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4年5月31日 星期五

南大藝術學院與高雄科大共同教育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建藝文合作支持系統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國立臺南大學藝術學院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共同教育學院簽署合作 國立臺南大學藝術學院高實珩院長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共同教育學院楊碧藍院長,5月31日於高科大在兩校與會貴賓見證下,簽署藝術文化交流合作備忘錄(MOU),共同致力推動各項交流合作計畫,例如提供雙方師生學習場域資源、培訓藝文及創作領域專業人才、實施校園美感教育計劃,及策劃院際藝術文化展演活動等。 南大藝術學院高實珩院長表示,南大藝術學院秉持跨域創新的理念,致力於產官學合作,推動在地藝文與社會實踐,結合戲劇、視覺藝術與設計、音樂之專業領域,在創作與展演呈現南大的特色與優勢,過去幾年裡曾與高科大多次合作藝術計畫,成果相當良好,現今與共教院正式結盟,期待運用更完善的設備及場域,擴大藝術與科技共榮雙贏的亮點。 高科大楊慶煜校長指出,學校致力平衡學生的專業知能和人文素養,並強調一所優秀的科技大學,不應只侷限於專業技術訓練,也需培養學生豐富的人文素養,藉此發揮科技和人文雙重能量,開拓更寬廣的視野和創新思維。 高科大謝淑玲副校長亦認為,跨域整合、創新思維和人文關懷,將是未來人才必備的核心素養,高科大一直引領年輕學子培養這些綜合能力,以達「以心為本、以科技為用」的教育理念。高科大共教院楊碧藍院長也表示,楊慶煜校長推動美感校園的理念和作法,其構想不僅環環相扣,並且十分全面。從優化場館空間設施、藝文展演活動、到美感微學程課程內容,都做了完善的規劃與實踐。此次締盟南大藝術學院,更是希望透過雙方核心優勢與專長,共同打造人才培育的搖籃。 簽署儀式在兩校與會貴賓的見證下,建立雙向互惠管道,未來將通過資源共享、文化合作、創新跨域、教育推廣和師生交流等方面共好發展,躍升兩校院的藝文能量,積極培養專業人才、為社會發展和文化繁榮貢獻心力。

臺灣文學獎金典獎第二階段開始報名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2024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第二階段報名6月1日開始收件,同時接受錯過第一階段報名者,截止日期為7月1日,以郵戳為憑。 本年度採兩階段收件,第一階段收件已於5月15日截止,第二階段截止收件日期為7月1日。為避免因特殊因素導致遺珠之憾,並秉持廣徵各方優秀臺灣文學著作的精神,凡符合參選金典獎作品條件之書籍,出版日期在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間出版者,皆可於2024年7月1日前報名。 金典獎徵件採線上報名,請至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點選「2024臺灣文學獎」並填寫、上傳報名資料後,列印報名資料,併同應附之報名文件1份(申請單、聲明書、同意書、授權書)及圖書10冊,於2024年7月1日前,以掛號郵寄至「國立臺灣文學館公共服務組」,並註明「報名2024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完整徵獎資訊,詳見臺文館官網(https://reurl.cc/aqMMpD)及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https://reurl.cc/pr7LWb)之「2024臺灣文學獎」。

探索藝術與現實的對話 臺灣策展人莊偉慈赴吉隆坡分享展覽經歷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駐馬來西亞文化組自2017年起辦理的「哲學茶席」(Tea Philo)講座,第66場預計在6月2日下午3時於吉隆坡紫藤茶文化廣場舉行,邀請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策展人莊偉慈主講「藝術文化如何實驗與介入現實?從策展實踐談起」。 莊偉慈長期關注臺灣當代藝術發展,主要研究領域為藝術觀念及其展演技術的變貌,與藝術史中的性別議題。本次將藉由講座和觀眾討論藝術與文化的實驗可能性,以及創作與展覽的實踐和現實生活關聯性,並從近期策畫的展覽,如探索關於歷史、身體與空間感知的可能性的「Re:Play:操/演現場」(2020)、探索空間本身質性的「勒法利計畫」(2021)、從不同角度探討科技發展所產生問題與困境的「超限社會」(2022)、以「景觀」(spectacle)探索當代生活經驗的「Signal Z」(2023)等,談議題導向策展的經驗,藉由展覽呈現科技發展的困境及在地歷史文化脈絡等主題的討論。 本次講座邀請馬來西亞Lostgens’當代藝術空間總監楊兩興主持,楊兩興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吉隆坡半山芭及茨廠街,長期推動社區藝術計畫與在地文史保存工作,他與莊偉慈的展覽,都具有藝術介入社會的理念,但兩者實踐取向有所不同,期待透過這場講座,觀眾能從各自的策展經驗中,深入理解藝術與社會間密切的關聯。 哲學茶席以介紹臺灣最新藝文思潮及社會趨勢出發,多年來受到大馬民眾支持,本場講座為第66場次,活動開放免費參與,但須事先報名,詳情請參閱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eaphilomy)。

「從羅浮宮到南臺灣」特展 6/19劉啟祥美術紀念館全新開展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暑期將至,位於臺南柳營的劉啟祥美術紀念館,將在盛夏來臨之際更展推出「從羅浮宮到南臺灣」特展,以新方法、新內容與全國介紹,劉啟祥這位臺灣最早到法國學習繪畫的四位臺灣藝術家之一。本期《S-Life新生活藝文誌》特別以鮮明吸睛的劉啟祥美術紀念館為封面,聚焦劉啟祥出身的地方望族「柳營劉家」為主題,策展人除在文中搶先曝光「從羅浮宮到南臺灣」特展的新亮點,同時也訪談劉氏家族的精彩故事、建築團隊揭露當年修復秘辛,一窺柳營劉家的年代風華。 劉啟祥美術紀念館舊稱「頤樓」,是過去劉啟祥與親族共同生活的起居空間。劉啟祥的兒子劉耿一、姪子劉生容這兩位國際知名畫家的童年,也都曾在這裡生活。策展人王怡文特地將畫中的劉家親族,以譜系樹的形式表現,藉此表達「頤樓」是開枝散葉的劉家主幹;而劉啟祥美術紀念館則牢牢紮根在柳營,成為地方持續育生藝文的新苗。劉啟祥父子的生活點滴與藝術生命的承繼,與劉生容驚艷當代的藝術成就及熱愛養鴿的趣聞也都收錄於本期《S-Life新生活藝文誌》中。 新營文化中心表示,這次編輯群特別採訪曾居住於頤樓的劉耿一兄妹,讓我們得以瞭解當年劉啟祥一家及其親族共同在此生活的樣貌,劉耿一回憶起父親是位寬容開明的人,有一次他在畫室附近拿著竹竿黏大蜻蜓,不小心戳破了父親在羅浮宮所臨摹的馬奈作品《吹笛的少年》,父親知道後只是默默地把那幅畫修補好,但那個破壞的痕跡依然明顯,劉耿一可以清楚地感受父親心痛的情緒,卻不想讓其他人也受到情緒的傷害,一如劉啟祥的畫風般溫和內斂。 6月即將迎來重要民俗節日端午節,本期刊物也向大家介紹鹽水老街上的泉利打鐵舖每年遵循汲取「午時水」打鐵的傳統,以及裕豐百貨行厝未阿嬤傳承下的手縫香包「虎仔香」,本期內容非常精彩,提供大家對於民俗與生活有更新鮮的觀點與想像,歡迎至新營文化中心或文化局官網下載閱讀一睹為快。

