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臺北時裝週SS25「臺Type時尚圖鑑」 IP創作與時裝設計跨界合作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
文化部主辦臺北時裝週SS25將於10月17日至10月21日於松山文創園區登場,本次以「臺Type時尚圖鑑」為主題,從深入臺北的日常街頭及日常生活中發掘臺灣民眾的時尚文化感,透過臺北時裝週的詮釋,成為「臺Type時尚」。臺北時裝週SS25設計師用創新且具有深度的視角,將臺灣的史實、人文、風情等元素融入設計概念中,巧妙地將傳統與現代交織,打造出獨具特色且具國際競爭力的時尚力作,激盪出本土創意與國際時尚趨勢對話。
今(30)日展前記者會由文化部長李遠、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研究員陳姵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研究員蔡依婷、小路映画工作室策展人黃米露、臺灣服飾設計師協會理事長竇騰璜、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處長江夏碧、國際時尚藝術文化協會理事長溫筱鴻、藝人林襄及小樂(吳思賢)與眾多參展品牌的設計師,共同見證這場跨越時尚與文化界限的年度盛會。
「我今天特別緊張」,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說,對於自我裝扮,可以分成3種層次,包含過度化妝、適度化妝,或是像他一樣屬於完全自我放棄型的。他說,從丟掉所有西裝、領帶,到擔任文化部長後不得不重新穿回西裝,今天則為了參與時裝週,特別對著鏡子看哪條領帶比較搭配,「人生中好像從來沒有這麼慎重地看自己」。
李遠指出,他對於文化的理念一直是「食衣住行都是文化」,由食衣住行所塑造出來的產業也不應被低估,因此,從文化部2018年接手舉辦臺北時裝週起,就代表「臺灣真的開始把文化當成一門好生意,也是對於文化的定義越來越重視」。李遠說,本季臺北時裝週以「臺Type時尚圖鑑」為主題,結合服裝及圖像設計師,企圖打造臺灣人日常穿著的樣貌,期待讓大家對臺灣文化及所展現的氣質感到驕傲,「如同在國外旅行時,被問是不是臺灣人一般的驕傲」。
文化部表示,臺北時裝週SS25主視覺特別邀請奧運金牌國手林郁婷參與拍攝,她的參與象徵著臺灣堅毅不屈的精神,也與時尚產業不斷創新、挑戰傳統的特質相契合,不僅展示了臺灣的文化多樣性與創新力,更為臺灣時尚在國際上打造了獨特定位。今日展前記者會則特別邀請林襄及小樂(吳思賢),分別穿著sevsion及.67ARROW與圖像設計師低級失誤合作的服裝登台走秀。
小樂及林襄不約而同地說,他們喜歡的元素都是「復古」,而特別喜歡客家、原住民等圖騰的小樂說,臺北時裝週一直以來都將「多元文化的結合」作為每季重點,例如SS25就特別將廣受大家關注及喜愛的圖像IP融入時裝週,希望讓大家知道時裝是可以和生活結合的,「時尚應該由自己定義,開心、舒適、自在、自信就是屬於自己的時尚」。
臺北時裝週SS25開幕秀特別邀請到6位設計師與6位臺灣圖像IP創作者合作,共同打造時尚與文化創意兼具的動態秀,以展現臺灣豐沛的時尚設計力,可說是國際時裝週前所未見的跨界創意作法。隨著近期文博會的圓滿落幕,臺灣IP創作成為熱議話題,本次跨界合作不僅延續了這股討論熱潮,也進一步強調了臺灣文化符號在時尚設計中的運用,為「臺Type時尚圖鑑」提供全新詮釋視角。
參與設計師與藝術家陣容包括.67ARROW x 低級失誤、#DAMUR x wei wei boy、DYCTEAM x Raimochi、RAY CHU x michun、Story Wear x 王登鈺、TANGTSUNGCHIEN x 夏仙,這場跨界合作將時尚與圖像藝術完美融合。時裝週期間也將於松山文創園區3號倉庫舉辦「臺Type 超搖擺」展覽,展示設計師與IP藝術家的共創過程,讓觀眾能夠了解時尚背後的創意對話與文化交融。
10月17日開幕秀之後,於當日晚間8點將另舉行民眾專場,不論是時尚愛好家或是想走進時尚生活一窺究竟的一般人,都不容錯過這場充滿創意與文化碰撞的時尚盛會。民眾專場開幕秀預計於10月3日中午12點於官網開放線上報名,名額有限,敬請把握。
此外,10月16日至24日將舉行多達13場精彩的臺灣設計師品牌秀在松菸及臺北市區舉辦,匯聚包括Story Wear、GIOIA PAN、Dleet、CHOW des HOMME、HANSEN ATELIER、INF、JENN LEE、Seivson、WANGLILING、Yenline、#DAMUR、Liyu Tsai、Daniel Wong等知名品牌的最新設計。每場秀皆代表著設計師獨特的時裝語言,從優雅隨性到大膽創意,13場獨立大秀如同對時代的提問,融合從0到1的精湛工藝,完美展現臺灣多元而豐富的精神。這些設計不僅充滿巧思,還將引領新一季的時尚趨勢,成為熱議焦點。
