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次長李靜慧陪同藝文團隊一同觀摩教學示範,並參與交流討論,她鼓勵藝文團隊拓展演出與創作以外的領域,成為「教學藝術家」,進入校園與孩子接觸互動,讓學生親自體驗藝術文化的美好。她以戲劇為例提到,除了演員表演,還包含劇場空間、舞台背景、服裝設計與劇本故事等內容,可透過課程引導學生觀察並接觸表演藝術的多元面向。
李靜慧強調,重點是讓孩子「看懂藝術的訣竅」,未來不一定要成為藝術家,但可以成為認識並欣賞藝術的人,培養潛在的藝術觀眾。李靜慧表示,文化部將持續推動文化體驗教育,也期待藝文團隊攜手努力,共同為臺灣藝文環境投注心力。
今日活動安排精彩的示範教學,包括「何曉玫MEIMAGE舞團」的《踏出咱ㄟ臺灣步》與「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的便當盒劇場。前者以舞作《默島新樂園》為基礎,結合臺灣民俗文化與舞蹈肢體語言,透過陣頭的「踏跤步」步伐展現文化的律動,帶領學生體驗舞蹈藝術與在地文化的特色。
後者則以便當盒為創作媒材,融入新莊廟街文史,帶領學童從場景設計、戲偶製作到表演,用簡單的材料變身一齣劇場演出,上演一場故鄉的故事,探索偶戲創作的樂趣與無限創意,深受學生熱烈迴響。
交流會亦透過專家學者引導,帶領團隊共同探討如何設計適合校園的教學內容,藝文團隊也熱烈互動,分享文化體驗課程的心得與經驗。台北曲藝團的洪子晏、新和興總團團長江陳咏蓁、新協興歌劇團的陳湣玲(米雪),以及從屏東的滿州遠道而來的民謠傳藝師張錦桂與謝徐鳳玉,透過一段段的帶領分享,共同交流如何讓學生更容易親近傳統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