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高榮南院完善服務吸引國內外參訪交流 急性後期照護國際典範
【記者于郁金/許綾芳/臺南報導】4月15日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高齡醫學科劉介修醫師特別蒞臨高榮臺南分院,深入了解該院PAC照護模式與實務運作,由鄭名芳院長代表熱烈歡迎,對於該院跨科整合、高效溝通、病人導向團隊運作模式,給予高度評價!同時,來自泰國2所頂尖醫學中心-Rajavithi Hospital與Ramathibodi Hospital之高齡醫學專科進修醫師Dr. Tassaporn Punngok及Dr. Keawalin Jiravittayaporn 亦慕名前來,在參訪過程中表達濃厚興趣與高度讚賞。他們指出,高榮臺南分院PAC模式不僅醫療流程清晰,病人照護也充滿人性與關懷,值得作為泰國未來高齡照護政策重要借鏡。
認購喜憨兒蛋糕 送出雙倍支持與祝福
【記者于郁金/許綾芳/綜合報導】下個月就是母親節了,多數人正規劃家庭聚餐或吃蛋糕過節,然而對於偏鄉部落學童而言或許不容易,因為地理位置偏遠或是經濟缺乏,有些學童父母必須長期在外打拼;喜憨兒基金會邀請您響應「送愛到部落」計畫,認購喜憨兒母親節蛋糕送愛偏鄉學童;今年預計為新北市、南投縣、高雄市、花蓮縣等偏鄉和非山非市小學,約20,855位學童募集,並限時推出1+1合購優惠,可選1款母親節蛋糕自用,再認購1顆指定蛋糕送給偏鄉學童,合購優惠價1,135元;響應連結:「https://reurl.cc/rEZjyr」。
國片《小雁與吳愛麗》勇奪芝加哥亞洲躍動影展評審團大獎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第19屆芝加哥亞洲躍動影展(Asian Pop-Up Cinema, APUC)於3月20至4月13日舉行,在文化部支持下,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與影展合作,特別辦理臺灣專題系列,選映《鬼才之道》、《老狐狸》等8部國片,其中《小雁與吳愛麗》奪得本屆「評審團最佳劇情片獎」,另《夜校女生》獲得「觀眾票選獎」,臺灣演員陳柏霖及陳姸霏則獲頒「閃耀明星獎」。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走出校園、文化to go」帶學童一瞧神秘的產業文化遺產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
臺南校外文化體驗計畫「走出校園、文化to go」匯聚 10 條精心設計的探索路線,串聯 16 座文化場館,涵蓋歷史、文學、工藝、表演藝術與風土飲食的多元風貌,至今執行7個月,已媒合臺南市52所學校、啟動近80輛專車,帶領超過2,000位師生走出校園,親身踏訪臺南珍貴的歷史遺跡與文化場域,真正實踐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精神。
英國電影協會「多元聲音」臺灣新電影專題 金馬獎得主陳坤厚、黃玉珊出席與英國觀眾交流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與英國最大電影、電視及動態影像推廣機構「英國電影協會」(British Film Institute)合作辦理「多元聲音:重構臺灣新電影(Myriad Voices: Reframing Taiwan New Cinema)」電影專題,目前正於英國電影協會南岸中心影城(BFI Southbank)進行,除播映臺灣新電影時期經典作品,也邀請金馬獎最佳導演與終身成就獎得主陳坤厚,以及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得主黃玉珊出席。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金門金湖大旗艦計畫全民健走啟航
【記者于郁金/許綾芳/金門報導】為社區精進及爭取資源,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自113年下半年起,陸續協助及輔導曾獲衛生福利部金卓越社區績效組優等獎之金湖鎮下莊社區發展協會籌組聯合社區,申辦衛生福利部大旗艦計畫補助,由該協會領航,與信義新村、山外、塔后、新市及武德新莊社區共同規劃提報旗艦計畫,本(114)年度獲補助88萬元;本次大旗艦計畫首場「躍活就要動~全民健走」活動於4月12日上午假中正公園辦理,也宣示旗艦計畫正式啟航,健走前由武德新莊社區發展協會帶領自創暖身操來活絡居民感情,社會處處長黃雅芬、金湖鎮長陳文顧、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也親臨現場,給予社區居民關心及鼓勵,健走活動在薛逸璞、陳允文、林麗芬、辛寬得、陳秀嵐及王永仁6個社區理事長共同號召與領隊下,約200人共襄盛舉。
科技與工藝交織的風城篇章 「工藝遶境」風動—新竹登場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工藝遶境」展,自113年6月5日六五工藝節於南投首站啟動後,依序巡迴臺北、彰化、臺東及臺南等地,以1年時間深入探索臺灣各地多元工藝文化,今(12)日來到最終站新竹,以「風動」為題於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展出,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立法委員鄭正鈐、臺灣工藝聯盟總會長陳啟村、臺灣工藝之家協會理事長謝嘉亨、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長朱淑敏、新竹市文化局長王翔郁等各界貴賓共同與會。
