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2024臺灣文學獎金典獎閃亮揭曉  平路《夢魂之地》榮獲金典獎年度大獎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 備受創作者、出版社及各界讀者關切的2024臺灣文學獎「金典獎」於今(1)日揭曉。今年一共有293部作品角逐金典獎桂冠,經資格初審、複審委員會選出30部入圍作品後,再由決審委員會審慎而嚴謹的討論,最終評審出平路《夢魂之地》為「金典獎年度大獎」,獨得奬金1百萬元!另有7部金典獎、3部蓓蕾獎作品,各獲15萬元獎金。 今年的得獎名單有不少黑馬,5部小說題材殊異,3部詩集有顛覆框架之作,2部非虛構書寫則田野史料扎實厚重。評審團指出,由於文學邊界不斷擴大,文類的跨越與融合也蔚為趨勢,作家們不斷尋找說故事的嶄新方式,在情節塑造、語言運用等各方面,都展現獨到見解與深刻感受,值得細細品味。 榮膺年度大獎的小說《夢魂之地》,機鋒處處且寓意深遠。從通靈女子起筆,採擷晚近流行的民間信仰和多元宇宙概念,寫靈視、書還魂,還加入轟動的社會事件,重新解構蔣家父子的諸多扞格,諭示人生困阨無所不在。全書華、台語交雜,宮廟詞彙流利穿梭,靈媒的佻㒓口舌與游說必備的圓滑,都精準表達。銳筆勾沉的底蘊,既照應縱深,也不辭廣大的市井家常,獲得決審委員的高度肯定。 七部金典獎得獎作品,文類多元,題材各異,卻又互文相涉,交織出奇妙的對話氛圍,反映作家對當代臺灣共時而異相的觀照,也是文學與文化的雙重豐收。張郅忻小說《山鏡》與梁廷毓的非虛構書寫《噤聲之界:北臺灣客庄與原民的百年纏結和對話》,同樣聚焦於跳脫原漢關係的定見;簡永達《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和鹿苹《甜麵包島》則是以相異視角描寫移居者;李金蓮《暗路》、隱匿《幸運的罪》和唐捐《噢,柯南》,雖然文類有別,對於小人物的處境和諸多難以言喻的細微騷動,展現相近的關懷。 至於為獎勵文學新人所設置的「蓓蕾獎」,今年有3位新手作家華麗登場。除了梁廷毓以《噤聲之界》雙喜臨門,黃璽Temu Suyan的《骨鯁集》(Khu Ka Qaraw Qulih)懷抱強悍的生命力思考身分認同,許恩恩《變成的人》留下屬於特定世代的社運記憶,均讓委員印象深刻,脫穎而出。 金典獎贈獎典禮將於11月16日(六)14:00於臺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紅磚六合院西2館舉行,並同步於「臺灣文學獎Online2024粉絲專頁」線上直播。為了讓更多有志於文學創作的年輕學子有機會與得獎作家近距離接觸,今年的「金典本事系列講座」特別前進高中、大學校園,並遍及全臺各地。講座自11月19日開跑,相關訊息將陸續公布於臺灣文學獎官方網站與粉絲專頁,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密切留意。 「臺灣文學獎Online2024」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teratureAwards/ 臺灣文學獎官網: https://award.nmtl.gov.tw/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雲門舞集於美國維吉尼亞州首演《十三聲》票房亮麗 觀眾驚豔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 在文化部及所屬駐外文化單位的支持下,雲門舞集於10月至11月在美國及加拿大展開橫跨9個城市、共13場的巡演行程,10月30日在維吉尼亞理工大學(Virginia Tech)莫斯藝術中心(Moss Art Center)演出《十三聲》,受到當地觀眾熱烈迴響,並打破該中心現代舞演出售票紀錄。 本次是莫斯藝術中心首度邀請臺灣表演團隊演出,雲門推出《十三聲》與當地觀眾初次見面,表現令人驚艷,演出結束時全場起立鼓掌喝采,連續2次謝幕才落幕。莫斯藝術中心執行董事兼維吉尼亞理工大學藝術事務副教務長華克斯(Ruth Waalkes)觀賞後表示,有興趣邀請臺灣其他現代舞團體前往演出,顯示本次演出也為臺灣當代舞蹈在當地奠下良好口碑。 