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1日 星期六

2024夏至藝術節54場活動圓滿結束 風神寶寶兒童劇團壓軸演出新營文化中心廣場人潮爆滿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為期71天橫跨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及臺南新營的2024夏至藝術節於今(9/1)日畫下圓滿句點,位於北迴歸線附近的雲嘉嘉營四座專業劇場,兩個多月來共策辦54場精彩活動,吸引上萬人次參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不只有雲嘉南在地民眾熱情支持,更有來自雙北、桃園、南投及臺東等外縣市民眾專程來參加由新營文化中心主辦的移動劇場、藝工隊、藝間店、藝劇場等系列活動,反映觀眾明顯有跨域移動情形。作為中南部具指標性的藝術節品牌,夏至藝術節明年將邁入第十年,期待與大家相約明年暑假再相會! 臺南市文化局表示,夏至藝術節進入最後尾聲,邀請風神寶寶兒童劇團壓軸演出2場,昨晚在新營文化中心廣場湧入上千人,現場座無虛席,更有小朋友興奮說自己去年就有來看,很期待今年可以連續看兩個晚上。劇團也安排與觀眾們互動橋段,小朋友們相當踴躍舉手爭取上台與演員們互動機會,風神寶寶兒童劇團今(9/1)晚7點還有一場演出《風神寶寶與悟空叔叔的地府歷險記》,總長約90分鐘,提醒欲前來新營觀賞的民眾們,儘早出門,自由入座。此外,在新營綠川廊道旁有親子共遊的藝市集,許多民眾從下午逛到晚上,今天傍晚也有街頭藝人演出,民眾可把握時間來文化中心走走。 夏至藝術節自2016年始由臺南市文化局發起,與雲林縣文化觀光處、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及嘉義市文化局,以「藝劇場、藝工隊、藝間店、移動劇場、藝市集及藝饗家」六大系列活動跨域籌辦。臺南市文化局今年共邀請10組優秀表演團隊,主辦17場系列活動,其中兒童夏令營開放報名當日即額滿、移動劇場演出全數在開演前完售,為驅動雲嘉南藝文動能締造亮眼佳績,期待與大家相約明年見。

勞動部鼓勵身障學員站出來 「讓創意飛翔、讓夢想綻放」成果展熱鬧登場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為展現身障者職訓後的精彩成果,勞動部雲嘉南分署攜手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今日於台南西港胡麻嫂擔露館前廊道舉辦「讓創意飛翔、讓夢想綻放」職訓成果展,勵進會理事長王瑞宏表示,活動現場除展示「皮件工藝技術人員培訓班」及「袋包車縫人員培訓班」學員作品,還邀集往年結訓的學長、姊共同設攤,共計11攤的手作成果,現場展售的皮革及布包等手作藝品讓民眾大開眼界,紛紛前往攤前搶購、給予職訓成果高度評價。 雲嘉南分署副分署長許慧香特地到現場為身障學員打氣,並表示為使職訓內容更貼近身障者需求、協助身障者習得技能,分署10年來開辦了84班以身障者優先參訓的「融合式專班」,且為鼓勵身障者克服身心狀態走出家庭接受職訓,近年也加入多項支持性的服務,包括心理諮商輔導、職涯諮詢、訓後就業追蹤及訓練輔具協助等,透過實質性的幫助降低身障者的參訓障礙,並感謝勵進會的暖心與專業指導,協助身障者學員蓄滿就業正能量、改變其職涯歷程。 勵進會執行長林綉玲也說,為協助身障者習得技能、銜接就業,協會自103年起承接雲嘉南分署開辦身障者職訓課程,迄今已辦理21班、協助超過300名身障學員習得技能,她坦言對於身障者最大的難處就是走出家庭參訓,勵進會秉持著暖心陪伴的初衷,讓學員透過訓練找到自信及個人價值,本次成果展除讓本期結訓學員直接面對顧客行銷商品,也開放歷年結訓身障學員設攤展售,還有手作皮革DIY體驗,吸引許多名眾前來參加、熱鬧滾滾! 本次代表致謝詞的結訓學員小甄,因健康問題不僅讓自己封閉不願走出家園,還因此陷入重度憂鬱,在親友的鼓勵下打開心房、報名皮革的職前課程,透過職訓加持從皮革工藝零經驗者,逐漸掌握了皮革技能,並將其繪圖能力應用於皮革工藝上,不僅成功開創職涯新歷程,也讓生活有了新的目標,她感激地表示勞動部的職業訓練,不僅讓她習得專業技能,更讓她重拾信心,面對人生的挑戰! 雲嘉南分署為協助失(待)業者充實專業技能,做好進入職場的準備,分署每年與轄區近40家委外單位合作,依產業需求及就業趨勢,開辦上百門職前訓練課程,其中符合身心障礙等特定對象身分,勞動部將負擔全額訓練費用,鼓勵待業民眾踴躍報名職訓,技術在手、就不怕找不到工作,相關課程資訊可上台灣就業通(https://its.taiwanjobs.gov.tw/)查詢,或撥打雲嘉南分署06-6985945轉1599洽詢。

臺南生活美學館螢火蟲電影院 金門放映原創3D動畫《花帔阿獺》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於南部七縣市推廣優質國片,8/31日天晚上在金湖鎮怡穀堂播映3D動畫《花帔阿獺》。當日出席貴賓有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黃瓊瑩館長、金門縣文化局呂坤和局長、金湖鎮民代表會蔡乃靖主席、瓊林里蔡懷芝里長、國家文藝獎得主吳瑪悧教授、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管中祥教授、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蘇芊瑕科長及金門縣野鳥學會莊西進理事長等。現場更有創意手作市集,社區居民出席踴躍,共同用行動支持臺灣電影。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黃瓊瑩館長表示,螢火蟲電影院是文化部影視局推廣國片系列活動之一,透過與南部七縣市社區當地社區的合作,不僅豐富居民的藝文生活,也落實電影文化近用的精神。 金門縣文化局呂坤和局長表示,《花帔阿獺》是金門第一部原創自製的3D立體動畫影片,以金門特有的歐亞水獺棲地為背景呈現金門的美麗風情,不僅在本地受到熱烈迴響,也讓世界看見金門多樣的地方文化內涵。 金湖鎮民代表會蔡乃靖主席表示,《花帔阿獺》動畫深具人文教育和自然生態保育意義,更有道地活潑的「金門話」配音,讓小朋友可以跟著大金小金水獺角色認識金門的文化歷史、戰役史蹟與自然生態。 瓊林里蔡懷芝里長表示,感謝螢火蟲電影院選擇在瓊林聚落國定古蹟怡穀堂播映,看見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齊聚在夏夜星空下看電影、逛市集,一起享受藝文生活,感受金門魅力,期望未來有更多優質國片在社區播映。 電影播映後亦安排映後座談,由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管中祥教授擔任主持人,金門縣野鳥學會莊西進理事長、藝術家吳瑪悧教授擔任與談人,現場除了與居民分享交流生態保育議題外,並規劃有獎徵答活動,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精美小禮物,讓更多人認識金門特有的歐亞水獺,共同守護金門自然美景和文化遺產。