臺法文化工作坊開放報名 邀請大眾走進「文化AI進行式」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由文化部與法國在臺協會合作主辦的「2024臺法文化工作坊」,將於6月17、18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聯合餐廳展演空間舉行。今年主題「文化AI進行式」(Evolution de l'IA culturelle)特別回應AI人工智慧在當代人文發展的推演趨勢,並探討與文化產業近來息息相關的互動,即日起接受報名。 文化部及法國在臺協會延續去年開始與文化內容策進院合作策劃的模式籌備今年工作坊,以人文及產業並重,從臺灣及法國各自現況與重視面向,彼此交流世界AI趨勢動向及專業技術,並分享當前AI成果商轉、合作及研發等成果。 文化部、法國在臺協會及文策院著眼於各界實例,邀請臺法專家學者及從業人士,探討視角擴及政策端、創作端、法律端、產業端、研發端,分享業內經驗及前瞻見解,供臺灣文化AI結合應用及培育人才的策略參考。 本次法方與談人包括生成式AI委員會諮詢委員、新創公司創辦人、首席技術長、音樂藝術家,以及智財權及數位法、虛擬實境、電腦繪圖專家等;臺方則邀集數位發展部、文策院、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中國家歌劇院、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結合AI人工智慧應用開發的新創公司代表、法律專家等與會。 工作坊自即日起開放報名至6月12日止,每場次名額上限為100名,歡迎AI應用結合文化產業領域的專業人士、從業人員、研究學者及學生等踴躍報名。工作坊全程提供華語、法語同步口譯,詳細活動內容及辦法,請參考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2024tfatelier)。

臺南大學舉辦鑲嵌玻璃工作坊,學生體驗工藝魅力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研發處創新育成中心與南方創客基地合作,於5月29日舉辦「鑲嵌玻璃—玻璃拼接鏡」工作坊,邀請經驗豐富的「陌光St.ligh」柳昱瑄老師親臨指導。柳老師以專業的鑲嵌玻璃手工藝術,帶給參與學生一場深度的工藝體驗。 在課程中,柳昱瑄老師詳細介紹各種玻璃的特性,並分享創作玻璃拼接鏡的創意發想方法。她特別提到,單獨的一片鏡子,如何增加其價值性與藝術性,透過組合不同彩色的不規則玻璃,並利用錫或銀等金屬材料進行包邊來拼接和鑲嵌玻璃,製作出獨特而美觀的藝術鏡子,使用上不僅具備個人風格,也可以成為文創商品。 學生們在實作過程中,雖然初次操作玻璃和金屬材料略顯生疏,但經過柳老師有條理地指導下,逐漸掌握操作的技術。參與的許同學更是表示,這裡面的技巧,真是「江湖一點訣」。課程中,許多學生發揮創意,也熱烈討論如何改造現有居家中的鏡子,提升日常生活的美感。參與同學們紛紛分享自己的想法,創意的火花不斷閃現。 南方創客基地表示,與臺南大學共同推動的創客工作坊,激發更多學生的創新潛能。基地提供豐富的資源和優秀的師資平台,支持學生們的創新與實踐。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與學校合作,為學生們帶來更豐富的學習體驗。 南大研發處創新育成中心林琲琪主任表示,今年度舉辦的各類工作坊深受學生好評,場場報名額滿,期盼藉由多元的體驗活動,培養同學創造力,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洗衣達人」沈富育回鄉演講 暢談彩色人生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人生時時保有熱情很重要」,有「洗衣達人」稱號的沈富育今(31)日受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邀請至雲林虎尾豐泰文教基金會藝文廳演講,與現場民眾分享職涯歷程點滴,他鼓勵在場民眾不要自我設限,在面對挫折改變心境,轉念讓正能量強大,「就有機會看到不同的人生風景」,現場吸引超過150位民眾聆聽。 出身雲林的沈富育專業洗衣經歷長達37年,不僅經營連鎖洗衣店,更是國內少數通過國家洗滌整燙技術師鑑定的洗衣專家,32歲時就已是全台最大洗衣場的場長,管理200多位員工,甚至後來出書、到節目主持與教學,教民眾翻轉觀念,解決「衣」難雜症,改變一般人對「洗衣」的刻版印象 「生命若要如何,全憑自己」,沈富育說,從小因家庭環境不佳,所以從10歲就開始肩負照顧家人的責任,16歲就隻身北上當洗衣學徒,學徒時期老闆的一句「吃虧就是佔便宜」讓他銘記在心,沈富育說,要創造被利用的價值,才能為人生加分,所以他努力學習,訓練自己成為全才的人,「只要願意學習付出,就能創造不可替代的價值」,他更感謝父母給他物質匱乏的生活環境,讓他成就現在的自己。 「過往歷練都可能是成長的養分」,沈富育回顧職涯,因很早就踏入社會從學徒做起,再從洗衣到出書,更進一步挑戰節目主持與教學,都是希望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由於不服輸與勇於挑戰的性格,他還通過艱苦的訓練加入義消隊、救生教練團,甚至參加登山、馬拉松、潛水與高空彈跳等活動,不斷為人生添加色彩。 最後,沈富育鼓勵民眾一定要不斷嘗試與學習,找方法讓自己強大,永遠保持不設限的態度,多去看自己的優點,「勇敢踏出改變的那一步,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此外,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是永遠的財富,因為「健康是幸福的根本」。 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今日也出席聆聽講座,他表示,為讓民眾對職場有不一樣的視野與價值觀,分署持續邀請各行業頂尖達人分享職場歷程,他鼓勵民眾若是對未來職涯感到迷惘,分署的就業中心也都「免費」提供職涯探索、諮詢輔導、履歷健檢、模擬面試甚至是職業訓練及就業媒合、創業輔導等一條龍式服務,詳情可洽轄內各就業中心,或撥免付費專線0800-777-888。

