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2022年6月29日 星期三
臺南生活美學館與國立成功大學共同開啟藝術教育交流合作平臺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為推廣展覽場館與學術單位合作,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與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6月18日交換合作備忘錄。在「林智信油畫、雕塑大展」策展人蕭瓊瑞教授與藝術家林智信老師見證下,雙方代表臺南生活美學館黃瓊瑩館長與成大藝術研究所吳奕芳所長將攜手合作,建立資源共享夥伴關係。
臺南生活美學館黃館長表示,館校合作是基於跨域的概念與趨勢,從藝術資源服務研究、成果交流、提供展場導覽及相關專業教育推廣等,將帶給民眾生活美學體驗及文化素養提升。本次備忘錄簽署交換,旨在共構雙方「合作願景」,期能秉持藝術文化、學術教育共享,建立交流合作平臺。
成大藝術研究所吳所長指出,「林智信版畫、陶藝大展--生活.民俗.節慶」與「林智信油畫、雕塑大展--土地.人民.記憶」展覽,是開啟雙方合作契機,由藝術家林智信老師和策展人蕭瓊瑞教授共同指導、培訓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組成導覽團隊,並策劃系列性活動,例如:研究生陳瑜同學設計「迎媽祖」的桌遊實驗性教案,在學校執行獲得熱烈回響,成大藝術所研究生發表「林智信與他的時代」學術論文會等,期待未來雙方更多合作產量,促進交流及分享機會,共同培育學生成為藝術人才。
臺南生活美學館即日起至9月4日止(周一休館),於第二、第三展覽室展出「林智信油畫、雕塑大展-土地.人民.記憶」,期間也安排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導覽團隊進行導覽,有需求者請至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官網預約,網址:https://www.tncsec.gov.tw/。
【展覽資訊】
主題:林智信油畫、雕塑大展-土地.人民.記憶
日期:111年6月14日(二)起至同年9月4日(日)止
時間:9時至17時,周一休館。
地點: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第二、三展覽室
【做工的人×日出身體劇場】以身體表演詮釋藝術中的勞動議題 國美館推出移動式展演《致:未曾凝視的____》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國立臺灣美術館為深化美術館與在地創作者的連結,及提供多元的藝術形式體驗,特別邀請曾獲臺中國家歌劇院2021年孵育計畫扶植的日出身體劇場,從當期特展「做工的人:洪瑞麟與臺灣美術中的勞動身影」出發,舉辦一系列精采的跨域展演活動,包含6月18日已舉辦的參與式創作工作坊,以及即將於7月2日、3日舉辦的移動式演出——《致:未曾凝視的____》。
國美館梁永斐館長表示,此次展覽「做工的人:洪瑞麟與臺灣美術中的勞動身影」以臺灣前輩藝術家藏品為主,描繪各行各業勞動者的身影。國美館期待藉由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的跨域合作,不僅能讓臺灣美術史上的珍貴作品與當代創作者擦出嶄新的火花,亦能提供民眾觀賞展覽更多元的視野。
日出身體劇場以肢體劇場、當代舞蹈、當代戲劇為核心,致力於實驗性的表演創作,並積極參與藝術推廣活動。團隊成員以舞蹈、戲劇、馬戲等不同背景,融合多元表演技巧,從生活的敏銳觀察中,探索以肢體為本的全新身體語彙。