第35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 從日常看見傳藝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第35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8/31日晚間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登場,揭曉19個獎項的優秀得主。文化部長李遠親臨盛會,除了向所有辛勤付出的評審團隊表達敬意,也頒發象徵終身成就與特殊貢獻的特別獎予音樂學家駱維道及戲劇學者邱坤良,感謝他們對傳統藝術的深遠影響。 今晚頒獎典禮中,音樂類由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交響樂團《傳承與展望-江文也紀念專輯》獲得「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臺北市立國樂團《源》獲得「最佳傳統音樂專輯獎」、風潮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古早古早Goza Goza》獲得「最佳跨界音樂專輯獎」;戲曲表演類則由秀琴歌劇團《鳳凰變》獲得「最佳年度作品獎」。 戲曲表演類評審團召集人紀慧玲頒獎時表示,評審團獎設立目的是強調戲曲表演在臺灣生態中的多重價值,包括傳統、變化、創新與堅持。今年55件參賽作品中,許多即使是傳統戲曲,也融入了當代意識,在傳統基礎上賦予現代思維,這樣的創作取向受到評審團一致肯定與鼓勵。最終,評審團以高度共識選出今年最能代表戲曲創作,並反映當年度戲曲創作生態的作品窮劇場、江之翠劇場的《感謝公主》。 特別獎分別頒給音樂學家駱維道及戲劇學者邱坤良,表彰他們在各自領域中的貢獻與成就。音樂類特別獎得主駱維道是臺灣最資深的民族音樂學者,致力於研究閩客、原住民族及亞洲音樂,並創作超過300首聖歌,融合東方旋律之美與臺灣多元文化特色。 駱維道謙虛地提到,自己並非大作曲家或學者,而是一生追求簡單音樂創作的人。他的作品不僅僅是聖詩與合唱音樂,更是在向世界傳達「我是臺灣人」的信念。駱維道也說,在教學上,他一直告誡學生,音樂創作的現代化不應是簡單的西方化,無論音樂多深刻或多簡單,都應該帶有「臺灣番薯味」,這樣才能體現臺灣精神與特色。希望世界在欣賞臺灣科技成就的同時,也能注意到臺灣文學與音樂的獨特魅力。 戲曲表演類特別獎得主邱坤良以半個世紀的努力,深耕臺灣戲曲研究,引言人徐亞湘說明,邱坤良是戲劇學者、文學家、劇作家及劇場導演,他在各個身份上的長期耕耘,不僅提升了臺灣戲曲的研究事業,還為臺灣戲曲的發展帶來新的動能與影響。邱坤良以堅實的史學訓練及寬闊的學術視野,不斷深化臺灣戲曲的研究,同時作為社會行動家,他在民間劇場活動和戲曲演出中,賦予了臺灣戲曲發展新的意義。 邱坤良則謙虛地表示,能夠獲得傳藝金曲獎的特別獎感到非常榮幸,但也感到歹勢。他幽默地提到,自己多年來雖號稱在讀書,但其實更多時間是在觀察臺灣的戲曲與社會變遷。感謝有機會見證臺灣政治、經濟及文化的轉變,以及文化資產、戲曲表演藝術觀念的變遷。簡潔的致詞最後,邱坤良說,自己有空就去看戲,從有戲看到沒戲,總歸一句,「非常感恩」。 今年頒獎典禮由金曲歌王許富凱獨挑大樑擔任主持人,典禮總導演及策展人由秒殺音樂劇「勸世三姊妹」的金牌導演曾慧誠擔任。典禮以「日日─成為閃耀的光」為主題,帶領觀眾從日常生活中看見傳藝,感受其熱情與能量。典禮中的每段表演節目皆由音樂總監康和祥全新打造,他不僅將耳熟能詳的旋律改編出全新風貌,亦為頒獎典禮注入嶄新的創作。 開場由唐美雲、許富凱、曹雅雯等重量級卡司以《日日。喧嘩》帶來新創組曲;第二段節目由鋼琴家嚴俊傑與搖滾樂團滅火器合作演出《舊照片的思念》,以新舊交錯的音樂及歌詞,傳達對已故藝術家的思念;中場休息後,九天民俗技藝團、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及躍演劇團呈現的《廟會的熱情》,展示了布袋戲、歌仔戲與陣頭的熱鬧與活力;隨後,泰武古謠傳唱、桑布伊與聲樂家朱育陞共同演出《歌開始的地方》,以原住民古謠銜接流行與西方古典美聲。最後,典禮以《日日》創新歌曲壓軸,展現本屆傳藝金曲獎主題精神,讓生活中的點滴淬鍊出傳統的美麗,共同迎向傳藝金曲的下一個世代。

