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藝同歡度母親節特別音樂饗宴 ~ 台南文化中心星光音樂廣場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臺南文化中心為迎接母親節到來,特規畫應景的「母親佳節」活動,於下午五點至六點半在戶外星光音樂廣場舉辦四場(5月6日、7日、13日至14日)的音樂饗宴,歡迎臺南市民朋友咻揪母親藝同牽起手踴躍蒞臨聆賞,勿錯過良機,共享佳節歡樂氣氛。
四場不同類型的音樂演出,5月6日邀請弦嗓樂團,弦嗓樂團是在音樂的成長路上,彼此結緣而創弦嗓音樂工作室組成的樂團,共同唱出屬於他們對音樂的熱誠,樂團當中有位來自越南女主唱杜艷嬌莉,不僅收到台南市長黃偉哲肯定,同時也發行單曲:幸福時光、團圓以及自創曲:海浪哭泣、忘啊忘啊,而5月7日獨立樂手-郭于齊(阿七),擅長用溫暖的歌聲療癒人心、歡快的節奏為聽覺增添色彩,這兩日將以年輕人角度用歌聲述說對母親的感恩;5月13日特別邀請留法歸國的巴黎吉他詩人蔡世鴻與鋼弦、古典的雙棲吉他演奏家陳俊羽帶來雙吉他演奏,尼龍弦溫和柔美與鋼弦吉他清晰明亮的鮮明對比為大家帶來雙重享受。曲風從古典吉他的傳統經典、鋼弦Fingerstyle原創曲到西洋、日本、中文老歌、流行歌曲、動漫改編應有盡有,讓不同世代的聽眾找到屬於自己的歌。同時兩位演奏家也會帶來獨奏曲呈現自己的音樂個性與樂器特質,同時展現出作曲家在兩種吉他創作的設計巧思-藝同聽吉他在唱歌;5月14日『方圓之間室內樂團』是一群熱愛古典音樂的青年演奏家與音樂教育者組成,多年來不斷致力於推廣傑出音樂作品、培養喜愛音樂人士,以期提昇本土音樂層次,這樂團是由團長蔡世鴻老師與2位團員-李國禎、何立婷合奏演出,期以「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為使命將音樂散播至全臺灣。
歡迎市民在母親佳節的午后前往享受美麗、溫馨的音樂時光,用音樂洗滌忙碌的生活壓力,靜心聆賞音樂之美,讓身心獲得舒展,享受更豐富假日的休閒生活。
重要民俗「學甲上白礁」授證 民俗文化資產永續流傳 展現臺灣團結及深厚文化生命力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文化部2022年公告登錄「學甲上白礁」為重要民俗,並認定「財團法人台灣省台南縣學甲慈濟宮」為保存者。4/30日適逢學甲上白礁隆重祭典,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代表文化部長史哲頒授重要民俗認定證書,由慈濟宮副董事長陳俊男代表接受證書,臺南市副市長葉澤山到場見證。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參加上白礁祭典感動地表示,「我是學甲的子弟,以身為學甲人為榮、以身為保生大帝庇佑的子民為傲」。奉祀保生大帝「開基二大帝」的學甲慈濟宮,於1701年正式建廟至今已有322年歷史,是臺灣極古老的寺廟,三百多年來締造了光榮的歷史,有3組/6件珍貴「葉王交趾陶」被指定為國寶,並保存上百件交趾陶、墨寶等古物,1985年成為臺南市定古蹟,2022年「學甲上白礁」登錄為國家第22個、臺南第6個重要民俗。
李連權指出,廟方於保生大帝神誕日前舉辦「上白礁」即是「前往白礁鄉謁祖」的意思,具有表現人民飲水思源、將傳統文化保留及傳承、展現在地人團結互助的精神等意義。每一年的上白礁活動及四年一科的刈香從無間斷,也呈現學甲慈濟宮保存傳統祭祀儀典的努力,以及三百多年來各方信眾自發性、持續性地參與,使民俗活動興旺不墜,期盼學甲能成為國家之光、面對世界的窗口。
文化部表示,學甲慈濟宮主祀保生大帝,由保生大帝信仰衍生而出的上白礁祭儀,歷經清領、日治及戰後等時期,儘管歷史與社會變遷,世代「學甲十三庄」信眾仍持續承傳這項百年民俗活動迄今。「上白礁」展現豐沛的文化生命力,是臺灣民俗中重要的文化信仰活動,經2022年8月文化部民俗審議委員會一致肯定,登錄「學甲上白礁」為我國重要民俗文化資產。
「學甲上白礁」從清代發展至今,雖隨著時代演變,但祭典儀式、香境香路及各十三庄宮廟自組之藝閣、陣頭迄今仍維持一定的傳統性,並富含在地文化特色,如儀式性的宮內祭典、白礁亭謁祖祭典;傳統出香及入廟儀式的法師接香、將軍溪畔「大道公埔」的請水請火請香、廟埕過火淨穢等;平常年一日香儀式之外,逢子、辰、申年則有四年一科刈香活動,遶巡十三庄並有過堡之俗,香陣中穿插自組藝閣、文武陣頭,尤以保存孩童裝扮之真人藝閣,以及以傳統人力扛抬的龍頭鳳尾蜈蚣陣最具特色。
文化部表示,為保存及傳承臺灣珍貴的民俗文化資產,文化部自2009年起陸續登錄雞籠中元祭、白沙屯媽祖進香、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羅漢門迎佛祖、褒忠亭義民節祭典、賽夏族paSta'ay(矮靈祭)、邵族Tungkariri Lus'an(祖靈祭)、鄒族mayasvi(戰祭)等重要民俗,展現臺灣族群文化的多元性,充分體現臺灣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文化部強調,民俗文化資產的傳承與延續,除了祭祀儀典的保存,更有賴於在地民眾自發性、持續性地參與。文化部將與地方共同擬定與推展各項保存維護工作,讓臺灣民俗文化資產永續流傳,彰顯臺灣多元文化價值。
臺灣電影魅力席捲第25屆烏迪內遠東國際影展 傅天余《本日公休》摘下 「最佳劇本桑獎」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義大利烏迪內遠東國際影展(Udine Far East Film Festival)再傳捷報,義國時間4月30日凌晨0時30分在義國北部烏迪內市(Udine)舉行的第25屆頒獎典禮,臺灣導演傅天余自編自導作品《本日公休》自43部11個亞洲國家強片中脫穎而出,榮獲「最佳劇本桑獎」大獎肯定。文化部長史哲於第一時間透過駐義大利代表處文化組向導演傅天余致賀並同感驕傲,史哲表示,將持續支持臺灣內容「T-content」,讓文化黑潮席捲世界。
由金獎影后陸小芬主演的《本日公休》來自導演傅天余的家庭故事,2020年獲得文化部國產電影長片輔導金支持,並由文策院投資成立的伯樂影業公司共同製作,義大利時間4月24日舉行歐洲首映。傅天余在領獎時驚喜表示,「很榮幸也很開心獲評審肯定,這部電影講述人與人之間聯繫的故事,我相信電影可以連結不同的國家與文化。」國際評審團評語指出,「這並不容易,因為本屆有許多好的故事可供選擇,但我們最終都專注於同一個故事《本日公休》,因為他是最讓我們感動的。」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上任後即積極進行文化部及法人資源整合,建立投資補助合作機制,打造投資媒合綠色通道及爭取投資抵減優惠等,以加速及加大資本市場支持臺灣文化內容,提升臺灣影視製作規模,爭取更多的國際投資、合作。文化部未來也將持續從人才、作品、市場全面推升臺灣的影視作品,並運用文化部駐外單位之力,繼續支持與鼓勵臺灣影視內容全球放映及推廣,輸出臺灣頂尖優質的原創IP故事與豐富多元的本土文化。
第25屆烏迪內遠東國際影展競賽獎項公布網頁:https://www.fareastfilm.com/notizie/i-vincitori-del-feff25/
2023年4月29日 星期六
跨時代的藝術瑰寶 「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盛大開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4/29日舉辦「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開幕式,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國立臺灣美術館長廖仁義,以及來自全國各地不同世代的參展藝術家共聚一堂,共同祝賀國美館開館35年來規模最大的典藏展圓滿開幕。