臺南大學舉辦「2024臺南學季」 邀請杜正勝院士與戴寶村教授二位大師對談「海洋•臺南」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辦理2024臺南學季,於5月30日邀請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杜正勝院士,以及吳三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戴寶村教授蒞校,以「海洋•臺南」為主題進行一場盛況空前的「大師對談」。 此場對談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熱烈參與,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杜正勝院士與戴寶村教授的精彩對談,引發了現場觀眾的共鳴和思考。 戴寶村教授作為海洋歷史領域的權威代表之一,深入淺出地闡述海洋對臺南及整個臺灣的重要性,指出海洋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是當今社會所面臨的重大挑戰。杜正勝院士則從文化、歷史和地理等多個角度,探討臺南與海洋的緊密關係,強調了海洋文化對於臺南地區發展的影響。 對談後,二位大師與現場參與者互動交流,聽眾們紛紛提出問題和意見,杜正勝院士和戴寶村教授也不吝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見解,討論氛圍熱烈且富有啟發性。 南大人文學院表示,這場對談不僅促進學術界對於海洋與臺南的理解和探討,也激發了大眾對於海洋議題的關注和討論。臺南大學將繼續舉辦相關活動,致力推動臺南學的學術交流與發展。

臺灣藝術家姚瑞中《海市蜃樓》作品集 溫哥華博物館盛大開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駐洛杉磯臺灣書院與溫哥華博物館(Museum of Vancouver)合作辦理的《海市蜃樓》(Mirage)展覽於昨(30)日開展,臺灣書院主任簡德源、駐溫哥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長劉立欣、溫哥華博物館執行長Mauro Vescera、董事會主席Dr. Bruce Granville Miller等成員,以及溫哥華地區美術館及博物館專業人士近200名出席29日的開幕預展,彼此就臺加強化文化交流交換意見,並為展覽暖身揭幕。 文化部駐洛杉磯臺灣書院與溫哥華博物館自2022年簽署合作備忘錄後雙方交流日趨緊密,溫哥華博物館執行長Mauro Vescera當年即造訪臺灣,參訪姚瑞中工作室等藝術機構後,對姚瑞中作品印象深刻,返回加拿大後即著手規劃本次展覽,主要展出150件自2010年至2019年由姚瑞中與學生團隊共同紀錄的《海市蜃樓》系列精選影像及紀錄片,透過鏡頭記錄當時的閒置公共設施,促使政府及大眾關注此議題,進而推動活化利用,展現文化藝術改善社會的積極動能。 文化部駐洛杉磯臺灣書院表示,溫哥華博物館為加拿大最大市立博物館,也是兼具歷史、文化與藝術性的指標型博物館,收藏超過85,000件藝術品及歷史文物。姚瑞中《海市蜃樓》系列作品曾於澳洲、馬來西亞展出,均引起當地迴響;溫哥華博物館本次邀展,即認為臺灣「文化行動主義」所引發有意義的公共對話,可能創造以藝術促進城市發展的社會實踐,並作為臺灣與加拿大彼此交流借鏡。館方尤其肯定臺灣的民主價值,因為只有在民主社會,政府才願意傾聽人民心聲,並著手進行改變。 藝術家姚瑞中及紀錄片導演羅秀芝也親赴溫哥華參加開幕儀式,並解說作品意涵,同時也與當地攝影師合作規劃徒步之旅,帶領參與者拍攝當地建築物。展覽預計展出9月上旬,更多相關資訊詳見溫哥華博物館官網(https://museumofvancouver.ca/bilingual-artist-tour)。

2024年5月30日 星期四

響應531世界無菸日 南市醫籲反菸拒檳得健康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 531世界無菸日,台南市立醫院舉辦「反菸拒檳,健康得第一」,透過有獎徵答活動,推動無菸健康生活,呼籲民眾想要健康要遠離香菸誘惑,走出戶外運動,從無菸醫院到無菸家庭、社區,全力做好菸害防制,保護自身及家人的健康。 在台灣,每年約有2萬5000人因吸菸致死,近3000人因二手菸害喪生,平均每20分鐘就有1人因菸害而死亡。蔡良敏院長表示,吸菸會導致多種致命疾病,吸菸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包括冠心病、心臟病和中風。菸草中的尼古丁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增加心臟的負擔。吸菸者患冠心病的風險是非吸菸者的2到4倍。吸菸會損害肺部,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吸菸者罹患肺癌的風險顯著增加,是非吸菸者的20倍以上。 家醫科王恒弘主任指出,根據國際研究結果,戒菸只有使用藥物,成功率為21.7%,如果藥物加上諮商,成功率可達27.6%,諮商次數越多、成功率越高,8次以上可達32.5%。台南市立醫院成立跨科別醫師組成的戒菸團隊,每日提供戒菸門診,幫助民眾遠離菸害。且在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舉辦的2023年「二代戒菸服務競賽」活動中,在「3個月、6個月戒菸成功率」分別拿下50%、5.16%,在「3個月、6個月戒菸填報率」更是百分百達成,獲得戒菸效益王獎項。 此外,南市醫戒菸團隊也走入社區、學校宣導菸害防制,尤其現在新興菸品的興起,國中、高中職學生電子煙比率增加,透過衛教師走入學校,宣導正確觀念,避免讓加味菸造成兒童青少年的「走味人生」。呼籲大家從自身做起,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遠離香菸,共同營造清新無菸的生活環境。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與苗栗縣榮服處共同關懷住院榮民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苗栗榮服處在端節前夕,為關懷苗栗縣住院榮民眷,總幹事林育文偕服務同仁,訪視臺北榮總新竹分院護理之家住院榮民,在社工室主任蕭正文親自陪同下,實施端節慰訪及致贈養氣雞精。主任及護理長均表示養氣雞精非常適合病患身體吸收及恢復元氣;並表示護理之家在護理長及醫護人員要求下,及時地清潔維護,提供高標準的環境品質,以愛心、耐心、同理心與將心比心來服務榮民眷長輩。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社工室為貫徹輔導會照顧榮民的使命,提供榮民輔導及服務、社會工作業務、聯結社會資源、協助弱勢鄉親就醫、志工招募訓練及服務、器官組織及大體捐贈、接受民間捐贈款、媒體公共關係、醫療糾紛調處、太平間管理、門診奉茶等,並針對榮民眷就醫住出院通報、住院訪視關懷、出院後社福資源連結等,提昇苗栗偏遠地區榮民眷就醫服務品質,表達院方關懷與照顧。苗栗榮服處在現行服務基礎下,鏈結社工室醫療諮詢服務,建立橫向聯繫機制,周密榮民眷照顧服務網。 圖說:苗栗榮服處總幹事林育文(右一)及新竹分院社工室主任蕭正文(中)偕同護理長(左一)慰問住院榮民。