除了動態大秀之外,國內外買家亦可在松菸4號倉庫的「服飾品國際買主採洽會」和設計師面對面洽談後續採購接單。臺北時裝週SS25更攜手微風信義百貨,於10月1日至12月31日正式推出本屆「時尚選品店」,坐落於 3F 的店面匯聚了眾多臺灣潮流品牌,為時尚愛好者提供獨特的穿搭靈感和限量單品。
臺北時裝週官網:https://tpefw.com/
「臺北時裝週」社群平台
Facebook:@tpefashionweek
Instagram:@tpe.fashionweek
YouTube:Taipei Fashion Week臺北時裝週
2024年9月29日 星期日
南家扶寄養親子果凍花手作 果然甜蜜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台南報導】
台南一信文教基金會長期關心並支持南家扶的寄養家庭與兒少,在週末午後時光邀請寄養親子參與「果凍花手作」,並由劍橋大飯店贊助活動場地,寄養親子一同完成果凍花手作,同時也能跟其他寄養家庭互動交流,在輕鬆歡樂時刻享用著下午茶饗宴,舒緩寄養家長平時的照顧壓力。
果凍花手作活動由陳玟親老師親自指導,在去年教導如何製作美麗的花朵,讓天然食材變成創意可口甜點,今年讓寄養家庭認識果凍花的不同樣貌,寄養家長更接受挑戰果凍花布丁杯,陳玟親老師表示:食材皆取自天然食材,讓大家玩得開心、吃得健康安心。
現場有40位南家扶的寄養親子參與,去年參加過的家長躍躍欲試想挑戰其他樣式,初次參加的親子認真聆聽老師的指導,寄養媽媽說:無法想像自己可以完成這麼美的果凍花!很感謝一信文教基金會與劍橋大飯店的邀約,寄養親子看著自己手做完成的點心,紛紛驚呼美到捨不得吃呢!
活動中一信文教基金會王敬堯董事長、柯紹洺執行長與劍橋飯店許世煜董事長均到場致意,感謝寄養家庭為寄養兒少的付出和關照,亦期待能藉由小小的力量,支持寄養家庭繼續在助人之路走得更長、更遠,在照顧寄養童的同時,鼓勵寄養家庭適時自我照顧。
南台南家扶李保良主任表示:「感謝一信文教基金會與劍橋大飯店提供這麼棒的資源給寄養家庭,藉由療癒手作活動,讓寄養親子度過美好的週末,也促使寄養親子們的關係更加分,家扶也呼籲社會大眾打開家門,讓好事在你家發生!」
「2024 岸內製片所」頒獎典禮圓滿落幕 新星之光閃耀鹽水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9/28日下午,「2024 岸內製片所」頒獎典禮於臺南鹽水區的岸內影視基地隆重舉行,經過兩個月的精心拍攝與激烈競賽,青年拍攝團隊迎來了這場盛會的最終榮耀時刻。本次評審團由合作單位客家電視臺、國家人權博物館以及五位影視界重量級評審組成,包括金馬獎最佳攝影廖本榕、金鐘獎最佳導演陳長綸、《反正我很閒》頻道創辦人之一「樂咖」陳奕凱、香港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策展人葉弈蕾、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助理教授鍾秀梅,共同決選出八項重要獎項,為本次活動增添光彩。
現場貴賓雲集,包括臺南市市長黃偉哲、文化局局長謝仕淵、國家人權博物館、客家電視臺、鹽水區公所區長與多家在地贊助商鼎力支持此次活動。「2024 岸內製片所」頒獎典禮星光熠熠,氣氛高昂,感謝與會貴賓、評審團及媒體朋友們共同見證此活動的圓滿落幕。
「2024岸內製片所」得獎名單公布,共同角逐最高榮譽
典禮開始,首先播放形象影片及活動集錦影片,隨後由主持人依序介紹到場貴賓,並陸續頒發八大獎項的得獎團隊。現場氣氛緊張,觀眾屏息以待,誰將榮獲豐厚獎金與最高榮譽成為大家的關注焦點。各獎項分別為「最佳音效設計獎」、「最佳美術設計獎」、「最佳攝影燈光獎」、「最佳劇本獎」、「評審團推薦獎」,以及客家電視臺贊助的「最佳好客獎」和人權博物館贊助的「金自由獎」,以及最受矚目的首獎「金岸內獎」。
「金岸內獎」 作為本屆最具代表性的榮譽,競爭尤為激烈。入圍作品《夢蝶》、《新生重建》、《怕狗的女人》及《從魚塭浮出》均展現了創作者的卓越才華與大膽敘事。最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的《新生重建》脫穎而出,該片打破了虛構戲劇與真實紀錄的界線,並以其成熟的攝影、精湛的表演與高水準的完成度榮獲「金岸內獎」。評審團一致讚譽:「作品透過現代與歷史視角的交替,巧妙打破虛構與真實的框架,具有非常獨特的切入角度及視野,攝影與演技表現尤為成熟。」
