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必須積極與外交部共同合作,期盼持續以「文化外交」成為臺灣面向世界一張響亮的名片。
李遠說,他在民國60年代,正值臺灣退出聯合國之際,他曾在外交部擔任工讀生,過了半世紀能以庶人部長的角色與外交部長林佳龍進行會面,又在同樣面臨內憂外患的時刻,內心百感交集。
去年文化奧運受到時任駐法國代表處大使、現任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的大力協助,開啟文化外交成功的先例,今年文化部將持續辦理大阪世博文化展演、歐洲各藝術節參與等,期待與外交部能有更緊密的合作。
林佳龍表示,他擔任過行政院新聞局長、交通部長,工作一直與文化相關,擔任外交部長後,他也堅信「文化及外交可以互補」,在總統賴清德強調的「價值外交」與「經濟日不落國」等願景下,「文化是價值外交最重要的工作項目」。從他任命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團長劉玄詠擔任駐奧地利代表,劉玄詠以「音樂大使」角色積極拓展外交工作,近日更投書奧地利主流媒體獲全文照登,更可證明「文化是共同的語言」。
今日會談中,兩部會聚焦討論包含「歐洲臺灣文化年」及「大阪文化世博」等文化外交兩大面向。「歐洲臺灣文化年」將由外交部主導,邀請故宮從今年將赴捷克的「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展覽為重要核心,搭配文化部在歐洲參與的外亞維儂藝術節、愛丁堡藝穗節等活動,並串聯駐歐洲館處的「光點計畫」等,一系列的活動及宣傳,深化歐洲國家與臺灣的交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