2024年8月30日 星期五

「2024南瀛獎」得獎作品展 新營文化中心盛大開展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體類廖昭豪作品《內牆風景採集計畫》、影像與新媒體類鄭子芸、張益誠作品《我不是機器人 I'm not a robot》,即日起在新營文化中心全館展出,將於10月4日於台南遠東香格里拉B2宴會廳舉行頒獎典禮。 今年徵選類別為平面創作、空間與複合媒體及影像與新媒體三大類,共吸引698位藝術創作者及團體送件參賽,創作者分別來自臺灣、香港、馬來西亞、澳門、英國、加拿大等,眾多好手參與角逐南瀛獎榮耀,競爭相當激烈!平面創作類參賽數411件入選24 件、空間與複合媒體類參賽數160件入選 9 件、影像與新媒體類參賽數127件入選數 7 件。作品題材豐富包含新住民、疫情、傳統宗教文化、AI科技、環保等議題都被藝術家融入作品呈現,作品反映出藝術家對社會的關懷,除關注傳統多元文化發展仍不斷創新與探討。 本屆主任召集人暨平面創作類評審召集人曲德益委員表示,這次評審花了很多時間,不只考慮到材質、類型、還有不同的可能性。空間與複合媒體類評審召集人林文海委員強調,不是只為了複合而複合,也不是為了裝置而裝置,重點是這個裝置或空間能否帶出新的意義,能否傳遞藝術家最重要及最初的感動和情感的流露,這才是藝術最根本的價值。影像與新媒體類評審召集人林柏樑委員指出,此類別獲選者皆是以新的媒體表現方式脫穎而出,除了考量技術的表現,還有創作理念跟作品完成度是不是接近,並以美學跟創意的標準為原則。 「南瀛獎」為台灣三大美展之一,自1987年開辦以來,發掘無數藝術家持續在藝術界發光發熱,並為扶植南瀛獎得主及推廣藝術不遺餘力,為鼓勵藝術家持續創作,在得獎後3年內為南瀛獎得主量身策展舉辦南瀛獎得主特展,本屆第27屆南瀛獎得獎作品即日起至10月20日於新營文化中心全館展出。「2024南瀛獎」得獎者名單,即日起公布於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http://culture.tainan.gov.tw)及本屆南瀛獎專屬網站(https://nanyingaward.tainan.gov.tw/)。並於10月4日在臺南遠東香格里拉B2宴會廳舉辦盛大辦理頒獎典禮,歡迎各界一同見證南瀛榮耀。

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

果陀劇場《穿越門中門》9月即將穿越到臺南府城!青年們,準備好開門了嗎?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果陀劇場翻轉未來的驚悚喜劇《穿越門中門》,首站台北場演出獲得廣大迴響。接下來將於9月7日下午2時30分在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演出。而為了與台南的朋友們一同響應臺南400,果陀劇場除了提供臺南藝友9折優惠之外,還配合文化部推出的成年禮金文化幣「表演藝術青年席位」,最高可享5折有感價,不到500元就可一起來一趟懸疑又爆笑的時光之旅。 《穿越門中門》改編自英國傳奇喜劇大師艾倫‧艾克鵬(Alan Ayckbourn)驚喜之作,透過3名女性與一道看似不起眼卻至關重要的飯店連通門,串起懸疑又爆笑的時光之旅。果陀版的《穿越門中門》源自2007年舊版「開錯門中門」,睽違16年以全新卡司亮相,包括黃嘉千、黃尚禾、盧以恩、陳大天、Albee(范乙霏)、凱爾。而6人精湛的演技也讓金鐘導演曹瑞原看完劇後讚嘆不已的表示:「這是我看過最驚人的穿越劇,最驚人的想像力、最精彩的故事,當然還有最精彩的表演。」藝人潘慧如也分享「它是一個驚悚喜劇,但是後面呢又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驚喜,讓你會心一笑之外,最後又會讓你很感動。」知名主持人楊月娥和女兒小蓁看完都讚不絕口「你知道嗎,我在緊張刺激之後,竟然噗哧笑出來了,開心的一個不得了!」演藝圈黃金夫妻檔黃國倫與寇乃馨甚至發了短影音分享「如果你覺得它是驚悚,我跟你講,你嚇到沒有尖叫,我輸你!如果你是準備來又哭又笑的,那我只能勸你睫毛膏必須防水,要不然看完之後,可能就沒辦法維持完整的妝容。」、「我覺得這個戲很發人深省,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想穿越,但是穿越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如果能回到過去,我們還會做一樣的選擇嗎?」六個演員一台戲,讓大家又笑又哭,推開那道門,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穿越門中門》全劇有著步步驚魂的懸疑,出人意外的喜感,故事描述2044年應召女郎波波遇上富商魏德,原以為單純拿錢辦事,卻意外得知其事業夥伴郝安謀財殺害魏德兩任妻子的秘密,進而引來殺身之禍!危急之際,誤入一道連通門穿越至2024年與2004年,接續撞見第二任妻子瑞蓮與首任妻子小潔,也撞開三位女性的命運。《穿越門中門》將於9月7日下午2時30分在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演出,目前正熱烈開賣中,果陀劇場除了提供臺南藝友9折優惠之外,還配合文化部推出的成年禮金文化幣「表演藝術青年席位」,最高可享5折有感價,不到500元就可一起來一趟懸疑又爆笑的時光之旅。果陀劇場也誠摯邀請府城青年一起來穿越。更多演出資訊請密切留意果陀劇場官網以及兩廳院OPENTIX售票網(https://godot.tw/en07GBfMr)。

苗栗縣榮服處捐贈新竹榮譽國民之家秋節物資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秋節將近,苗栗縣榮服處為照顧更多榮民(眷),將近日接收之麻豆文旦及大米等善心物資,捐贈新竹榮譽國民之家,由陳春錦堂長代表受贈,共同為關懷榮民(眷)盡一份心力。 陳立中處長表示,目前戶籍苗栗縣入住新竹榮譽國民之家約37員,與新竹榮譽國民之家為長期攜手合作的夥伴關係。秉持輔導會「榮民在那裡,服務到那裡」的目標,榮服處成為地區資源整合平台,透過跨區聯繫、溝通及參與,建立高效指揮應變機制,擴大資源整合範圍,及時精準地投入服務,成為輔導會應變前進指揮中心,將持續透過雙方合作機制,結合榮欣志工到府關懷,賡續辦理物資捐贈活動照顧清寒、年長榮民眷,推展有感服務。 圖說一:苗栗縣榮服處陳立中處長(右4)捐贈新竹榮譽國民之家,由陳春錦堂長(左4)代表受贈。