「評審團推薦獎」入圍作品多元,包括《從魚塭浮出》、《在你所見的世界之中》、《新生重建》、《拾陸歲的承諾》、《深耕》、《怕狗的女人》、《也無風雨》及《夢蝶》。其中,《也無風雨》憑藉其輕描淡寫的場面調度與生活化的演出贏得評審青睞。決審評審稱讚道:「導演在空鏡、人物特寫和場景的編排上相當用心,攝影、剪輯與美術處理也相當成熟。」
「金自由獎」,由人權博物館贊助,表彰探討人權議題的作品。入圍的《怕狗的女人》、《夢蝶》、《新生重建》與《從魚塭浮出》均勇敢觸及人權與公平正義等重要議題。最終,《新生重建》展現轉型正義思考下的歷史重建,結合現代年輕人與歷史受難者的雙重視角,打破世代藩籬,再度奪得此項殊榮。
「金好客獎」,由客家電視臺贊助,並由客家電視臺評選出最喜愛的一部作品,最終榮獲獎項的隊伍是來自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的《怕狗的女人》。客家電視臺行銷部潘經理表示:「在短短兩個月內完成這樣的作品實屬不易,每部作品都充滿了創意和心血。可惜獎項只有一個,希望大家能多多運用客家電視臺這個公共平臺,期待能在電視上看到大家的作品。」
「最佳劇本獎」競爭激烈,入圍作品《新生重建》、《從魚塭浮出》、《怕狗的女人》、《夢蝶》及《殊途》均展現卓越敘事能力,這些作品均以優秀的劇情結構與敘事能力獲得評審的高度評價。最終,《夢蝶》以其深刻情感與懸疑故事脫穎而出。決審評審表示:「這是一個情感深刻、充滿懸疑的故事,透過蝴蝶超現實的手法貫穿時空,浪漫且詩化地呈現歷史悲痛,令人動容。」
「最佳攝影燈光獎」入圍作品包括《從魚塭浮出》、《怕狗的女人》、《間諜家家酒》、《在你所見的世界之中》及《新生重建》,最終,《怕狗的女人》以其流暢的故事、細膩的情感張力,以及對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的再現,榮獲此殊榮。決審評審指出:「再現 50 年代白色恐怖時期,男性獄官與女性政治犯之間的情愛、忠誠、背叛與工具化關係。女政治犯之間的內部張力處理得非常細緻,畫面表現優異,具有性別視角的關照。」
「最佳美術設計獎」競爭同樣激烈,入圍作品《從魚塭浮出》、《怕狗的女人》、《深耕》、《新生重建》與《夢蝶》以場景設計與視覺美學引人注目,最終,《深耕》憑藉其場景與服裝的精細設計,快速將觀眾帶入情感氛圍,奪得此獎。決審評審說道:「此部作品努力經營場景、服裝等美術設計,引導觀眾快速融入影片情懷,是極優質的美術設計。」
「最佳音效設計獎」入圍的《從魚塭浮出》與《在你所見的世界之中》展現出精細的聲音設計,最終,《從魚塭浮出》獲此殊榮。決審評審稱讚道:「《從魚塭浮出》將現場聲音的收錄與虛構音效巧妙結合,配樂格調高,三種聲音多層次運用下,與影像共同講述了末日疏離又驚悚的故事。」
「岸內製片所」活動將持續進行,期待更多優秀影視之作
隨著「2024 岸內製片所」頒獎典禮的圓滿落幕,臺南市文化局局長謝仕淵特別頒發感謝狀予客家電視臺、國家人權博物館及參與決審的評選貴賓,同時,也感謝侯季然導演於「金岸內大師講堂」中,帶來主題為「在歷史裡找自己的故事—電影如何重現時代」的講座,為年輕創作者提供了深刻的啟發與思考。局長表示:「感謝岸內製片所工作團隊的努力,日復一日協助劇組順利完成拍攝,為臺灣影視產業提供了寶貴的支持。岸內製片所不僅是一個拍攝場地,更是一個影視人才的培育基地,與多所學校密切合作,成為學生學習與實踐的場域。希望這裡能持續成為創作者和夢想者的搖籃,為臺灣影視未來的永續發展奠定基礎。也感謝所有支持我們的夥伴,讓臺南的影視產業更加蓬勃發展。」
臺南市市長黃偉哲致詞中也說道:「感謝岸內製片所的團隊、評審們長期以來的付出,還有所有來賓對本次活動的支持。作為市長,我一直致力推動文化發展,從過去的南方影展、臺南美展、新藝獎及府城文學獎,希望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發揮的空間。未來,我們將與文化局攜手,為學生、藝術工作者與影視創作者提供更多學習和合作的機會,進一步促進臺灣文化與影視產業的共同發展。」
得獎作品放映會與影人座談,觀眾與創作者共探影像之美
頒獎典禮結束後,隨即舉行了得獎作品的放映與映前座談會,觀眾有機會與創作團隊近距離接觸,一同欣賞這些充滿創意的優秀作品。座談會上,得獎團隊成員與觀眾面對面交流,分享他們在創作過程中的挑戰與收穫。許多創作者回憶起拍攝過程中的艱辛與不易,從靈感的萌芽到實際拍攝,如何在劇本構思、拍攝技術與後期製作中進行探索和創新,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自己對作品的重視與熱情。觀眾們也積極提出問題並分享自己對作品的感想,現場氣氛十分熱烈。整場活動不僅是一個作品的展示,更成為創作者與觀眾之間心靈交流的橋樑,為未來的創作之路注入了新的靈感與動力。
2024岸內製片所 得獎名單如下:
金岸內獎 新生重建;
評審團推薦獎 也無風雨;