雲門舞集此行不僅帶來精彩演出,更致力於藝術教育的推廣,在演出前一晚,雲門特別安排大師班,分享融合東西方的獨特身體語彙,並教授《十三聲》中的經典動作片段,讓參與者大呼過癮。此外,駐美國代表處臺灣書院也特別為雲門舉辦演前酒會,邀請當地重要藝文人士觀賞演出及交流,出席者包括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執行副校長兼教務長克拉克(Dr. Cyril Clarke)及建築、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劉彩露等人。 《十三聲》為雲門藝術總監鄭宗龍的代表作之一,這齣享譽國際的作品曾獲英國《泰晤士報》盛讚為「震懾全面感官的文化記憶」,同時也贏得《華盛頓郵報》普立茲獎得主、舞評家Sarah L. Kaufman的高度評價,她形容舞者的演出「宛如身處夢境之中,呈現出一場無瑕的完美演出」。 雲門舞集本次美加巡演,是1979年首度美國巡演以來,第20次登上北美劇院舞台。本次維吉尼亞州演出之後,將繼續轉赴加州聖塔芭芭拉及戴維斯、賓州匹茲堡、新墨西哥州聖塔菲、科羅拉多州丹佛,以及加拿大班夫和蒙特婁等地演出。

周東彥《放開你的頭腦》、謝文毅《暗面》 同登日內瓦國際影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 第30屆日內瓦國際影展(Genev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將於11月1日至10日舉行,臺灣導演周東彥XR互動演出作品《放開你的頭腦》入選國際焦點節目,在文化部及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的支持下,將於影展期間7日至10日舉辦8場展演。此外,導演謝文毅VR作品《暗面》也入圍國際競賽單元,將與其他8部作品角逐最佳沉浸式體驗金映獎(Reflet d’Or)。 周東彥的作品今年在國際影展的表現頗為亮眼,VR作品《穿越霧中》斬獲巴黎新影像藝術節(NewImages Festival)評審團大獎,更入圍坎城影展新創立的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此次入圍日內瓦國際影展的《放開你的頭腦》,也入圍今年威尼斯影展沉浸式體驗單元,參與觀眾可戴上VR頭戴裝置,隨著影像音樂,與現場舞者即時互動表演,打破看與被看、演出者與觀眾之間的界線。 謝文毅因具有建築設計背景,對影像結構和空間張力的掌握風格獨樹一幟,2022年首部VR作品《彼岸》,即入圍紐約翠貝卡影展沉浸式單元,並獲得捷克國際動畫節最大獎。此次新作《暗面》則透過建造及毀滅的意象,賦予觀眾視角,目睹城市崩解,體驗喪失重力往下墜落的過程,激起看待世界的反思,並保持洞察力。 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主任胡晴舫表示,巴文中心近年持續耕耘與瑞士藝文機構的互動與合作,今年已與日內瓦「黑電影國際獨立影展」合作臺灣主題國,接著攜手瑞士電影資料館、洛桑維蒂劇院與Plateforme 10藝文園區推出臺灣焦點系列節目。日內瓦國際影展近年致力於新媒體及數位藝術的推廣,在國際影響力持續攀升,藉此次合作,可再透過XR作品向國際觀眾展現臺灣科技藝術領域的豐沛創作能量。 日內瓦國際影展於1995年創立,是選介電視劇與新媒體作品的電影節先驅之一,自2016年開始舉辦XR國際競賽。今年選映全球15國共93部作品,包含44部劇情片、26部電視劇及23部XR作品,是瑞士最大的沉浸式作品展會,也舉辦市場展(Geneva Digital Market),是瑞士重要的影視產業科技交流及跨國際共製平台。 詳情資訊請參閱日內瓦國際影展官網:https://2024.giff.ch/le-festival/