國美館表示,展覽由國美館研究人員黃舒屏與賴駿杰擔任策展人,是國美館歷來規模最大的典藏展,一舉展出自1988年開館以來,陸續收藏的200組件典藏作品,並扣合美術館的幾個重要階段和代表性事件,以4個不同時代跨度的主題,從明清書畫、日治時期臺府展經典作品,一直到現代主義在臺灣,最後來到當代藝術勃發的1980-1990年代,乃至於2000年後反映網路、電子媒體發展等多元藝術形式,其中包含難得一見的國寶級珍品,如林玉山的〈蓮池〉(1930),亦有陳澄波〈嘉義遊園地〉等重要古物,以及近期所購藏的重要現當代藝術作品成果。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不僅是檢視國美館研究、典藏、展示的能量,更反映了國家對國美館的期許,從展覽中,我們得以見到臺灣藝術史被累積、被記憶、被看見的過程;從每一件作品中,更讓我們看見當時的時代,以及藝術家的洞見、啟發,甚至超越時代的勇氣,這些都是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們的重要軌跡。期許國美館在臺灣藝術史上持續有更多的貢獻、累積,並且讓更多的臺灣人看見臺灣豐碩、多元的藝術史,「美術館的任務不只是養成國民的文化意識,更期待我們擁有具有文化意識的國民,用文化建立臺灣的主體意識」,讓臺灣藝術史建構臺灣成為擁有更豐富文化內容、自信的地方。
國美館長廖仁義表示,「國美館這個大房子住了五代人的大家族」,以目前正在展覽的黃土水來說,他如果還健在的話,應該有130歲,是曾曾祖父輩,還有廖繼春與陳澄波;再下來曾祖父輩是100至110歲,例如張義雄、張萬傳、王攀元等;再下來80到90歲,謝里法、陳道明、韓湘寧,屬於爺爺這一輩;60到70歲這一輩的有羅青、莊普、程代勒;還有年輕一點的當代藝術家:楊茂林、陸先銘、姚瑞中、伊誕.巴瓦瓦隆、常陵、陳永賢等人。今年6月25日是國美館35週年,特別舉辦典藏展主要希望社會大眾看見國美館的經典作品,另方面也讓大家可以看見國美館在重建臺灣美術史的表現,也想向藝術界說明,國美館能夠承擔研究、展示、教育這幾項美術對社會的責任。廖仁義並向近期過世的藝術家致敬,何肇衢、朱銘、王雅慧等,感謝臺灣藝術家百年來的努力。
策展人黃舒屏說明,本次展出作品最早是19世紀來臺曾與臺籍文人有所交流的畫家謝琯樵的花鳥作品,也有多件臺府展時期的精采作品,林玉山、郭雪湖、陳澄波、廖繼春、何肇衢,以及臺灣現代藝術運動重要的藝術家李仲生、陳庭詩、劉國松、陳道明、韓湘寧、蕭勤、李錫奇、朱為白、莊世和等,還有站在當代藝術萌芽前沿的兩位代表性藝術家賴純純、莊普的作品。這些藝術家的珍貴作品代表著臺灣文化藝術發展的時代軌跡與面貌,這也是展覽主題「時代記憶」的由來,藝術透過視覺圖像和文化感知來名喚觀賞者對於在地方及時空的連結,而從臺灣的藝術風格溯源也可看出臺灣不只是地方,也和世界的文化脈絡產生緊密的關係。另外展覽特別設立水墨藏品專區,突顯臺灣創作者在此類別上時代性的美學突破。黃舒屏說,「這次展出作品橫跨了數個世代,展品的策劃主旨除了希望呈現國美館豐富的收藏樣貌,也藉此爬梳美術館在臺灣藝術典藏、研究和展覽上跨越不同時代的歷史進程和文化觀點,讓觀眾更加了解國美館在不同階段的美術使命和角色」。
代表致詞的藝術家賴純純表示,「國美館的35週年也記憶了我的青春,今年我70歲,從我35歲開始記憶到現在35年」。這次展覽的藝術家作品,可以看出不同時期藝術家生命的回憶,這些都是點點滴滴的情感記憶,情感就是藝術家最想要表達內心的一種渴望,跟時代與土地的一種精神,藝術家的投入不只是美學發展或與時代的對話,更重要的是他想要把內心對世界的希望與渴望表達出來,與更多人分享。
國美館說明,展覽藉由4個主題展示系列來介紹國美館在每一個年代與臺灣藝術史的重要關聯,各自標示出國美館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對於臺灣美術的研究取向、典藏歷史及展覽觀點的發展進程。主題一「臺灣美術的溯源與風格變異」強調臺灣美術的主體性建構,以及美術風格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發展和轉變;主題二「臺灣現代藝術的實驗與創新」主要聚焦國美館現代主義的抽象繪畫藏品,以及60至90年代受到西潮影響下的現代藝術及早期當代藝術藏品;主題三「當代藝術的宣告和議題」則以1999年在美術館所進行的大型藝術行為「引爆臺灣省立美術館」為引,宣告國美館不破不立的時代挑戰,美術館於此時期開始入藏臺灣當代藝術作品;主題四「從生活的呢喃到介入歷史」一方面以2000年作為時間基準,另一方面也試圖對應國美館在典藏歷程中的時代轉進,亦可從所選作品中觀察到藝術家對當代世界的焦慮與批判。
「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即日起至12月31日展出,其中主題三、四因展覽檔期和空間的規劃將分別於6月25日及7月23日下檔,以臺灣近現代重要經典藏品為主的兩大主題區則持續展出至年底,請民眾把握難得的機會。
2023年4月28日 星期五
鄭成功祭典4/29舉行 祈求臺灣與臺南繼續向前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明延平王鄭成功來臺362周年中樞祭典,4/29日於臺南市延平郡王祠舉行,祭典由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主祭;臺南市政府葉澤山副市長、金門縣政府謝世傑秘書長陪祭,現場還有來自鄭成功出生地日本平戶市的親善訪問團、馬來西亞檳城開山王廟、各縣市鄭氏宗親會、全國奉祀鄭成功聯合會及各廟宇代表、鄭成功第八世孫鄭子香後裔鄭子香子孫會之代表擔任與祭官,典禮莊嚴隆重。
臺南市葉副市長表示,17世紀時鄭成功以臺南為基地,將臺灣推上國際舞臺,重建臺灣在大航海時代的定位,對當時的多元文化及跨國交流開啟了新篇章。今日代表市長及全體市民,感謝鄭副院長代表前來主祭,也歡迎來自國內外各界貴賓來到臺南參加鄭成功中樞祭典。今年是歷經新冠疫情以來參與人數規模最大的一次,包括睽違3年、第30次組團來臺參加鄭成功中樞祭典的日本平戶親善訪問團;也感謝金門縣政府每年均前來參加,平戶、臺南與金門均是因為鄭成功的緣由串連起數十年不斷的城市文化交流。更感謝全國各地奉祀鄭成功的廟宇以及各縣市鄭氏宗親會每年不間斷的共襄盛舉。
葉副市長指出臺南市保有諸多與鄭成功相關或明鄭時期留下來的歷史場域。在臺南,可以發現「成功」在臺南的飲食、古蹟、學校、路名可以說是無所不在。而近年來,市府以鄭成功及其他歷史人物為主題所設計的多樣伴手禮,例如成功洋芋片、成功爆米花、成功啤酒等,每每上市均引起熱烈討論,也展現市府將歷史文化與觀光、人文傳承的延續發展;而將文化落實在生活面,進而達到傳承目的,也正是臺南市做為臺灣文化首都的責任。
葉副市長也代表臺南市全體市民,感謝各界代表的參與,也希望能在延平王的庇佑下,與更多城市結緣交流、持續深化文化外交,臺南和臺灣繼續前進。
淺山不淺,百年瞬間 「玉井淺山市」再度登場 用五感體驗說山的故事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 為打造山城新形象,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攜手在地青農,於29、30日舉辦「2023玉井淺山市春季場」活動,現場聚集近60攤特色品牌,除消費滿額贈送週邊商品外,還有互動遊戲體驗,並以在地食材為主題推出淺山料理秀、主題風味餐盒等內容,讓來訪遊客感受到當地的人文底蘊!