最佳劇本獎 夢蝶;
最佳攝影燈光獎 怕狗的女人;
最佳美術設計獎 深耕;
最佳音效設計獎 從魚塭浮出;
金自由獎 新生重建;
最佳好客獎 怕狗的女人。
2024年9月28日 星期六
東京六本木藝術之夜 7組臺灣藝術家閃耀東京夜晚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日本最大城市國際藝術節「六本木藝術之夜」於9月27日至29日在東京六本木盛大舉行。「六本木藝術之夜」今年新創聚焦特定國家或地區的當代藝術家「RAN Focus」(Ropongii Art Night Focus)單元,首次就選擇與臺灣駐日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合作,邀請7組臺灣藝術家赴日參展,除了閃亮「六本木藝術之夜」藝術夜空,也為臺灣藝術家打造出國際舞台。
「六本木藝術之夜」昨(27)日晚間舉辦開幕式,邀請臺灣駐日代表處大使李逸洋、東京都副知事潮田勉、臺灣參展藝術家及重要藝術界人士出席。李逸洋在致詞時表示,本次「六本木藝術之夜」為近年臺灣藝術家參與日本國際藝術節最眾多的組數。參與「六本木藝術之夜」的臺灣藝術家,個個都代表臺灣多元文化的創新與獨特魅力。臺灣藝術家用他們閃耀的作品,照亮東京的夜晚,非常令人感動。
主辦單位森美術館館長片岡真實則表示,因為歷年皆有臺灣藝術家參展,所以本屆「六本木藝術之夜」藝術節首創的「RAN Focus」單元,即選擇聚焦臺灣。也非常感謝臺灣長期參與及支持「六本木藝術之夜」國際藝術節。
「六本木藝術之夜」開幕式中,特別邀請來自臺灣的何曉玫MeimageDance舞團演出《默島新樂園》舞劇,以傀儡高台裝置,將臺灣廟埕文化等傳統元素以現代劇場語言詮釋,驚艷在場觀眾,閃亮開幕式舞台。
本次「六本木藝術之夜」精心籌辦的「臺灣之夜」開幕活動,除安排演出《默島新樂園》、西瓜姐妹《西瓜緣》表演、另有片岡真實與臺灣C-LAB策展人吳達坤及各臺灣參展藝術家的交流座談及影片上映會,讓「六本木藝術之夜」首夜即充滿著濃濃臺灣味,來自臺灣的藝術家們也以藝文軟實力,照亮東京夜晚。
臺灣駐日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近年積極與日本指標性藝文機構洽談合作,邀請臺灣藝術家赴日參展,讓日本國際藝術節成為臺灣文化與藝術展現的重要舞台,展現臺灣當代藝術的融合與多樣性。
「六本木藝術之夜」的「焦點臺灣」(RAN Focus〔Taiwan〕)單元,由森美術館與臺灣駐日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合作,邀請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策劃,策展人吳達坤策展,邀請西瓜姐妹、辛綺、何曉玫MeimageDance舞團、袁廣鳴、陳普、張方禹、蔡筱淇&吉川公野等7組臺灣藝術家參展。透過裝置藝術、影像與舞台表演等形式,用臺灣的多元文化魅力,點亮「六本木藝術之夜」。
六本木藝術之夜由東京都政府、公益財團法人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東京藝術委員會、東京都港區、六本木藝術之夜執行委員會(國立新美術館、三得利美術館、東京中城、21_21 美術館、森美術館、森大廈、六本木商店街振興協會)等單位主辦,9月27日至29日活動期間六本木的美術館和文化機構將延長展覽開放時間,並結合周邊的街道與商業設施,透過設計、裝置藝術、音樂、表演、影像等多種形式讓大眾認識城市與藝術結合的新面貌。
國立臺灣美術館十年共融之路——全人友善服務發表暨專業交流座談探討文化近用新視野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國立臺灣美術館今年9月7日起推出「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這是「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第二階段主題展區。呼應「重建臺灣藝術史」政策,展覽回應新博物館學「以人為本」的功能轉向,以前瞻計畫購藏的臺灣人物畫為主,強調藝術資源的易讀傳譯與共融近用,共展示14件精選作品,結合觸摸輔具、口述影像、手語導覽及點字等多元文化近用資源,透過這些設計,提供了無障礙的藝術欣賞平台。
為推廣文化近用與博物館的全人友善服務,今(28)日在國美館302展覽室舉辦「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全人友善服務發表暨專業交流座談,邀請各地藝文館所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文化近用的實踐經驗與未來發展。