日前於6月18日舉辦的參與式創作工作坊中,參加民眾不僅在專業身體表演者的帶領下舒展身體,更透過日出身體劇場藝術總監林寶寶的引導,自國美館「做工的人」現場展出作品的延伸想像,提煉出以身體語言表述的創作演出,親身體驗表演的創作歷程。
7月2日、3日二天,日出身體劇場將以「做工的人:洪瑞麟與臺灣美術中的勞動身影」展出作品為創作靈感,從對勞動者的社會關懷出發,打造移動式演出——《致:未曾凝視的____》,將我們未曾凝神注目的不同面向帶到觀者面前。本項表演將結合「移動式演出」、「環境劇場」與「肢體劇場」的概念,跳脫過去舞台的空間框架,讓表演可以隨時隨地、於任何場所發生。觀眾將跟隨「引路人」遊走於國美館和展覽室內,體驗身處舞台上、多段演出在身邊同時發生的獨特觀看體驗。
《致:未曾凝視的____》移動式演出,將於7月2日、3日連續兩天下午在國美館內上演,歡迎民眾至國美館官網或現場報名參加,相關展覽及活動詳情請參考國美館官網:www.ntmofa.gov.tw。
「做工的人×日出身體劇場」移動式演出 《致:未曾凝視的____》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官網:https://www.ntmofa.gov.tw/
* FB:https://www.facebook.com/ntmofa/
* IG:https://www.instagram.com/ntmofa_museum/
《桶妝仙女》榮獲舊金山國際同志影展最佳敘事短片獎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第46屆舊金山國際同志影展(Frameline 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LGBTQ+ Film Festival)於6月26日舉辦頒獎典禮,臺灣短片《桶妝仙女》獲頒最佳敘事短片獎(Best Narrative Short Award),在全球規模最大的同志影展大放異彩。
《桶妝仙女》導演雷利(Erich Rettstadt)為美籍酷兒編導,畢業於紐約大學帝勢藝術學院電影系,並於南加大取得編劇碩士。他在臺居住期間結識許多變裝皇后,並近身觀察在地文化,對瓦斯工人運送瓦斯桶感到新奇,於是結合兩個角色創作《桶妝仙女》,描述對扮裝懷抱夢想的男孩,在遇見身兼瓦斯桶工人的變裝皇后後,展開探索性別認同的過程。整部影片無對白,畫面色調風格強烈,主題曲並由曾主演《阿莉芙》的排灣族歌手舞炯恩演唱。
雷利透過駐洛杉磯臺灣書院表示,「我非常榮幸《桶妝仙女》獲得最佳敘事短片獎,這部作品是受臺灣酷兒族群啟發並一起創作完成,我想與演員和劇組分享獎項,他們都具備非凡的才華!感謝Frameline突顯臺灣LGBTQ藝術家傑出的表現!」
《桶妝仙女》除於本屆舊金山國際同志影展放映,今年也入選聖塔芭芭拉國際影展、美國南方音樂節(SXSW)、西雅圖國際影展、紐約亞洲電影節等,預計8月於臺北首映;導演雷利現正籌備將此短片發展為影集,透過變裝皇后角色引介臺灣特色文化,如傳統市場、檳榔西施、採茶女、電子花車、媽祖、垃圾車等。
恐龍來了 化石園區3D動畫新片上映推驚喜回饋價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台南報導】臺南左鎮化石園區「3D劇院」新推出《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動畫短片,7月1日起至12月31日,只要銅板價50元,就能藉由350吋立體劇院銀幕,沉浸在恐龍與史前昆蟲的世界裡,體驗生動精彩的史前生態!