「玉井淺山市」去年首度登場廣獲好評,今年也繼續在舊玉井糖廠腹地舉行。葉澤山副市長表示,玉井糖廠營運之時為臺南山城帶來繁榮盛況,是許多居民難以忘懷的記憶,選擇舊糖廠道路的樹糖街作為活動場地,也有意呼應當時往糖廠中山堂看電影而聚集的人潮,希冀透過市集各種推廣項目的呈現,連結地方歷史與產業發展的進程。
文化局指出,去年與玉井工商進行館校合作,在成大歷史系博物館運籌團隊協助下,讓師生用身體感受噍吧哖事件歷史。今年更進一步與該校餐管科合作推出「主題風味餐盒」,取史料記載或民間軼事中、當時食材,如番薯、竹筍、生香蕉、羅氏鹽膚木等,再搭配當地物產,將平板的歷史化為舌尖上的味覺,也讓學生發揮所長之餘,更深入到地方的過往。
在本次「玉井淺山市」中,除首日特別邀請環境料理師Nuya Ahanah現場料理歷史食材外,還有假設抗日民兵在山中情境的「山林生存闖關」、遊玩各種地方知識的「驚奇博物館行動列車」、走訪糖廠附近街廓的「街區走讀」,以及從白堊土紋理為靈感的「撕紙畫創作」與搭配當地物產的「手作體驗」等內容,民眾可透過這些體驗,更貼近在地歷史文化內涵。
活動為支持農友,特別設計了限量的杯墊、帆布袋等周邊商品,只要購買市集券達一定金額,即可免費獲得這些回饋禮品,而為擴大推廣效益,也順勢規劃「臺南淺山護照」LINE帳號,使用者可享有臺南淺山地區80多間店家所提供的相關優惠,後續也預計有集章或解謎行動的規劃,讓這款電子護照成為臺南淺山旅遊的實用工具。
本次活動由臺南市立博物館與臺南市曾文溪觀光產業發展協會合辦,期藉由「玉井淺山市」打造山城農業、文化藝術等資源的整合平台,呈現物產形象之外更多元的淺山面貌,期許提升當地文化觀光的價值與可能性。
2023南方影展巡迴開跑 跨足全臺13縣市45場次 四月至十月不間斷放映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2023南方影展巡迴開跑囉!2023年為南方影展第二次舉辦巡迴放映活動。自2020年開始,南方影展開啟雙年展的展演模式,偶數年在臺南舉辦實體影展,奇數年則啟動全國巡迴及國際交流。為了讓更多觀眾看見這些來自世界各地優秀、另類且值得被發掘與討論的華人作品之外,影展今年積極將作品帶往各國影展及影視推廣單位,希望提高南方影展入圍及得獎作品的國際知名度,並促使臺灣導演有機會和國際影人交流。
本次巡迴片單有近50部2022第二十一屆南方影展之入圍及得獎作品。影片來自全球各地,包含臺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法國等,並囊括紀錄、劇情、實驗、動畫各類型。在內容和題材上豐富多元,涵蓋性別及自我探索、家庭關係、歷史創傷、當代科技和人類關係等。不少作品在拍攝或呈現手法上,嘗試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突破和創新,打破過往對於議題性電影艱澀無趣的印象!
第二十一屆首獎作品《KAREN》,為曾入圍金馬獎,並於釜山影展獲獎的導演廖克發拍攝。電影關注一個印度裔家庭在馬來西亞社會所遭受的種族歧視及無奈。矛盾的社會現象以及種族主義所帶來的外部撕裂與內在創傷,是臺灣人再熟悉不過的課題。而許多影迷引頸期盼二刷、三刷的最佳劇情長片《椒麻堂會》,則是橫掃國外各大影展獎項,且於臺灣首映後口碑爆棚大作。導演邱炯炯對於電影中美術及手工的堅持,讓每一個畫面都精巧得令人目不轉睛,以魔幻手法融合川劇呈現出導演自身及家族的故事。
本屆最佳劇情短片則由臺南在地藝術工作團隊——你哥影視社的《宿舍》奪得。影片透過重演,進而重新論述一場越南女性移工抗議事件,在寫實與魔幻之間譜出一個能夠游移的空間。其他得獎作品包含洪瑋伶《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黃榮俊《梅婆》、許卉林《台灣男子葉石濤》、白凱名《洞》等。
今年的巡迴活動以「影像藝文基地串聯」、 「校園影像教育」、「巷口電影院」三個子專題規劃,預計有45場放映,也規劃多場映後座談。放映地區包含花蓮、屏東、高雄、嘉義、臺中、新北等十三縣市,除了與在地串連,讓電影藝術深入民眾生活,也透過戶外放映將電影帶至離戲院較遠的地區,讓「看電影」能成為日常的一部份。
2023南方影展亦致力將電影藝術帶進校園,除了讓藝術、影視、表演相關科系的學生有機會接觸並觀摩多元的作品,也讓尚未熟悉影展的同學能藉此認識台灣影視產業。而今年我們更規劃一系列影像教育課程,預計與臺南幾所高中/職合作,除善盡影像教育責任之外,也設計工作坊讓學生能深入了解電影語言、影像美學以及影像如何運作等。
巷口電影院則選映經典修復電影進行戶外放映,包含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數位修復後的《龍山寺之戀》、由「國寶歌王」文夏主演的《再見台北》等。另外亦特別選映2021年修復完成、老少咸宜的動畫片《魔法阿媽》,鼓勵民眾扶老攜幼參與活動。本專題放映地點多位於廟埕、教堂空地等。帶著放映設備,南方影展將深入社區,吸引居民踏出家中,與街坊鄰居一同重溫經典電影,也在過程中了解底片修復及保存的重要性。
今年年底(預計11月),影展更將以臺南為中心舉辦影像特展。活動內容正如火如荼策劃中,敬請期待!