國美館汪佳政副館長強調國美館致力於「博物館無界限、藝術無障礙,以及全人友善博物館」的理念,並在過去10年間於文化近用方面累積具體成果。本次展覽『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示了美術館在重建臺灣藝術史上的研究、典藏與保存維護等方面的專業成就,同時以文化共融為主題,作為展覽總結。並期待透過透過座談交流,推動文化近用議題的進一步發展。」
策展人吳麗娟則提到在策劃過程中看見不同特殊族群的需求,並持續精進專業培訓。此次展覽經歷長時間的研究選件,秉持著教育推廣的理念,選出與過往展覽面向較為不同的作品,並呈現國美館在特殊需求與視障服務的實踐,期望將這些服務以公眾展覽方式展出,從而傳遞一個全民的、全人的、全鄰的,更細緻化的美術館的教育展示。
自2013年起,國美館作為文化部的「視障服務示範館」,積極推動文化平權與多元共融服務,特別針對視障、聽障及其他特殊需求的觀眾,開創了文化近用與博物館共融展示的新模式,建立起以人為本的「全人友善博物館」(Inclusive Museum,簡稱I M)理念,為所有觀眾提供更加平等的文化參與機會。此次座談會深入介紹國美館在全人友善服務上的成就與實踐成果,強調「不僅服務弱勢,更促進多元族群相互理解」的理念。
座談會圍繞「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兩項主題展開深入討論。2019年,國美館曾舉辦過首屆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當時邀請了來自12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分享各國在文化平權與共融服務上的先進經驗,這次座談會則進一步針對博物館領域進行專業交流,主要聚焦如何透過軟硬體設施的配合,讓博物館服務更加貼近所有觀眾的需求。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展覽及此次座談會,是國美館十年來推動全人友善服務的縮影,展現了其在文化平權與多元共融上的不懈努力。國美館期待透過此次活動,不僅能夠向國內外的博物館界展示其共融服務的成果,更希望藉由專業交流,推動更多文化機構參與文化近用與平權服務的推廣,共同打造一個更具包容性、平等性的文化環境。
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推廣漁村文化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與澎湖文化局共同辦理「越頭看 大角駐村成果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與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合作辦理「藝術轉動社區-越頭看 大角駐村成果展」,今(9/28)日於澎湖縣西嶼鄉大角工作室舉辦開幕活動,參加人員有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館長黃瓊瑩、西嶼鄉長李添進、西嶼鄉民代表會副主席陳金女、澎湖縣政府文化局科長簡佑誠、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主持人吳瑪悧、進駐藝術團隊衣谷艸容製造所王昭淳、王瑞儀等人,並邀請西嶼鄉大池村在地居民共襄盛舉,活動熱絡。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黃瓊瑩館長表示,本館在南部七縣市推動「藝術轉動社區計畫」,公開徵選藝術家進入社區,今年青年藝術家衣谷艸容製造所王昭淳,以纖維藝術專長重新詮釋漁村工藝,讓參與居民以不同的視角認識居住的土地。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表示,西嶼鄉以漁業聞名,有漁翁島美譽,早期漁村以苧麻、薯莨進行編染釣線漁網,這些材料與工藝如今已逐漸被遺忘。在今天的展出中看見了漁村染織技藝的傳承復振,以及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的交會融合。
西嶼鄉李添進鄉長表示,很高興看見來自大池村的青年藝術家回到社區,與居民交流共創,並運用所學表達出對家鄉的熱愛,期望更多國內外藝術家來到西嶼,共同發展西嶼文化特色。