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

「許石青春曲-2024許石月系列活動」9/1起精彩登場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臺南市立圖書館為延續臺灣歌謠作曲家許石先生的精神,以及文化部國家語言發展計畫支持下,許石音樂圖書館自9月1日起至29日舉辦「許石青春曲-2024許石月系列活動」,展開一系列走讀、講座、書展、講唱會、音樂會及音樂市集等精彩活動,今(29)日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謝仕淵局長主持活動宣傳記者會,邀請民眾共同參與許石歌謠音樂盛會。 出生於臺南的全方位流行音樂家許石,寫出「安平追想曲」、「鑼聲若響」、「南都夜曲」等膾炙人口的流行音樂,今年將有五場音樂會陸續在9月登場,邀請台南在地樂團Just Jazz、臺南市管樂團及臺大EMBA醉樂社、臺南市幼獅合唱團、牧歌音樂工作室以及南台流行音樂學系等,透過老歌新唱,融入當代青春熱情,詮釋台語歌獨特的腔調和「氣口」,演唱多首許石經典歌曲,同時也帶來懷舊台語好歌。其中9月28日及29日的《舊情新聲音樂會》及《台語歌的酸甜浪漫》音樂會,還可逛音樂市集,尋找復古音樂寶物,一同重溫美好舊時光。 除音樂會外,精彩活動也輪番登場,9月1日、9月15日「走讀-唱說音樂之旅」帶領走訪許石先生在臺南的音樂足跡,9月7日黃士豪講師「留聲島嶼講座」透過曲盤留聲機,聽說書人串起片片古老音聲紀錄與故事;9月8日辦理文夏紀錄片《夏日的文化洋行》特映會,由寶島歌王洪一峰的兒子洪榮良執導,完整記錄文夏老師的音樂人生,特映會也特別邀來導演洪榮良及出版文夏傳記的劉國煒老師,與觀眾一同回顧文夏一生的奇幻音樂之旅;此外,民眾最感興趣的藝人歌手講唱會,去年邀請鑽石歌王林沖造成轟動,今年則邀請同為許石門生,歌聲溫潤動人的高義泰老師,以及長期深耕臺灣歌謠文化的黃裕元老師,於9月15日中秋節前夕講唱許石的歌謠故事,讓民眾更加認識許石先生音樂成就。 文化局謝仕淵局長介紹,整個九月,許石音樂圖書館各種動靜態精彩音樂活動,從多重角度體驗及感知臺灣歌謠的美好,深入市井之間,重新定義及振興台語,也感謝文化部對本土語言的大力支持,讓新一代的年輕人引發對台語文化的興趣。此外,館內還有音樂特展《再會.流浪之歌-臺南五大天王的台語流行音樂時代》,展出許石、吳晉淮、文夏、洪一峰、黃敏等5名前輩音樂人的音樂故事,感受臺灣土地上的音樂熱血,各項活動詳情及報名資訊,敬請關注南市圖、許石音圖臉書專頁及南市圖官網。

苗栗縣榮服處捐贈香草山社區復健中心秋節物資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秋節將近,苗栗縣榮服處為照顧更多榮民(眷),將近日接收之麻豆文旦及大米等善心物資,捐贈苗栗縣香草山社區復健中心,由中心經營者郭孝義代表受贈,共同為關懷榮民(眷)盡一份心力。 郭孝義自身為榮民,經營香草山社區復健中心及恩慈康復之家,從事收容苗栗地區身心障礙民眾約80餘員,性質為復健性手工庇護工廠,幫助身心障礙者學習相關工作技能,培養職場應有的基本應對能力。郭孝義於105年起陸續使用榮服處自辦訓練取得普通大貨車及防火管理人執照等資格,感謝輔導會照顧榮民眷。此次榮服處秋節前主動聯繫捐助善心物資及關懷入住復健中心之榮民(眷),期待與苗栗縣榮服處攜手合作,傳遞善的能量。 苗栗縣榮服處年度秋節物資捐贈活動,秉持輔導會「榮民在那裡,服務到那裡」的目標,榮服處成為地區資源整合平台,透過跨區聯繫、溝通及參與,建立高效指揮應變機制,擴大資源整合範圍,及時精準地投入服務,成為輔導會應變前進指揮中心,將持續透過雙方合作機制,使福利服務推展至苗栗地區榮民(眷)身上。 圖說一:苗栗縣榮服處陳立中處長(左3)捐贈秋節物資,由苗栗縣香草山社區復健中心經營者郭孝義代表受贈(右4)。 圖說二:苗栗縣榮服處陳立中處長(左1)關懷入住草山社區復健中心之榮民(眷)。

