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奇美博物館攜手英國國家藝廊推出 臺南百年強檔展覽登場!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兩百年一遇!萬眾矚目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將於5月2日(四)正式登場!由奇美博物館與英國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攜手合作,英國國家藝廊出借52件珍稀典藏,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印象派共50位大師,橫跨西方藝術史四百年的精彩之作首次來臺灣展出,期許透過西方藝術史的百年脈絡,對話臺南四百象徵臺灣被再次推向國際政治與貿易體系一環的時刻。展期自5/2起至9月1日止。特展消息一出,即備受全民關注,這場臺灣空前絕後的藝文盛會,不論走過、路過都絕對不能錯過! 此次來到臺灣的50位藝術大師之作,奇美博物館共安排四個部分進行展出。首先以文藝復興時期開場,展出有波提切利、文藝復興三傑之稱的拉斐爾、喬凡尼等多位畫家作品。第二部分進入巴洛克時期繪畫,包含荷蘭光影大師之稱的林布蘭,與此時期眾繪畫巨匠的作品接力展出。第三與第四部分則分別聚焦在18世紀歐洲各地與多位印象派大師的經典之作,包含卡納萊托、哥雅、透納和塞尚、雷諾瓦、高更等。西洋藝術史百年精華,靜待各位親臨現場,見證真跡作品的無窮魅力。 奇美博物館也於特展期間,同步重磅推出《穿越時空的航海家》AR實境遊戲。遊戲以1624年前後的臺灣為背景,將歷史事件精妙地嵌入謎題關卡中,帶領民眾透過一步步的解謎,了解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之後所發生的種種。包括荷蘭東印度公司在1622年初探臺灣、1624年在澎湖被明朝軍隊圍攻,途中遭遇當時各具影響力的歷史人物等。民眾透過AR擴增實境的互動科技,隨著遊戲推進閱覽臺灣歷史、了解奇美的精彩館藏,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認識自己居住的土地。 為方便民眾規劃暑期到訪計畫,回應民眾享受與欣賞大師作品的需求,奇美博物館現已開放民眾預購《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的全展期參觀票券;且為讓平日或白天無法看展的民眾,有更多彈性與機會進到館內欣賞大師之作,展覽期間週末(五、六、日)也將延長開放至晚間8點。目前週三藝享票與一般票有餘數,歡迎全國民眾把握機會購票入場,接受前所未有的藝術洗禮。

迷茫中的逃離算是種追尋嗎? 黃上育個展在竹美館開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辦理的「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致力於扶植潛力藝術家,其中規劃的展覽支援計畫提供檔期予比賽得獎者作品展出之機會,今年首檔《迷茫中的逃離算是種追尋嗎?》黃上育個展,5月1日至6月2日於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的藝海閣展出。展出者為111年競賽得獎者黃上育,展覽作品是他近3年來的油畫創作,主題以個人對創作的追尋進行的反覆的詰問,探究自己的內心也讓觀眾從作品中看出迷惘的心境。 「迷茫中的逃離算是一種追尋嗎?」源自藝術家某次喃喃自語中所形成的語句。知道自己要創作卻對創作感到迷茫,不知該何去何從,在這樣的狀態,意識在游走、閃爍,藝術家在畫面搭建私密的領域,透過個人物件,講述自我生命經驗中的體悟並提問。畫中的每種物件有著各自的意義與訊息,蠟燭在燃燒時,正在燃燒的蠟燭還是當初那尚未燃燒的蠟燭嗎? 變與不變是否源自於人們如何去定義它? 這次展覽作品描繪的場景多為生活中的局部一角或物件特寫,並多數採用灰冷色調表現一種疏離與清寂。目前尚就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的黃上育透過揭露自我的私密,讓作品發聲,畫面的自我揭露卻是一種選擇性的揭露,當畫面如此表現時,觀者是否把局部片段,作為全部的真相? 經由作品,呈現自身的矛盾,自問自答又自問,一連串的對話,似乎找到答案,解答卻又稍縱即逝。好像永遠無法找到,當答案是不可知也無法得知,處於迷茫當下的逃離,是否也是一種追尋?藝術家對於創作的深思延伸出了這次的展覽主題。 《迷茫中的逃離算是種追尋嗎?》黃上育個展即日起至6月2日於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藝海閣展出,每日9:00-17:00開放(週一休館)參觀,想瞭解更多的展覽訊息與內容,請至「璞玉發光」官網https://artlight.nhclac.gov.tw/與「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網站https://www.nhclac.gov.tw/home查詢。

