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2024年7月18日 星期四
2024臺灣文學獎 創作獎名單歡喜揭曉 看見母語書寫的潮流與可能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持續深耕臺灣文學土壤,引領書寫風潮的臺灣文學獎,今(19)日公布創作獎得獎名單,並預計8月3日(六)14:00於國立臺灣文學館演講廳舉辦贈獎典禮。創作獎包括四大獎項──劇本創作獎、台語文學創作獎、客語文學創作獎及原住民華語文學創作獎,今年共有154件作品參賽,經過20位評審、4場評審會議嚴謹的評審,最後由10位優秀的創作者於各獎項拔得頭籌。
今年台語文學創作獎的投稿數量共69篇,是四大獎項中競爭最激烈的一項。評審團指出,本屆參賽作品所書寫的主題面向多元,且充分反映當代課題,除了士農工商的生活風景,比如漁業勞動、農村割稻協作,連最新的AI議題也入文。小說類由魏崇益的〈跋〉拔得頭籌,透過回鄉奔喪以及親友相處的過程,回憶與祖母在世時的感情,有上一代農村人物的素描,也有新一代少年輩角色面對社會經濟的挑戰,小說結構鋪排與層次完整,是一篇溫暖的佳作。首次創作便獲得散文首獎的林肯輝,評審認為他在〈富嘉美〉一文中徐徐寫出「燙髮廳」這家業自起蒂、興旺,到捨不得收尾,母親的辛苦、巷子內的人情世事以及閣樓上的青春,一幕幕彷彿電影,有近來時興的小說化散文的款式。而新詩得獎作品〈紅頭嶼的記事簿〉,作者林秀蓉使用典雅的台語詞彙,敘述蘭嶼的原住民族所形塑的獨特海洋文化,其中不完全符合語法的陌生化筆法,也創造出台語詩的新氣味與新面貌。
客語文學創作獎散文首獎由何志明的〈遽遽〉獲得壓倒性的勝出。此篇散文描寫父親突然癌末,不知是否該告知真相的兒子,其內心的轉折與照顧父親至離世的歷程。評審指出,作者的情感用字相當節制,沒有過度渲染,而充滿詩性、音樂性和文學性的筆調,也為客語文的書寫開展了更豐厚的意象。新詩首獎由邱湘雲的〈灰鶴倒影〉獲得,這首詩藉由來臺過冬的蒼鷺身影,思愐前生、本來面目、家鄉等人生課題,是一部充滿詩意與禪味的作品。小說首獎由吳餘鎬的〈孝子〉掄元,這篇小說書寫一位七十餘歲的退休教員,拖著癌末的身體,堅持看顧九十幾歲失智老母。評審團認為作者以道地的生活客語,毫無小說味地表現倫理道德與現實處境的拉扯,以及幽微的心理轉折,相當令人折服。
原住民華語文學評審團表示,今年參賽的作品題材豐富,緊貼族群與部落族人的生活與各種際遇、想像。小說類首獎由〈太陽的眼淚〉掄元,潘鎮宇以飽滿的技巧敘寫排灣族傳統工藝琉璃珠製作工法、勾勒敘事者的各個生命階段樣態、對比莫拉克風災之後的人性靈魂之良濁,評審們認為此作當是2020年代臺灣原住民族小說的指標性作品之一。榮獲新詩首獎的〈誰在字典裡翻到Pazangal〉是一首面對部落瓦解、文化消散、族語和歌謠遭到遺忘,以及祭儀世俗展演化的沉痛控訴,揭示文化復振的虛浮與作偽。評審認為作者林丞的文辭靈巧生動,處處反諷,在詼諧笑罵中帶有深刻反省。散文首獎由麗度兒.瓦歷斯的〈一直看得見〉獲得,本文敘述出身客家而嫁入泰雅族家庭的yaki(祖母)一生經歷,藉由孫女之眼與心,娓娓道出yaki艱辛而多彩的生命故事,整篇文章起伏轉折,深情動人,獲得評審的一致肯定。
有別於上述以語言分類的獎項,劇本創作獎兼容華語文與本土母語作品,也提供劇本創作者一個跨語言同場競技的舞臺。評審團表示,本屆劇本創作獎除了參賽數量增加,品質也同步提升,還可看見許多以純熟的母語所創作的劇本,足以反映在當代各種娛樂形式衝擊下,臺灣劇場豐沛的創作能量。本屆作品不僅題材多元,議題豐富,影視化的寫作趨勢,也讓劇場的表現形式有無限可能。在今年競逐的28部舞臺劇劇本中,黃婉婷的《安特衛普》少見地展現了對於現代性及臺灣以歐洲為中心形塑之世界版圖的批判,在讀者/觀眾一路隨著主角與其幻覺的路徑發展下,最終流洩出的憐憫,亦表現出對當代人文的高度反思,因此獲得評審的青睞。
臺文館表示,欣見參與創作獎的作品,已有更多受過現代文學訓練的作家,加入母語寫作的行列,並衷心期許所有議題都能持續地被深掘與發展,能展現屬於當代的臺灣文學精神,為母語文學開創更多可能。8月3日(六)下午,也誠摯邀請所有的文學愛好者前來臺灣文學館演講廳參與贈獎典禮,為持續創作不懈的臺灣文學創作者獻上掌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