文化局表示,呼應近期《侏儸紀世界》系列電影上映熱潮,左鎮化石園區3D劇場本期推出《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動畫短片,由屢獲殊榮的英國紅星動畫公司(Red Star Film)創意總監Ben Smith執行導演製作、比利時布魯塞爾的nWave Pictures 3D影片公司獨家發行,全長約12分鐘,民眾只要戴上3D眼鏡,翼龍、劍龍、暴龍、三角龍近在眼前!透過劇院350吋透音銀幕,以身歷其境的立體感受,帶領觀眾穿越時空、上天下地,體驗一場奇幻的恐龍冒險之旅,娛樂性極高,非常適合全家共同體驗。
《失落的世界》動畫短片內容描述男主角前往荒島度假,因交通事故,意外闖入恐龍及許多史前生物主宰的叢林!其中出現的巨脈蜻蜓,更與園區特展「蟲‧新視界」主題相互呼應,細節驚喜連連,讓人意猶未盡。本片將自本周五(7月1日)一連上映至今年底,每周放映6天(園區於今年8月31日前每周二休園,自9月1日起更改為每周三休園),每日上午10、11、12時及下午14、15時與最後場次15時30分放映。另為回饋來訪遊客,3D劇院票價原價100元,現推出每人只要50元的回饋體驗價,優惠至今年底止,歡迎民眾入園後逕洽服務台購票。
為配合防疫需求,園區嚴格落實入園測量額溫工作,提醒民眾進入園區務必戴上口罩。隨著3D劇場推出,除館內互動設備定時消毒,園區也將每場次清潔消毒3D眼鏡,提供遊客安全安心的觀賞體驗。
蕭壠駐村藝術戲偶與群演 民眾與藝術家共譜創作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蕭壠國際藝術村已成就第一個十年里程碑,雖然在疫情下國際交流推動不易,但蕭壠仍積極與國內外藝文機構串聯合作,同時為國內優秀藝術家提供藝術創作資源,在病毒共存的時代致力使藝術創作及交流都不間斷。暑假在即,蕭壠文化園區精心規劃精彩暑期藝文活動,7月2日將首度推出以偶戲為主題的工作坊,邀請對偶戲文化有興趣市民朋友前來體驗。
現正駐村的藝術家蔡明璇,曾為鑽研戲劇而留學法國多年,現為米克斯藝術空間共同創辦人與木都光影劇場團長,是蕭壠國際藝術村歷年來少見的表演藝術類創作者。今年4月起藝術家於蕭壠展開為期3個月的駐村創作,並將於7月緊鑼密鼓地推出4場次表演工作坊及1場公演〈再見紅毛船〉,為藝術村帶來首次以表演形式展現的駐村成果。蔡明璇秉持「劇場無所不在、生活即是創作」的精神進行創作,從田野、地方、社群編織故事,以藝術手法回應個人經驗與集體記憶。藉由民眾參演的群眾演員工作坊,藝術家結合臺南在地人文歷史,邀請市民朋友共譜融合歷史、文化與藝術的精采表演。
本次表演工作坊分「偶戲體驗」與「群眾演員」兩種主題開設:前者藉由光影偶戲體驗的過程,讓民眾認識光影變化的特性,體驗操偶的樂趣;後者則邀請參加者扮演劇中的群眾角色,隨著公演穿越時空回到17世紀荷治時期的臺灣,透過集體演出方式以嶄新角度體驗臺灣歷史文化的交流與蛻變。
「偶戲體驗工作坊」與「群眾演員工作坊」將分別於7月2日(六)、9日(六)、15日(五)及16日(六)舉辦,目前園區網站及臉書粉專均已開放民眾報名,7月16日周六下午並將於園區A2館推出〈再見紅毛船〉公演,免費觀賞,歡迎闔家蒞臨。更多活動詳細內容,請密切鎖定蕭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37958397945581/537958414612246及園區網站,工作坊與公演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bnd9CgE4aMbzSiPe8。
7/1-8/31 楊美音紙繪藝術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楊美音彰化銀行退休,經營時代花藝、時代棉紙撕畫工作室,創作與教學。
棉紙撕畫又稱紙繪藝術。楊美音老師表示,生活中所見的美好事或物,都可利用染過色的棉紙,取其原有的色彩及纖維特性,經由我們的巧思及雙手運作,撕貼成畫。純手工的作品, 讓美好的事物留下痕跡,永存在我們的記憶裏。棉紙撕畫具有油畫的立體感,國畫的意境、具水彩的效果。在這疫情擾亂生活步調,倍感鬱悶的當下,期待大家踴躍前往欣賞展覽,希望能帶給您心靈上的療癒。
7/1日至8/31日楊美音紙繪藝術展,展出地點在台北市立醫院中興院區(捷運北門站旁鄭州路145號)歡迎大家光臨欣賞!