嘉義縣政府、大埔鄉公所與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合作 從「藝術轉動社區」邁向地方創生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推動南部七縣市「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今(5/1)日於嘉義大埔鄉公所辦理進駐藝術家見面會。現場出席者有大埔鄉公所團隊、和平社區發展協會吳慶煌理事長、茄苳社區發展協會張連進理事長暨居民、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黃瓊瑩館長、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主持人吳瑪悧、編輯陳盈瑛及進駐藝術家何佳興、陳伯義等人,交流熱絡。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館長黃瓊瑩表示,嘉義縣政府及大埔鄉公所以在地資源,擘劃地方發展願景,並爭取國發會地方創生計畫補助,創造機會讓青年返鄉就業,帶動社區發展。今年和平社區與茄苳社區在縣府及鄉公所鼎力支持下,攜手合作「淺山開發史的味道-山城湖景飲食產業創生計畫」,期待在環境永續的精神下,為大埔地方創生產業帶來發展的新氣象。 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主持人吳瑪悧教授表示,2007年即以北回歸線計畫,邀請藝術家進駐大埔,對大埔有深厚情感。今年透過公開徵選,很高興有兩組優秀藝術家選擇進駐大埔。進駐藝術家陳伯義及何佳興設計工作室,他們第一階段,將以攝影及文化造型工作進行社區現勘踏查,後續將與社區分享心得。期待藝術家多元觀點,轉動大埔社區發展潛能。 大埔鄉長吳明勳表示,大埔雖位處偏鄉,鄉公所積極努力開拓資源,運用曾文水庫等資源,尋求跨領域專業合作,期待打造大埔鄉成為湖光山色美麗又宜居的地方。感謝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引進藝術轉動社區計畫及嘉義縣政府的全力支持,讓大埔鄉的現在及未來,都充滿希望。

青銀共創「馨愛の您」母親節慶祝活動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母親節將屆,林澄輝社福基金會附設的澄輝日照中心聯合嘉南藥理大學高齡福祉養生管理系舉辦「馨愛の您」母親節活動。 於4月30日,由日照中心長者帶領學生進行壽桃和菓子的製作,藉由製作壽桃的過程中,長者向學生訴說關於壽桃由來的點滴,學生們聽的意猶未盡、提問連連。除此,同學們也陪著長者製作康乃馨,長輩們沉浸在祖孫同歡般的氛圍中。 嘉南藥理大學高齡福祉養生管理系的大一同學,此次是進入大學第一次與日照中心長者同樂的母親節,同學們陪伴澄輝日照中心的長者同聚一堂歡慶母親節的感受均顯開心;澳門來台灣的留學生在帶領長者進行體適能活動後分享:「如此的體驗是第一次,也覺得能從長輩分享中獲知許多寶貴的常識及技巧,實屬難得!」活動最後,滿屋子康乃馨伴隨著快樂的笑聲,是青銀同歡最佳寫照。 林澄輝社福基金會期待藉由青銀共創,讓不同年齡層的世代之間建立一座橋樑,長者的生命經驗和人生智慧得以分享給年輕學子,阿公、阿嬤每個人臉上都堆滿了藏不住的笑意,因為有孩子願意聆聽他們說話,基金會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學校青年願意合作,為該會服務照護的長輩營造更多的歡樂和溫暖。

2024舞躍大地徵件開跑 廣邀各界舞林好手 展現編創新意迎向世界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由文化部指導、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的「2024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自5月1日(三)起至6月14日(五)下午5時止採網路報名,延續以往不限年齡、不限國籍、不分舞蹈類別的開放性,廣邀各界舞林好手以3至20人編制、10分鐘以內長度、舞台演出形式的原創作品,角逐15個獎項、總獎金112萬元,一起展現編創新意、將臺灣舞蹈藝術帶向國際舞台。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表示,文化部持續挹注資源委由美學館辦理「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於今年邁向第25屆風華盛典。回顧每年都有近百團體參與年度賽事,不僅是政府多年踏實推動舞蹈創作人才培育至今的豐碩成果,對於舞蹈界更是意義非凡,同時也是一項肯定、榮耀與責任。「舞躍大地」展現出文化部支持新銳人才培育、扶植青年藝術發展的施政目標,並鼓勵藝文團隊及藝文工作者,積極創作與發表,藉由參與賽事提供舞者們不斷創作與切磋,也讓舞蹈藝術承接與提攜更多青年編舞家。