國美館x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盛大開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與法國龐畢度中心即日起共同推出大型展覽「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展出來自30組國際與臺灣藝術家的精采作品,引領觀眾探索聲音與空間、身體及社會間的深度對話。
「永續的零: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臺中場 激發生活文化好靈感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為推動藝文產業實現淨零轉型目標,文化部辦理「永續的零: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去(113)年臺北展出獲得廣大迴響,今(12)日移師臺中,文化部綜合規劃司司長魏秋宜、策展人方敘潔、各參展單位代表出席開幕活動,並由藝能世代發起人盧子涵及「享象Rhythmscape」營運長Jasmine帶領觀眾進行「舞靈感 ū lîng-kám」踢踏舞蹈發電體驗,一同感受從身體動能轉化為讓燈具發光的電力。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解鎖藝術新視界 探索藝術寶藏的無限可能 「維度綻放-2025台灣美術院年度大展」 開幕 文化部長李遠:「咱(lán)鬥陣來做事情」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維度綻放-2025台灣美術院年度大展」即日起至5月6日於中正紀念堂1展廳展出,今(12)日開幕記者會,文化部長李遠、中央通訊社董事長李永得、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周雅菁、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代理處長張惠珠、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台灣美術院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廖修平、台灣美術院院長蘇憲法及林磐聳、鐘有輝、江明賢、黃光男、李振明等20餘位院士,以及第37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謝里法、中華電信總經理林榮賜、金寶電子總經理陳威昌等貴賓共同與會。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盛大開幕 跨國專家學者共聚書寫文化未來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 AAA)及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共同主辦的「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11日晚間在C-LAB聯合餐廳展演空間正式揭幕。近百位國內外的講者、藝文機構、美術館、藝術大學代表及觀眾齊聚一堂,包括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向陽、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校長邱上嘉、嘉義市立美術館長陳佳琦、臺中市立美術館長賴依欣等出席,共同見證這場藝術與文化知識交會的國際盛會。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致詞表示,臺灣的獨立藝術空間在藝術發展歷程中是相當獨特的存在,深植地方生活與文化,展現與土地的緊密連結,例如此次由論壇延伸而生的「檔案/現成物」展覽,透過串聯過往的人事物,真誠地傳遞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與記憶,體現了獨立藝術空間珍貴的特質。文化部自2022年與亞洲藝術文獻庫合作啟動「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畫」,正是希望逐步保存這些能量,讓臺灣的藝術更廣泛的被看見、詮釋與記錄,並與國際形成串聯與合作。
亞洲藝術文獻庫執行總監何恩懷(Christopher Ho)指出,臺灣獨立藝術空間3年已建置6個臺灣獨立藝術空間的檔案,記錄並數位化臺灣當代藝術史上一段極具活力的重要篇章,目前所有檔案成果均已上線,歡迎國際研究者查閱運用。何恩懷進一步說明,文獻之所以「屬於當下」,是因為它不僅記錄過去,也反映當下,具備學術與實用雙重價值。最後何恩懷感謝文化部與C-LAB的支持,並期望透過此次聚會,讓這些文獻成為未來的藝術創作者與空間發展開啟更多可能。
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彭俊亨則表示,儘管C-LAB的核心聚焦於科技與社會創新,但歷史意識與文化深度始終是實驗精神的根基。亞洲藝術文獻庫於2022年進駐C-LAB以來,顯著強化了C-LAB在藝術研究領域的能量,3年間也催生多場講座與工作坊,串起國內藝文空間、藝術工作者與研究者之間的對話與連結。
開幕當晚,論壇特別邀請享譽國際的泰國策展人格拉西亞・卡威望(Gridthiya Gaweewong)發表專題演講,現場吸引滿座觀眾。格拉西亞・卡威望分享自1990年代創立「Project 304」以來的策展歷程,並深入探討藝術自由、資源匱乏與體制壓力間的平衡,以及如何在東南亞的政治文化脈絡中持續實踐藝術的自由、多元與文化自主性。
為期2天半的論壇,將於4月12日及13日展開4場主題發表及1場圓桌論壇,並穿插2場「藝術介入」行為表演,呈現更多元的藝術觀點與形式。同時,配合論壇舉辦的特展「檔案/現成物」也同步展出至4月13日,並延長開放時間,歡迎民眾踴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