臺史博以奉茶的心 感謝文物捐贈者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30日為感謝各界捐贈者無私奉獻舉辦「113年文物捐贈感恩茶會」,邀請近3年的文物捐贈者回娘家,他們的捐贈橫跨18世紀至當代的文物,文物內容包含清代地圖、祖先畫像、書籍、傢俱等多元且豐富,其中還有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捐贈擔任國家衛生指揮中心指揮官的背心,及榮獲2024年第26屆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的顏振發先生捐贈「防疫大作戰」大型帆布畫作,政務委員陳時中及顏振發先生也親臨現場,由臺史博館長張隆志代表館方向所有捐贈者奉茶至上最深的感謝。 臺史博館長張隆志表示,臺史博作為一座「大家的博物館」長期接受民間常民文物捐贈,15萬餘件藏品中,來自於捐贈的數量高達5萬5千多餘件,占館藏的37%,臺史博除了蒐藏物件本身之外,更在意捐贈文物背後所反映的故事與記憶,感謝捐贈者以捐贈文物的實際行動支持博物館,透過文物捐贈共筆臺灣史。未來臺史博將發揮這些捐贈文物的能量,讓世界認識臺灣文化,邁向「世界的博物館」。 臺史博111-113年獲捐贈的文物高達3,502件,本次除政務委員陳時中捐贈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時的背心,以及顏振發先生捐贈的畫作見證臺灣防疫史之外,亮點文物還有侯美智女士等捐贈〈18世紀末臺灣原漢界址圖〉、蘇雨柔女士捐贈烏俄戰爭曾聖光戰士遺物、潘照祺(那卯望.大宇)先生等捐贈清代岸裡大社初代番通事潘敦畫像、謝明海先生與張麗惠女士捐贈臺南麻豆紅眠床等。 臺史博感謝各界捐贈者的貢獻讓臺史博能有更多典藏史料,臺史博除秉持一貫典藏專業妥善保存外,也持續將文物數位化以供外界研究及推廣應用,創造更多機會展現在世人眼前,民眾可至典藏網(https://collections.nmth.gov.tw/CollectionSearch01......)查看豐富的文物故事。

《全臺詩》全書系八十二冊隆重發表  深刻勾勒四百年臺灣人生活風貌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 國立臺灣文學館今(30)日舉行盛大的《全臺詩》全集發表會,歷經24年、15次分階段出版,臺灣古典詩最具代表性、史料性和系統性的全套書系完整問世!《全臺詩》全集的出版,是臺文館自2001年籌備至今,在臺灣文學史料蒐整方面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之一,彙集了政府、學院及民間三方總計三十多位學者專家之力,終於編纂完成的古典文學里程碑。 臺文館長陳瑩芳致詞時表示,《全臺詩》集眾人之力才得以完成,不僅反映臺灣四百年來的歷史文化,深入日常生活且具有現代性,可以從小讀到大,是跨世代的閱讀文本,也是未來延伸應用的基礎。「全」字恰好是「八」、「十」、「二」三個字所組成,象徵《全臺詩》八十二冊的完成,臺文館未來也將持續進行臺灣古典文學的深化與推廣。 吳密察教授分享,文學的基礎建設是文本,歷史的基礎建設是史料,因此任職文建會副主委時就決心要做「臺灣史料集成」與「全臺詩」計畫,持續進行出版及數位化工作,讓全民共享,更讓世界認識臺灣的文學與歷史。 作為臺灣最為完整的古典詩全集,《全臺詩》的編撰工作充滿挑戰。主編施懿琳教授表示,原住民族的文學是臺灣文學的發端,但以文字來記錄,且可以介紹歷史發展、傳達文人內心世界的重要文體,就是古典詩。總校對黃哲永老師則談及二十餘年來校對的心路歷程,並表示校對是世間最難做的工作,但若有需要他,他仍願意奉獻己力。 此書系包含了1,009位詩人所寫超過10萬題詩作,以近400年的跨度,詳盡記錄了臺灣自鄭氏、清領、日治及戰後各時期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生活面貌。全集不僅收錄臺灣本地作家的詩作,也納入曾經到訪臺灣、在臺書寫或離臺後有關於臺灣的古典詩作。其內容涵蓋山川風景、歲時風土、傳說信仰、族群互動、飲食文化、休閒運動等多樣題材,展現了臺灣各時期人們的生活樣貌。 臺文館表示,非常感謝編輯團隊長期的堅持與投入,未來將持續推動《全臺詩》的數位化資源,讓學界與社會大眾能更便捷地進行檢索、閱覽與應用。這些工作不僅是為了保存文化資產,更是為了推動臺灣古典文學的轉譯,讓文學能融入現代生活、引起年輕世代的興趣,例如近年陸續編印的《臺灣漢詩三百首》、臺詩兒童繪本、青少年漢詩讀本等。