透過舞躍大地賽事平台的共同參與,讓更多對舞蹈有興趣的新生代編舞家繼續發光,同時亦讓根植臺灣的文化內容持續壯大,進入生活大眾、走出國際視野。 今年舞躍大地賽程包括徵件、初選、決選暨頒獎典禮及得獎作品演出,5月1日起在文化部藝文活動平台進行線上收件,至6月14日(五)下午5點止。經初選評審後進入決選的作品將於9月21日(六)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現場演出,並於決選當日晚間舉辦頒獎典禮,揭曉金牌獎1名、銀牌獎1名、銅牌獎1名、優選5名、佳作7名等15個獎項;其中金牌獎、銀牌獎、銅牌獎及優選作品,更將於10月26日(六)獲邀在高雄市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精彩重現。 相關訊息歡迎關注「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主題網站http://creativedance.culture.tw或Facebook粉絲專頁,亦可致電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03-5263176分機204呂小姐、中華舞蹈學會02-2707-1756戴小姐洽詢。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 展現民主自由孕育的島嶼新藝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2024年最受矚目的國際盛事夏季奧運即將在7月26日至8月11日於法國巴黎登場,主辦城市巴黎此次特別突顯「文化奧運」(Olympiade Culturelle)面向,臺灣獲邀在文化奧運官方指定藝文場域拉維特園區(Parc de la Villette)設置臺灣館展演,將與法國、捷克、巴西、加拿大等10餘國同場較勁,展現來自臺灣的多元價值與文化自信。文化部表示,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由「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畫」支持,是落實文化外交的一大亮點。 文化部指出,臺灣藝文參與2024年巴黎文化奧運籌備,自2020年東京奧運後即已啟動,在掌握拉維特園區受指定為文化奧運官方場地後,駐法國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即安排園區藝術總監馬澤里(Frédéric Mazelly)於2023年初訪臺,並獲得馬澤里主動邀請臺灣參與文化奧運,隨後文化部長史哲於2023年9月親赴園區參訪,並宣告「臺灣不會缺席」;2024年1月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再率隊赴園區場勘,逐步開展參與籌劃。 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以「自由之聲、島嶼風華、當代新藝、世界共融」為4大主題,邀集22組表演團隊、120多人,將在7月27日到8月10日於園區,安排音樂、戲曲新編、舞蹈、DJ演出等近達60場節目,另外還將數位輪播文化部藝術銀行平面、立體及錄像等近300位藝術家作品影像,據此交織呈現臺灣多元文化地景與新創藝術能量,尤其讓國際看見青壯新銳的充沛活力,與世界分享臺灣對自由、平等、性別、族群、母語、混種等價值認同的轉化及實踐。 參與「自由之聲」的團體包括「DJ林貓王」、「DJ妖嬌」、「DJ混種亞人」、「謝銘祐&麵包車樂團」,襯托臺灣自由土壤所孕育出的音樂創作;「島嶼風華」則邀請「ABAO阿爆」、「DJ汝妮」、「TAI身體劇場」、「林宗範/風中燈牽亡歌團」,傳遞臺灣島嶼風采與真誠的人情味;「當代新藝」邀請「臺北木偶劇團」、「三個人」、「三牲獻藝」、「同根生」、「邱淑蟬」、「Go Go Machine Orchestra 跑跑機器人」,分享當代臺灣表演創作者對自身文化的再詮釋;「世界共融」則是邀請「創造焦點」的女性馬戲、「楊乃璇/小事製作」、臺灣變裝皇后「妮妃雅與瘋家」、「DJ QuestionMark」,展現臺灣對世界共融的價值呼應。 此外,「島嶼風華」主題特別力邀「阮劇團」、「薪傳歌仔戲劇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秀琴歌劇團」、「明華園日字戲劇團」,群力構築臺灣傳統戲曲新編的當代樣貌。藉由所有團隊的接力登台,串連全長共16日的精彩演出,期盼成為園區內最熱鬧、最具動態張力及話題性的藝文據點。 文化部表示,臺灣館主視覺由多次擔任金曲獎、金穗獎、臺灣文博會視覺統籌的顏伯駿操刀,設計以「Taiwan」中的「W」為視覺核心。顏伯駿解釋,「W」在英語中代表雙重的「U」,而在法語中則是兩個「V」的結合,不僅表徵臺灣對國際合作的開放態度,也反映臺灣願意攜手與全世界共享雙贏的文化願景。