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9日 星期五
「風土再造 看見地方的光:25個社區營造的實踐之路」新書今發表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風土再造 看見地方的光:25個社區營造的實踐之路》新書發表會今(9)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舉行,文化部長李永得、天下雜誌《CSR@天下》頻道總監暨總編輯黃昭勇、台灣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王本壯、台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理事長許主冠、林事務所執行長林承毅及各案例代表等出席與會。透過專書實際案例的分享,讓大家看見並了解臺灣社區營造的行動實踐所帶來的新感官、新商模、新價值及新風土,以及社區營造為土地帶來的美好故事。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在臺灣社區營造邁入30年的此刻出版專書,希望將社造推動過程中多元面向的案例,以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加理解何謂社造,更讓所有的團隊藉此互相學習、分享、觀摩,推動社造永續發展。李永得也特別提到,國發會於2019年啟動的「地方創生元年」,希望在30年社區營造的基礎之上,進一步讓社區資源吸引年輕人返鄉、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進而提升地方產值,「地方創生一定要和社區營造緊緊結合」。
李永得強調,「社區營造一定會永遠繼續」,因為社區營造永遠是社區發展非常重要的基本動力,也是在地文化深根的政策。今年的專書是個開始,文化部未來也將持續出版,期盼「有更多精彩的故事可以發生,讓社區更加蓬勃」。
天下雜誌《CSR@天下》頻道總監暨總編輯黃昭勇特別分享了幾個印象深刻的故事,包含桃園「日日田職物所」建構街角館與社區居民共創共學;以藝術共創投入正濱漁港社區再造的基隆星濱山共創工作室說,「在地居民習以為常的風景與事務,在外地人眼裡可能是無價之寶」;臺南大港社區發展協會透過種香草,解決鹽水溪蚊蟲的問題;花蓮洄游吧倡導「不只賣魚,也賣永續海鮮的理念」。
黃昭勇說,這本書可說是社區營造的「大補帖」,從25個故事中可看見青年的熱情、在地的溫暖;從單打獨鬥到呼朋引伴,再到攜手合作;由補助的第一筆資金,借力使力站穩腳步;最後則是用多年的蹲點,創造豐碩的成果。黃昭勇說,「社區營造就是讓每個社區的特色可以發揮」,臺灣除了國際競爭力,也需要社區營造多元的力量。
文化部指出,「風土再造 看見地方的光:25個社區營造的實踐之路」一書,匯聚全臺25個社區、數百位夥伴,對社區營造的行動藍圖與實踐經驗,以社區共同體意識為出發點,在文化、景觀、產業、教育、藝術、照顧及生態永續等各個面向,以專注強大的行動力與執行力,凝聚社區民眾向心力,號召民眾參與公共事務並為社區發聲;隨著時代更迭、科技演進,逐步開展社會創新能量,包括社會設計、公民科技和跨界協力等,各種創新模式也讓推動社區向上提升的動能與時俱進。
例如,桃園「日日田職物所」把博物館、社區、廟宇與青年四方角色串起來,透過與居民共學共創的過程,保存、展演多元的地方特色。臺南市北區大港里受到登革熱疫情侵襲,激發社區居民產生危機意識,種植香草、生產製造香草產品來驅蚊,進而創立自有品牌,成為臺灣第一家由社區協會為股東的閉鎖性社企股份有限公司,創造出另類的地方創生。花蓮縣豐濱部落「高山森林基地」與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台北富邦銀行合作,建立東部唯一天然林的原生苗木復育苗圃,推出的部落旅遊,連帛琉大使都讚嘆「心靈療癒、觸動人心」,成功帶領部落走出地方,被世界看見。
文化部表示,臺灣社區營造邁入第3個10年,自1994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社造」便在全國各地開枝散葉,展開一場最草根、最普及、最安靜溫和、持續最久且影響深遠的社會運動,從社區到社群,從社區行動到公民審議,社造不斷深化,在政府與社區協力合作下,社造的成果,在臺灣各地遍地開花。
當前臺灣社會面對全球化、人口老化、產業結構變化、數位轉型、氣候變遷及青年世代相對剝奪感等多元挑戰,更應深化社區營造,孕育更具公民意識、行動力的文化公民,催生有利於社區營造的公共治理新模式,從參與討論,共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創造願景,從在地回應各式新興挑戰。期盼未來持續透過社造的能量,深化社區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母語社區,落實文化傳承與扎根,持續建構有利於社造發展的支持體系,永續臺灣前進的動力,讓社造的力量扎根於土地,讓地方文化人才源源不絕。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