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3日 星期三

許你一個好眠人生 睡好呷百二~給老年人的錦囊妙計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台南報導】老了一定會睡不著、睡不好嗎!?根據2017年台灣睡眠醫學會的國人睡眠情況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年長者慢性失眠比率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明顯增加:50-59歲者有16.7%患有慢性失眠,而60-69歲者則更高達22.7%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鄭翔如醫師說,從自然老化的角度而言,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接收外在光照刺激的訊號強度降低,進一步造成生理時鐘的改變,導致老年人的作息呈現「早睡早起」:夜晚較早便會想睡,而早晨較早醒來;老年人入睡時間較長,但睡眠中斷的情形也較多,深層睡眠的比例較年輕人降低。但是,只要隔日醒來時自我感覺「有睡飽,精神良好」,便可說是昨夜有個好眠。
    鄭翔如醫師表示,對老年人而言,要擁有良好睡眠的第一步,是拋開「擔心睡不著、睡不好」的焦慮與迷思,再配合一些方法,可以幫助老人家擁有好眠的老年生活:
   1.    建立適合的睡眠環境:如睡眠過程中避免噪音、光線、照顧者的人為干擾,並保持房間宜人的溫度。
  2.    睡前避免酒精、菸、咖啡的攝取。
  3.    限制午睡的時間:要盡量控制在30分鐘~1小時以內,因為過長的午睡容易造成夜晚入睡困難與睡眠時間減少。
 4.    白天多運動:但睡前2小時要避免劇烈運動,改以輕度伸展舒緩的運動為主。
 5.    建立與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除了固定的起床與睡覺時間,每天進食的時間也要固定,使身體的生理時鐘能夠有效運作。
 6.    白天要有適度的照光暴露:這與身體中掌管生理節律之一的褪黑激素有關。一般在晚上8點開始分泌的褪黑激素,能使身體開始逐漸進入睡眠,白天則會受光線照射抑制其分泌;因此,上午有適當的照光活動,可使人日間精神較佳,而下午或傍晚時多接受陽光照射,則可使入睡時間較為延遲。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鄭翔如醫師也提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老年人若具有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臟病、中風、失智、關節炎、疼痛、胃食道逆流、憂鬱症等,都可能會引起入睡延遲、睡眠覺醒增加、早醒等睡眠障礙,一定要做好控制。如因疾病須服用超過5種以上藥物,其中有否會影響睡眠的藥物,應由醫師進行藥物適切性的評估,以避免可能的交互作用與副作用。 
  透過這些方法的實踐,一點一滴累積、改善,必要時尋求醫師的專業評估、診斷和治療,可以讓老年人追求「睡好呷百二」的好品質健康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