詳細巡迴場次及映後座談資訊預計於4/28發布,並將同步更新於官網南方影展官網(https://festival.south.org.tw)、臉書粉絲專頁、Instagram官方帳號,歡迎持續追蹤南方影展,掌握最新消息!
藝術家傅雅雯用擊掌探索人生 跨國共製之作 德國舞蹈節首演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與德國舞蹈節Facing The Dance合作,於4月26日在德勒斯登聖保利劇院(TheaterRuine St. Pauli)推出由臺灣藝術家傅雅雯所編創作品《Clapping, For more?》,現場不僅收獲觀眾掌聲與真實反饋,亦收到後續邀演,為臺灣國際創作合作增添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Clapping, For more?》以「掌聲」與「回聲」為概念,運用科技媒體技術帶來身歷其境的環繞聲響,讓觀眾沉浸地產生共鳴,並在裝置的殞落中與舞者一同歸於平靜。舞作以二戰被摧毀的教堂為背景,一名被虛擬手掌包圍的舞者在幽微的舞台上獨舞,在漫步中找尋自我。經由觸碰所產生的聲音軌跡,實驗性地放大了各種模糊動機的拍擊過程,同時讓觀者透過舞作思考手掌在人際交流中象徵的意義,反思並質疑舊有的刻板印象,形成新的溝通意識。
由藝術家傅雅雯、編舞家莊凱竣、聲音藝術家Daniel Romero、舞者Seraphine Detscher聯手製作的《Clapping, For more?》,獲得文化部臺灣文化光點計畫支持,透過臺灣、西班牙及德國的跨國共製合作,再次讓國際看見臺灣新一代的藝術形式與實踐。
藝術家傅雅雯為德國tamtam ART BERLIN藝術總監,2019年高雄美術獎得主,2021年曾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辦理個展《變形中》,2022年獲選為韓國文化中心聯展推薦國際藝術家,在柏林及倫敦的韓國文化中心展出,經年活躍於德語區各大藝文場館。
2023年4月27日 星期四
深耕在地藝術教育―112學年度「藝師藝有」計畫徵件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承辦教育部「藝師藝有:鼓勵學校延聘在地文化工作者或傳統藝師計畫」,日前於4月21日下午在中央聯合辦公大樓辦理112學年度藝師藝有新計畫說明會,並採線上視訊方式同步進行,以鼓勵更多藝術才能班(含資賦優異班)加入計畫,持續深耕在地藝術或傳統工藝教育。
說明會由計畫主持人南大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林美吟教授主持,林教授表示,藝師藝有計畫由去年開始將課程期程延長調整至一學年,讓課程內容可以安排更深更廣。今年度為增進跨部會合作與資源共享,提升藝才教育環境,並找尋與在地文化深度結合的可能性,本計畫首次與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之傳統藝術接班人計畫合作推廣,新增藝師接班萌芽方案,由傳藝中心提供「傳統藝術接班人―傳統工藝推廣計畫」有意願合作的藝師及結業藝生名單,期盼透過不同領域的師資交流,讓傳統藝術從校園萌芽,交流傳承藝術知識與技能。
112學年度計畫徵件即日起至5月26日截止,將由教育部邀請各領域專業委員組成審查小組,提供合作學校最大的協助,並爭取更多相關資源以利雙方合作,期待計畫推動與活動執行能更具成效。
歡迎有意願參與提案之藝術才能班(含資賦優異班)報名參加,相關資訊請參閱藝師藝有計畫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eartproject)。若對計畫內容有任何相關問題,歡迎與南大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鄭小姐、江小姐聯絡,電話:06-2133111轉分機658,電子信箱:moeartproject@gmail.com。
瑞士洛桑國際漫畫節 林其蔚作品揭幕發聲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駐法國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巴文中心)首度攜手瑞士洛桑Plateforme 10藝文園區基金會,邀請臺灣旅法聲響藝術家林其蔚與瑞士ASVR室內合唱團(L'Académie vocale de Suisse romande)合作,共同為「瑞士洛桑國際漫畫節」(BDFIL)揭開序幕,在4月30日至5月13日期間進行5場演出。
「林其蔚-洛桑聲音模組」計畫將以《書譜》及《磁帶音樂》等2件作品組成5場聲響演出。《書譜》藉6名表演者閱讀手中圖譜即興轉換聲音,創造同步的複音表演;《磁帶音樂》則由6名表演者邀請觀眾在未經告知遊戲規則的狀況下,共同循順時鐘方向傳送著帶子,各隨其意或誦或唱出不具意義的字母音節組合。2作均以聲音為媒介的社會測量計畫,同一條帶子在不同團體所發出的聲響迥異,形塑各種空間與社群截然不同的聲音雕塑。
巴文中心表示,瑞士洛桑Plateforme 10藝文園區基金會轄下計有瑞士洛桑美術館(Musée cantonal des Beaux-Arts, MCBA)、應用設計博物館(MUDAC)及愛麗舍攝影博物館(Photo Elysée)共3座場館。館方作為「瑞士洛桑國際漫畫節」官方合作夥伴,特別邀請林其蔚於漫畫節開幕演出,展現臺灣視覺及聲響的多元文化面貌,在國際平台持續為臺灣發聲。
林其蔚為臺灣聲響藝術先鋒,曾研讀法國文學、臺灣傳統藝術及新媒體藝術創作,參與噪音實驗團體「零與聲音解放組織」,並於1990年代擔任各種地下噪音節目策劃。近年聲音創作發表遍及各國,總數超過200場,其作品結合身體行動、行為表演探索感官與意識的極限,並嘗試開發新的知覺模式。《磁帶音樂》系列也曾於法國龐畢度中心、英國泰特美術館及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等地演出。
瑞士洛桑國際漫畫節「林其蔚-洛桑聲音模組」活動網頁:https://reurl.cc/4QVglj
「原民、漢人與官府的交織物語」番外篇 「臺史博X故宮X臺博三館聯合數位實驗展」即日起於臺史博精彩開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數位科技當道,展場還能這樣玩創意!故宮、臺博與臺史博共同合作的三館聯展剛落幕,臺史博即透過多項數位應用工具將原本的展場帶出新模樣。
2021年至202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共同完成策劃了「原民、漢人與官府的交織物語」特展,三館以各自館藏文物的特色,合作呈現了臺灣歷史上的三個主角:原住民(臺博)、漢人常民(臺史博),與中國宮廷/官府(故宮),讓三方文物映照出臺灣多元人群豐沛的物質文化。儘管「物件」通常是博物館展場上的主角,但如果把實體抽離了,讓數位技術登上舞臺成為關鍵演員,又能打造出甚麼樣的故事與思考?帶著這個提問,臺史博運用展覽原有的環境,試圖在三館聯展的真品文物退場後,重新以「數位應用展件」嘗試幾種具實驗性的展示案例。