全球唯一菜市場裡的月經博物館 「小紅厝」展現臺灣多元平權力量6.29 臺北盛大開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台灣青年林薇創辦非營利組織小紅帽 WITH RED ,近年來持續推動月經平權活動,歷經三年籌備、半年裝修,並於110-111年均獲得文化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的支持,打造完成月經博物館「小紅厝」。
文化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鼓勵青年運用社會創新力量,提出解決社群公共議題之計畫,營造協力共好社會,而110年林薇即獲得獎勵金的支持,先在宜蘭記錄女性長者的故事,促成跨世代女性正向詮釋身體記憶,帶出更多人分享生命故事;111年的計畫則在臺北市大同區執行,延伸加入藝術療癒、生命故事書寫等行動,期待促進世代對話、理解與和解,破除彼此對於性別的壓迫框架。
6月29日在臺北市大同區,創辦人林薇邀請來自各界的民意代表、學者、企業、非營利組織,以及關注性別平等、月經平權、多元共融與SDGs永續發展的好夥伴們,共同在小紅厝歡慶月經博物館的開幕。
無論是在臺灣,還是世界各地,存在各式各樣不同主題的博物館,有紀念過往傷痕、讚頌重大躍進的,也有啟發學習的,但即便全世界的博物館多不勝數,很可惜的是,談論有關身體、月經、多元共融的博物館卻是少之又少。
長期在終結月經貧窮與汙名不遺餘力的小紅帽團隊,在月經博物館入口處簡介提到,他們其中一個夢想,就是希望在臺灣這片土地上,打造一個「以身體為題、月經為名」的博物館。這個起心動念,也促成了小紅厝的誕生。小紅帽創辦人林薇表示:「這是小紅帽在草創時就一直深埋在我們心底的夢想,我的床前都還貼著一張便利貼,上面寫著『打造月經博物館!』,此時此刻,真的是夢想成真的感覺!」
定期舉辦展覽、沙龍 邀請全球觀眾在菜市場中暢談身體與月經
月經博物館坐落於臺北市大同區的菜市場中,在人來人往的巷子中,這棟紅色的建築物格外顯眼,「月經就是一件再日常不過的事情,無論你是誰,不分年齡、職業、性別,每一個人都可以走進這個空間,暢談我們的身體與月經」,小紅帽議題研究總監林尹筑說道,當初一看見這棟老房子和街區,就覺得它充滿生命力,所以當天二話不說,馬上就租下了!
「小紅厝」月經博物館除了是小紅帽的日常服務據點,在這個空間內,也將會有許多從身體樣態出發的作品,還有以真實經驗為主體的故事分享,期待引發觀展者跳脫刻板印象,真正達到多元共融的永續社會生態。未來也將舉辦主題展覽、教育工作坊、行動講座和議題沙龍,並且持續結合臺灣在地視角,與全球各界的藝術家合作,共同策劃每一季的特展。
小紅厝首季開幕展品 邀請各界創作者從藝術觀看身體
在小紅厝開幕前夕,小紅帽也特別邀請了各界藝術家、創作者,演員姚愛寗、「萬秀孫」瑞夫、插畫家何盈青、攝影師蔡傑曦、黃詩凱 Sky Ng 和 Podcaster 高可芯 Cady,共同參與「開幕藝術派對」,在小紅厝感受身體的流動與生命初始的聲音,共同製作身體意象流體畫及身體雕塑作品。這些創作,也將會是小紅厝首季的開幕展品。
在創作前,所有人在小紅帽視覺魔法師CC的引導之下,先進行冥想,感受身體脈動。姚愛寗分享道:「冥想時,我彷彿看到自己在子宮裡面的模樣,子宮帶給我『紅紅、黑黑』的感覺,至於其中的胚胎,就像一顆黃色的光點在散發光芒,這個畫面讓我很感動。」
張瑞夫也在創作完成後興奮地分享:「雖然我沒有月經,但在我的外陰部作品上,有兩邊看起來像翅膀的東西,這讓我聯想到衛生棉的蝶翼。許多人一直以來認為,衛生棉限制生理女性的行動,但我的看法是,只要大家認真瞭解何謂月經平權、去除月經汙名化,其實『翅膀』是可以轉變成自由的力量。」
何盈青時常在作品中描繪多元樣貌的女性,在參與藝術創作時也提到:「除了月經之外,小紅帽讓我們透過不同方式,去認識自己的身體。我很喜歡這個感覺。雖然我們的血肉,顏色以紅色為主,但是我們的細胞、還有我們的身體,其實是可以創造出多彩多姿的東西。」