《雙桂聯芳-蘇子溎、楊桂蓮聯展》 5/31-6/23 臺南文化中心展出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雙桂聯芳—蘇子溎、楊桂蓮雙人聯展」將於5月31日至6月23日,在臺南文化中心第二藝廊舉辦。並於6月1日(六)15:00於臺南文化中心第二藝廊舉辦開幕活動。此次展覽作品質精而美且各富特色,展覽內容精彩可期,歡迎民眾蒞臨參觀。 藝術家蘇子溎與楊桂蓮皆在教育界深耕多年,並對藝術充滿熱愛。隨著退休來臨,她們終於有機會專心投入繪畫的世界,透過參加粉彩班的學習,她們不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也熟練掌握了粉彩繪畫的技巧。而兩位藝術家都熱愛旅遊,此次聯展作品她們以旅遊中所見之風景、人物和物件為靈感,配合個人思維呈現,展現出豐富的創作內涵。 藝術家楊桂蓮出生成長於花蓮,畢業於花蓮師範學校普通科。婚後移居台南,曾任職於臺南虎山國小,擔任教師、主任和校長共38年,於臺南虎山國小退休。從小就對藝術充滿熱情,退休後投入畫畫已近二十年,創作跨足粉彩、水彩、油畫等不同媒材。 藝術家蘇子溎來自台南,從事板書教學工作長達32年,直到拿起畫筆後,她才發現自己對於藝術的熱情與才華。如今,她的創作類型包括水彩、油畫、粉彩、書法和拉坯,展現出了豐富多彩的藝術風貌。 此次「雙桂聯芳」展出作品眾多,希望藉由展覽與臺南市民分享、交流創作中的美學與精神。本次展覽期間自5月31日至6月23日,歡迎大家踴躍把握展期前往參觀。

【蘭嶼秘境海島健行探索隊】 迎向海風徒步環島征程 開啟大自然與心靈的夢幻饗宴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人生一定要有一次的徒步蘭嶼環島,在那片被太平洋擁抱的島嶼,是臺灣最令人心馳神往的秘境。從後壁湖出發,在登島的那一刻,便是白灰色的蘭嶼燈塔迎接我們。背起行囊,沿著環島公路開啟一場挑戰45.5公里徒步征程,穿越蘭嶼的原生植被,感受大自然力量與奇妙之力。期間映入眼簾滿是太平洋壯闊海面,接近海的陡峭山坡上站滿著山羊,天知道牠們是怎麼爬上去的?深入體驗飛魚文化、拼板舟、半穴居地下屋,了解當地原住民部落豐富文化遺產和生活方式,處處可見達悟族人與大自然共生共好的足跡,這是2024年暑假期間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活動。 活動全程由專業蘭嶼旅遊達人帶領健行,並搭配當地職人安排夜間生態尋找角鴞、棋盤腳,以及浮潛認識海洋生態,讓這趟旅程,不只是健行,更是全面體驗蘭嶼的魅力。就好像某個暮色低垂的夜晚我們乘著晚風聽著當地老船長膨風,唯獨說道:「在大船出海招飛魚時,船上最年長的船員都會配戴銀盔,祈求豐收。」時眼神顯得格外清澈。看來,在這座島嶼,只要海風吹得到的地方,對大海的敬畏無所不在。請加入我們,一同探索蘭嶼的奧秘與美麗,讓這趟環島之旅成為您人生中最難忘的回憶沒有之一! 今年暑假辦有:(1)7/2-7/5、(2)7/5-7/8、(2)7/8-7/11、(2)8/6-8/9四個梯次,邀請想挑戰自我身、心、靈,並逐步蛻變與成長,並在對自我探索中,尋找自然、文化深度體驗您加入我們。承辦單位救國團特別提供早鳥及團體報名優惠,歡迎查詢屏東縣救國團官網(http://ptntc.cyc.org.tw/)及臉書粉絲團『屏東縣救國團寒暑期營隊專區』,或請電話洽詢(08)7361084分機21承辦人胡昕暐先生。 #救國團寒暑期休閒活動線上報名網https://youth.cyc.org.tw/ #救國團休閒活動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ycyouthatv/ #救國團青年休閒活動LINE@官方帳號LINE ID:@229srzmd

《內海城電波》台南人劇團與影響.新劇場攜手打造平行時空中的臺南 6/1-6/2臺南文化中心上演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內海城電波》是「臺南400」系列活動之一,由台南人劇團與影響.新劇場共同創作,打造平行時空中的臺南,講一段浪漫綺譚,即將於週末(6月1日、2日)在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上演,目前正緊鑼密鼓進行最後調整,5月30日舉辦的演出前記者會讓人搶先一窺堂奧。 《內海城電波》描寫卡鮑與夏隆這對戀人因不受族人祝福,準備私奔離開時,意外捲進時空亂流,落入內海城,在城內碰上運河奇案、林投姐等等特殊人事,這段平行宇宙之旅究竟將通向哪裡?百聞不如一見,熱鬧歌聲響起,舞臺上方垂下懸吊布景,全體演員著裝上陣、邊唱邊跳,開始一小段的示範演出,呈現卡鮑、夏隆初入內海城的熱鬧景象。臺語夾雜日語、英語,多樣元素服裝混搭,有穿和服、洋裝的,整體畫面卻十分和諧不突兀,在隱隱可見林百貨、寶美樓剪影的背景襯托下,短短幾分鐘內,便說遍了臺南的亮點。 分別擔任《內海城電波》製作人以及編導的台南人劇團團長李維睦和影響.新劇場團長呂毅新,在致詞中皆表示,說起臺南,大家往往想起鄭氏家族等厚重歷史或模糊的飲食印象,《內海城電波》嘗試翻轉,以歌舞唱跳一段戀愛故事,把臺南數百年來的歷史濃縮成在一座架空城市裡不同角落發生的事件,帶領觀眾從全新的視角看臺南的古往今來。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專門委員方敏華表示,《內海城電波》可說完全產自在地。不僅採用在地育成的劇場人才、選擇臺語發音,以實入虛,邀請眾人共同來「想像」臺南。歡迎闔家觀賞,年輕朋友還可以享受青年席位優惠。 在地企業也不吝出力,全國知名的京城銀行,一向關心本土事務、深耕臺南,且長期致力於支持臺南的藝文活動。此次同樣慷慨解囊贊助演出,再次展現了企業對本地文化的重視與支持。京城銀行自十餘年前開始,便積極投入各項臺南藝文活動,包括臺南藝術節、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臺南國際音樂節、臺南管樂音樂季及今年初甫結束的臺灣燈會等。這些活動豐富了臺南市民的文化生活,也實現了企業社會責任,與臺南市民共同成長。除了藝文活動的贊助,京城銀行也在臺南經濟遇到挑戰時挺身而出。京城銀行對臺南文化藝術與社會各面向的關注與挹注,都展示出企業深厚的社會責任感和對在地的承諾,並在其推波助瀾下,正體現眾志成城的意義,反映了作品的核心價值。 《內海城電波》購票資訊可至「OPENTIX」購票平臺或洽台南人劇團查詢。