首先,由美國藝術家Zach Lieberman和本次展示設計團隊:自光體設計(ES DESIGN STUDIO)、螢光系動態藝術(NEON • GALAXY)共同合作打造的影像,透過光影手法,讓整個展場空間成為一組「程式藝術作品」。影片將故宮、臺博、臺史博個別數百張主題文物圖像,搭組部分當代物件,共2050張影像素材,透過程式的客觀演算,三館文物的視覺特徵經歷了一段拚湊、組合,形成一番新的「交織景觀」。在本次數位實驗展中,這些影像不再是文物的配角,而是建立制霸整場空間的感官效果。
除此之外,也將嘗試幾種藏品的數位展示應用,如將排灣族雙連杯利用3D列印技術,打造可供觸摸、手感體驗型的教具型展品,或者讓宮廷中的鼻煙壺來場不同媒材的多元變身,不論是提供給視覺不便者的科技平權或者是藏品材質上的創新摸索,都是本次展覽的新嘗試。還有3D數位文物,有別於真品文物靜置於展櫃的觀看方式,提供觀眾720度翻轉細看的品賞體驗。最後,更多的數位藝術創作將物件以不同的想像編織起來,又會帶來什麼樣的視覺體驗?臺史博歡迎大家一起走入展場享受獨特的觀展經驗。
「原民、漢人與官府的交織物語番外篇:臺史博X故宮X臺博三館聯合數位實驗展」自即日起至2023年8月13日,於臺史博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一特展室展出,更多相關展覽及活動資訊請關注臺史博官網(www.nmth.gov.tw)及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MTH100)
南大戲劇推出《不標準答案》歡迎索票欣賞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114級大二學生,將於6月2號(星期五)晚間七點半、6月3日(星期六)下午兩點半與七點半,於南大榮譽校區D203多功能實驗劇場,6月4日(星期日)下午兩點半,假灣里活動中心進行口述歷史《不標準答案》劇展表演,希望能將青年世代的心聲和故事,與在地鄉親和長者作青銀交流。
《不標準答案》是由三齣短劇組成,分別為《音你而在》、《破繭》及《結家》。在南大戲劇系王婉容教授、林禹緒老師的指導帶領下,三齣短劇全由大二同學自編、自製、自導、自演。透過同學們各自分享與親情、愛情或自我成長有關的親身經歷,再經由課堂上的討論與集體即興創作共同完成劇目。希望能夠透過看戲的過程,帶領觀眾重溫過去的青春時光,也對當下不同階段感到困惑的人生難題,透過青年世代的眼光和故事,產生出不同的靈感去面對或放下。
此外,6月4日在灣里活動中心演出並結合王婉容教授主持的「教育部臺南大學跨領域人文社會創新實務鏈結計畫」之豐富地方文化藝文創作展覽,包括南大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高實珩教授和吳鴻滄老師指導的南大版畫課程―黃金海岸版畫展、董維琇老師指導的藝術教育課程―濱海小學藝術教育展、通識課程葉政忠老師指導的文創與社區課程―社區小旅行導覽摺頁展等,在灣裡地區形成一個具有在地特色和草根文化與青年世代心聲的社區藝術展。
本演出各場次皆為免費索票觀賞,4月28日起開放線上索票(https://forms.gle/yWZusDdS9GRY62uh9),演出當日現場另提供限額票卷,歡迎大眾蒞臨觀賞,也歡迎大眾於6月4日前往灣里活動中心,上午可以觀賞相關展覽,下午則可以索票觀賞《不標準答案》,為灣裡這個美麗的濱海小鎮,掀起藝術的新浪潮。
演出相關訊息請上網搜尋「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口述歷史劇場FB」,或洽南大戲劇呂小姐(06-2606123分機7606)、總執行製作周同學0910348457、曾同學0932095921、E-mail:114oralhistory@gmail.com。
傳藝Go Young作伙來 囝仔看戲笑嗨嗨 全臺超過200所學校參與 傳統藝術接軌臺灣新世代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為推動傳統藝術向下扎根,文化部、教育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與縣市政府共同合作辦理「112年傳藝Go Young培育計畫」自即日起開跑,今(27)日特別召開活動記者會,除了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與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長武曉霞聯袂出席外,並邀請參與計畫的9個縣市政府代表共同與會,透過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歌仔戲與臺北木偶劇團的布袋戲巧妙演出,並和與會的新北市秀朗國小學童進行互動,在小朋友熱烈的反應與笑聲中,為計畫拉開序幕。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文化的保存和傳遞,政府最重要的任務即是向下扎根、建構支持性環境,結構化的整合需要文化部、教育部及縣市政府的攜手合作,尤其是要透過縣市政府努力把資源帶到學校,未來更期待持續與教育部、各縣市政府共同合作開發屬於兒少及青年的文化生活內容。今年傳藝中心主辦的「傳藝Go Young培育計畫」與教育部及縣市政府共同推動,規劃傳統表演藝術團隊進校,或帶領學童至專業表演場館欣賞演出,可鼓勵學童親近藝術,尤其傳統表演藝術生動活潑,深度展現了美學及文化表徵,是政府部門合作要送給小朋友的禮物,希望小朋友們喜歡,也期待傳統藝術走入孩子們的生活,未來呼朋引伴到廟口看戲,甚至走上舞台演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則說明,「112年傳藝Go Young培育計畫」是第一年推動,將與9個縣市共同合作,包括新北市、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活動期間將有超過200所學校參與、參與學童數可達50,000名以上,其中有88所偏鄉的學校,6,200名以上偏鄉的孩子;投入計畫的臺灣演藝團隊則超過50個,節目包括歌仔戲、布袋戲、皮影戲、傀儡戲、原住民古謠、客家戲、客家歌謠、滿州民謠,以及傳統音樂等9個類型,內容豐富多元。此外,陳悅宜也表示,希望傳統藝術能從小扎根,讓小朋友們能夠認識進而喜愛自己的文化,希望大家不要當自己故鄉的異鄉人。除了期待未來傳藝Go Young培育計畫能遍及全臺,創造更密集的藝文體驗,未來將進一步透過兒童戲曲劇本開發、兒童戲曲音樂創編設計,以及校園巡演等方式,鼓勵兒童戲曲編創人才開發作品,促進優質創編作品進入校園,藉由精心打造的戲曲及音樂節目巡迴演出,創造兒童觀賞或參與傳統表演藝術的機會,從潛移默化中持續於校園累積發酵,從小培養戲曲欣賞人口,接軌年輕世代。
教育部司長武曉霞表示,教育部過去和文化部合作了很長的時間,例如「藝起來尋美」計畫,希望能夠透過12年國教課綱把藝術教育的內涵課綱化,融合成課程在校園中推動,「藝師藝有」計畫也推介藝術大師們進入校園,給藝術才能班的孩子支持和指導,今年起教育部也把傳藝中心的「傳統藝術接班人」納入師資來源,未來教育部和文化部合作的步伐可以跨得更大,尤其傳統藝術有美好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不但能傳承還會創新,透過教育與文化部門共同攜手合作,期待讓優美的傳統表演藝術在校園中一場一場的演出,相信會花開遍地,有更蓬勃的發展。