8K超高畫質投影與AI、5G國際連線異地共舞 「科藝福爾摩沙—新媒體藝術展」於中正紀念堂開啟嶄新震撼一頁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科藝福爾摩沙—新媒體藝術展》今(28)日在中正紀念堂開幕,由黃心健、張文杰、張逸軍和蔣榮宗共同創作、首度發表的《想嚮》演出揭開序幕,除張逸軍與滯留島舞蹈劇場輪椅舞者鄭祐承於現場共舞演出外,同時間全球15人國際連線參與,結合5G、AI動畫、動態捕捉,透過8K超高畫質投影在6公尺高牆面,呈現既魔幻震撼又感動人心的畫面。 與會貴賓包括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林宜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代理處長張惠珠、公共電視董事長胡元輝及總經理徐秋華、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郁秀、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彭俊亨及執行長謝翠玉、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基礎設施技工業解決方案事業群副總經理徐瑞源、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院長林玉凡、中華電信總公司業務管理處副總經理林文智、GIGABYTE技嘉科技代表賈脈琦、臺南市美術館館長林秋芳、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郭雪湖基金會代表陳建伶等多位科技界及藝術界人士出席,大家紛紛拿起手機,留下美麗的畫面。 策展人台灣虛實展演發展協會理事長黃心健表示,《想嚮》這件作品即將前往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Deep Space 8K展演,展覽的其他作品亦於義大利米蘭MEET數位文化中心沉浸式空間展出,呈現臺灣科藝發展的多元面貌,很榮幸在出國參展之前,可以在中正紀念堂讓國人優先欣賞。臺灣社會經歷了戒嚴、解嚴到民主開放的過程,中正紀念堂則經歷了民主的轉型,在文化意涵上,園區內的國家戲劇院及音樂廳是臺灣表演藝術重要殿堂,年輕人熱愛舞蹈的次文化身影也在其間,而今天在文化部及數發部支持下,中正紀念堂開始邁入科技藝術轉型。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文化科技5G創新垂直應用場域建構及營運計畫」由文化部與數位發展部共同提報,並在行政院前瞻計畫經費的支持下,讓我們可以看到科技、文化跟藝術魔幻美麗的結合跟展現。各種科技技術存在的意義,不論是5G、AI協作或異地共演,文化是賦予它整體最關鍵的內容,讓人跟人有更多的連結,最終帶給人類光明燦爛的未來。文化部自110年至113年逐年擴展5G示範場域,推進國內表演及展覽場域創新轉型,包括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中正紀念堂及華山文創園區都已陸續完成5G專網佈建,期待透過更多元的沈浸式或互動藝術展示,讓大家更認識科技環境裡新的文化,也讓全球看見臺灣在文化科技的表現。 數發部政務次長林宜敬特別對文化部和藝術家特別獻上感謝之意,他說,很開心有機會看到這次精彩且震撼的展覽開幕表演,比起以往總是參加會議,這次是他近期參加過最美麗也最觸動人心的一場活動。 主辦單位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代理處長張惠珠再次致謝策展人及團隊、參展藝術家、數位科技團隊的付出,並邀請民眾把握展期時間,蒞臨感受8K超高解析度投影精彩效果。 開幕現場除了現地展演,並與奧地利林茲藝術節總策展人Christl Baur進行國際連線,Christl除恭喜「科藝福爾摩沙」順利開展,也提到,2024年林茲藝術節的主題「希望:誰能改變這個時代」(HOPE who will turn the tide),黃心健團隊這部新作品《想嚮》非常用心著墨詮釋此主題,對藝術節意義重大。4年前第一次和黃心健團隊合作,雖然遇到新冠疫情無法旅行的情況,雙方還是完成了美好的合作。現在則有烏俄戰爭等全球議題,在不平靜的時代,《想嚮》用藝術的方式,回饋這個提問,強調藝術與社群的對話。非常期待《想嚮》在臺灣進行全球首演後,下一站將在9月初在林茲電子藝術節亮相。米蘭MEET數位文化中心主席兼執行長Maria Grazia Mattei也透過預錄影片,祝福展出成功。 文化部表示,本次展覽為文化部與數位發展部跨部會合作,共同推動前瞻計畫「文化科技5G創新垂直應用場域建構及營運計畫」成果,中正紀念堂室內5G專網經由數發部數位產業署技術指導、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規劃設計,於112年底佈建完成,期盼有助鏈結國內通訊、科技應用、文化藝術內容創作者開拓創新展演服務,以落實文化科技及數位發展政策。 《科藝福爾摩沙—新媒體藝術展》匯集臺灣優秀的新媒體藝術家與科技藝術創新團體,展出 18件作品,包括由黃心健、張文杰、蔣榮宗和張逸軍共同創作、首度發表的《想嚮》,透過融合舞蹈和高科技的互動藝術表現形式,探索全球衝突對個體和集體意識的影響;曹筱玥以馬祖為背景的淒美故事《藍眼淚》;莊澤光結合CG與AI技術的臺灣印象《雜訊地景》;薛佑廷、張晏榕、游俊彥等人將客家先民渡臺開墾史,轉化成星際拓荒的科幻奇譚《艾索姆羅夫星球紀事》和薛佑廷的《艾索羅夫星人展》;元方舟拍攝《2023台灣燈會:台北NEXT! 與 台北101閃耀夢想》;張文杰與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的《浮光童夢》回到民國50年代屏東五溝水地區。 此外,還有5G應用整合測試實驗室製作、不受時空限制的臺灣賞花體驗《花獻臺灣》;薛佑廷《米龍360》來自客家傳統文化習俗的啟發;陳樺萫的《地下碼頭》喚起戰火歲月的記憶;張吾青呈現女性困境掙扎的《我的阿婆是一顆蛋》;張文杰及郭雪湖基金會再現前輩膠彩藝術家郭雪湖美學精神的《望鄉三態》;黃心健、胡縉祥、黑川互動媒體共同製作水墨畫古今融合的《AI印象派:動靜山水》;林依蒨穿越時空的東西方時尚對話《CiCi & ViVi的對話》;以及黃心健探討臺灣民俗信仰與精神世界的《失身記》、反思人類與地球關係的《輪迴》、過往記憶的自我觀照《沙中房間》和化身太空人體驗的《登月》等VR或8K投影作品。每件作品皆體現臺灣文化獨特視角,展現臺灣科技與藝術高度融合的驚艷成果。 《科藝福爾摩沙—新媒體藝術展》集結「藝術專業」與「科技團隊」,透過藝術家對臺灣文化獨特視角的觀察及對未來可能的憧憬與想像,發揮福爾摩沙耀眼的科藝能量,見證臺灣的科技藝術實力。 《科藝福爾摩沙—新媒體藝術展》展覽資訊 地點:中正紀念堂1樓中央通廊 日期:113年8月28日至11月10日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6 時 參展藝術家及作品介紹:https://blossomingtw2024.metarealitylab.com/

國美館推動藝術創齡,展現創意增齡 員榮醫院樂齡C據點歡喜「辦桌」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因應高齡化社會趨勢,今(2024)年推動「Wonderful You:藝術做伴—國美館藝術創齡計畫」,以藝術做為社會處方箋,研發藝術課程,於中部衛星市鎮引導樂齡長者,藉由藝術創作促進與社會的連結,落實文化平權、藝術近用的跨界實踐。 國美館表示,「藝術創齡計畫」是以藝術為介質,設計多元、系統性的系列課程,透過懷舊、情感誘發的過程讓長輩展現創造力,獲得身心滿足及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展現創意增齡。本計畫從在地文化、生活經驗取材,設計以「辦桌」為主題的陶藝造型藝術,於彰化員林市員榮醫院樂齡C據點進行相關課程,將藝術創齡方案與員林農產集散地之在地記憶連結。 「辦桌」為臺灣特有的飲食文化,從擺桌、擺盤、菜色的選擇,到參與者的穿著打扮,都有其獨特的美學特徵,也是臺灣老一輩長者的共同回憶。活動帶領者藝術家施佩予表示,課程主軸「用長者生活中的『辦桌』經驗,讓樂齡長輩延伸過去的生活回憶,除了依個人經驗及色彩感受捏塑自己喜愛的桌盤食物外,也邀請他們像參加喜宴一樣,用陶土創作自己或伴侶的裝束。」在課程的進行上,則依序透過驚喜箱認識果物外形、繪製設計圖與迷你故事書,循序引導長者從平面彩繪的線條、色彩認知開始,逐步嘗試陶土雕塑,體驗捏、拍、打、塑等手的觸感,逐漸掌握流動性材料,並進行立體造型的拼貼組合,過程中促進長者對立體捏塑的興趣,層層堆疊信心。「因為每個人參加辦桌宴客的經驗都不一樣,最終作品也呈現長者各自的獨特創作及角色表現。」 一位參與本計畫藝術課程的阿伯表示,年輕時以種玉米維生,因此以黃玉米為主題揑製擺盤,心裡非常懷念也很喜歡,完成創作讓他很有成就感。另一位參與的阿嬤則感性表示「我想起已經往生的先生陪我去吃辦桌的穿著,我利用老師指導的揑塑技巧和自己回想的配色,完成丈夫的造型穿著,感覺很感動也很懷念。」2位長者皆從家庭情感連結觸發,並經由藝術創作得到情感的共鳴與療癒。 共同擔任促進者的員榮醫院樂齡據點照服員則說:「過去據點自辦的課程比較是指導性且規矩的技術製作,本次透過帶領的藝術家從情感與美感的啓發引導,以及促進者的個別鼓勵,讓長者有明顯不同以往的誘發效果,對於長者能自由創作覺得很驚喜。」本次陶藝造型課程,透過藝術家細緻的方案設計,讓長者在創作中展現十足的活力和創意。 國美館表示,推動文化平權是國美館十年以來努力的重點計畫之一,本次藉由數位發展部、文化部之經費支持,將文化近用觸角延伸至中部衛星市鎮,讓更多長輩能參與藝文活動,也讓國美館嘗試更多藝術創齡的可能性。本案相關成果預計於今(2024)年11月於國美館館內呈現,屆時歡迎更多朋友一同參與,感受創齡樂活。