小紅厝打造親子友善環境 大人、小孩都能開心學習月經
在開幕式前,小紅帽也邀請知名網紅「胖球人生」全家五口、Podcaster 「茶魚飯厚」秋刀和其女兒,一同至小紅厝體驗「親子月經教育工作坊」。
秋刀在工作坊中不斷驚呼:「長那麼大幾乎沒有接觸過那麼多跟月經有關的事情,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他提到,女兒其實月經也快要來了,在工作坊中也才發現,原來女兒其實默默地知道一些關於月經的知識,但卻從來沒有和女兒討論過,很感謝有來小紅厝,才有了陪伴女兒一起學習的機會。
胖球的媽媽也在工作坊後特別提道,在參觀一整圈月經博物館後,不只是女兒們學習很多,自己也是在月經博物館裡才發現到,原來身體真實的樣子就是這麼的漂亮、有力量。胖球的爸爸更有感而發地說道,「小時候的月經教育都是男生、女生要分開上,就算想了解也沒有機會了解。」
胖球的爸爸也補充說,因為到了小紅厝,才有這個機會學到與身體、月經相關的大小事,之後在陪伴女兒們時也不會那麼恐懼,他很希望以後臺灣每個學校、每個生理男性都可以來參觀小紅厝、參與小紅帽的月經教育工作坊。
小紅帽教育社福總監謝佳欣表示:「未來在這裡也會舉辦更多場次的月經教育工作坊,當孩子們在這個空間中,有機會從更多面向去認識月經、實際觸摸到生理用品,並看見不同人的月經經驗,很多因不了解而產生的誤解與想像,或是因初經而產生的不安與恐懼,都能夠迎刃而解!」
將月經議題以博物館的形式呈現,走進人們的生活裡,不僅是臺灣,更是全世界推動月經平權路上重要的里程碑。在疫情趨緩之後,也預計將吸引全球的倡議家、遊客前來參觀,引發國際關注,更讓世界看見臺灣推動多元共融的行動力!
2022年6月28日 星期二
看見島語-《我的少爺時代》新書分享會暨手語走讀 歡迎報名參加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由文化部指導,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111年走讀臺灣活動「島嶼啊,島語」,結合國家語言發展政策,以走讀文化路徑推動文本,融合臺灣國家語言。今年特別以「臺灣手語」為特色之一,邀請社團法人新竹市聾人協會於新竹玫瑰色二手書店7月2日(六)下午2-4時舉辦《我的少爺時代》新書分享會暨手語走讀,歡迎民眾報名參與。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館長葉于正表示:「美學館今年『走讀臺灣』主題為『島嶼啊,島語』,在多元平權考量下,本館以臺灣手語及島語為跨界思索,走當下之讀,讀當中之走,以臺灣這座島嶼上的語言為重心推廣閱讀。今年邀請社團法人新竹市聾人協會合作,邀請陳銘磻作家舉辦新書分享會,並以手語走讀文本地點,讓聽障朋友也能參與活動,享受閱讀、走讀的自在與充實。」
當日活動將由作家陳銘磻介紹自身與新竹成長的記憶,從莽撞少年在風起不斷的新竹石坊里,以相互依存維護脆弱生命故事,朝向理想的目標飄搖前行之實境故事。會後並能跟著老師實際走訪書中的新竹景點;活動並由二位手語老師,全程手語翻譯給聽障朋友,透過系列活動,讓與會者自由自在地體會超越語言、超越界線的閱讀世界,落實文化平權。報名網址:https://reurl.cc/6Z4gZV。
《巢兼代》第六期青年特輯 發表會圓滿完成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於6/28日上午舉行館刊《巢兼代》第六期特輯發表會,本期主題為「文化生生不息:從培力到陪伴,聚合青年綻放文化力」,討論青年投入社區、村落、部落及資源弱勢地區的藝文環境發展上有何取徑,目前又面對著什麼樣的挑戰。除了盤點具有特色亮點的青年之外,美學館在發掘青年團隊亦不遺餘力,積極主動串聯具有潛力的青年團隊,並投入資源,鼓勵青年投入藝文環境發展。