延伸設計中,則將「W」與世界通用的視覺語彙結合,展現更豐富的語境,並期融入雙贏、同理及多元價值,發揮臺灣館的現代性、親和力與包容性,既強化文化奧運臺灣館文化交流平台的意義,也向世界傳遞相信自由、一起美好的清楚訊息。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文化部陸續規劃在巴黎登場的跨領域系列優質節目,從國家交響樂團(NSO)4月巴黎香榭麗舍劇院演出《來自臺灣》的音樂會揭開暖身、結合臺北時裝週發表代表團開閉幕典禮入場隊服、6月臺灣品牌團隊預計巴黎專場演出,到7、8月奧運期間的重頭戲「臺灣館」揭幕,無疑形成了一股文化內容的黑潮暖流,向全球遞出臺灣多樣繽紛的文化名片,希望使國際看見臺灣青壯世代創作者的活力及對自身文化的演繹,同時彰顯臺灣與世界共同堅守自由、民主、平等、和平等價值信念,讓世界瞭解臺灣始終與世界並肩。 史哲指出,促成臺灣文化軟實力躍上世界舞台,一直是文化部致力落實的政策目標,而奧運融合文化內容呈現,已是各屆主辦國的策辦方針。臺灣也將首度以臺灣館之名共創參與文化奧運,除是向世界展現臺灣獨特人文魅力的佳機、分享源自於自由民主根基的多元價值,更是象徵未來臺灣將持續以文化自信邁向國際的宣告。

南大管理學院EMBA CEO講堂邀請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開講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南大EMBA),於4月28日舉辦CEO講堂,邀請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蒞校,以「佳世達大艦隊轉型策略與投後管理心法-以醫療事業佈局為例」為題,與在校學生、校友以及有興趣的社會人士分享企業經營心法。 陳其宏董事長是土生土長的臺南新化人,1991年以研發主任的身份加入明基(佳世達前身)後,一路從研發工程師到現在擔任集團董事長,佳世達集團在液晶顯示器和投影機等領域居全球領導地位,目前也跨足到醫療事業,陳其宏董事長將佳世達定位為資源整合平台,以聯盟式投資成長策略,投資布局超過70家海內外企業籌組聯合艦隊,推動佳世達集團營收成長屢創新高。 陳董事長演講一開頭就提及,一位領導者必須具有引領變革的能耐,佳世達從1984年成立,到現在能成為一個橫跨資訊產業、醫療事業、智能解決方案及網路通訊事業的全球科技集團,陳董事長分享他的管理心法,透過情境領導,了解內外部環境有哪些趨勢驅動轉型的必要性,然後透過願景領導,將願景具體化及設定時間表,再藉由轉型策略,使事業體能快速成長。最後,陳董事長也以「凡意志力所到之處,必定會找到一條路」勉勵現場學員,獲得熱烈迴響。 南大EMBA執行長蕭詠璋教授表示,陳董事長一路從基層做起,對於領導團隊更能有同理心,透過陳董事長分享,讓參與學員更能了解組織轉型的過程。南大EMBA未來將持續舉辦「CEO講堂」,並透過臉書專頁(請搜尋國立臺南大學管理學院EMBA專班)公告活動訊息,歡迎有興趣的各界人士踴躍參與。

臺南400與世界交流的重要時刻 日本平戶市長來訪南市博、荷治末代臺灣長官後代追尋先祖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臺南市延平郡王祠於昨(28)日上午,舉行明延平鄭成功來臺363周年中樞祭典。率親善訪問團來臺致意的日本平戶市市長黑田成彥,以及受民間邀請來臺拜訪,荷蘭東印度公司末任臺灣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第十四代孫 Michael Coyet及其家屬,在參與祭典儀式後,也分別到訪甫開館的臺南市立博物館及熱蘭遮博物館。 南市博說明,市長黑田成彥一行參觀常設展「自造臺南」,透過隨行翻譯的解說,對於「東都明京」和「南方摩登」展區的展陳內容感興趣,尤其在關於鄭成功誕生環節的展櫃前與團員熱烈討論。全團不僅與館內陳列的鄭成功母子雕像合照,對於相傳由鄭成功母親田川氏後代子孫所贈與的「田川氏銅鏡」和「鄭成功誕生石」更是深感好奇,與團員聚於鄭成功誕生地「平戶千里濱」海濱的誕生石前仔細端詳研究。 文化局說明,Michael Coyet於六年前曾帶著家人到訪臺灣,今年再次受民間邀請來臺。文化局安排Michael Coyet及其家屬,參觀甫於2023年9月重新策展開幕的熱蘭遮博物館,並由多年研究大員市鎮及熱蘭遮城建築的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黃恩宇協助解說。 文化局表示,Michael Coyet來臺追尋其先祖Frederick Coyett的生命軌跡,而Frederick Coyett身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末任臺灣長官,熱蘭遮城的東北稜堡即在其任內所建成。透過熱蘭遮博物館內的策展內容,及近年陸續推進的研究成果和考古發現,黃恩宇與Michael Coyet針對荷蘭東印度公司來到臺灣前後的歷史脈絡及大員市鎮的規劃和生活面貌,皆有諸多討論交流。其子Adrian Coyet也因為現從事進口亞洲香料到歐洲的貿易工作,對於17世紀其先祖打造出的香料貿易航線相當有興趣。 臺南400作為貫穿臺南市在2024年多項文化活動的核心概念,回顧歷史發展,認識臺南與世界交流與互動的歷程,是臺南邁向下個四百年的重要依循。接下來文化局將於5月11日起,接力舉辦30場次「1624講堂」系列講座。開幕首場即重磅邀請,研究荷治臺灣聞名的歷史學家江樹生,以「熱蘭遮之淚:一位青年牧師在福爾摩沙的生命故事」為題,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1樓圓形劇場」開講。歡迎全國民眾儘速報名,與臺南共同啟航,迎向波瀾壯闊的歷史之海。