藝術轉動社區計畫主持人吳瑪悧表示,今年臺南生活美學館薦送三位優秀的青年藝術家進駐西嶼鄉,其中王昭淳長期致力於澎湖漁村工藝的多元發展,本次進駐透過成果展覽,從訪談、故事採集及居民共創,不僅活絡了社區關係,也為漁村工藝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進駐藝術家衣谷艸容製造所王昭淳表示,過往以苧麻薯莨進行捻繩、染漁網帆布的傳統漁村工藝已逐漸沒落,為了保留與理解這個生活智慧,在進駐期間走訪西嶼各漁村深入訪查,透過創作將我對於澎湖歷史、漁村文化的情感呈現給大家。
開幕活動當天亦安排藝術家王瑞儀分享駐地研究心得,王瑞儀以劇場專業背景,從「居民」視角編寫出屬於大池村的劇場式導覽腳本,讓未來參與導覽遊程的民眾能有「走入村裡生活」的體驗。
《越頭看 大角駐村成果展》,展出藝術家王昭淳進駐西嶼鄉期間,與在地耆老及社區民眾一同以漁村工藝材料-薯莨、苧麻進行共創的作品。展覽地點為澎湖縣西嶼鄉大角工作室(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65號),即日起至10月12日止,歡迎預約,免費參觀。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越頭看 大角駐村成果展
展覽地點:澎湖縣西嶼鄉大角工作室(澎湖縣西嶼鄉大池村65號)
展覽日期:113年9月28日(週六)-10月12日(週六),每日13:00-18:00。免費參觀,需事前預約(請私訊大角工作室FB粉絲專頁)。
臺日締結姐妹校 南大與石川大學共促學術交流與學生國際化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日本石川縣立大學於9月23日至24日訪問國立臺南大學,進行為期兩天的短期學術交流。此行的重點包括簽署姐妹學校協議,以及共同舉辦環境與生物科學研討會,為兩校未來的合作揭開序幕。
石川縣立大學代表團於9月23日抵達臺南大學,臺南大學陳惠萍校長與石川縣立大學西澤直子校長共同簽署姐妹學校協議,正式建立兩校的合作關係。次日,兩校共同舉辦環境與生物科學研討會,不僅促進教授間的研究成果交流,也邀請南大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與生物科技學系學生,與石川縣立大學學生進行海報發表與學習經驗分享。透過國際化的學術交流與互動,雙方師生對未來的學生交換計畫以及學習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經驗與想像。
此外,石川縣立大學西澤直子校長的舅公親泊朝晋,曾於日治時期擔任臺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今國立臺南大學)的主事,這段歷史背景為此次交流增添了獨特的意義。同時,石川縣與臺南市也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兩地皆保留懷舊氛圍濃厚的歷史街道,並精心保存傳統工藝和文化等。這些共同的歷史與人文關懷,使得此次訪問更具深意,進一步加強兩校的情感連結與合作基礎。
此次短期交流不僅成功締結姐妹學校協議,也促進實質的學術合作。未來,兩校將持續在教育及環境生態領域深化合作,並共同推動學生具備全球視野,發展跨文化溝通與適應力,以應對未來國際化挑戰。
臺南文資月打造觸電文資流 旅讀、講座與沙龍體驗精采臺南文資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呼應歐洲國際遺產日的核心精神「路徑、網絡與連結」,臺南文資處辦理「2024臺南市文化資產月-文資流」活動,透過小旅行、講座、文資沙龍和展覽,讓原本可能對文資無感的民眾,可以一起五感體驗臺南文資的脈動,認識文化資產和歷史場域中,不同時期交流交匯的特色,以及當代如何流傳存續、跨域整合,讓文化資產的保存活化與時俱進、匯流未來。
今年的文資小旅行,將帶領大家前往新營與菁寮,來趟甜蜜良藥、菁菁有Way之旅,認識過去因應製糖、製藥、稻米等產業而生的老建築,如何透過文資舊材的再利用、社區的創新轉化,為當地注入活力,讓建物與文化精神繼續流存。也將帶領大家從不同角度再訪府城,從城東區域中,清代到當代不同時期的文化資產,認識不同宗教、族群交流演變的過程,以及透過中西區老屋再利用和光環境與景觀結合的案例,一起漫遊古都夜生活,體會文資如何與當代城市共榮。
此外,為打破一般大眾對文化資產固有的刻板印象,9月28日至11月10日間在西竹圍之丘舉辦的「文資流」小型展覽,將從展示和聲景互動,敘說臺南文化資產的時間流和保存故事。期間也將邀請深耕在地的黃介二建築師、鍾心怡建築師和清大榮芳杰老師,透過講座來分享自身經歷和國際案例,探索文資或老屋保存的更多可能。11月9日的文資沙龍,則邀請文化局局長謝仕淵和歷史作家謝金魚、聚珍臺灣總監王子碩和手手企業社創辦人姜文中兩組專家,跨領域對談交流當代文資的多元樣貌,為文資領域帶來更多刺激與驚喜!
