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開幕儀式上,來自香港城市大學暨IEEE R10教育委員會主席Chi-Un Lei、國立臺南大學陳惠萍校長、日本關西大學Mitsunori Matsushita教授與Ryosuke Yamanishi教授、2024 IEEE CIS教育委員會副總裁詹寶珠教授及IEEE Taipei Section副主席柯立偉教授等貴賓分別透過線上致詞,表達各界對Quantum CI&AI技術發展的關注與支持。
現場更有超過30位日本關西大學及立命館大學(Ritsumeikan University)師生積極參與互動討論與實務演練,透過近距離觀摩與專家交流,深入瞭解Quantum CI&AI技術在教學與應用上的實際效益。
南大團隊與大阪公立大學Yusuke Nojima教授團隊合作,於該校建置TAIDE台英語機器人模型研究環境,並展開台英語人機共學驗證及資料收集。透過南大真平國網TAIDE平台與KWS AI平台,南大團隊陸續邀請大阪公立大學前校長Hiroshi Tsuji、副校長Toshiyuki Matsui、三位日本教授及超過十位學生與行政同仁協助測試。
利用TAIDE台英語AI學伴系統搭配日文輔助說明,驗證結果顯示,基於Open AI Whisper微調技術的TAIDE台英語機器人模型在辨識效能上展現優良表現,未來也將持續進行模型調整與台英語資料擴充。
臺南大學陳惠萍校長特別感謝IEEE R10教育委員會、大阪公立大學及關西大學在國際合作上提供的支持。
此次南大團隊在日本不僅完成了TAIDE台英語機器人模型驗證流程的演示,還與台日師生就台英語人機共學成效與回饋機制進行深入討論,並對將於今年三月在挪威舉行的IEEE SSCI 2025 Quantum CI&AI實際教學應用進行詳細規劃。
南大李健興教授表示,此次在日本大阪舉行的移地研究活動,不僅成功驗證TAIDE台英語機器人,也展現臺灣中小學(包括臺南市仁德國小、永福國小等)在人機共學上的實際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