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臺灣音樂館文物捐贈記者會 珍貴音樂資產的永恆傳承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
文化部所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今(25)日在臺灣戲曲中心舉行「《臺灣音樂 永恆傳承》113年度臺灣音樂文物捐贈記者會暨沙龍音樂會」,表彰自111年至113年間共16位個人及1個單位對臺灣音樂文化的慷慨捐贈。特別選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定的10月27日「世界影音遺產日」前夕舉辦,不僅呼應檔案延續的重要性,也凸顯臺灣在音樂文化保存上與國際接軌的決心。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作曲家潘皇龍、作曲家賴德和、音樂學者林珀姬、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理事長連憲升及捐贈家屬等各界貴賓出席。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在文化的類型裡,「音樂」是人類本能,且不需要其他的媒介就很容易傳遞的情感,因此音樂成為最容易表彰自我的文化之一。感謝捐贈者們將其才華與心血的結晶捐贈出來,交由臺灣音樂館保存、推廣及運用,讓臺灣的聲音得以永續傳承。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及臺灣音樂館將透過完善的典藏及數位化作業,妥善保存這些珍貴文物,以便於更廣泛的分享和研究。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臺灣音樂館在這3年間獲捐贈1659組音樂文物,涵蓋樂譜手稿、樂器、文件、出版品、印刷品和照片等珍貴史料。特別感謝作曲家賴德和教授,首創臺灣特別的捐贈模式,將其作品無條件讓與給臺灣音樂館。這些捐贈與讓與,代表著所有音樂家與從業人員對臺灣音樂館的信任與厚望,傳藝中心將視這些珍貴文物為瑰寶,加以典藏、數位化保存及推廣,讓後代的人們聽得到、感受得到臺灣音樂的美麗。
111年至113年間的捐贈者包括陳泗治、張昊、呂泉生、呂昭炫、林道生、陳茂萱、張清郎、陳義雄、徐松榮、史擷詠、彭靖等多位已故音樂家的家屬,以及作曲家賴德和、温隆信與潘皇龍,民族音樂學者林珀姬,小號演奏家彭國良等人。作曲家賴德和更將其全部音樂作品著作財產權無償讓與給臺灣音樂館,期待這些珍貴的音樂文物能夠成為臺灣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資產,為音樂研究者提供寶貴的史料。
作曲家呂泉生公子呂惠也感性的分享,父親唯一的珍藏就是他耕耘35年的榮興合唱團錄音帶,這些錄音帶在父親生前,可以算是走到哪、帶到哪、聽到哪。錄音帶記錄著父親歌曲創作、合唱教學、音樂美感及思想,一首首的歌曲乘載著他內心深處無法言說的回憶與情感,希望這些文物能為臺灣合唱音樂史作見證。
作曲家林道生公子林恆毅引用許常惠老師的話,「在這個社會上有些默默耕耘的人,為數很少,屬於不平凡的平凡人,我很敬重他們,因為這個社會上很多有意義的事、很重要的事,都是靠他們在推行。」讚揚那些默默耕耘的人,並將這份敬意獻給臺灣音樂館。
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理事長連憲升則表示,將曲盟收藏的珍貴曲譜捐贈給臺灣音樂館,是為了更好地保存和推廣這些音樂遺產。音樂學學者林珀姬教授也捐贈了其40年來的南北管研究成果,期望這門傳統音樂能持續傳承。臺灣音樂館也正積極啟動錄音帶數位轉錄計畫,將這些珍貴的研究資料得以保存下來。
記者會後舉辦別具意義的沙龍音樂會,精選首次捐贈者的代表作品演出,以悠揚樂音傳達對捐贈者及與會來賓的感謝之情,更以音樂實際展現文物的生命力,傳遞臺灣音樂文化保存的重要性。
傳藝中心指出,記者會不僅是對捐贈者的感謝,更是向社會大眾傳遞臺灣音樂文化保存的重要性,這些新入藏的文物將成為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政策的重要一環,珍貴的文物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重建臺灣音樂史的關鍵拼圖,將為未來的音樂創作與研究提供重要資源。臺灣音樂館將持續透過完善的典藏及數位化作業,建立臺灣音樂資料庫,促進學術研究,並推廣這些珍貴音樂文物的文化價值,為臺灣音樂的永續發展奠定基礎。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