傳藝中心表示,「112年傳藝Go Young培育計畫」執行期程將自今年4月至11月於9個縣市陸續展開,特別感謝各縣市政府踴躍投入計畫,也感謝眾多傳統表演藝術團隊的演出呈現,讓教育體系與傳統藝術有機結合,提供校園與傳統藝術連結的新契機。期盼在各界努力共同推動之下,讓傳統藝術得以扎根在臺灣囝仔的日常生活之中,讓新世代對自身土地文化有更深層的認識和喜愛。
何孟娟重返紐約創作地 「共振─魏斯貝絲計畫」紐約開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臺灣藝術家何孟娟以紐約藝術家居住的魏斯貝絲公寓為主角,並歷時10年發展的創作,繼去年在臺北市立美術館於「空間迷向—何孟娟個展」展出後,今年移師紐約,自5月5日至26日在公寓委員會經營的魏斯貝絲藝廊展出。
魏斯貝絲公寓是美國第一個將工業建築活化為藝術家社區的案例,擁有384個工作室及數個展演活動空間,提供各領域藝術家居住。不少紐約藝文界知名人士皆曾居住在此,包含攝影家黛安・阿巴斯(Diane Arbus)、舞台劇演員大衛・格林斯潘(David Greenspan)、舞蹈家摩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錄像藝術先驅白南準(Nam June Paik)及影星馮・迪索(Vin Diesel)等人。
在文化部駐村計畫及亞洲文化協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紐約獎助計畫的支持下,何孟娟從2013年起三度赴美駐地研究,認識了藝術家住戶,與他們交心、訪談、留下影像紀錄,深入探索紐約藝術家不為人知的一面,更帶入他們藝術創作的態度,呈現波瀾人生的瀟灑自若。
展覽將呈現何孟娟魏斯貝絲計畫2013年至今的部分作品,以攝影、錄像及紀錄片為主,此外還有與藝術家陳肇驊合作的全新NFT裝置作品,呈現魏斯貝絲藝術公寓自1970年代迄今的日常樣貌。
藝術家何孟娟表示,展覽名稱中的「共振」就是她和藝術家們的共同回憶,這次與藝術家們見面,依然是熱淚盈眶的感動。疫情漫長的3年中,有許多藝術家離世,哀傷與思念經過了長時間的反芻,或許她再也看不到當中的許多人,但他們的作品及故事依然流傳,影響著這個世界,這就是生命和藝術的價值。她說,「我希望以自己的方式,盡可能呈現出這些既美麗又充滿力量的人們。」
文化部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表示,「魏斯貝絲計畫」不僅只是記載這棟藝術公寓和住戶們的生活剪影,也突顯臺灣藝術家的獨特視角,對於「人」、「空間」及「歷史」的關懷與演繹,超越國界及跨文化的藩籬。有關展覽詳情,請至魏斯貝絲藝廊官網(https://westbeth.org/event/isa-ho-resonance-westbeth-project/)查詢。
2023年4月26日 星期三
南大音樂系舉辦「行動代號:路德維希003」音樂會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配合一年一度的藝術季,於4月29日(星期六)晚間7時30分,在該校雅音樓音樂廳舉辦「行動代號:路德維希003」音樂會,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參加。
此場音樂會由南大音樂學系管弦樂團演出,並特別邀請立陶宛知名指揮家Modestas Barkauskas擔任指揮,表演曲目為「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第一號C大調交響曲,作品編號21」及「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第二號D大調交響曲,作品編號36」,以歷久彌新的動人樂曲,讓觀眾倘佯在音符堆疊的世界,享受豐富的音樂之旅。
南大音樂系表示,感謝Modestas Barkauskas大師的親臨指導,增進學生音樂視野,並提升專業演奏能力。本場音樂會採免費入場,誠摯邀請社會各界蒞臨,一同感受樂曲之魅力。詳細資訊請洽南大音樂系郭小姐,06-2133111分機712。
台南市立醫院失智社區服務據點 帶長輩春遊戶外教學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台南報導】
根據衛福部統計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有1位失智者。隨著台灣人口老化,罹患失智症的人也越來越多,失智症的照顧無法靠單一面向的就能完善,需要多方的配合以及持續的關懷與諒解,才能讓失智症者與照顧者得到好的支持與照護。台南市立醫院4/27日帶領五大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的長輩與照顧者,一同體驗戶外教學的樂趣,期盼創造彼此獨有的寶貴記憶,更強調陪伴關懷能夠帶來幸福感。
台南市立醫院長照課從2017年開始承接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至今已承接東區、歸仁區、關廟區、七股區及龍崎區等五區據點。27日趁著疫情漸趨平穩,將上課地點移到戶外並擴大舉辦,5區據點一同上課,選擇白河區將軍山農場舉辦懷舊郊遊趣活動,邀請各據點長輩及照顧者一同參加戶外教學,包含挖地瓜、控窯、蜜蜂生態賞析、鹹鴨蛋製作歷程…..等,一起創造回憶的片刻。活動共有近110位個案及照顧者參與,藉由生活化的活動,讓大家感受陪伴關懷,帶來最多的幸福感。
長照課蔡育真課長表示,每個據點於週一~五安排延緩失能及認知促進課程,也規劃藝術創作、音樂治療、銀髮桌遊、園藝手作….等課程,透過多元豐富的內容,陪伴也鼓勵長輩展現自我。除了靜態的手作課程,據點也規畫動態的運動課程,甚至編製舞蹈教導長輩參加各項合適的競賽,去年歸仁區據點參加國健署「長者活耀老化競賽」,於台南市獲得分組第一名,晉級參加南區競賽。蔡育真課長強調,不論最終成績好壞,對於據點長輩都是正面的肯定,也讓他們更願意面對人群,對自己更有自信。
台南市立醫院所承辦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至今已服務200多位長輩,年齡從55歲~100歲,透過延緩失能模組的課程,從長者體適能前後測顯示,其肌力及柔軟度皆有進步,且對於活動參與度及社交行為都有正向改變,協助維持日常生活功能與生活品質,進而減少照顧者壓力。
呼吸 Breath 洪禎佑個展 Hung Zhen-You Solo Exhibition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
體腔中的炙熱聲響:洪禎佑《呼吸》
文 / 藍仲軒(藝術家、獨立策展人)
神性,這是洪禎佑的2023年個展《呼吸》給人們的第一印象。我們不禁去推敲藝術家與信仰的關係與其中的引經據典。然而當試圖循著知識去解密這些畫作的時候,我們應該會感到不知所措。洪禎佑將其中的信仰賦予給了自己,使一切回歸於藝術家本人:與妻子的遠距離相處、疫情期間的隔離、消防救難的過往等生活經驗,都被他巧妙的轉換成了只屬於他的神蹟。另一個有趣之處在於洪禎佑並不試圖以抽象繪畫來表現內在精神,而是以具象而曖昧的形體呈現。換句話說, 我們仍舊會在畫中看見許多具有信仰暗示的符號,但神的偶像化被藝術家移除了,僅剩下能與自己產生共鳴的部分,也是洪禎佑看待自身靈魂與世間萬物的方式。