發表會現場邀請到臺灣古蹟經理人,周益記協會秘書長李明俐女士,李秘書長表示:「周益記為市定古蹟之一,由周益記經營管理團隊進行修復動作,過程中將工程圍籬作為畫布,邀請市民與藝術家在上頭一同創作,用具有藝術感的設計陪伴這座城市,也與市民共創新的城市記憶」,此外「鼓典文創」鄭振炫老師帶來精采開幕演出,令人目不轉睛,三首演出歌曲象徵巢兼代的轉化,累積能量與故事,鄭老師表示:「音樂無所不在,不限制特性、媒材,隨手可得物品皆可以運用創作出音樂,趣味與媒材結合,讓演出呈現出多元饗宴,並且青年與青少年合作,利用多變的聲音代表不同的才藝傳承與聚集,匯流於美學家園」。
本期內文採訪的新村小商號經營團隊鳳嬌與拉拉表示:「能將零廢棄生活理念推廣給更多民眾,並以一傳十、十傳百的能量持續實現理想,期待讓參與者理解到個人以及團隊,如何實踐理念。」現場更邀請到社團法人新竹市聾人協會總幹事蔡其芳小姐分享協會工作內容、聽語障族群的生活點滴,期待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接觸、推廣,消弭不同身體狀況的夥伴之間的距離,發表會中同時有手語老師即席翻譯,使現場的聽語障族群也能了解活動核心價值。
最後,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表示:「本館本著『雪中送炭』的平權精神,致力於資源的平均分配,積極盤點具有潛力的青年團隊,見證許多個人、團隊於藝術與文化領域持續茁壯、成長,也發現許多極具潛力與特色的從業者正努力發光發熱,值得被看見。」
2022年6月27日 星期一
歡慶歸仁文化中心重新開幕 臺南市交響樂團與金曲天后張秀卿共譜《流行金曲交響夜》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 為慶祝歸仁文化中心重新啟用,臺南市交響樂團即將於7月2日(六)舉辦《想厝的心情—流行金曲交響夜》音樂會。樂團特別邀請金曲天后張秀卿、小提琴家陳依萱、單簧管家林志謙連袂獻上經典曲目,邀請市民朋友闔家聆賞。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自去年起首度結合民間資源,委任新團隊台灣獨奏家交響樂團,協同臺邦獨奏家樂團,規劃及演出臺南市交響樂團年度活動。儘管遭逢襲捲全球的肺炎疫情,南市交仍不斷努力突破困境,在這一年半的時間內,完成室內外大型音樂會及親子音樂會共5場、永康新總圖音樂沙龍、校園巡演10多場,演出活動仍持續進行中,且均獲市民朋友熱烈迴響。
以「在地生根,深耕在地」為宗旨的歸仁文化中心,於今年5月14日重新啟用後,為期兩個多月的一系列展演活動陸續上場,場館的升級除帶動新豐地區藝文活動發展的躍進,也提升臺南市文化藝術水平,臺南市交響樂團自然也不例外地在多項精彩的活動中貢獻一份心力,以獻上誠摯的祝福。
南市交表示,樂團一直希望透過音樂的力量安定人們的身心靈,更期待以通俗多元的節目內容,打破交響樂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引發更多共鳴。本次能在場館設備升級的歸仁文化中心與金曲天后張秀卿合作,樂團也十分期待。
本場音樂會將以張秀卿成名曲〈想厝的心情〉為主題,以呼應歸仁文化中心的「回歸」。曲目除〈車站〉及數首阿卿仔的代表作,還有〈月娘啊!聽我講〉、〈追追追〉等流行經典,另也準備《流浪者之歌》、《航站情緣》等古典與電影金曲。歡迎市民朋友踴躍支持購票進場聆賞,參與這場難得的音樂會。相關演出訊息請洽詢樂團專線06-2936589或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售票網查詢,購票連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508703586353332228。