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在臺傳承73年 蒙古民族成吉思汗祭典 見證臺灣多元文化發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於今(29)日(農曆3月21日)在臺北福華大飯店舉辦「113年蒙古民族紀念儀典-成吉思汗祭典」。文化部表示,成吉思汗為蒙古族人聖祖,依傳統每年農曆3月21日蒙古族人均舉行盛大祭典,在臺傳承迄今已73年,深具意義。 今年「成吉思汗祭典」由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主祭,並邀請蒙古文化協會理事長海中雄、駐台北烏蘭巴托貿易經濟代表處等陪祭,在臺蒙古同鄉及蒙古國人士等與祭。典禮儀式遵循古禮,向成吉思汗像獻花、獻香、獻爵、獻帛及宣讀祭文,相關司祭者皆穿著蒙古傳統服飾進行,現場並邀請臺北市立國樂團及合唱團擔任奏樂及紀念歌演唱。 文化部表示,蒙古因獨特自然環境所造就的文化內涵,通過口述身授、世代相傳,積累成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蘊藏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歷史文化,在宗教、哲學、語言、文化藝術創作至生活型態、經濟活動等各領域,與在臺其他各民族兼容並蓄,形成臺灣多元文化的基礎。 文化部指出,自1951年在臺恢復辦理成吉思汗祭典以來,不僅凝聚在臺蒙古人,也漸成為蒙古國新住民的精神傳承。未來將持續辦理成吉思汗大祭,並進行各項蒙古文化的保存、研究及推廣,期盼在臺蒙古族人持續傳承文化,永續臺灣的文化多樣性,見證臺灣民主自由社會的多元文化發展。 今日祭典包含蒙古國在臺就讀學生所組成的「在臺蒙古國學生會」、蒙古國新住民等一同參與,典禮後特別安排蒙古傳統樂器馬頭琴、呼麥(喉音)表演,同時邀請蒙語歌手演唱蒙古民謠、長調等,藉此向國人推廣蒙古民族文化,展現臺灣豐富多元文化內涵。文化部表示,蒙古族人擁有豐富的音樂底蘊,包括馬頭琴、呼麥、蒙古長調等傳統技藝,皆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值得國人認識瞭解。

夢幻山海戀5/1-5/26新竹生活美學館聯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夢幻山海戀臺東縣美術教育學會會員聯展,開幕式5月5日上午10時於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美學堂舉行,展期自5月1日起至5月26日止。 「夢幻山海戀」畫作是臺東縣美術教育學會會員們透過匠心獨具的創作,每一幅作品都是藝術家對故鄉的深情詮釋,融合了地方文化、風土人情與藝術創意推上西部的城市,讓都會區的民眾不用千里迢迢來到台東,就能享受到東部的壯麗山水風情。 臺東縣美術教育學會的會員們將他們多年來的精心畫作,第一次在外縣市展出,共約有卅餘位會員50幅作品參加,作品類別多元化,舉凡油畫、水墨、水彩、攝影、書法、羊毛氈及多媒彩等,每一幅畫作都將呈現東部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文底蘊,希望能透過這次的展覽,能夠將東部的美麗和文化傳遞給更多愛好藝術的族群,讓更多的人認識和愛上這塊瑰麗的土地。 蔡孟桂理事長表示,本次展覽不僅僅是一個展示藝術作品的平臺,更是一個跨越地域界限、讓風城民眾與東部文化互動交流的契機,觀眾可以透過作品感受到東部獨特的生命力與魅力。該會的全體會員竭誠歡迎愛好藝術民眾蒞臨參觀與指教,期望大家能透過這次展覽,對東部的山海之美有更深層次的體驗與認識。

「畫我」吳日勤.李赫本雙聯展 藝術導覽會~吳園熱情登場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 以哲學性的思考[畫我]為主題描摹出[別人眼中的我不是我,我眼中的別人才是我…….。] 藝術家吳日勤、李赫本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於4月23日至4月28日假吳園藝文中心臺南公會堂表演廳共同舉辦[畫我-吳日勤.李赫本雙聯展]並於4月27日下午2時舉辦精彩的藝術導覽會,特別邀請暢銷書作家正觀藝術顧問林丁禾老師主講。 兩位藝術家皆是狂熱的藝術創作者,盡情投入創作產生作品數量豐沛,此次作品大多數首次僅見,藝術博士吳日勤的骨瓷作品黑金系列以特殊技法窯燒幻化出黃金與釉藥融合的斑斕效果,花朵系列骨瓷作品則以釉藥彩繪花朵造型。