此外,臺文館也透過口述訪談、走讀踏查活動等形式,帶領社會大眾深入詩作所記錄的臺灣歷史地景,進而激發更多對古典詩作的情感共鳴。 對於文學專業人士來說,《全臺詩》的發行提供了珍貴的文獻依據,使研究者得以系統性地探討臺灣的古典詩傳承、地域性特徵及時代特質,擴大並深厚臺灣文學史書寫的視野。國際間的臺灣學研究者,也可以從中獲得可靠的研究材料,藉以啟發、開拓臺灣文學在全球範疇的研究價值。 今日蒞臨發表會的貴賓有:主編施懿琳教授、總校對黃哲永老師及夫人邱素綢女士、吳密察教授、廖振富教授、許俊雅教授、余美玲教授、楊雅惠教授、文史專家楊永智老師、柯榮三教授、陳家煌教授、莊千慧副教授、王建國教授、向麗頻副教授、許明珠副教授、吳東晟助理教授、葉瓊霞老師、陳曉怡老師、樸雅吟社社員及編輯團隊成員謝宜珊、張郁璟、吳青霞等歷來協助出版及推廣的詩友們齊聚一堂,見證《全臺詩》全書系完成出版的歷史性時刻。本發表會特邀樸雅吟社的成員徐大年、林世崇吟唱與大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兩首詩作〈阿火〉(陳錫金創作)、〈南門野球〉(王則修創作),現場迴響熱烈。 相關書訊: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_Book.aspx?n=3852...... 購買通路:https://www.nmtl.gov.tw/cp.aspx?n=3853

南大126週年校慶聖火點燃 全臺傳遞延續百年教育精神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 國立臺南大學自1899年以來,歷經師範學校、師範專科學校、師範學院及綜合大學四個階段的發展,橫跨三個世紀,始終秉持薪火相傳的精神,致力深耕臺灣教育,持續追求卓越。今年適逢126週年校慶,學校延續這份歷史傳統,特於10月30日上午在創校地三山國王廟舉行象徵「尋根傳承」的聖火燃點儀式,為校慶揭開序幕,並安排一系列環臺傳遞聖火活動,邀請全臺校友共襄盛舉,延續南大精神。 燃點聖火儀式於當日上午9時在三山國王廟隆重舉行,由陳惠萍校長主持,校內師生、校友代表及各界貴賓蒞臨參與,遵循古禮以國樂絲竹笙樂為典禮暖場,續以民俗隊鼓陣起鼓獻藝。隨後鐘鼓齊鳴迎賓入殿,陳惠萍校長與校友總會理事長吳東林及與會貴賓上香祈福,期盼校運昌隆、學子平安,並正式啟動傳遞儀式。聖火從三山國王廟點燃後,將由聖火隊接力傳遞,巡經附屬高級中學、附屬啟聰學校北門校區、附設實驗小學,象徵教育火炬的傳承,並在正午時分回到南大府城校區紅樓。 隨後,南大126週年校慶聖火將展開為期7天的環臺傳遞,由校友總會領軍,途經高雄、屏東、臺東、新北、臺中、嘉義、澎湖等共13地校友會,最終返抵南大校園,象徵全國校友攜手支持母校的教育使命,共同見證臺南大學的歷史傳承與光榮。 臺南大學誠摯邀請各地校友於12月14日至15日返校,參與年度校慶運動大會及系列活動,為學校注入嶄新活力。此次盛典透過象徵性的聖火傳遞儀式,串連校友與學校間的情誼,彰顯南大126年歷史中承載的教育理念與人文價值,共同見證南大的卓越與傳承,為母校再創輝煌。

挪威首次臺灣電影專題 6城電影資料館共同獻映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 挪威電影中心即日起到12月10日在挪威6個城市舉辦「臺浪(Taiwanese Waves)—臺灣電影回顧專題」,放映臺灣重要導演侯孝賢、楊德昌及蔡明亮的經典作品,以及在挪威首映臺灣新電影時期代表作《小畢的故事》、《我這樣過了一生》、《光陰的故事》和《兒子的大玩偶》等。 10月29日開幕當晚放映的楊德昌導演作品《青梅竹馬》,現場不僅滿座,作品獲得觀眾熱烈的反應。奧斯陸電影資料館主任Jan Langlo表示,臺灣電影一直是所有對電影藝術感興趣的人所關注的焦點,與義大利新寫實主義、法國新浪潮等電影運動齊名,在世界電影史中扮演重要角色。 