2024年5月29日 星期三

苗栗縣榮服處啟動「榮欣愛,服務心」端節關懷活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端午佳節將至,為秉持輔導會主動照顧榮民眷的服務精神,苗栗縣榮民服務處舉辦「榮欣愛,服務心」端節溫馨關懷活動。本次活動於端節前夕,運用各界善心捐款,與國防部苗栗福利站合作,採購營養豐富的穀物禮盒,致贈轄區清寒榮民眷,轉達各界關懷。上百份的愛心禮盒將透過榮服處榮欣志工及雪中送炭關懷協會,走遍苗栗縣十八鄉鎮,於端節前夕將愛心直送到府。 榮服處處長陳立中表示,首先感謝各個捐助單位,包括「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欣桃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欣林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及「欣雲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大力贊助本次關懷榮民眷的活動,讓轄內清寒榮民眷獲得更多的關懷與溫暖。 其次要感謝榮欣志工們無私的付出,榮欣志工經常輪值榮服處服務台,服務臨櫃榮民眷,電話關懷獨居長者;城鄉鄰里間訪視慰問守護榮民眷;志工隊鏈結社福資源獲得寶貴物資或慷慨解囊捐贈物資;動員家小製作及分送應節食品;深入偏鄉或安養機構義剪、居家環境整理等感動服務,協助榮服處落實關懷榮民眷的任務,成為榮民眷最堅強的後盾。
圖說一:苗栗榮服處陳立中處長(後排中)、國防部苗栗福利站吳欣蘭經理(後排左五)及榮欣志工共同響應端節關懷慰問活動。 圖說二:苗龍隊榮欣志工關懷榮民,將端節愛心禮盒直送到府。

重回熱衷漢詩的年代 臺文館《詩人的側影》發表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你知道日治時期的臺灣有兩百多個古典詩社,人人都熱衷於寫漢詩嗎? 國立臺灣文學館今(29)日舉辦《詩人的側影:臺灣古典詩人相關口述史Ⅱ》新書發表會,臺文館長林巾力、南臺科大通識中心專任講師葉瓊霞、成大台文系副教授蔡明諺、文史工作者林建農、研究者劉庭彰及楊安湍;詩人家屬吳南河、吳澤光、吳柏青、吳桂民、吳梅君、高榮材、高鼎堯、高慧容、蔡峻庭、蔡李雪美、蔡政憲、張石友、傅恩弘、吳子京、李漢偉均到場參與,主編施懿琳教授及訪談執行團隊成員陳曉怡、謝宜珊也來到現場。 臺文館長林巾力致詞時表示,非常感謝各位古典詩人的家屬無私地分享家庭記憶,也提供手稿、信函、文物等珍貴史料,作為套書的運用與呈現。無論有形、無形的文學資產,臺文館都非常重視。對於現當代的作家,有作家身影拍攝計畫;對於早期的古典詩人,則透過口述訪談計畫,還原並深入了解詩人的生活、個性等,未來也會持續進行。 主編施懿琳教授也向觀眾介紹精彩內容,例如吳萱草曾孫吳澤光曾分享,阿祖吳萱草具有一拳打倒四五人的絕頂功夫、快速奔跑來回佳里、臺南市間的驚人腳力等趣事。而談及詩人吳登神在2022年受訪後仙逝,施教授深感不捨,也更體認到,搶救古典文學史料、記錄古典詩人生命史工作的重要性。 吳萱草之孫吳南河先生上臺朗誦父親的詩作;特地回國參加的高懷清之孫高鼎堯先生也感謝臺文館記錄祖父生命故事,並感性表示「對我來講,這本書是我的傳家之寶」,發表會在溫馨的氛圍中圓滿落幕。 繼2021年出版臺灣古典文學口述專書《詩人的日常:臺灣古典詩人相關口述史》,並榮獲2024年南市圖「臺南400好書選」之一後,臺文館今年出版《詩人的側影:臺灣古典詩人相關口述史Ⅱ》。本計畫歷時二年,於2021年至2022年陸續訪談古典詩人羅秀惠、蔡碧吟、吳萱草、陳逢源、吳子宏、高懷清、石中英、呂伯雄、張禎祥、吳紉秋的家屬,以及鯤瀛詩社前社長吳登神先生。收錄11位詩人及詩人家屬的17篇訪談紀錄,並有近六百張首次披露的珍貴史料照片。 本書追尋作家作品手稿、相關文物的去處;關注作家的文學活動、人際關係、身形樣貌、說話方式、使用語言,生活中的愛好、信仰,身處的社會背景等。也記錄了散落在方志和文學史以外的訊息,例如家庭背景、親屬關係、特殊經歷等。 由於受訪者多是以台語為主要語言,因此透過這些訪談紀錄,也保留了關於語言、文字的吉光片羽。例如透過陳逢源女兒陳秀蓉女士的描述,除了更能體會陳逢源浪漫天真的詩人個性之外,敘述者陳秀蓉女士生動優雅又活潑的台語口語也藉由訪談紀錄保留下來。 隨著訪談計畫進行、書籍出版,不只豐富了臺文館的館藏,為家屬增添家族史、生活史的細節,也提供社會大眾得以持續講述、書寫的文本素材。歡迎讀者閱讀此書,重回熱衷漢詩的年代,品味更多詩人有趣的經歷與日常! 相關書訊: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_Book.aspx?n=3852&s=204426 購買通路:https://www.nmtl.gov.tw/cp.aspx?n=3853

2024年5月28日 星期二

醫學大學跨領域學院執行長吳明錡暢談「做自己的人生設計師」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南大邀請臺北國立臺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5月28日邀請臺北醫學大學跨領域學院執行長吳明錡助理教授蒞臨博雅教育講座,以「做自己的人生設計師」為題,分享大學課堂創新到社會永續的共同實踐。 吳明錡執行長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曾服務於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師範大學,2017年起加入臺北醫學大學。長期關注高等教育的發展,包括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發展與設計、跨領域學習等議題,協助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並運用設計思考融入課程教學中,帶領學生提出有效解決社會問題的公民提案。吳執行長認為讓必要的事變成好玩的事,激起行動的動機與熱情,對於學生學習和社會創新都能產出極大效益。 設計思考,不只應用於產品或服務的產出,對於人生的設計(design your life)也有重要的幫助。吳執行長比喻人生就像一間新創公司,創立與經營的過程中難免遭遇困難,需要有夥伴、有方法,透過思考、規劃、實作來逐步達成目標。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不盡相同,但可以具備人生設計的五種心態:好奇心(curiosity)、行動導向(bias to action)、重擬問題(re-framing)、留意過程(mindful of process)、通力合作(radical collaboration)來進行調整。吳執行長提及,其實我們經常遭遇到的挫折是自己為難自己,應了解人生不是只有單一標準,因此認識自己的原型、天賦和心流狀況至為重要,可以利用自我探索、自由書寫、心智圖等方法來認識自己,從中建立自己的興趣導向。 吳執行長在演講過程中分享了許多大學課程,也透過影片與圖書幫助現場同學對人生有不同的啟發。最後,也提醒同學每個年齡層有其人生目標和發展特質,勉勵同學們要把握青春時刻,大學階段應多擴大能力的培養,透過身分資本的累積、人際網絡的連結,實現自己成為想要的改變!