具備當代抽象趣味,呈現出花草植物幻化為線條色塊在草叢中跳舞的效果,奇妙鮮活又現代優雅迷人。此次骨瓷作品正是藝術家大量創作瓷器作品的巔峰時期,展現精彩絕倫令人愛不釋手。金屬立體裝置無論是可愛的[米老鼠],有關[人]的造型.[圓滿的家]……不勝枚舉,讓觀眾產生無盡的觀想,平面作品的[飛天]、[山水]、……等等,亦展現出當代繪畫的趣味性。 五金企業家李赫本藝術家兒時學習繪畫也熱愛繪畫已展現出繪畫天份,創作作品數量豐富,巨幅作品無論畫山、水、宇宙、花草、人物,雖是抽象,卻能讓觀眾面對作品產生同頻奇妙觀想,作品在展出時大多已被收藏家收藏,於藝術導覽會上不僅分享作品展覽也說明表達出欣賞作品的感觸。現場觀眾在觀看李赫本藝術家作品時腦海中的畫面猶如電影情節播放出觀眾內心深處的生活體驗,產生不同情節的戲劇性深刻情感。作品賣出款項捐贈台南市私立蘆葦啟智學校彰顯仁愛助人義舉,現場展出的皆是首次公開的被收藏作品,非常難能可貴。 誠如合辦單位台南市文化局謝仕淵局長勉勵,[藝術面對內在的自我課題]是藝術家面對任何景物用媒材轉化創作出精神層次極高的作品,表達對美的堅持,捐贈義舉成就共同美好。 此次展覽贊助商[大雄空拍]以實際行動讓[無人機]以鳥的視點空拍捕捉人物,作品,及整個[台南市文化局的吳園之美]及藝術家人物專訪,已經超越人文精神價值,展現用行動支持慈善機構義舉。商業結合藝術家共同實現關懷社會的責任,義意深遠。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用詩的心情開創新局 林蒼生、李南衡臺文館暢談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統一集團前總裁林蒼生新作《心中有墨,隨便想想》今(27)日在臺文館新書發表,臺灣商務印書館資訊行銷總監劉艾琳等各界貴賓蒞臨共襄盛舉,現場迴響熱烈。 便利商店飲料的長青樹「飲冰室茶集」系列,自1998年上市以來,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也為茶飲市場注入詩意氛圍。在那個年代就想到要為品牌帶來文學感的背後功臣,正是統一集團前總裁林蒼生。 青年時期的林蒼生懷著對文學的熱愛創辦文學雜誌《草原》,刊登過陳映真、余光中、黃春明等名家作品。後來進入統一集團,在半世紀職涯中奠定了集團在民生品牌的領導地位。 講座特邀作家李南衡對談。李南衡參與過林蒼生創立《草原》初期階段,是臺灣文學界的耕耘者,也曾跨域到廣告公司擔任創意總監,亦曾在《民生報》、《聯合報》、《皇冠》雜誌等刊物開闢專欄,將關懷視角擴大至整個社會。 被問到《心中有墨,隨便想想》中的小卡,是在什麼情形下創作的?林蒼生笑說,每當心中有些意念想要抒發,他就會隨手在小卡上寫出、繪出當時的所思所想。他也特別秀出「神」、「心靈是我的故鄉」等詩籤,與觀眾分享當時發想的經過。 而進入企業後,林蒼生對文學的熱情依然不減,將文學融入商品中的跨界創新,正是他心中對文學理想的實踐。除了「飲冰室茶集」、「左岸咖啡館」等系列飲料,甚至「星巴克」這個中文品牌名稱,也是出自林蒼生之手。林蒼生認為,有「故事」才能把產品推銷出去,他也與觀眾分享「獨飲咖啡的樂趣」,並透露自己喝咖啡的習慣是在日本生活時養成的。 臺文館副館長蕭淑貞指出,臺文館近年致力於將館藏文學文物進行概念轉譯,與熱愛文學的青年團隊、臺灣在地品牌合作,共同研發產製多項博物館商品,期待更多懷抱著文學夢的人持續在各行各業中遍地開花,真正將文學夢實現。

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S-Life新生活藝文誌》5月號出刊 新住民新故鄉編織生命新篇章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S-Life新生活藝文誌》5月號出刊!本期聚焦近30年來已成為臺灣社會與文化相當重要的組成成員之一的新住民群體。透過「光點人物」、「聚焦推薦」等篇幅,呈現來自各國的新住民/移工,如何作為當代臺灣社會重要的文化創造者。此外,當前正逢臺南東山、白河龍眼花季,在地特有的炒糖技術,如何將淺黃甜香的龍眼花結晶成為一杯龍眼花茶;位於新營土庫里的土安宮,自清朝便流傳迄今的「竹馬陣」,作為本市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其內涵與傳承故事值得大家一探究竟。 臺灣近年面臨產業缺工與高齡化社會的境況,外籍移工成為支持產業與社福照護的有力幫手,本期「光點人物」特別訪問居住在後壁的童氏容老師,從她的故事描繪母親的慈愛與堅毅,同時也紀錄了印尼移工在臺灣的生活樣貌。 每年3月到5月之前,是臺南東山、白河關子嶺一帶龍眼花盛開的時節。蜂農與蜜蜂夥伴正忙於覓採蜜,當地特有的炒糖技術,將淺黃甜香的龍眼花,結晶成為一杯香茶。 位於新營土庫里的土安宮,自清朝便流傳迄今的「竹馬陣」,為本市重要的文化資產,但隨著耆老凋零,藝陣面臨傳續危機,幸好有土安宮竹馬陣團隊與土庫國小接力傳承,現今更有磐果舞蹈劇場創新發揚以現代舞結合竹馬陣的元素與偶戲,藉由新編的劇本演譯傳統藝陣的式微與轉型,今年6月29日將於新營藝術季壓軸演出,希望透過本期的介紹,讓更多在地人一起關注! 本期除了龍眼花飄香外,還有竹馬陣的傳承與創新,後壁特殊的藏頭連文籤詩,五月作為感謝母親的重要月份,感謝這些為臺灣貢獻心力的人物,本次封面設計上將《S-Life新生活藝文誌》的藍色,母親節的粉色、龍眼花的淺黃色,越南與印尼國旗共通的紅色一同交錯編織,象徵本期的豐富內容,也感謝新住民跟移工與臺灣共同編織的榮景,也編織他們的生命故事。希望翻閱本期內容的讀者,都能細品每篇文章中的甘美與芬芳。刊物名稱:《S-Life新生活藝文誌》5月號 出刊時間:113年4月26日