我們已無從判斷〈鋼鐵男子〉中的聖母像角色,只能欣賞兩個精神體的相互連結與依偎;〈等待 回應〉中佇立的某種聖器發送著信號,性器般的體態流露出對生命根源的告白;另外兩個精神體在〈流暢〉裡孵化著某個宇宙,藝術家與其伴侶即為作品的造物主。許多光體也在這些作品中反覆出現,然而當我們細看時,就會發現它們更像是一種時而黏膩、時而清澈的有機液體,或許是淚水,或許是體液,也或許是意識的具象化,皆為平日裡最能去感受自我存在的載體。
試圖感受一下呼吸吧:氣流從鼻孔吸入,經過鼻腔與氣管進入了肺部;接著另一股氣流從相同的路徑排出,使我們得以活著。在呼吸的同時,我們也呼吸著現場的氣味,並時常在鼻腔中揮之不去,成為記憶的重要部分。《呼吸》中的許多絨毛狀物體像極了隨著氣流舞動的鼻毛,觀眾順著氣流進入了藝術家緊湊構圖的體腔之中。在體腔裡,絨毛狀物體似乎變成了腸絨毛,吸收著世界,也使藝術家得以感性地建構極具精神性的私密風景。原來,絨毛狀物體實為洪禎佑於廈門隔離 期間所見的窗外景色——椰子樹。在那段只有單一窗景並與自己相處的時光之中,一顆椰子樹可以在心裡幻化為任何事物,無論是對隔離結束的渴望,以及與妻子見面的期望。
最終,一幕幕風景在洪禎佑的體內油然而生,成為了藝術家的顱內高潮與白噪音。大幅作品〈起源〉是獻給女性的詩意崇拜,也是展覽中唯一有著多種色彩的作品。婀娜的椰子樹女神孕育了後方的山景,巨大的粉月照亮了山谷中的湖水,成為了洪禎佑的精神依託;另一件大幅作品〈夏夜晚風〉提名來自歌手伍佰的知名歌曲,交織的黑、白兩株椰子樹是藝術家透過觀察環境並與之相融的心境,彷彿脫離了隔離狀態並在精神上達到自由與解放;幽藍色的〈撫摸〉躍入了〈起源〉 中的湖中,享受著自身靈魂的包覆與安撫。不過,《呼吸》中的其他黑白畫作其實並不使人冷靜,我們能感受到極為神聖的生命力在藝術家的體腔中運作,光明、 潔淨,實為一種非常炙熱的人性。
對藝術創作來說,《呼吸》或許是較為單純的那一種。無論人們如何辯解,藝術似乎難以擺脫服務性。我們姑且不談早期的宗教與民族藝術,也不去追究普普藝術是如何向資本與政治靠攏。在充斥著商品的當代藝術裡,我們會看到大量為特定群體而做的作品。這並不代表它們全數嚮往市場與否,而是反映了現代社會的多元現象,藝術開始為歸屬與立場服務。從某種層度上來說,這是必須的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群體的劃界與排他,私密的自我表述也似乎變得不重要。
那麼在這樣的洪流之下,洪禎佑的《呼吸》跳脫了藝術家自認的身份責任,回歸到高我的坦誠傾訴,也就顯得更為難得珍貴了。
展覽日期Duration | 2023.05.06 – 2023.06.10
展覽開幕Opening | 2023.05.06 Sat. 16:00-19:00
展覽地點Venue | PTT SPACE
資料來源 / 洪禎佑
視覺設計、攝影 / 連思博
/ 藝術家介紹 Artist. /
洪禎佑
學歷
2017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
個展
2023 呼吸Breath,PTT space,台北,台灣
2021 氣味Odor,LIGHTWELL ,台北,台灣
2020 氣味Odor序,memes,台北,台灣
聯展
2022 兩個房間,PTT space,台北,台灣
2015 Y.E.S Taiwan 也趣藝廊,台北,台灣
藝術博覽會
2022 Art021,PTT space, 上海,中國
2022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亞洲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22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PTT space,台北, 台灣
2017 Young Art Taipei 2017 喜來登,台北,台灣
2016 Young Art Taipei 2016 喜來登,台北,台灣
2015 Young Art Taipei 2015 喜來登,台北,台灣
合作項目
2022 DVINE,酒標合作,台灣
2021 電影「瀑布」國際版海報合作,全球影展
2020 長群建設大廳牆面設計,長群享享,台北,台灣
獲獎
2014 第16屆聯邦新人奬,入選
2013 桃城美展,入選
莎妹劇團前進德國FIND新戲劇藝術節 搬演《親愛的人生》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與柏林雷寧廣場劇院(Schaubühne Berlin)合作,將於2023「FIND新戲劇藝術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e Neue Dramatik)中邀請「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演出舞台劇《親愛的人生》,自4月29至30日於雷寧廣場劇院上演兩場。柏林地區的藝文愛好者翹首盼望莎妹劇團的到來,演出票券均已售罄,許多觀眾都詢問是否還可能有票券釋出。
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Alice Ann Munro)的短篇小說,《親愛的人生》打破了語言與文化的藩籬,在舞台上展現原汁原味的臺灣風格。2019年前往巴黎秋天藝術節(Festival d'Automne Paris)演出時,獲藝術節總監瑪麗.科林(Marie Collin)給予「故事來自臺灣,而編導手法像是拍電影,沒有任何文化隔閡……」的好評,並且成為巴黎秋天藝術節48年來首次登台的臺灣劇作。
《親愛的人生》以女性為主要角色,由〈刺青〉、〈附身〉、〈埤塘〉及〈記憶〉四段長度30分鐘的故事串起臺灣桃園當地的生活經驗,導演王嘉明以詩的文體來思考每一個場景,並留下足夠的空白讓觀眾想像。有趣的是,四段故事間並不是透過情節,而是藉由音樂性聯繫彼此,以音樂主題式的建構打造舞台時空。
「FIND藝術節」自4月19日起於德國柏林開幕,藝術節邀請包括來自紐約的老牌前衛劇場伍斯特劇團(Wooster Group),以及臺灣、日本、伊朗、奧斯陸等地的劇場作品;莎妹劇團《親愛的人生》為FIND藝術節的壓軸之作,且為藝術節13年來首度邀演臺灣現代戲劇作品,劇團也預計今年10月回師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再度上演。有關莎團德國演出資訊,歡迎至活動網頁(https://reurl.cc/2W9rzr)查詢。
2023倫敦工藝週‧臺灣館「Weaving Taiwan—編織多元文化」 展現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化風貌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策劃參展「2023倫敦工藝週」,將於5月8日至14日在倫敦的Cromwell Place展出,以「Weaving Taiwan—編織多元文化」為主題,展出30多組富含臺灣多元族群文化風貌的編織作品。今(26)日行前記者會,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張仁吉、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執行長鄭家慶、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經理施懿倫、臺北市文化基金會城西營運部總監李志勇、臺灣工藝發展協會理事長劉武、原住民族電視台主播拉外.弗杜勒(Laway Futol)、製作人吳慧玲等出席。
