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7日 星期三
歷史有聲:臺史博帶你突破視覺界限,探索聲音故事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除了文字記載,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式記憶歷史呢?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於8月7日起推出「聽‧見:聲音記憶特展」,展覽以「聲音」做為引導,邀請觀眾從不同的聲音紀錄形式,探索隱藏在生活中的歷史訊息與文化轉變。
本次展覽與台灣聲景協會、中央廣播電臺、目目文創工作室、火箭人實驗室、小島裡文化,臺史博策展人吳佳霓與范欽慧、吳燦政、黃裕元、李維睦、吳庭寬、藍雨楨,及加拿大籍的喬治爾斯‧瓦魯索斯(Georgios Varoutsos)等多位聲音藝術家及聲音文化工作者共同合作,透過不同觀點,以聲景、訪談、廣播、唱片、樂曲等多元的聲音紀錄形式,展示他們所感知及關懷的當代臺灣與過往的珍貴記憶。這些由不同方式蒐集而來的人文及自然的聲音,孕藏了許多個人及集體的記憶,展覽從這些聲音中發掘正在經歷消失、轉變或新生過程裡的臺灣文化。
臺史博館長張隆志表示,這次展覽的首要特色在於翻轉視覺的策展典範,改以多元聲景作為展覽主題。從豐富的聲音素材與展演,反思當代臺灣自然人文與社會議題。來自國內外的策展藝術家呈現了各種動人的故事。期待透過本次特展的刺激、洗禮跟啟發,能重新讓大家的耳朵活起來。並共同思考如何從聽覺的角度,保存屬於土地跟人民的歷史記憶。
台灣聲景協會常務理事范欽慧提到,前幾天奧運場上奪下金牌的那一刻,現場大家唱起了國旗歌,這個背後有很多不同的詮釋,可是回到臺灣當代人的記憶來說,我們如何記憶那一刻、那樣的情感,同時就是歷史的脈絡。這個展覽就是不同時代的臺灣人在歷史聲音展現的最佳表現,希望這樣的聲音能夠長長久久的延續下去,讓更多關於土地那些非人以外的生命,都能夠回到博物館展現。
中央廣播電臺董事長賴秀如致詞說到,央廣將臺灣的聲音每天用20種語言發散到全世界,並且在covid-19期間向全世界徵集移動的聲音明信片,從全球38個國家收到如雪片般的聲音檔,很高興可以在展覽中被聽見,臺灣多元社會不同的族群裡,除了華語,台語、客語,還有原住民跟新住民等語言,臺史博用多元聲音來策展是一個非常先進的概念,這才是一個大的博物館才會想到的多元文化的展現。
本次展覽展出多件聲音作品,聲音藝術家范欽慧創作的《東港迎王祭典—大音希聲的多重聆聽》,通過野地錄音師的角度,蒐集東港迎王祭典中的獨特聲音,揭示不同的關注細節與時代變遷下的聲音轉變,以及在「臺灣褒歌」及「臺南安平腔」的單元中,這些古調韻味及地方腔調在面臨消失時刻,聲音工作者透過何種方式搶救及拼組出早期生活與文化記憶;展覽也關注印尼移工在臺灣的創作歌曲,期待觀眾能超越文字,從不熟悉的語言樂曲中感受他們對臺灣生活的期待及面對現實的吶喊。而通過COVID-19這場疫情引發的全球共感時刻,聽覺則串聯起臺灣與世界的共同記憶;並進一步突破人文歷史界線,藉由聆聽自然界裡的萬物之聲,理解當代人們追尋寧靜的意義,邀請觀眾一同在靜謐中聽見蘊含的生命跳動。
本次展覽訴說著與臺灣相關的故事及我們所正在創造的歷史,帶領觀眾跳脫視覺主導的文化認知,從熟悉的日常聲音出發,探索跨越時間、空間及語言的聲音感受,從中發現臺灣歷史與文化的多樣性,以及聲音記憶帶來的無限可能,並豐富對這塊土地的認知。
展覽即日起於臺史博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1特展室展出,也將陸續舉辦系列活動。更多展覽、活動及接駁車資訊請關注臺史博官網(www.nmth.gov.tw)及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MTH10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