2022臺南市管樂藝術季演出陣容出爐 21場活動全免費 暑假活動最佳首選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台南報導】一年一度的臺南市管樂藝術季即將到來,今年將從6月30日起至8月28日每週六、日,分別在新化演藝廳以及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圖的哇劇場進行精彩的演出。
本次活動除了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所屬的臺南市管樂團以外,還有基隆交響管樂團、韋瓦笛室內樂團、曼斯特低音銅管四重奏、彩虹城市管樂團、Enchanté重奏團、雲林馬光國中管樂團等9個學校樂團及11個專業樂團參與演出,除了常見的大團編制,也包含銅管重奏、長笛重奏、單簧管重奏等特別的編組形式,讓大家一探管樂不同的呈現面向與多樣變化,同時展現各團特有的演奏風格。
6月30日(四)晚間7點將由在地團隊新化國小管樂團帶來首場演出。新化國小管樂團在全國音樂比賽屢獲冠軍,更連年在「臺南市學生音樂比賽」榮獲行進管樂特優,並代表臺南市參加全國賽,擁有堅強實力的他們,特別挑選「可愛的玫瑰花」、「炎」、「歡樂頌」等曲目送給喜愛管樂的朋友們。
文化局所屬的臺南市管樂團於7月10日(六)下午3點舉辦「經典動畫親子音樂會」,特別精選來自歐美動畫、電影及日本動畫中最熱門、最耳熟能詳的配樂或主題曲,包含「阿拉丁」、「美女與野獸」、「犬夜叉」、「魔法公主」組曲、鬼滅之刃主題曲「紅蓮華」、「航海王」組曲等等,以熟悉的旋律帶領大家再次進入幻想國度。另外,在當天更重磅邀請動畫中的角色穿越到現場快閃演出,與現場民眾進行互動,至於是哪幾位角色出現,歡迎持續關注臺南市管樂團臉書專頁就能夠獲得最新消息。也歡迎喜愛動畫的朋友們,打扮成最喜愛的角色一起進場共襄盛舉。
除了一系列精采節目以外,2022臺南市管樂藝術季也準備一系列好康大放送活動,即日起加入臺南市管樂團臉書專頁,並到各篇活動訊息下方回覆活動指定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在地商家所提供的飲料免費兌換券以及其他活動限定好禮。另外,只要持活動DM進場觀賞節目,在當日演出結束後至服務台蓋章集點,集滿相應點數就可以獲得豐富的管樂季限定紀念品。
2022臺南市管樂藝術季從6月30日起至8月28日每週六、日下午3點,全部節目皆免費入場,21組團隊、21場不同風格、精彩絕倫的演出,等待你來發掘各個樂團專有的獨特魅力,趁著暑假來臨之前,趕快把管樂季列入你的必遊行程吧!更多詳細資訊可搜尋請上臺南市管樂團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sbandsh/。
「111年臺南市文化意象紀念商品徵選活動」入選商品揭曉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台南報導】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舉辦的「111年臺南文化意象紀念商品徵選」結果出爐囉!本年度徵件獲得許多臺南在地特色創意商品熱情響應,徵選期間有許多業者來電詢問徵件相關事宜、熱度不斷,投件相當踴躍,計有99件特色商品參與本次徵選。
文化局表示,本次徵選主題以臺南文化意象為設計主軸,以臺南古蹟意象及城市文化為主發點,並邀請文創業者及業界學者專家來進行審查,從99件商品挑選出最具有臺南代表性的特色商品,徵選出「蚵仔殼機能襪-夜市口訣、古都要塞、赤崁上樓系列」、「臺灣劍獅筆記本鑰匙圈」、「成功賜封封口機」、「臺南理容院城市旅行小冊」、「黑面琵鷺絨毛玩偶」、「臺南水道博物館木雕磁鐵」、「臺南遊木木冰箱貼系列」、「臺南遊木木鑰匙圈系列」、「宮廟造型面紙盒套」、「新化老街口罩」、「寄情中藥香籤」、「臺南米食托特包」、「吳萬春藥香香餅手捏製香體驗盒」、「花磚/水玉光陶瓷吸水杯墊」、「復古風扇-雙喜、窗花、劍獅系列」、「鹿角料理夾」、「理容院笑咪咪理容院城市旅行明信片套組」等共計21件優秀商品。