文化部次長李靜慧表示,工藝在藝術領域中最大的特點是有著手作的需求性,因此工藝中心在籌畫倫敦工藝週臺灣館時,除了展示之外,更投注心力設計體驗活動,並且以最詳盡的影片讓民眾理解整個工藝品產生過程及文化脈絡。今年展覽延續「纖維」議題,從去年以「顏色」、「染」出發,到今年以「編」跟「織」為主,並且著重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文化累積,從原住民、客家族群到近10多年來新住民加入臺灣社會,不論是先來後到、人數的多寡,就如同參展工藝家馬月娥用臺灣的素材所編織出印尼風味的頭織帶,「透過『美』融合出代表臺灣文化的力量,告訴世界這就是臺灣,這便是臺灣文化最美的地方」。
工藝中心張仁吉主任表示,「倫敦工藝週」(London Craft Week,簡稱LCW)為每年5月定期舉辦的年度重要國際盛會,在這個國際舞台上,臺灣工藝一直未缺席,2020年以青年工藝家的當代金工與漆藝作品與會,2021年以中臺灣大甲溪流域的藺編創作繼續參展,而臺灣為海島國家因具有多樣的生態、族群與多元文化,去年以臺灣的天然色彩(Color)與纖維(Fiber)及概念來呈現臺灣的識別性文化符號,透過以天然染色與纖維作為元素來呈現臺灣特有的自然環境及文化特色,除了思索人類存續的議題,也為呼應世界秩序重新步入正軌。至今年的參展主題聚焦於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化風貌,除了南島原住民富涵智慧與環境永續精神的織品與編器,也有閩南族群以原住民的傳統器型為靈感的創作,或是受過西方學術理論訓練的學者,以織紋結構分析的方式復刻了百年前原住民的織品文物,亦有客家族群在向原住民學習編織之際,重新發掘自有的織帶文化再予以發揚推廣;最特別的是,東南亞的新住民為臺灣的在地媒材帶來新的運用方式,讓椰子葉編織的技藝進入校園和社區,更加豐富臺灣編織工藝的內涵。透過跨界、跨族群的多元文化,具體體現自然、平衡、寬容及生命力的臺灣綠工藝精神,期待透過以工藝為介質臺灣的主體性精神,繼續帶領臺灣工藝家站上國際舞台。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經理施懿倫則分享,非常開心客家的織帶編織文化可以站上倫敦工藝週的國際舞台,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近幾年製作有關客家職人的工藝影片「傳、傳」,記錄了臺灣各地客庄即將消失的傳統產業及舊時代的代工業與技藝等,亦有從工藝原料採擷的過程開始至投入製作完成的紀錄,歡迎大家有興趣可以上自媒體上搜尋欣賞。
參展工藝家代表馬月娥老師則表示,融入臺灣的多元文化已有多年,透過在印尼故鄉時,母親運用椰葉素材編織為工藝品或童玩的編織技藝,來到臺灣以後,也嘗試運用原生地臺灣椰子葉創作為多變的工藝編織品,期待透過這次的參展機會將印尼的綠工藝概念推廣至國際,一起共襄盛舉。
編織媒材原本就具有自然與循環的特性,在人為使用的過程中,又展現了人類社會尊重與寬容的特質;在本次展出的編織創作中,恰可窺見臺灣近代多元文化與各個族群的交流與融合;而「自然、循環與寬容」正是臺灣綠工藝的核心,亦是2023年的「倫敦工藝週‧臺灣館」意欲體現與突顯的價值。
2023年4月25日 星期二
文化部北區文化體驗教育計畫啟動 藝文團隊於共識營暨計畫說明會齊聚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由文化部指導,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之北區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是由文化部與教育部共同推動,自106年起每年以「徵選補助」的方式,廣邀各界藝文工作者進入校園,迄今已有360組藝文團體及工作者投入,於112年4月25日下午2時假臺北國際藝術村舉辦112年北區文化體驗教育計畫之「共識營暨計畫說明會」,邀請112年獲補助藝師、藝團、合作學校代表與專家學者共同參與,分享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政策理念、執行經驗、計畫流程內容說明等。文化部藝術發展司賴世哲專門委員、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親臨現場與今年獲補助的藝文團隊們一同共襄盛舉。
活動當日,文化部藝術發展司賴世哲專門委員首先恭喜所有獲補助的團隊與藝文工作者,接著分享文化部對於文化體驗教育的期待,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或追求正規課程進度,而是著重體驗的過程。藝文團體帶著多元的文化內容進到校園,除了教學內容本身,藝文工作者為孩子們觀察與感受的載體,透過文化體驗分享其對世界獨特的視角與詮釋方式。提醒團隊在教學時以孩子們的體驗感受為優先,讓孩子們理解除了應社會期待所需的各式能力之外,生活中還有一些關於美與感受的事物是其可依賴的。
接續由北區研發中心計畫主持人余昕晏教授說明北區文化體驗教育內容,以融入「社會脈動」、「地方知識」及團隊「核心特色」為目標,未來透過培力輔導與共創平台機制,導入專家學者及學校教師等資源,協助參與團隊轉化自身專業,設計出一門「感動」又「動感」的文化體驗教育課程。期待於今年度帶來更多嶄新有趣的文化體驗課程,為臺灣藝文教育扎根。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表示:「文化體驗教育對文化紮根深具前曕性,未來透過文化體驗藝師藝團串聯與在地連結的動能引導,讓藝文進校推廣對靜態的學校素養與12年國教帶來深層擾動,產生共伴、共創、共榮之加乘效應。」
最後由協同主持人新北市民安國小王健旺校長從學校教育角度分享對文化體驗的感悟:「參與團隊作為教育體制外的教學者,除了對文化與藝術有充分的熱忱,亦不受限於慣性的教學,往往能帶給學生們體制內教育無法提供的刺激。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是文化與教育資源的整合,臺灣的軟實力將有賴於各位藝文工作者對翻轉教育的投入。」
今年參與北區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有擁有豐富經驗的推廣類15個團隊及滿懷熱忱首度參與計畫的研發類15個團隊,包含獲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TAIWAN TOP」的優秀團隊,如:何曉玫MEIMAGE舞團、龍潭愛樂管弦樂團、台北曲藝團;參與計畫多年並在傳統藝術與民俗文化團體中享有盛譽的李天祿布袋戲基金會、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影子傳奇劇團;廣受學童好評的表演類型團隊,如:玉米雞劇團、悟遠劇坊、紅鼻子馬戲團、複象公場、悅萃坊等。此外,台灣工藝美術學校、融聲創意有限公司、日光影像工作室有限公司、光電音造社等團隊,也將為北區學子們帶來工藝設計、視覺藝術、電影、文學閱讀及文化資產等多元領域課程。文化體驗教育計畫參與的團隊於4月份開始陸續進入學校教學,為藝文推廣持續努力。今年計畫相關資訊可詳:https://pse.is/4w5jr8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