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意結合:臺南大學辦理榻榻米杯墊體驗工作坊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與南方創客基地合作,於4月24日於南方創客基地舉行「手作榻榻米杯墊體驗工作坊」。此次活動邀請職人匠心傳統工藝推廣協會的資深講師陳虹誼,引導參與者了解榻榻米的歷史與文化,並體驗製作具有傳統美學的榻榻米杯墊,獲參與者好評。 陳虹誼老師分享榻榻米的製作工藝,以及榻榻米在現代生活中的轉化與應用,強調傳統工藝的獨特價值與魅力。參與者在創造過程中結合了個人創意與技巧,將傳統元素與個人風格融合,創作出了獨特的榻榻米杯墊。 參與的劉同學表示,這次工作坊不僅學習到榻榻米的製作技術,並深刻體會到榻榻米的文化價值,也增進對傳統工藝的欣賞力。另一位洪同學表示,親手製作手工藝品的過程不僅有趣,也讓他對榻榻米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 南大研發處創新育成中心曾登裕主任表示,此活動達到多元學習及傳統工藝推廣之效。希望透過這樣的合作模式提供學生更廣闊的學習機會,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技能。未來,將繼續舉辦創客工作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臺灣導演進軍加拿大Hot Docs國際競賽 吳璠出席《XiXi》世界首映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臺灣導演吳璠作品《XiXi》入選加拿大Hot Docs國際紀錄片影展(Hot Docs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國際競賽單元(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文化部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與影展方合作,邀請吳璠親赴加拿大多倫多參加4月28日、30日及5月4日共3場世界首映。駐多倫多辦事處處長陳錦玲將出席首映會,吳璠也將在映後座談與觀眾分享創作歷程。 加拿大Hot Docs國際紀錄片影展是北美最大型的紀錄片影展,今年影展自昨(25)日起至5月5日舉辦,總計有來自全球各地168部紀錄片入選,其中國際競賽為最重要的主競賽單元之一。 吳璠畢業於臺灣大學社會學系,赴歐洲攻讀Docnomads紀錄片導演碩士,其首部製片作品《海邊最後的夏天》(Last Days at Sea)入選柏林影展新世代單元、瑞士真實影展、加拿大Hot Docs國際紀錄片影展及臺北電影節。《XiXi》為她執導的首部紀錄長片,拍攝階段曾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紀錄片創作補助。 《XiXi》記錄吳璠與藝術家XiXi的友誼。2012年秋天,吳璠在柏林遇見叛逆不羈的藝術家XiXi,不久之後,XiXi搬回她年幼女兒Nina居住的法國南部小鎮,而吳璠也為了家人和工作搬回臺灣。相隔兩地的吳璠與XiXi,開始交換影像日記,記錄兩人在藝術創作、自我認同及角色身分轉換的過程中,努力找回自由的可能。 吳璠表示,很高興能以首部紀錄長片《XiXi》入圍加拿大Hot Docs國際紀錄片影展的國際競賽單元,期待未來很快能與臺灣觀眾分享這部關於自由、愛與責任的電影。Hot Docs稱讚《XiXi》是一部誠摯探討女性特質、自主與自我重塑力量的散文式電影(Essay Film)。 加拿大Hot Docs國際紀錄片影展官網:https://hotdocs.ca/whats-on/hot-docs-festival/films/2024/xixi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職訓、美食同步交流 南分署拉丁美洲學員手作香菇茶葉蛋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為促進拉丁美洲友邦及友好國家之社會經濟發展,與提升其產業競爭力,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與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攜手合作,特別開辦為期4週的「3D列印技職班(西語)」,協助來自拉丁美洲的各領域學員,透過勞動部職業訓練學習到最夯的3D列印相關技術,為了進一步促進文化交流和友誼,雲嘉南分署還特別在課餘時間,安排手作香菇茶葉蛋體驗課程,學員們紛紛大讚好吃又新奇! 