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樂為世界人 臺史博文協特展 看見跨時空的期許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台南報導】為迎接臺灣文化協會(以下稱文協)成立一百周年紀念,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稱臺史博)策辦「樂為世界人: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以下稱本特展),以珍貴的史料物件、趣味互動遊戲,展現文協活潑熱情的面貌,並呈現文協對世界的熱情。展名取材於蔣渭水寫給林獻堂信件中所擬的文協會歌。本特展訂於10月13日起於臺史博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1特展室展出,其中蔣渭水的信件手稿和黃土水雕塑的高木友枝銅像等文物,都是本特展的重點文物。 臺史博策展團隊表示「樂為世界人」的展名,揭示不僅從臺灣島內角度談臺灣文化協會,更從世界史的高度與角度,來看當時臺灣早期的前輩家及知識份子們如何回應社會及大時代的挑戰,而左翼、右翼各自不同立場所提出的主張及行動,到今天仍是我們思考臺灣前途重要的共同資源,臺史博懷抱著這份感恩的心情來紀念他們。張隆志館長主持開幕提及,本檔展覽回應臺灣文化協會百週年紀念,亦為慶祝臺史博自2011年開館10週年,以及本週日即將正式升格前夕的重要活動,顯得格外有意義。 以「前進、熱情、希望」作為本特展精神,對照過去與當代的情境,展場中運用當代數位科技與歷史人物做聯結,例如「林獻堂蔣渭水Podcast聊時事」、「蔡培火林氏好帶動唱」、「陳澄波的全家福自拍」等,將歷史人物帶入到當代生活,也藉此重新理解文協時代的人與物。走進展場,「鳥瞰世界」單元特請模型機專家打造的「新高號」螺旋槳飛機,帶我們拉高視野,鳥瞰百年前的臺灣,重現1920年臺灣第一位飛行士謝文達返鄉翱翔場面。本單元更展出大韓民國歷史博物館授權,同時期韓國獨立運動、蘇聯革命相關之海報,讓觀眾看見20年代東亞中臺、韓社會動態。 本特展透過「宣傳戰」、「時空的爭奪」、以及「造新民做自己」等單元,觀眾將深刻理解文協時代的人們致力於推廣新思潮及各類文化改造活動,還有許多不同立場間的思想交鋒。展場設計以互動遊戲與影音,表現當時的社會行動。如傳奇的地下刊物《三字集》,特別商請臺語文專家呂興昌教授逐字逐音校訂,錄音重現,再現鏗鏘有力的聲音。展場文物中的黃土水雕塑的高木友枝銅像,可說是文協故事中精彩的番外篇。當年曾擔任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校長的高木,曾直言文協組織的弱點並提出建言。1929年原本已由高木帶回日本的銅像,在2014年後落腳於彰化高中,臺史博將這段故事錄製成影片,讓觀眾一窺當中曲折又感人的故事。 「樂為世界人: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自即日起至2022年7月24日展出。配合展覽,臺史博將陸續舉辦系列活動,更多相關活動資訊請上臺史博官網(www.nmth.gov.tw)及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MTH100),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