南作家作品集(第11輯)」徵選,凡臺南市籍,曾經或目前就業、就學本市,或設籍臺南市滿5年以上者,均可參加;惟如係對於臺南作家評論或臺灣文學之專門研究論述,則不限資格。本年度收件日期自即日起至4月30日截止,收件地點為文化局文化研究科(73049臺南市新營區中正路23號)。有關事項請詳「2021年臺南作家作品集(第11輯)徵選要點」規定或請洽詢文化研究科,電話:06-6321047分機6610。
「毛氈宴」吳德原個展 臺南生活美學館登場
【記者連凱斐/臺南報導】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生活美學展示中心於2月27日起至4月11日止,展出「毛氈宴」吳德原個展,以「辦桌」為毛氈創作主題,期望透過結合生活、回憶與節慶的方式引發大眾產生共鳴,一起進入毛氈藝術的視覺宴席。
毛氈宴,以臺灣文化「辦桌」為創作主題,作為凝聚臺灣在地人文、地產與節慶的筵席活動,在宴席上的每道菜有各種不同祝福的涵義,於是吳德原老師挑選了比較特別的菜色,如作品佛跳牆,以佛頭為外型讓人好聯想到這道菜,用白色羊毛表現容器瓷的質感,內容物以蔬食菇類作為齋素的一個表現,將宴席料理的器皿及料理裝飾進行簡易化與圖像化的轉換,讓民眾進入創作者建構的毛氈異想世界。
吳德原老師接觸針氈有十多年,現今毛氈大型作品多以濕氈構成的呈現,但吳老師所展示的作品則是以熟練的針氈方式完成,在針氈的技巧上及塑形、材料運用上有獨特的看法及製作方式,此次作品將臺灣宴席菜色結合羊毛氈軟性易塑的特色,透過放大作品特色趣味化的手法,共展出25件作品,希望透過「毛氈宴」讓更多人認識這項手作,引發大家對羊毛氈的興趣,並分享生活上的小確幸,歡迎有興趣的民眾邀請親朋好友前往本館進行視覺饗宴。
展覽地點: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生活美學展示中心
展覽日期:2021/02/27~2021/04/11
展覽時間:每日9:00-17:00(週一休館)
國美館「2021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以黑暗之光照亮希望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即將在2月26日推出第二屆「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結合館方自2004年起設立各項大型計畫推動國際科技藝術創作的方向,自元宵節起於美術館戶外園區展出多位國際藝術家的光影裝置。本次以「黑暗之光」為展覽主題,特別邀請臺灣、瑞士、日本、法國、澳門等八組國內外創作團隊參展,藝術家將藉由燈光藝術作品,帶領民眾反思負面、黑暗所蘊含的正向意義,盼突破國境與疫情的隔閡,以藝術之光照亮被疫情籠罩的黑暗世界。
本屆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展期從2月26日到3月28日,參展的八組國內外藝術家/團隊,包括安可工作室(瑞士)、萊普斯團隊(法國)、謝佑承 X 王中原(臺灣)、高德亮(澳門)、黑川互動媒體藝術(臺灣)、蔡宜婷(臺灣)、有用主張(臺灣)、千田泰廣(日本)等。藝術家以大自然為主題,創作出各種呼應自然現象的大型戶外光影裝置,類型包括程式控制的光雕塑、按美術館自然環境所進行的現地創作,以及配合國美館5G環境設置的互動裝置,運用不同媒介,讓光呈現多元的樣貌。
在全球面臨疫情的嚴峻考驗下,臺灣是目前相對安全的國家,本屆國外藝術家不畏疫情影響,為國美館展出場地重新規畫作品的裝置與呈現,例如法國萊普斯團隊的〈影格-電玩情節〉是該團隊主要發展的重要系列作品之一,本次依照國美館戶外玻璃帷幕的場地條件,重新設計出100個燈管人的逐格動態。日本藝術家千田泰廣的作品〈日行跡〉選在國美館E亭展出,在全暗的空間當中,千絲萬縷透過幽微的白光使交錯之處變成星光點點,如同E亭延伸自美術館的獨立空間特性,千田的作品就像自成一處的星叢般。此次法國、瑞士與日本籍等三組藝術家/團隊,雖未能親至現場布展,仍皆以視訊與執行團隊連線以確保安裝如常進行,可見藝術家們對本藝術節之重視。
本屆特別委託藝術家蔡宜婷及黑川互動媒體藝術為本展運用5G網速環境進行創作。蔡宜婷的作品讓民眾可以使用手機連入互動介面,再將自己手中的素材傳送到作品裝置上,成為作品一部分。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則讓民眾掃描QR Code後登入作品網頁,即可在實體的展覽空間裡面,操控作品的光影效果。5G作品的體驗過程,讓人際關係的互動透過網路保持暢通,並未因疫情影響產生斷連,也是一種另類的深刻連結。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除了戶外光影藝術作品展出,亦規劃為期兩天的國際論壇,期許深化科技與光影藝術的學術討論。2月27日及2月28日將以國內相關5G建置發展以及國際科技與光影藝術之討論為主,分別以「5G技術與藝術應用」、「從黑盒子到光影方城市」為題,邀請萊普斯團隊、千田泰廣、安可工作室等國際藝術家線上視訊,與鄭先喻、王連晟等國內科技藝術家進行交流,分享最新的國際光節趨勢,並請到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兩廳院等單位代表與會,共同討論5G技術與藝術的應用。光影藝術節期間,不但有點亮夜晚的光影藝術展示,還有深具前瞻性的學術討論,讓藝術節不只是藝術節,也展現國美館在推動國際科技藝術發展的專業與信心。
