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藝境無界的美學見證~竹美館「藝海揚芬」影像發表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 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於11月20日在該館松曦坊舉辦今年度第三場「藝海揚芬~百年公會堂人物影像民族誌影像暨刊物發表會」,以影像和文字的方式呈現臺灣資深藝術家對於藝術創作的熱忱與奉獻。發表會中特別介紹了攝影家李增昌、北管亂彈戲藝師彭繡靜及細木作藝師游禮海三位資深藝術家,他們分別代表了攝影、傳統戲曲及工藝領域中的卓越成就。活動也邀請多位貴賓及各界藝文人士參與,包括前新竹縣政府秘書長蔡榮光、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史料文獻科張愛倫科長、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巫宇軒科長、桃園市文化局褚紹真小姐、新竹市美術館賴怡蓉館長、鄭正鈐立委辦公室吳文雄主任、中華民國心齋藝術學會謝秀英創會長、中華民國心齋藝術學會楊碧奇榮譽理事長、中華民國心齋藝術學會李瑞菊輔導理事長、中華創意產業協會賴素鈴理事、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呂燕卿教授、龍潭愛樂管絃樂團張鴻宇團長、龍潭愛樂管絃樂團陳怡秀總監,新竹市高峰國小何信煒校長、前新竹縣教育局鄭飄局長、新竹縣文化局何昌臨科員、新竹市青溪新藝文協會吳政達理事長、葉敏芳老師、資深藝術家樊湘濱、楊銀釵、蕭在淦、陳次雄等貴賓皆親自出席,共同見證這一場璀璨藝彩的文化盛事。 前新竹縣政府秘書長蔡榮光於致詞中勉勵大家「原地踏步一百步,不如開始第一步」,希望藝海揚芬建立的文化品牌可以持續辦理下去,對藝術創作線上的藝術家們達成激勵人心的效應,也促進不同世代的永續傳承。鄭正鈐立委辦公室吳文雄副主任致詞表示,鄭委員非常重視藝文活動,對於文化部提倡資深藝術家的推廣表示肯定。謝秀英理事長亦在現場高歌「夜半路燈」經典曲目,表達對在場資深藝術家的致敬。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呂燕卿教授提到,看見資深藝術家就讓人感到希望,希望未來教育現場可以向資深藝術家取經,達成 12 年國教終身學習的精神。 「藝海揚芬」計畫始於2021年,以「民族誌」研究方法為基礎,邀請專家進行深入的資料蒐集、整理,最終透過影像紀錄和專刊的方式保存前輩藝術家的創作軌跡。此次發表的三位資深藝術家分別為世紀攝影師李增昌、亂彈戲藝師彭繡靜及細木作藝師游禮海,高齡98歲的李增昌出生於新竹竹東,從未以攝影為職業,卻因對攝影的熱愛而持續用鏡頭捕捉地方風貌。他的作品記錄了新竹地區近70年的變遷,生動地呈現了臺灣城鄉發展的歷史軌跡。被譽為「國寶阿嬤」的彭繡靜,1940年生於桃園大溪,經歷了傳統戲曲衰落,然而她始終不懈地守護這一文化遺產,更以無私的精神,將亂彈戲的精髓傳承下去,她的故事凸顯了其對文化保存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並在2020年由文化部認證為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游禮海,1933年出生於桃園大溪的礦工家庭,年少時便立志成為一名細木作藝師。游老師以「一理通,萬理徹」的學習精神,在木工技藝上鍥而不捨、追求完美,不僅創作出眾多工藝精品,也在年邁之際嘗試跨足攝影與薩克斯風,展現對藝術的無限熱情,他的故事不僅是臺灣工藝文化的體現,也是藝術家心無界限、無止境探索的最佳詮釋。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館長葉于正指出:「藝海揚芬計畫並非僅是單純的紀錄,更希望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民眾在親近這些藝術家的同時,也能提升對於文化藝術的認識與關注。」此次影像與專刊的發表會,旨在喚起社會大眾對臺灣在地藝術的重視,並讓更多人了解文化藝術的價值。透過這些深刻的故事和影像作品,得以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中,重新拾起對於傳統文化的記憶和尊重。 竹美館期待這一計畫能引領更多人走入藝術殿堂,提升美學素養,弘揚在地文化藝術精神,共創美好未來。這是對資深藝術家創作深遠影響的敬意,也是促進文化多樣發展的重要一步。藝術家影片將於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官網影音平台公開https://s.yam.com/1HJJ7,民眾可上網點閱瀏覽及關注,體驗傳統與現代交融的藝術魅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