南大USR計畫辦理暑期英語科技營,七股偏鄉學童用平板學英語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國立臺南大學執行教育部USR計畫「為偏鄉而教─打造七股偏鄉教育補給站3.0」,5月22日舉辦暑期偏鄉英語科技營隊之行前培訓暨宣誓大會。參與的南大師資生們一一宣示將透過「人才培育」與「在地連結」為偏鄉教育盡一份心力。 本次暑期營隊以接力方式展開,一共將舉辦七股區樹林國小、大文國小、龍山國小、七股國小、建功國小、篤加國小等六所國小的英語科技營隊。招募來自不同領域的師資生,包含教育系、生態系、特教系、諮輔系等,個個都是具備服務熱忱、積極正向的師資生,有人是第一次參加偏鄉教育營隊,感到十分興奮,有人則是已經參加過好幾次,老神在在向菜鳥分享經驗。 本次培訓中也邀請有豐富帶領營隊經驗的應用數學系蘇珮涵同學進行營隊妙招大分享,包括營隊中幹部的角色分工、課程設計、如何有效率帶小朋友上課、小朋友的突發狀況如何因應等,這些議題對於即將進入實戰的師資生們是相當實用的教戰守則。 本次暑期營隊也配合教育部近期推動的數位精進計畫,以「偏鄉學校數位優先」為原則,打造「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的學習環境,因此,營隊活動以電腦網路、平板、軟體等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方式,讓小朋友能藉由科技輔助等有趣多元方式,更有效率的學習英語。 南大為偏鄉而教計畫主持人歐陽誾教務長表示,她對南大的學生非常有信心,因為南大學生努力聰明又腳踏實地,勉勵大家一定要用心參與,因為這不僅是難得的經驗,也是對於未來投入偏鄉職場的一帖良藥。期許師資生們能透過創造快樂的學習環境、理解和支持孩子的需求,幫助小朋友增強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歐陽誾教務長進一步表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就是將資訊科技融入於課程、教材與教學中,本計畫希望透過此次活動,讓英語學習藉由科技載具變得更加多元有趣,從英語與科技兩條平行線成為有交集的空間,藉以翻轉偏鄉課堂。

千香漢堡邀請家扶親子吃漢堡、看棒球賽共度國際漢堡日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台南報導】為響應5月28日國際漢堡日,在台南起家的千香漢堡,秉持著創辦人陳光昌先生回饋社會、做公益的初心,特別在5月28日當天邀請40位家扶親子至台南棒球場觀賞統一獅VS樂天桃猿對戰,更提供每人一份美味的『雙層麥香雞漢堡』,讓親子嘴裡享用著美味漢堡的同時,身體的五感和心情也一起沉浸在球賽的緊張刺激中。 在地35年的千香漢堡,除用心、負責的經營態度令人印象深刻外,也長期關心、支持家扶中心的扶幼工作;過往除了提供待用餐讓就學中的孩童每天有豐盛的早餐可以享用外,也響應兒童保護議題,並成為家扶基金會兒保好鄰居之一員,讓各加盟、分店在社區中形成兒保預防、關懷的安全網絡。 此次球賽有別以往的是,透過千香漢堡從中牽線,也邀請該中心鼓動風潮非洲鼓才藝隊前往進行開場表演。首次站在場中央,接近投手丘的孩子們個個興奮不已,紛紛表示:以前都只能從電視轉播看球賽,這次居然有機會站在球場中間表演給大家看,接受球迷熱烈的歡呼,甚至近距離地觀賞整個賽程,真的是人生第一次經驗,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讓人開心到睡不著! 受邀擔任開球嘉賓的南台南家扶扶幼主委康登春表示:十二萬分感謝千香漢堡邀請家扶親子觀賞棒球賽,也招待親子們享用美味的漢堡特別餐,這樣的善舉,不但可以讓長期忙碌於生計維持的家庭,有一個喘息的空間,更創造了親子珍貴、難得的回憶!

億載香火 記憶點播 6/1歸仁文化中心─民管熱情開演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 一場名為【億載香火】的音樂會,將於6月1日(週六)下午2:30於歸仁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行,展現臺南地方文化及王爺信仰的深厚內涵,並將透過音樂與藝術結合,讓觀眾體驗一場文化的奇妙旅程。 這場音樂會是歸仁文化中心駐館團隊—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為「2024心豐藝術節」推出的專場音樂會,象徵樂團持續推廣國樂、推動地方藝文特色的努力,並將藝術與人文結合,落實地方文化傳承的精神。文化局表示,為期兩個月的心豐藝術節自4/20開幕以來,好戲連台,驚喜不斷,不但豐富了鄉親的觀演經驗,也為社區注入文化活水,呈現藝術美學及地方認同的感動力。駐館的「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當仁不讓,精心設計的曲目將喚起樂友年輕的記憶。 本次音樂會以南關線的王爺信仰為主軸,展現自古即有的「三角交陪」深厚情誼及傳統敬神儀式。觀眾將能體驗作曲家周以謙為三大廟譜寫的祭儀樂曲《億載香火》,感受地方信仰的深刻內涵,藉此帶起情感共鳴。此外,盧亮輝的《王爺祭》、關聖佑的《祭神》,以及劉至軒的《億載金城幻想曲》和朱雲嵩的《安平晚渡》,使臺南文化歷史意象更加全面。音樂會也安排了盧亮輝的《記憶點播機》,串聯各年代的記憶音樂,呈現出豐富多元的曲風。演奏家李佳穎將深情演奏《新不了情》,劉于菁與高齊則聯袂演出《女人花》,為音樂會增添更多精彩元素。【億載香火】公演即日起開放免費索票,喜愛音樂的朋友可洽「歸仁文化中心」、「仁壽宮」、「保西代天府」及「關廟山西宮」。歡迎各界朋友踴躍參與,共享音樂與文化的美好時光!