奧斯陸電影資料館也安排系列電影講座,包括電影學者Hedda Robertsen和Benjamin Yazdan、臺灣導演陳宏一,以及曾任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的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組長陳斌全等人主講,期盼藉此增加當地觀眾對臺灣電影的認識。 奧斯陸電影資料館過去雖曾經零星介紹臺灣導演和電影作品,這是首次完整以「臺灣新電影」為主軸的放映計畫,奧斯陸電影資料館指出能夠順利籌辦挪威歷來最完整的臺灣電影專題,特別感謝臺灣文化部的支持與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的合作,以及文化部轄下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的協助。 「臺浪—臺灣電影回顧專題」此次還將與奧斯陸最大電影節「來自南方電影節」合作,除了挪威首都奧斯陸,部分電影也安排到卑爾根、特隆赫姆、特羅姆瑟、克里斯蒂安桑、斯塔萬格和利勒哈默等其他城市的電影資料館放映。 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組長陳斌全表示,此次是繼芬蘭之後臺灣電影在北歐國家推廣的一項里程碑,希望能帶動臺灣影視內容在北歐國家有更多露出,與當地專業機構有更廣泛的連結,進而讓觀眾瞭解和喜愛臺灣電影。 詳細資訊請見奧斯陸電影資料館官網:www.cinemateket.no

竹美館《序曲》典藏展藝術家交流會 創作者與作品再相逢回味往日情!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序曲》竹美館–美在興時代在地典藏展」於10月30日特別辦理藝術家交流會,邀請展出之典藏作品之創作者共聚一堂,現場充滿溫馨與歡愉的氣氛。藝術家魏坤松、楊銀釵、梁秀中、呂燕卿、沙清華等大師,為這場展覽增添光彩,也象徵竹美館藏品持續開創,以藝術典藏時代。活動中也由113年藝術游擊駐村藝術家邵勸明帶來吉他彈唱揭開序幕。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表示:「本次竹美館展出20位藝術家經典作品,因應在地紮根,迎向文化平權、文化公民權、國際SDGs、產業經濟及實驗體驗,讓靜態的藏品有動態的故事力,作品包括西畫、傳統書畫及工藝木雕等作品。值得一提的是,竹美館數件典藏品,其中包括鎮館之寶-已故李澤藩老師『社教館古風貌』等重要藏品。」 本展策展人凌春玉博士表示:「此次精選22件具代表性的館藏品,通過三大主題:一、穿梭時空:攜古今風韻、二、文化平權:美在興時代、三、典藏活化:讓藏品說話,呈現萬象風華,館藏作品進行活化,是對藝術家的尊重,亦是對歷史文化負責,更是對社會大眾在生活、思想、創造及傳播上的積極回應。」 典藏是竹美館發展的基石,通過策展將藏品轉化為敘事性的展品,實現典藏活化的核心價值。本次展覽深入挖掘展品的文化意涵,更賦予藏品新的生命,為公眾提供欣賞藝術的機會。《序曲》竹美館–美在興時代在地典藏展,即日起展至11月27日,每日9:00-17:00於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藝海閣展出(週一休館)。更多活動訊息請至「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官網https://www.nhclac.gov.tw查詢。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臺南魅力吸引歐洲媒體 文化踩線團開啟探索之旅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長榮航空「歐洲媒體踩線團」邀請來自奧地利、瑞士等歐洲國家多位社群媒體經營者,於2024年10月26日抵達臺灣,10月27日參與長榮馬拉松活動後便馬不停蹄地前往臺南,展開為期三天的文化探索之旅。本次活動以「高速慢活」為主題,結合臺灣高鐵的便捷交通與臺南400年歷史文化,全面展現臺南的多元與獨特美感。活動構思來自長榮與千里步道協會的共同發想,協會致力於推廣國家級步道,強調生態保育與永續旅遊。 