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年2月28日 星期五

佛光山2025地宮珍寶入宮暨百萬心經入法身法喜圓滿/影音

 

【記者于郁金/許綾芳/高雄報導】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其宏願,建造48座地宮,匯聚珍藏人類智慧、知識、文化、歷史珍貴文物;每百年開啟一座,4800年後,這些寶藏將是後世的歷史見證;今年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第13次地宮珍寶入宮法會,其中於2024年首度啟動修繕的佛光山大雄寶殿建築構件也是今年重點;一場千載難逢殊勝活動「2025地宮珍寶入宮暨百萬心經入法身法會」,2月28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隆重舉行。

佛光山2025地宮珍寶入宮暨百萬心經入法身法喜圓滿
與佛接心 法喜充滿
千載難逢殊勝法會,2月28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菩提廣場隆重舉行「2025年地宮珍寶入宮暨百萬心經入法身法會」;下午法會開始,透過程序,依序:爐香讚、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世界和平祈願文〉、恭送珍寶入地宮、恭送百萬心經入法身、回向、貴賓介紹、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開示、主禮貴賓致詞、總回向後,法喜圓滿。

地宮珍寶入宮:為未來留下時代見證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宏願造就了48座地宮,匯聚人類智慧與歷史文化瑰寶;每百年開啟1座,4800年後,這些寶藏將為後世留下珍貴歷史見證;今年,我們將迎來第13次「地宮珍寶入宮法會」,共納入310件珍貴文物,涵蓋主禮文物4件、大轎3件、小轎3件及捧寶300件;法會當日,將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退居和尚心培和尚等5位大師主法,百年後的後人將見證我們的時代印記!

本年度主禮文物亮點
亮點1:銅雕聖觀音菩薩立像(日本國寶級雕塑)
這尊銅雕聖觀音菩薩像,慈悲高貴的面容、頭戴寶冠、手持蓮花,象徵著無盡的慈悲與智慧;由優雅青銅製成,並覆蓋真金,完美展現觀音菩薩慈悲與高潔;此作品由大阪佛光山信眾吳寶珠居士捐贈,日本雕塑大師北村希望所創作;北村希望是一位活耀於明治昭和時期知名雕刻家,被授予文化勳章和文化功績,此作品堪稱其藝術生涯的巔峰之作。

亮點2:翡翠玉雕彌勒菩薩像(五代後梁布袋和尚造型)
這件作品以渾圓飽滿、笑容可掬的形象呈現彌勒菩薩的自在與歡喜;此尊菩薩造型體態豐滿,袒胸圓腹,大耳垂肩,袈裟衣紋線條簡潔流暢,右手捏握袈裟,左手置於膝上,坐姿灑脫,工藝精湛。根據《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明州定應大師布袋和尚傳》等佛教文獻,展現契此大師(布袋和尚)之應化身相,彌勒佛的形象在中國普遍流傳著。

亮點3:青釉紫口蓋罐(浙江龍泉青瓷)
此文物是信眾致贈星雲大師,大師將其捐予地宮收藏;龍泉青瓷始於三國兩晉,至唐中期至五代進入規模化生產,南宋與元代達到鼎盛,並延續至明清,當代再度興盛;承襲千年傳統,以「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磐,薄如紙」特色聞名;2009年,龍泉青瓷入選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華瓷器燒製技藝精湛工藝。

亮點4:佛光山大雄寶殿瓦當(臺灣總本山建築構件)
佛光山大雄寶殿由星雲大師發起興建,1975年奠基、1981年落成;因屋頂老舊滲漏,啟動修繕工程,預計2026年春完成;此次拆除瓦當將存入地宮,見證歷史;瓦當為屋簷圓形構件,常飾紋樣,具防護與美觀功能;滴水則位於簷口底部,引導雨水滴落,減少侵蝕;這些建築構件承載著佛光山初期建設風貌,象徵文化傳承。

其他亮點文物
大轎3件,包括:菩薩像「妙相吉祥」、中華和鐘微縮珍藏版、大雄寶殿屋頂吻獸(1975年奠基至2024年修繕拆除);小轎3件,包括:釋迦牟尼佛像、翡翠玉雕觀音菩薩坐像、達摩祖師像。

百萬心經入法身
曾想過,您的筆墨能化作永恆祝福嗎?「百萬心經入法身」活動,匯聚全球僧信二眾抄經虔誠心願,將百萬心經奉納於佛陀紀念館塔剎藏經閣,為世界和平、國家安樂祈福;這不僅是功德積累,更是跨越時空深情祝願。

「百萬心經入法身」是星雲大師2009年為興建佛館所發起,匯聚全球僧信二眾抄經的虔誠心願,將每人抄寫的《心經》,奉納佛館本館塔剎,讓筆墨化為祈願世界和平祝願;當日在莊嚴隆重法會儀式下,各地信眾共同見證珍寶入地宮、恭送《心經》入法身。

佛光山2025年地宮珍寶入宮暨百萬心經入法身法會
日期:2025年2月28日(五)
時間:15:30 - 17:00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菩提廣場
(首頁照片佛光山提供/許綾芳攝/于郁金責任編輯)















































































































































(以下佛光山提供照片)

















美美動傳媒 佛光山2025地宮珍寶入宮暨百萬心經入法身法喜圓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