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臺灣電影專題」由電影節新任藝術總監布紐(Vicenzo Bugno)主導,以其身兼柏林影展世界電影基金總監的獨到眼光,精選包括蔡明亮《日子》及《不散》、侯孝賢《千禧曼波》4K修復版、蕭雅全《老狐狸》、Laha Mebow(陳潔瑤)《哈勇家》、蔡崇隆《九槍》,以及《白衣蒼狗》、《默視錄》等跨國共製作品。
內容涵蓋家庭、勞動、族群、空間、歷史、記憶等多重主題,並特邀4位臺灣電影人親赴博爾札諾出席活動,包括金馬最佳導演Laha Mebow、關注移工人權議題紀錄片導演蔡崇隆、主演《白衣蒼狗》獲金馬獎提名資深演員陸弈靜,以及具義大利與臺灣雙文化背景製片人陳璽文(Stefano Centini)。
每部作品均安排晚間精華場次放映,並搭配專家映前導言、臺灣影人映後座談,另與當地紀錄片學校合作辦理「蔡崇隆導演大師班」,提供一系列兼具觀影與思辨交流體驗。
聚焦臺灣活動高潮「藝術家座談臺灣電影專場」及「臺灣電影人交流酒會」於10日舉行,促成臺義影人及觀眾近距離交流,義大利當地記者與觀眾多次提問關心晚近臺灣電影是如何反映臺灣認同。Laha Mebow以原住民角度說明,「不論我的電影或者蔡崇隆導演的移工議題,都將臺灣認同鑲嵌在隱喻之中,而這正是電影與宣傳片的差別」,此語除獲得在場熱烈掌聲,也讓北義觀眾對臺灣電影兼具社會關懷與藝術性特質留下深刻印象。
博爾札諾電影節自1987年創辦以來,以邊界文化、多語社群與少數議題為核心策展精神,關注邊緣文化張力與多元敘事,2023年由柏林影展世界電影基金總監布紐接任藝術總監後,更強化對邊陲視角、文化交融及社會關懷的策展主軸。
布紐表示,「臺灣電影不僅展現出成熟的敘事能力與美學形式,更提供我們理解當代臺灣社會與文化轉變的絕佳切入點,而此刻正是最應該關心與理解臺灣電影的時刻」,布紐並指出臺灣電影長年關注邊緣、少數、社會正義等議題,與該影展核心理念深度契合,本次專題不僅拓展臺灣與義大利乃至歐洲電影人的連結,也有助於深化臺灣影視與歐洲市場合作基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