臺美藝文交流人才齊聚一堂 見證文化部與傅爾布萊特聯名獎助計畫續約邁入新篇章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與美國在臺協會(AIT)、學術交流基金會今(28)日共同舉辦「臺美藝文交流人才回娘家:傅爾布萊特x文化部獎助計畫說明分享會」,邀請曾參與臺美交流相關計畫的藝文專業人士出席團聚,同時由臺美雙方簽署「傅爾布萊特-臺灣文化部藝文專業人才獎助計畫」合作備忘錄,正式宣布續約至2027年,並即刻啟動2025年徵件計畫,受理日期至今年10月31日止。 活動出席包括文化部長李遠、今年7月甫上任的AIT處長暨學術交流基金會榮譽主席谷立言(Raymond F. Greene)、文化新聞組長王競時(Arend Zwartjes)、文化官傅詩恩(Anne Foss)、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那原道(Randall L. Nadeau),以及國立故宮博物院長蕭宗煌、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朱宗慶等藝文界貴賓。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特別提到他這一代的人深受美國文化影響,他說,直到現在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歌就是〈Five Hundred Miles(離家五百哩)〉,而從高中到大學的階段,更是在美國新聞處看雜誌、學英文及美國的文化。李遠說,臺灣和美國是非常重要的盟友,除了政治、經濟等面向外,文化與學術的深度交流,更是促成雙方友誼、研究創新、追求卓越的重要介面,期待與傅爾布萊特計畫續約合作,持續作為激發臺美雙方藝文交流及持續探索、精進藝文專業知能的動力。 AIT處長暨學術交流基金會榮譽主席谷立言表示,傅爾布萊特計畫是國務院的旗艦教育與文化交流計畫,從3年前國務院通過這項計畫,到如今的續約,這個堅實的夥伴關係,體現了美臺之間緊密且充滿活力的民間情誼。谷立言指出,藝文教育人才的交流與合作,長久以來是美臺深厚關係的基石,共享的普世價值使美臺成為捍衛民主自由及人權的重要夥伴。期待藉由美國與臺灣的教育及文化交流,持續拓展美臺的人民關係。谷立言強調,美國對臺灣的支持是堅定、跨黨派且謹守原則,期許在其3年任內美臺關係更加深化。 合作備忘錄續約儀式由文化部文化交流司長紀東陽,與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那原道代表雙方機關簽署,也特別邀請曾經參與傅爾布萊特相關計畫,以及近年獲文化部支持赴美國創作交流的藝文人士共同聚首交流。 那原道指出,如果少了專業藝術工作者及藝術管理者,藝術家將難以實現其創作、表演及展覽等,這些從旁協助法規、籌劃、募款行銷及銷售等的工作者是「臺灣藝術界的基石」。那原道特別感謝臺灣文化部及美國國務院教育和文化事務局批准與認可傅爾布萊特獎助計畫,「這是臺美藝術文化交流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期待藉由獎助計畫持續支持專業人士,共創臺灣藝術界光明的未來。 曾獲得美國國務院國際領袖人才訪問計畫的國立故宮博物院長蕭宗煌代表分享時表示,他在2003年有機會獲得傅爾布萊特獎助計畫,但當時臺灣正值SARS爆發,身為高雄美術館館長的他,為了抗疫選擇放棄獎助計畫,不過,很幸運的是在2006年他有機會獲得同樣是國務院支持的國際領袖人才訪問計畫。蕭宗煌說,當時他提出的其中一個參訪計畫是博物館的無障礙設施規劃,從受安排參訪明尼蘇達兒童博物館時,一位坐著電動輪椅的年輕人,一路開朗、自信的介紹各個展廳,卻完全沒有特別介紹博物館無障礙設施規劃的過程中,他心裡明白,「這就是美國,不用特別告訴我如何規劃無障礙設施,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日常」。 蕭宗煌鼓勵所有有意參與交流計畫的藝術工作者,「美國是世界自由民主國家的典範」,文化藝術活動蓬勃多元,充滿創意思潮,建議申請者以開放心胸,先擱置自己既有的概念或想法,先不急著得到答案或印證,而是當下用心的觀察與體會,未來的旅程自然而然會內化成個人成長的重要資產。 活動當中,2017、2022年參與美國國務院「OneBeat」國際音樂交流計畫的擊樂藝術家張幼欣,搭配曾獲金曲獎的音樂製作人鄭各均現場表演從臺灣太魯閣族傳統歌謠發想的音樂創作;Lightbox攝影圖書室創辦人曹良賓、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學推部創意學習組長鄒鳳芝也專題分享、傳承赴美交流經驗。 此外,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國際XR金獎導演黃心健透過影片,鼓勵年輕一代藝文工作者透過國際交流開拓視野。林懷民說,「傅爾布萊特獎助金給我的是打開一個門,那個門後還有其他的門,你就忙著去打開這些門,但最重要的是傅爾布萊特獎助金給我一把很漂亮、很好用的鑰匙。」 文化部與學術交流基金會自2018年起合作「傅爾布萊特-臺灣文化部藝文專業人才獎助計畫」,至今已有16名學人獲獎助赴美研習交流,涵蓋劇場、展覽、表演、攝影等多個領域,研究題材從場館營運、節目策略,到開放文化、聲音藝術、藏品修護、劇場幕後工作者等,豐富多元,活動現場也展示了參與此項計畫16位藝文人士的交流成果。 2025學年度獎助計畫目前開放徵件中,甄選對象包含藝文行政、管理、技術、策展、評論人員,預計選送3人赴美完成3個月的研習,線上受理至今年10月31日止,歡迎有志前往美國機構交流的藝文工作者把握機會申請。今年9月5日、9月26日將分別在臺南市美術館、學術交流基金會場地舉行徵件說明會,詳情請至學術交流基金會官網https://www.fulbright.org.tw/zh-hant/fulbright-taiwan-ministry-of-culture/ 查詢。