文資處表示,為回饋今年熱情參與文資月活動的民眾,也特別設計集章活動,只要參與活動和展覽,並完成兩款重疊套印後成型的圖案,就有機會獲得感應式的聲景紀念徽章,把文資的聲景帶回家繼續聆聽。活動詳情請至臺南文資月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https://www.facebook.com/tchmtainan
通往臺灣詩社的文學任意門 臺文館邀你穿越時空,探索臺灣現代詩的魅力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
國立臺灣文學館2024年文學科技裝置「文學任意門―通往臺灣詩社」,今(27)日於臺文館舉行開幕記者會。由臺文館長陳瑩芳、詩界代表「創世紀詩社」《創世紀詩雜誌》主編嚴忠政、「笠詩社」社長利玉芳、詩人謝碧修、「陽光小集」詩人李昌憲、「四度空間」代表現任佛光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田運良各界貴賓蒞臨並啟動裝置,為展覽揭開序幕。現場亦有來自嘉義縣新港國小師生及臺南中小學校長等貴賓一同體驗AI與詩文、圖像結合的趣味,反應相當熱烈。
臺文館長陳瑩芳致詞時表示,臺文館近4年在文化部「智慧型博物館計畫」的支持下,嘗試透過各種方式將文學與科技結合。「文學任意門」不只是心理測驗,更結合詩文、圖像,為參與者產生專屬圖片。希望臺文館成為學校的後盾、最好的教學場域,帶領下一代透過有趣的裝置,來體驗臺灣詩的美麗。
《創世紀詩雜誌》主編嚴忠政表示,通過現場的拱門就可以打破虛實、打破時空的限制,和現代詩的特質很相像,非常期待這次的特展。「笠詩社」社長利玉芳表示,雖然笠詩社今年60週年,但詩不是存在於過去的,笠詩人們曬著陽光,腳踏臺灣土地,仍堅持前進。
「陽光小集」詩人李昌憲分享,「陽光小集」當時集合全國菁英,致力結合詩、民歌、漫畫等媒介,可惜最後因辦理政治詩座談會而停刊。「四度空間」代表田運良則笑說,《象群》、《薪火》、《地平線》、《新陸》、《曼陀羅》等詩刊都是彼時年輕詩人們的生命記憶,期待觀眾透過「文學任意門」,重回當年風風火火的盛況。
1950至1980年代可謂臺灣現代詩發展最為蓬勃時期,詩人們召集同好成立詩社、創辦詩刊,並高喊對社會的倡議、對藝術型態的主張,以及對未來的大膽設想。「文學任意門―通往臺灣詩社」計畫特別聘請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劉正忠(唐捐)擔任策展文學顧問,結合時下熱門的AI圖像生成技術,與當時各具鮮明風格的六家詩社:現代詩社、藍星詩社、創世紀詩社、笠詩社、陽光小集、四度空間,連結各詩社美學與藝術風格,建立六種「詩意模組」,嘗試以新的方式來呈現其各自的審美態度。觀眾透過現場裝置,即可連結進入串聯生活與詩意風格的「異時空」,回答情境選擇題後,即可解鎖自己的臺灣文學屬性,並與契合度超高的臺灣詩人社團相遇。測驗結果將由AI生成專屬圖像,並輸出實體明信片,讓觀眾保留與臺灣現代詩劃時空交集的珍貴瞬間。策展文學顧問劉正忠(詩人—唐捐)也特別透過影片邀請觀眾前來臺文館體驗,從中找到最愛的詩社。
臺文館表示,臺灣文學的現代詩範疇,已納入國中小的課程學習內容,希望透過此次科技互動裝置,拉近學子與現代詩的距離。此外,「文學任意門」也納入文化部校外文化體驗計畫,供來館的學子直接互動體驗,今日來館參與的嘉義縣新港國小六年級學生,就是首批體驗「文學任意門」的國小學子,孩子們笑著彼此分享測驗結果,帶著豐美的文學經驗返校。
「文學任意門―通往臺灣詩社」即日起至2024年12月1日於臺文館一樓藝文大廳展出,邀請觀眾前來體驗現代詩與AI技術碰撞的時刻。臺文館B1圖書室「六十而笠.笠詩社六十周年特展」持續展出中,並結合「文學任意門」設置六家詩社推薦刊物閱覽區,期待觀眾開啟通往臺灣文學史的無數扇門,感受文學的魅力與深度。
2024年9月26日 星期四
臺灣外譯繪本、漫畫首度進軍紐約布魯克林圖書節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
紐約愛書人年年必訪的大型文學活動布魯克林圖書節(Brooklyn Book Festival)9月下旬登場,臺灣繪本《Home》作者林廉恩、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譯者金翎在文化部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的推介下雙雙入選,將於9月28日、29日赴美參與圖書節,並舉辦兒童工作坊及歷史圖像小說座談等活動,向大小讀者介紹臺灣文學的多元活力。
此次為臺灣英譯繪本、漫畫首度入選紐約布魯克林圖書節,圖書節總監Liz Koch在官方新聞稿特別提及本屆包含從臺灣、巴西遠道而來的作家共襄盛舉,歡迎紐約在地讀者踴躍參與這場盛會。
林廉恩繪本《Home》運用廢紙拼貼創作出臺北地景,充滿巧思,曾獲2021年波隆納書展拉加茲獎故事類首獎、金鼎獎及臺北國際書展大獎。9月28日是布魯克林圖書節兒童日,林廉恩將為紐約大小朋友說故事及舉辦拼貼工作坊,介紹《Home》書中的臺北風貌。
作者游珮芸及繪者周見信的作品《來自清水的孩子》是臺灣首部政治受難者傳記漫畫,以主角蔡焜霖的生命故事呈現近代臺灣史縮影。今年5月英文版在美國上市時,兩位作者曾在紐文中心及駐休士頓臺灣書院安排下前往紐約及德州的公共圖書館及大學舉辦講座。本次由譯者金翎代表參加布魯克林圖書節,將於圖書節重頭戲「旗艦節目日」與國際創作者同台座談,分享歷史類文學作品創作、翻譯的心路歷程;活動將由全球知名圖像小說《茉莉人生》編輯辛格(Anjali Singh)主持。
布魯克林圖書節創立於2006年,每年秋天吸引超過3萬人參與。本屆圖書節於9月22至30日舉行,為期9天,期間舉辦表演、朗讀、座談、兒童節目及文學市集等多元活動,計有超過200位作家和出版社參與。圖書節一向以高標準嚴選作品與會,去年陳思宏小說《鬼地方》成為首部入選的臺灣外譯作品。
【布魯克林圖書節(Brooklyn Book Festival)活動資訊】
▲繪本作家林廉恩活動-撕斯剪剪,黏出夢想中的家(Tear, Glue, and Snip Your Way to Your Dream Home)
時間:2024年9月28日(六)12:00
地點:Workshop Room 400, NYU Tandon, 5 MetroTech Center
活動資訊(免費自由參加):
https://brooklynbookfestival.org/....../tear-glue-and....../
▲譯者金翎活動-漫畫中的歷史(History in Comics)
時間:2024年9月29日(日)16:00
地點:Center for Brooklyn History, 128 Pierrepont St.