「黑暗之光—2021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訂於2月26日星期五盛大開幕,預計邀請表演團體LUXY BOYZ與法國萊普斯團隊的作品〈影格-電玩情節〉進行結合燈光、雷射與音效的演出。而每日晚間5點至10點為點燈時間,將與周邊美術園道商圈、審計新村與老爺大毅行旅合作,推出看展串連活動,民眾只要下載藝FUN券NEXT手機App程式,並登入會員、出示活動相關證明,即可享有店家優惠。元宵節起,邀請民眾闔家光臨漫步於國美館的閒暇夜晚,近距離感受光影藝術作品的魅力。
國立臺灣美術館(http://www.ntmofa.gov.tw、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tmofa/)
鹽水增亮點「赤兔製造所」進駐老屋打造特色複合空間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近年積極透過「月之美術館計畫」活化鹽水閒置空間,2020年初步完成舊第一銀行老屋修復,並透過藝術裝置及物件展示呈現老屋歷史風采,為透過異業合作帶動地方創生,今年文化局更啟動進駐計畫,由鹽水返鄉新創團隊「赤兔製造所」自2月起取得為期半年的進駐權,打造藝文輕食的複合式空間,成為小鎮別具風格的特色潮店。
文化局2019年推動「月之美術館計畫」,在鹽水進行藝術教育推廣、建立藝文資訊平台、規劃常設藝術裝置以及活化閒置空間等計畫,持續注入藝術創新實驗;在成功改造月津故事館成為遊客服務中心及藝文展演據點後,文化局希望進一步帶動鹽水老屋修復再利用風氣。其中,舊第一銀行老屋位於中山路鎮南宮旁,是鹽水第一銀行前身(原台灣商工銀行出張所),歷經多次移轉後閒置,長期以來鐵門深鎖。2020年文化局獲得屋主同意後著手進行整理,由在地藝術團隊禹禹藝術工作室與黃仁志建築師合作,進行初步修復與結構加強,保留老屋大部分原始面貌及木造構件,結合藝術策展及燈光投影,營造神秘氛圍,而作為「月之美術館計畫」第一棟修復再利用的老屋,也正式命名為「月美一號館」。
文化局指出,月之美術館除了以無牆美術館概念進行相關藝術展演規劃外,更重要的是鼓勵在地民眾共同參與合作,提升鹽水藝文及觀光產業發展。2021年月美一號館首度開放申請進駐,經公開遴選作業後,由鹽水返鄉新創團隊「赤兔製造所」取得進駐權,其負責人原為科技業工程師,返鄉後發揮對美食的熱愛,陸續投入海產料理與健康餐等餐飲業,擅長使用在地與時令食材烹調料理。為期半年的進駐期間,「赤兔製造所」將使用鹽水在地食材及農特產,提供特色餐點,並結合「月之美術館計畫」展覽或講座,打造藝文空間,未來也可在此購買月之美術館限量文創商品,結合餐飲與藝文的複合式空間,為鹽水增添不一樣的人文風景。
文化局期盼,藉由「赤兔製造所」的日常營運與理念實踐,不僅活用老屋與空間,透過其延長夜間營業時間,帶動周邊商圈與店家的夜間效應,提供消費者更多選擇,也逐步催化鹽水街景的改造,讓新創團隊與鹽水一起成長茁壯。
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臺府展故事再現(二):隱匿在時空錯置的畫面下的原貌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國立臺灣美術館「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在美術館、藝術家家屬及藏家等三方合作下,匯集展出83件臺、府展現存作品,自展出以來即獲得盛大的迴響。藝術家的畫筆記錄了當時的臺灣美術環境,呈現當時臺灣美術發展的風貌外,也讓觀者得以透過作品見證「新美術」的重要發展過程。
「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展出現存作品中,有兩幅創作於1943年的作品有著與最初參展時不同的變貌,分別是東洋畫部蔡雲巖〈我的日子〉,與西洋畫部陳碧女〈望山〉。這一改變並非物理保存損壞的改變,而是藝術家因應時代的更迭而有意識的自行修改。
蔡雲巖〈我的日子〉為第六回府展入選作品,創作時間為1943年,以室內景物為題材,描繪母子居家親情溫馨之情狀,背景為臺灣百姓傳統廳堂,以線條構成,呈現細緻素雅的生活空間,母親手拿為兒子準備的玩具飛機,兩側機翼所繪的青天白日黨徽明顯可見。從創作時間點推論,應是藝術家在時局轉變考量下,於戰後將原畫上的日本國旗修改而成的。
陳碧女〈望山〉同樣為入選第六回府展的作品。比照當年的府展圖錄,原畫中的庭院與房舍並無摻置他物,然而在現存作品中,房舍門前卻立有青天白日旗幟。〈忘山〉創作年代時值日治時期,並為參加官展之作品,理應不會出現青天白日國旗,因此畫中旗幟應是戰後因政局變動所增修。
兩幅原畫之圖像符號出現時空錯置,視覺上或許也有不協調感,但反思藝術家的考量,刻意藏匿創作原貌,所為是因時局壓力所致,雖然作品隱匿了最初的樣貌,但卻記憶了環境的變遷與作品的歷史歷程,也讓觀者可感受時代更迭的痕跡及那段艱辛的歲月。
國立臺灣美術館(http://www.ntmofa.gov.tw、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tmo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