璀璨藝彩 竹美館「藝海揚芬」影像發表 展現傳統與現代交融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於28日(三)假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舉行第2場「藝海揚芬~百年公會堂人物影像民族誌影像暨刊物發表會」,為民眾介紹雕塑家李再鈐、舞蹈家賴秀峰、書畫家陶晴山三位資深優秀藝術家。此次活動邀請多位貴賓及各界藝文人士參與,共同見證這一場璀璨藝彩的文化盛事,現場出席的貴賓有藝術家霍剛老師伉儷、黃志超老師伉儷、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前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黃光男、朱陳敏紅女士、資深舞蹈家江明珠老師、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理事長鍾經新、廟繪人間國寶莊武男老師、國寶燈藝師蕭在淦、資深攝影家陳次雄老師、此計畫陪伴委員鄭飄、卿敏良、葉敏芳、舞蹈界先進與多位藝術家等人蒞臨。 「藝海揚芬~百年公會堂人物影像民族誌」計畫自110年啟動迄今已完成紀錄:鄭瓊娟、鍾桂英、黎蘭、蕭在淦、莊武男、施春茂…等30位藝壇前輩,藉以保存前輩藝術家創作精神與生活軌跡。此次採訪記錄的三位在雕塑界、舞蹈界及書畫界聲名顯赫,分別是李再鈐、賴秀峰及陶晴山。居住在新北市金山的李再鈐,高齡97歲,自號「大屯山民」,常在海邊寫生、畫石頭,記錄心境,積極參與社區藝術活動,對社區文化生活及在地文化發展貢獻良多。臺灣舞蹈界的核心推手賴秀峰,所到之處皆為舞台,始終以生命致力於推廣舞蹈,她的生活與舞蹈已融為一體。久居基隆市、文人世家出身的陶晴山,觀察生活中的每個細節與趣味點,無論是小到日本車站標誌的清潔與否,都充滿好奇心。他們三位的故事,正是藝術創作深厚且多樣的最佳寫照與證明。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館長葉于正表示:「『藝海揚芬-百年公會堂人物影像民族誌計畫』旨在保存資深藝術家的創作精神和生活軌跡,透過『覺↔知↔行↔思』歷程,分享他們交會、對話與共譜的文化生活故事。帶大家認識這些大師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獲得多項殊榮,仍然勤奮創作,樂於教授提攜後輩,為人所景仰的精神。然隨著社會不斷變遷,許多珍貴的技術與技藝因種種原因逐漸湮沒失傳,幸而,文化科技的進步和文化數位內容的普及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文化自主性與多樣性的保存、傳承、維護及宣揚之機會,能夠將這些即將消失的藝術技藝透過影像保存下來,成為共同文化遺產」。 主辦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期待這一計畫能引領更多人走入藝術殿堂,提升美學素養,弘揚在地文化藝術精神,共創美好未來。這是對資深藝術家創作深遠影響的敬意,也是促進文化多樣發展的重要一步。藝術家影片將於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官網影音平台公開https://s.yam.com/1HJJ7,民眾可上網點閱瀏覽及關注,體驗傳統與現代交融的藝術魅力。

臺南生活美學館辦理螢火蟲電影院 8 /31日金門放映原創3D動畫《花帔阿獺》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辦理「2024螢火蟲電影院」,8月31日(六)晚上7時在金門瓊林國定古蹟怡穀堂播映3D動畫國片《花帔阿獺》,同日下午4時30分起金湖鎮公所與瓊林社區發展協會亦會在周邊辦理《瓊林好日小市集》,歡迎大家一起來欣賞電影與逛市集,用行動支持國片,感受怡穀堂風貌與魅力。 文化部表示,「2024電影藝術分享計畫-螢火蟲電影院」為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年度計畫,希冀透過本計畫將優質國片推廣至南部各地區,提供當地民眾美學的感動;除培養國片觀影人口外,亦結合在地社群資源、挑選適合社區文化氛圍及議題之影片,讓民眾有機會接觸電影美學、認識多元議題、凝聚社區共識,進而提升文化近用權。 《花帔阿獺》是首部金門3D動畫短片,並獲得金門縣文化局補助拍攝,以金門特有的歐亞水獺棲地為背景,動畫中不僅展現了金門的美麗風景,更以「金門話」生動配音,讓大小朋友跟著水獺角色一起漫步在充滿文化歷史、戰役史蹟與自然生態的奇幻國度中。電影播映亦安排映後座談,邀請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管中祥教授擔綱主持人、金門縣野鳥學會莊西進理事長擔任與談人,期許民眾可以透過雙向互動,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金門的自然美景和文化遺產。 「螢火蟲電影院」將優質的國產電影推廣至臺灣各地的鄉鎮社區,讓更多國人能夠欣賞到國內電影製作的精彩,不僅提供了一個觀賞電影的機會,也促進了社區間的交流與互動,展現國片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活動全程免費,歡迎闔家一同參與星光視聽饗宴,相關場次及活動最新訊息 請上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TNCSEC/Detail.init.ctr?actId=30089&utm_m edium=query及螢火蟲電影院臉書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rxq0WZ