「全國縣市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公布! 臺南市「藝術文化」項目勇奪金獎肯定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中時新聞網公布最新「全國縣市施政滿意度調查」施政用心-人民有感結果出爐,臺南市於「藝術文化」項目榮獲金獎肯定。值此2024臺南400之際,市長黃偉哲感謝獲得這項殊榮,並表示這是對臺南市政府多年來致力於文化藝術發展的肯定,也是全體市民努力的成果,也感謝全體國人一直以來對臺南市的關注與支持。 在過去的時間裡,臺南市不間斷全方位地推動都市文化設施建設,有臺南市美術館、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臺南市立博物館、左鎮化石園區典藏研究中心以及正在進行中結合國定古蹟、歷史考古與成功國小共構的赤崁文化園區,以及「鹽分地帶文化中心」新建計畫。讓臺南市嶄新的文化建築融合於濃濃的歷史氛圍中。 此外推動再造歷史現場與臺南歷史街區的計畫,其中包括持續完善現有六大歷史街區、熱蘭遮博物館的修繕與全新開展、榮獲「2023第十一屆台灣景觀大獎」的新化歷史街區、公私合力修復的五福商店等項目,上述場域皆成為臺南市民與外地遊客,共同感受臺南歷史文化的重要現場;在藝術與文化的領域,臺南市也舉辦了眾多亮點活動,如臺南國際音樂節、臺南藝術節等,不僅對外吸引來自北中南各地的閱聽觀眾與藝術社群逾萬人,這些活動更大大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並活絡與提供臺南表演藝術團隊重要舞台。 臺南市長黃偉哲指出,臺南市也積極推動地方創生與倡議未來的新興節慶,如榮獲世界四大設計獎之一、素有東方設計奧斯卡美譽的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 2023 Best 100」和「年度金獎(GOLD AWARD)」雙料肯定的2022大地藝術季。月津港燈節、龍崎光節-空山祭與新營波光節等臺南在地特色光節,也紛紛勇奪紅點設計獎、國際繆思設計大獎概念設計類-公共空間金獎等獎項。臺南市透過這些活動,讓國內外更多人感受到在地的活力與魅力。 臺南市文化局說明,臺南作為臺灣重要的文化古都,透過保存並活化多樣的歷史現場、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透過「光」的轉譯,使之成為市民與遊客共同的寶藏。同時也注重城與鄉的平衡發展,讓臺南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發展的溫度。在地與國際結更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未來將持續努力,使臺南文化邁步國際舞台,與世界分享臺南的美好。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今年是臺南400,2024臺灣燈會已經為城市開啟炫爛的序幕,吸引超過1500萬人次參觀,刷新歷屆台灣燈會紀錄。年中、年底也將繼續有大型亮點活動,如南夏時刻、2024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與2024臺灣設計展,臺南400系列大展,包含「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文化大展、客星人的多元宇宙—客家大展、圓原不止400年原住民族群文化展、教育的時空旅行、運動嘉年華、觀光美食博覽會等。這些活動秉持「一起台南,世界交陪」的精神,將為臺南帶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市政府將一如既往地努力,讓臺南成為更加繁榮美好的城市。

工藝70 讓日常生活轉身藝世界 實踐「活工藝・工藝活」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工藝之於人的生活,如同空氣之於人的生命!」就是這麼純粹的理念,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今(28)日舉辦70周年啟動大會,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分享「活工藝・工藝活」精神代表70周年的概念與重要意義,期許人人生活有工藝,重新激活工藝,讓工藝價值與精神真正深入人心,會上也介紹後續相關的精彩系列活動,並為創作的工藝70形象「工藝之樹」雕塑模型進行揭幕。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農業部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前故宮院長林正儀、臺灣工藝聯盟總會長陳啟村、臺灣工藝之家協會榮譽理事長林國隆、臺灣工藝發展協會理事長劉武、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張憲平、粘碧華及李秉圭等各界貴賓參與,共同見證臺灣工藝。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從1954年南投縣工藝研究班開始,工藝中心至今70年,而工藝的歷史更久遠,從人類需求、實用開始,一直發展到與美學、在地風土人文及在地故事結合,融入新的創作力後,有了不同面貌,但工藝不變的核心精神是「活工藝・工藝活」,只有在生活裡看見、使用、運用工藝,工藝才有新的生命。今年工藝中心特別進行臺灣繞境活動,把工藝帶回到它原來生長的土地,重新回到創生出工藝的風土人文故事中,非常有意義,文化部也將持續支持工藝的各項活動,與工藝老師、夥伴合作,讓工藝文化源遠流長,持續傳承。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指出,未來將持續一整年的「工藝遶境」活動,透過重新爬梳工藝中心70年來的發展,以遶境活動巡遊全臺,帶著工藝中心典藏之寶回到在地,考掘工藝中心典藏及在地工藝人與工藝物,以及所交織成的工藝故事,探究連結各地工藝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從南投工藝中心起跑陸續移師至臺北、彰化、臺東、臺南、新竹等地。此外,年底將舉行臺灣工藝界的最高殿堂—金巧工藝頒獎典禮,透過盛大儀式頒發「國家工藝成就獎」、「臺灣工藝獎」及「臺灣綠工藝認證」獎項,共同表彰工藝創作者的卓越成就與貢獻。 臺灣工藝聯盟總會長陳啟村表示,工藝來自於生活,在人類發展裡,工藝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適逢工藝中心70週年之際,我們見證了臺灣工藝的進步與蓬勃發展,謹代表所有工藝家感謝文化部及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舉辦如此有意義的活動,期待未來臺灣工藝有更多精彩的舞臺,臺灣工藝傳承綿延不斷。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則說,非常榮幸受邀參與今天70週年盛會,工藝中心無論在臺灣工藝傳承與產業發展上皆扮演著重要角色,過去曾與工藝中心合作過多項計畫,包含今年4月辦理的2024竹博覽會與論壇活動,感受到工藝中心的專業與認真積極的態度,期待在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的帶領下,引領臺灣工藝走向下一個繁華的70年。 開場表演由舞者以大鐵環和布扇,展現剛毅與柔和之美,象徵著剛柔並濟的工藝風貌,工藝中心今同時推出由「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粘碧華設計的刺繡名片夾與雷雕木質搭配光山行漆藝胸章紀念品,期待讓傳統技法結合現代化技術,讓工藝品小量生產,成為貼近生活的小飾品、小配件,逐步建構完善臺灣工藝產業體系,把工藝的美好帶入日常生活。 工藝中心表示,象徵「工藝70」精神的形象影片今日首播,影片中一位上班族女性注視著瓷茶杯上的美麗蝴蝶後,猶如愛麗絲夢遊仙境一般進入工藝的奇想世界,與童話人物共進悠閒下午茶;工坊裡,時髦女子在用心投入打磨金工戒指時,畫面一轉彷彿變化成一圈圈的表演伸展舞臺,陶瓷3D列印創造出的獨特花瓶,瞬間將人帶進巨型花朵間的科幻基地。透過親近工藝與體驗工藝的多樣化感受,展現當生活有工藝,日常便能轉變為每個人都樂在其中的「藝世界」,呈現「活工藝・工藝活」的主軸精神。 現場以戲劇方式展演工藝70系列活動,包含現正於工藝中心展出的「三生有幸・藝活相生」與「竹跡+」特展內容,適逢5月以「大師月」為重點主軸展示的楊英風大師「鳳凰來儀(三)」、重要創立人顏水龍經典的「熱帶魚」馬賽克作品,以及當代藝術家楊北辰的公共藝術「工藝之樹」等;另外,即將到來的「六五工藝節」系列活動則包含「工藝辦桌・文化饗宴」、工藝同學會、國寶工藝大師演繹創作、工藝行旅及工藝市集等重要精彩活動。更多工藝70活動相關訊息請至工藝中心官網(www.ntcri.gov.tw)或官方臉書查詢。