活動資訊(免費自由參加):https://brooklynbookfestival.org/event/history-in-comics/
春美歌劇團年度原創歌仔戲《桃花謎》重量級卡司集結 9/28(六)、9/29(日)衛武營歌劇院全臺獨家鉅獻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2024年攜手高雄在地春美歌劇團,打造玄幻奇情原創歌仔戲《桃花謎》,由橫跨影視與劇場的郎祖筠執導,搭配上歌仔戲界超級偶像郭春美,領銜第32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新秀獎得主孫凱琳、春美歌劇團當家小旦簡嘉誼及出身戲曲世家歌仔戲新秀吳承恩等重量級卡司主演,9/28(六)、9/29(日)衛武營歌劇院獨家搬演一段因桃花枝所起、橫跨陰陽兩界與跨性別的淒美傳奇。
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衛武營自開館以來持續支持傳統戲曲在當代發展與傳承,2018年時我們就曾舉辦過『搬活戲特展』向臺灣歌仔戲致敬,也曾以一齣《相思唱歌仔》串起歌仔戲的百年風華,新編歌仔戲即是歌仔戲在臺灣發展百年隨著時代演進所碰撞出的新形態演出。《桃花謎》是春美歌劇團與衛武營首度獨家合作年度大戲,故事發展跳脫傳統歌仔戲框架,我們期待每位進場觀眾,可以看見歌仔戲在臺灣的創作能量與衛武營致力於傳統戲曲推廣上的不懈努力。」
春美歌劇團以「創新求變、引領潮流」為特色,多次獲傳藝金曲獎入圍及得獎肯定,每年約有二百場外台戲演出,足跡遍及全臺。2024年推出年度原創大戲《桃花謎》,是介於傳統與新編歌仔戲的有趣嘗試,既保留傳統的美學與韻味,也加入新編的跨界與創意!其中傳藝金曲獎新秀青年小生孫凱琳更是首度在劇場中「跨行當」演出三花(男丑)一角,飾演詼諧逗趣又知曉天機的江湖術士,以說書人之姿貫穿全劇,將帶給「內台歌仔戲」觀眾不同以往的觀賞體驗。
《桃花謎》除了春美歌劇團當家小生、小旦齊登台,台前卡司強大以外,幕後主創團隊也是星光熠熠,本次製作邀請到第八度執導歌仔戲的郎祖筠擔任導演,透過郎導跨領域多元的豐富經驗、靈活的調度與對戲劇的獨到見解,與編劇江佩玲、身段及表演指導的京劇小天后黃宇琳、曾獲第32屆傳藝金曲獎最佳音樂設計的陳歆翰與郭珍妤等頂尖設計團隊配合,打造蕭瑟又魔幻的沉浸式桃花塢情境。
紛飛的桃花加上現代劇場的多媒體影像呈現,將讓所有觀眾沉浸到故事發生的桃花塢中,從一個經常被霸凌的粉嫩玫瑰男孩以及從小保護他的颯爽好友說起,跳脫歌仔戲典型雙生雙旦的男女愛情糾葛,深刻探討每個角色的自我認同,讓觀眾透過劇中穿梭在陰陽兩界的主角陶春華視角,感同身受多元性別族群的難處與掙扎,進而理解與同理多元身份認同,期望透過戲劇的力量能真正打造一處桃花源。
9/28(六)、9/29(日)衛武營歌劇院,邀您走一趟桃花塢,感受愛而不得的淒苦、求而不得的無奈、恩情與仇恨的糾結、命定和逆天的傾軋,更多節目資訊,請上衛武營官方網站www.npac-weiwuying.org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