苗栗縣榮服處聯袂社團溫馨祝壽百歲榮民蘇爺爺嵩壽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苗栗縣苑裡鎮榮民蘇張廷秀爺爺欣逢百歲,苗栗縣榮民服務處陳立中處長率柯長榮副處長及榮服處工作同仁,準備慶生蛋糕、壽桃及精心訂製金項鍊,共同為蘇爺爺舉辦盛大溫馨的慶生活動,苑裡鎮長劉育育、蓬山退伍軍人協會陳光輝理事長、三義鄉後備憲兵荷松協會陳俊勳理事長暨服務團隊、苑坑里長李進達及榮欣志工等到場祝壽,並次序致贈祝壽紅包、養身禮盒等,眾人在生日快樂歌、分享蛋糕及壽桃的歡欣氣氛,領略感動溫馨的生日饗宴。 蘇爺爺為陸軍是士官長退役,子女在社會各領域均有出類拔萃的成就,孫輩也都乖巧聽話、認真向學。蘇爺爺的兒子表示,父親平時待人和善、笑容可掬、身體硬朗、應對能力佳,子女們經常返家陪伴,今日特別請假返家陪同老人家過壽,感謝榮服處對於慶生活動的精心安排,闔家深刻感受輔導會對榮民的重視與照顧。 陳處長表示,輔導會為感念榮民前輩為國家的付出與貢獻,關懷退伍袍澤,提供完善服務照顧是榮服處責無旁貸的工作,希望藉由百歲祝壽活動,對榮民長輩功在國家獻上最高的敬意。 圖說一:苗栗縣榮民服務處陳立中處長(前排右2)、苑裡鎮長劉育育(前排右3)、榮欣志工、退軍社團幹部及榮民眷屬,共同為蘇爺爺唱生日快樂歌。 圖說二:苗栗縣榮民服務處陳立中處長(前排右3)、苑裡鎮長劉育育(2排右3)、榮欣志工、退軍社團幹部及榮民眷屬等合影。

2024年8月27日 星期二

華山攜孤老中秋團圓 見證忠貞不移的牽手愛情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婚姻是人生的一個里程碑,婚禮也裝載著許多人的祝福與期待,但許多相知相守一輩子的三失孤老,卻因早年種種因素無機會舉辦婚禮,再晃眼已是白髮蒼蒼。華山基金會為一圓長輩夢想,配合中秋節團圓氛圍,於8月27日(二)上午9點30分假仁德區喜粵樓餐廳舉辦「愛老人中秋餐會暨長輩婚禮」,邀請玉井區、安定區2對老老照顧夫妻穿上婚紗、走上紅毯,也讓與會的所有來賓及長輩們一起為他們忠貞不移的愛情做見證及祝福。 餐會現場活動多元,包含義剪、推拿、護理等專業團隊皆到場提供孤老服務,開場表演由水月舞坊帶來的肚皮舞炒熱氣氛,再交棒給溫度婚禮樂團、南臺科技大學青銀共創打造在地智慧自在不老力USR團隊等輪番上陣演出,活潑熱鬧的氣氛,也讓平常總是愁眉不展的阿公阿嬤們,展開歡樂笑容。居住玉井區的張阿公與鄧阿嬤,兩人相差十歲,原本一生只想平淡安穩生活,卻接連遭逢老天爺的巨大考驗,結縭近50年的他們,共同走過三次喪子之痛。而現今阿公已接近失能,阿嬤也獨自承擔照顧者的壓力,因此這一回能有機會再次穿上婚紗,從開始的害羞卻步到後來的欣喜接受,一點一滴溫暖在心頭。 華山基金會台南B(原台南縣)服務區域偏鄉居多、資源始終匱乏,現正舉辦「2024愛老人 中秋亮起來」公益活動,誠摯邀您加入三失(失依、失能、失智)長輩關懷行列,認助中秋關懷禮,每份380元,攜手伴孤老度過溫馨圓滿的中秋節。愛心專線:(06)205-4971林小姐,郵政劃撥帳號:31559699,戶名:華山基金會(通訊欄請備註:113中秋),歡迎索取信用卡授權書或諮詢其他捐款方式。(勸募字號:113愛老人衛部救字第1121364711號)【本會按月將專案款項匯入勸募指定帳號】。

文館「心繫臺灣:王育德文物捐贈展」開幕  從各種「第一」認識台語博士王育德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王育德是第一位台語博士,也是第一位在日本大學開台語課的教授,適逢其百歲冥誕,國立臺灣文學館精心策劃「心繫臺灣:王育德文物捐贈展」,自2024年8月27日(二)至2025年4月6日(日)於臺文館展覽室E展出。 王育德,生於1924年臺南市本町(現為民權路),就讀臺北高校、東京帝國大學。二二八事件期間,兄長王育霖(第一位在日本擔任檢察官的臺灣人)被便衣人員帶走後失蹤。1949年王育德逃亡到日本後,遭列黑名單,至辭世的1985年都無法返回臺灣。滯日期間,其致力於臺灣文學、台語、歷史之研究,及臺灣民主人權之推動,皆以關懷臺灣為中心。 正因「心繫臺灣」,促使王育德更竭力投身於臺灣文學相關研究,進而擁有許多位居第一的實績。除了第一位台語博士、第一位在日本大學開設台語課程的教授之外,更是第一位於戰後編演台語舞臺劇的劇作家,也是第一位在戰後日本發表臺灣文學學術論文的學者。本展也延伸介紹王育德就讀的臺北高校及海外黑名單作家,希讓觀眾進一步瞭解學風自由、菁英輩出的臺北高校,以及其他被迫滯留海外但仍對家鄉深切關懷的作家。 此次展出文物包含王育德1950年自傳性小說《漂泊的民族》日文手稿、劇本〈僑領〉手稿,以及至晚年仍積極投入臺籍日本兵補償運動,而在1985年寫下的絕筆手稿〈「一寸の虫にも五分の魂」の戦い〉,象徵再小的軀殼也有凌雲的壯志,字字句句皆映現著為祖國臺灣奮戰的決心。而展場中也可看見王育德平日配戴的眼鏡、伴隨他書寫無數文稿的鋼筆,近距離感受作家精神。 2018年,臺南市政府感念王育德對臺灣文化與民主的貢獻,特設立王育德紀念館。歡迎觀眾來臺文館觀展後,順路走訪鄰近的王育德紀念館、王育霖及王育德兩兄弟故居、二二八紀念館,來一趟朝聖臺灣民主運動先賢的文學文化之旅。 【心繫臺灣:王育德文物捐贈展】 展期:即日起至2025年4月6日,週二至週日09:00-18:00(每週一休館,逢國定假日照常開館,翌日休館)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2樓展覽室E(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