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表示,本次「3D列印技職班(西語)」的拉丁美洲學員,來自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墨西哥及巴拉圭等6個國家,分別有大學教授、國會顧問、實驗室技術員及開發主管等共11位各領域在職者,期待透過分署的課程,習得電腦繪圖操作及設計技能,及進行3D列印打樣應用的能力,課程中也安排學員們參訪相關企業,分享我國3D列印等案例經驗,創造台灣與國外商機的媒合機會。 劉邦棟還說,為了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學員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台灣美食,在課餘時間特別安排手作香菇茶葉蛋體驗課程,讓學員們忘記語言間的隔閡,讓他們在習得技術之餘,也能感受到台灣友善的人情味;此外,雲嘉南分署不僅會持續深耕轄區的勞動力發展,也積極跨機關合作維運友邦外交,協助台灣與邦交國的永續夥伴關係。 「這是一個非常難忘的體驗!」來自哥倫比亞的參訓者安德列斯(Andrés)大學教授興奮地表示,製作香菇茶葉蛋的環節一點都不馬虎,透過在地點心與創意伴手禮班的梁靖梅老師帶領下,從一開始的雞蛋挑選,到加入茶葉與香菇調味的時機,都講解地非常詳細,讓我們在雲嘉南分署不僅學到了最先進的3D列印技術,還在課餘時間能有機會學習製作台灣美食,真是好吃又好玩的新奇體驗。

南大校友畢業逾一甲子 歸國返母校懷舊與感恩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47級許定烽校友及48級余惠順校友賢伉儷,旅居海外多年,特於4月23日下午在同學47級吳鐵雄校友及48級陳金雄校友的陪同下,回母校南大拜訪,一踏進畢業逾一甲子的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依舊是常青的琉球松與典雅的紅樓,讓闊別校園已久的校友不禁滿溢懷念之情。 許定烽校友及余惠順校友當年於南師畢業後,繼續進修並前往海外留學,之後定居美國德州休士頓,創立食品公司Amy Food。南大陳惠萍校長得知校友從海外返校,特地與校友們聊敘,分享學校的發展與學弟妹的學習情形。余惠順校友也提及當時考試成績優異可以升高中,但因為家境貧苦,只好選擇公費的南師就讀,每每思及此事,就很感謝當時母校的培育。許定烽校友當年則是南師新港分校的學生,就讀第二年時因嘉師成立,所以就轉回南師繼續就讀,也成為新港分校最後一年的學生。校友們感謝母校的栽培,看到母校卓越發展也感到與有榮焉,南大也特別印製許定烽、余惠順校友當年的學籍資料讓校友留念,並一起逛校園、拍照,重溫往日讀書時光。 陳惠萍校長表示,南大創校125年,海內外校友逾5萬名,紅樓是每位南大南師人的心靈故鄉,歡迎校友們多多回母校走走看看,感受母校的活力與成長!

蘇奕榮臺南文化中心大展「曙光」,響應臺南四百盛會!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藝術家蘇奕榮睽違16年再次蒞臨臺南文化中心展出,此次是他自2008年在臺南文化中心首次個展後,再次帶來最新力作,同時也配合臺南四百的歷史時刻,以「迎向曙光」為主題,透過畫作為臺南獻上祝福。 蘇奕榮1960年生於臺南,是被譽為「半導體女王」享譽國際的AMD執行長蘇姿丰女士的堂哥,他曾經受教於名師沈哲哉,對於傳統油畫技法相當熟稔,而後留學美國,並且遊歷世界各地美術館、博物館,汲取創作養分,醞釀出自己的個人風格。他曾於2011年擔任府城人物畫會理事長時,發起援助日本仙台震災募款活動,並曾於2013年擔任臺南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委員,為臺南的產業發展盡一份心力。現任中華文化藝術總院西畫院院長、千鶴美術館館長、台灣茶書畫藝術協會顧問等職,積極參與藝文推廣。 此次由文化局策展人呂松穎以「向光處」和「迎眾生」兩個子題,展出他歷年的代表作品,並且搭配展覽進行導覽志工培訓計畫,向觀眾介紹不同時期、不同系列的風格面貌,讓觀眾看到他筆下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態,欣賞各種風景的排列組合與光影變化。 配合展覽,蘇奕榮也特別展出他以近年代表巨作《曙光》,製作的「四百曙光--蘇奕榮經典油畫紀念酒」,透過申請臺南四百授權的文創開發商品,結合他《曙光》作品裡氣勢磅薄、色彩斑斕的氛圍,相得益彰,呼應臺南四百的榮光主題,也為城市文化進行行銷。個展將於4月27日週六下午2點隆重開幕,歡迎各界蒞臨指導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