2024年5月27日 星期一

南大管理學院舉辦職涯講座三部曲-為學子開啟無限未來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管理學院於5月26日以產官學合作的方式,和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以及唯賀國際餐飲有限公司合作,舉辦「2024 南大管院職涯講座三部曲」,並邀請華山基金會進行義賣,吸引了將近100位學生報名參與。 本次職涯講座三部曲,包括首部曲-就業職場分析、二部曲-個人品牌形塑、三部曲-職場生涯規劃。邀請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共同創辦人鄭緯筌老師、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暨創始人游舒帆院長、唯賀國際餐飲有限公司吳家德總經理等三位專業人士蒞校分享,三位講師除了是職場類的暢銷書作家,亦皆具有多年職場輔導與教學經驗,講座中與現場同學幽默地互動交流,幫助同學們學習如何從學生轉換成一位出色的社會新鮮人。 此外,南大管理學院特別邀請「華山基金會」到場進行義賣,以「為你的職涯,種下第一顆福氣種子」請參與活動師生共襄盛舉,一起幫助失依(獨居)、失能(行動不便、生活無法自理)、失智(確診或疑似)的長輩,希望同學在追求職涯發展的同時也不忘回饋社會,共同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南大陳惠萍校長也到場勉勵同學,祝福同學們從講座中收穫滿滿,並應用在未來職場以大展長才。 南大管理學院劉子歆院長,期勉同學必須建構自己的核心能力,做好職涯規劃,並常保一顆善良的心,在追尋人生的夢想時,更不忘實踐利他的精神。

帶著戲劇 青春啟航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為帶領參與者探索藝術的多樣風貌,拓展身體感知與創造力,以及激發對藝術的熱情,水水的起點《青春行動代號:足水啦!》專屬青少年戲劇工作坊應運而生,從4月開始至6月為期8堂課的工作坊將在這片藝術殿堂中盛大展開,也將在6月9日進行匯演演出。 2024新營藝術季共策劃4場「到處跳舞」全齡工作坊,分別邀請微光製造團隊【涓流】親子舞蹈工作坊;臺南在地的影響·新劇場【奔流】青少年戲劇工作坊;微光製造團隊、臺南在地秀琴劇團歌仔戲戲班演員與在地銀齡長者團體【交流】共學計畫工作坊。希望藉由工作坊讓藝術家們帶領參與者認識藝術的更多面向,也更認識自己與身邊的人事物,讓他們實際接觸藝術,拓展身體感知與創造力,從中培養對藝術的熱忱,共同創作一個「水水的起點」。 此次青少年戲劇工作坊由微光製造攜手臺南在地劇團─影響·新劇場共同執行,聚集了來自六甲國小、新營在地國高中、北門高中、瀛海高中、嘉義嘉華高中以及雲林樟湖高中等地的學員。曾任雲門2專職舞者及國際編舞家微光製造團長李尹櫻和影響·新劇場的豐富經驗為指引,通過充滿啟發性的課程,引導青少年從「催化引導」、「劇場體驗」到「深化回饋」的三階段反思,探索新營在地文化、歷史與自身的連結。參與的學員們表示:“這個工作坊不僅讓我更加了解戲劇藝術,還讓我更加自信地表達自己”;“在這裡,我學會了與他人合作、傾聽和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對我的成長非常重要。”這些學員們透露出的熱情和成長,正是戲劇工作坊所追求的目標之一。 第十二屆新營藝術季《水水的起點》集結各團演出、策展工作坊及各式精彩活動至6月29日於新營文化中心輪番上場,邀請各位民眾沉浸於創意氛圍之中,悠遊在如水般的藝術生活,歡迎持續關注「新營文化中心」官網與社群網站。

朱宗慶打擊樂團擊樂劇場《木蘭》 首度於文化部文化平權巡演宜蘭場戶外公演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主辦「文化平權巡演-庄頭劇場 藝日限定」今年首場於基隆啟航,第二站由宜蘭接棒,本周六(6/1)將在中興文創園區迎來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度於戶外公演的擊樂劇場《木蘭》,期盼延續去年庄頭劇場在宜蘭舉辦壓軸場所創造的感動,再度為鄉親們帶來震撼人心的藝文記憶。 文化部文化平權巡演活動去年創下累積近12萬人次參與的亮眼成績,今年訂於5至6月、10至11月在全臺10縣市辦理10場巡迴演出,將國家劇院等級的表演帶至庄頭,同時邀請地方傑出演藝團隊、街頭藝人接力演出,搭配多元文創市集,凝聚蓬勃在地的藝文能量。 朱宗慶打擊樂團作為第2次參與文化平權巡演的團隊,特別將經典擊樂劇場《木蘭》第60場演出獻給庄頭劇場,將於6月1日晚間7點磅礡登場。2010年首推的擊樂劇場《木蘭》,以傳奇故事為題,打造符合當代心境的磅薄篇章;2013年大幅改版後推出的新版《木蘭》,奠定跨界合作創新里程碑,讓觀眾感受打擊樂深度融合京劇十三響、十八棍,以及身段唱腔之美的多層次音樂視聽體驗。此次演出,將帶來10年磨練成經典、傳統與現代渾然天成融合的再進化極致感動。 當日活動從下午2點開始,由6個傑出表演團隊於寶島舞台輪番上陣,紫園戲劇坊演出清朝乾隆時期,先民在臺灣落地生根的故事《龍肚傳奇》;多次獲「台新藝術獎」肯定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以原創動物巨偶呈現《轉角遇見偶》,帶領親子打造繽紛歡樂的奇幻派對;A_Root同根生以臺灣傳統信仰為基底的《邊緣轉生術》,用樂曲重新詮釋妖怪傳說。 龜之劇場融合傳統和當代的《神遊》庄頭限定版,看見神仙下凡遊玩世俗人間;圓劇團結合生活中的桌椅、道具與馬戲互動的《路上曼波》,號召鄉親搭上丟丟銅仔的想像列車;瑪嘎巴嗨文化藝術團則由老中青團員以歌聲、樂音及舞蹈演繹《Malaheci 蛻變瑪嘎巴嗨》,呈現阿美族部落的歌舞文化。 除了演出節目外,「庄頭劇場 藝日限定」文化平權巡演活動以「熱鬧表演」、「市集挖寶」、「親子體驗」、「美感生活」4大方向作為主軸,庄頭市集內邀請當地各具特色的文創品牌,並可使用文化部推出的「文化幣」進行消費。現場也邀請臺灣特技舞蹈協會規劃街頭藝人的演出,帶來造型氣球、雨傘滾球、高空晃管、雙人特技、立方體、扯鈴和花式籃球等演出,打造貼近民眾、互動性超高的街頭劇場。 活動也特地提供庄頭限定紀念品,包括用小麥桿製作的環保餐具,以及專屬的造型手持氣球,只要完成指定任務便有機會兌換。此外,觀眾若參加滿3個縣市的庄頭劇場,並自拍分享至個人社群,完成後至現場服務台出示,即可再兌換內含羊毛氈手提袋、行動電源、手機掛繩、鋼杯的精美大禮包1組。歡迎大小朋友踴躍參與,一同體驗藝文展演帶來的美好。相關資訊請至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quitymoc)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