本次評選依照商品文化特色與內涵、商品美感與質感、商品發展潛力及市場性、包裝設計、商品價格等5大項目進行評選,以上獲選之商品將在臺南各古蹟景點進行3個月的試賣活動,試賣期間如效益良好,文化局日後將予長期上架,持續與優質業者共同行銷臺南,為城市文化觀光產業加溫。
臺博館典藏「混魚龍」與「黃果樹安順龍」化石首次亮相 《水怪特展》跨時空一探史前水棲爬行動物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水怪出沒!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推出「水怪-水棲爬行動物化石展」,展覽從尼斯湖水怪傳聞談起,介紹活躍於中生代蛇頸龍、海龍、滄龍和魚龍等水棲爬行動物的起源、分布、演化及生殖策略,並展出各類群難得一見的珍貴化石,讓大眾了解爬行動物的演化奧秘,是如何從水中登陸後演化出四肢,重返水域後四肢再轉化為鰭狀肢等,並省思物種滅絕的原因。
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表示,臺博館是臺灣博物館界的先驅,具有豐厚典藏及研究能量。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的力量」,期許博物館社群能提出多元及創新的活動,透過館際、跨域合作,展現博物館的力量及豐富展示研究量能;也期待藉由此次特展,除了帶給孩童歡樂、驚奇的觀展體驗外,也提供和社會對話、讓大眾省思環境議題的機會。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此展透過40餘件展品帶領觀眾跨越時空一探早已滅絕的古生物,館內典藏的混魚龍與黃果樹安順龍(海龍類群)化石為首次亮相展出,配合展示計畫進行化石細部清理,同時讓觀眾一窺「化石清修師」是如何揭開時間的面紗,還原出化石的真實面貌。另也展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典藏的扁掌滄龍骨骼及前口齒滄龍(巨型滄龍)頭骨化石等展品。臺博館邀請觀眾跨時空一探史前水棲爬行動物,此展實體展件及古生物復原圖,將帶給觀眾視覺震撼及多元的學習體驗。
科博館科學發展傳播中心研發長張鈞翔表示,適逢全球一片恐龍熱潮!中生代陸域恐龍雄霸天下,而在水底下卻正是這群水怪爭奇鬥艷。基於兩館長期在蒐藏研究與展示教育的合作情誼,科博館很榮幸借展6件水中蛟龍化石展品,游入這座百年博物館大殿,共創水怪化石展,為中生代演化奧秘留下烙印,也為兩館合作留下註記。
這些重返水域的史前水棲爬行動物型態多樣,有細長脖子、橢圓形身軀的蛇頸龍,也有尖牙利齒、身軀龐大的頂級掠食者滄龍,以及矯健的浪裡白條魚龍和嬌小可愛的貴州龍。水怪特展將帶領觀眾搭乘時光機潛艇,回到中生代的古海洋,一探水怪們的真實樣貌與生活方式,包含蜥鰭類群的蛇頸龍(薄板龍)及幻龍、海龍類群、麟龍類群的滄龍及腹軀龍、魚龍類群等水棲爬行動物。
為深度探索水怪的故事,臺博館於7月3及17日將辦理「自然奧秘-地質的史書與爬行者」線上講堂,邀請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切入,帶領大眾認識現生爬行動物,並解密地質年代表;另即日起至7月31日期間,辦理「『湖』’s Monster-我想像中的『水怪』作品募集」線上活動,邀請大小朋友發揮想像力創作水怪,作品除進行線上展出,也有機會在水怪特展公開展示,讓觀眾在疫情期間仍能線上參與展覽活動。
水怪-水棲爬行動物化石展
時間:即日起至112年5月21日,每週二至週日9:30-17:00(每週一、除夕及春節初一休館)
地點:臺博館一樓東展廳(臺北市襄陽路2號)
臺博館官網:http://www.ntm.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