參與者包括奧地利社群行銷公司Attraact的Adrian Mario Ivad與Anna-Maria Bonfiglio、奧地利旅遊Podcast與廣播主持人Peter Agathakis,他們將透過影音內容、即時動態等方式,向歐洲觀眾展示臺灣的自然風光與文化。此外,光華雜誌與IC之音主持人袁常捷老師、臺南部落客「南人幫-Life in Tainan」也將加入,促進文化交流。 媒體團首日抵達臺南後,參觀了安平古堡,並於觀夕平台欣賞夕陽。文化局長謝仕淵在當晚於筑馨居的接風宴中接待了媒體團,並致贈臺南特色伴手禮。局長強調,臺南作為臺灣的歷史文化發源地,此次活動將展示其豐富的文化遺產,期盼國際媒體將臺南的故事傳播至歐洲。 接下來兩天,媒體團參觀了赤崁樓等知名景點,體驗關子嶺泥漿溫泉、欣賞台江地區自然生態,還於夜市品嚐了臺南道地美食。隨後,他們將前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進一步探索臺灣之美。此行不僅展示了臺南的歷史風貌,還凸顯了臺灣在生態保育上的努力,期望透過更多文化交流,加深歐洲媒體對臺灣的認識,將臺南的獨特文化與自然景致推廣至全球。

「2024 ITF台北國際旅展」 文化部推出10條臺灣影劇主題遊程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 「2024 ITF台北國際旅展」今(29)日於臺北美福大飯店舉辦展前記者會,台灣觀光協會榮譽會長葉菊蘭、會長簡余晏、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及與會貴賓共同進行啟動儀式。今年文化部以「文化帶路ON THE WAY」品牌參展,以「我的島嶼ACTION!」為主題,透過10部電影,帶出10條不同文化主題遊程,邀請民眾走訪電影景點及文化場域,來一趟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文化之旅。 文化部表示,經典的影視作品是不同年齡層人的共同回憶,今年以影視主題作品作為切入點,規劃10條主題遊程,將電影主題與在地文化進行結合,深入地方,希望透過電影為旅行帶路,引領民眾在走訪回味熟悉的場景風光外,更能了解動人的在地故事。文化部以「文化帶路ON THE WAY」做為品牌,透過不同面向的文化主題,規劃豐富的深度旅遊,希望讓民眾在旅遊途中,與在地產生連結,了解景點的故事緣起,並與文化場域及文化資產近距離接觸,實地感受歷史演變的軌跡,珍惜寶貴的歷史記憶。 10條影劇主題遊程路線,包含「茶金」以特色東方美人茶,帶領臺灣茶文化走入國際成為世界唯一;「KANO」從日治時期農林培育學校「嘉農」出發,認識嘉義林業文化;「斯卡羅」透過羅妹號事件,看臺灣各族群透過通譯與物資交換下達到共和;「總舖師」辦桌文化,開啟臺灣人重視生活娛樂及節慶歡喜;「太陽的孩子」於花蓮水梯田間,聆聽部落耆老述說復育海稻米的故事;「飲食男女」餐桌上談起國軍移民來臺後,街坊鄰居互助的眷村生活;「不能說的秘密」在淡水探索馬偕路徑,從中認識臺灣近代醫療與教育的發展;「魔法阿媽」熱鬧的基隆中元祭,牽起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羈絆;「消失的情人節」在嘉南地區鹽分地帶,找到過往白金歲月的榮景;「想見你」從臺南安平建城,感受臺灣400年走過的文化積累。 今年10條影視主題遊程,與17個在地團隊合作,提供民眾在地出發的視角與觀點,同時邀請旅遊業者加入推廣文化觀光的行列,期待將臺灣文化旅遊推廣至國際市場,如席捲日韓的「想見你」主題遊程,期待能吸引海外修學旅行團體,讓來臺的外國學生能以更輕鬆有趣方式,認識臺灣豐富的歷史底蘊。 「2024 ITF台北國際旅展」將在11月1日至4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辦,文化部「文化帶路ON THE WAY」展區特別安排在地團隊及旅遊業者分享主題遊程,並邀請劇團精彩演出,更在展場中設計互動體驗,讓觀展民眾參與文化遊說主題活動,完成指定任務就能兌換實用、限量的旅行隨身包,更多資訊請上「文化帶路」網站(https://culturetravel.moc.gov.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