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是一項耗氧量很大的運動,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否則容易損害身體健康。
有人認為爬山、爬樓梯、慢跑,都會造成我們關節上的問題,這邏輯問了醫生以後,才知道長久以來爬山會對骨頭不好的傳言,不大正確,但如果關節已經出問題了,這時候務必要留意。
爬山屬於有氧運動,能使肌肉獲得比平常高出10倍的氧氣,進而快速新陳代謝,幫助體內的有害物質的排出。同時,爬山也可以加快脂肪消耗,有減肥塑形的功效。另外,下肢承受力的運動,有助於改善關節功能,保持肌肉和運動器官的協調,還可以增加骨骼中礦物質的含量,預防骨質疏鬆症。
由於早晨的空氣較為清新,一般人習慣在早上去爬山健行。但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則需特別留意本身狀況,以避免誘發病因。因此,老年人也需等有充足陽光和溫度上升時再出門,較為安全。下午3點至5點,是運動的最佳時間。此時的人體運動機能最強,經過一天的活動,身體已經被預熱,活動能力最強。
當然,爬山對人體的好處也不少,除了能磨煉毅力外,你的心肺能力及身體協調能力也能得到加強,更重要的是,爬山可是減肥的最好方法喲。況且沿途欣賞美麗景色讓人心曠神怡專心在身體脈動,能轉移注意力,幫助身體去除壓力帶來的代謝產物,透過運動釋放的腦內嗎啡提振情緒,對抗焦慮與憂鬱,改善外型、增強自信,是抗壓的良方。
不過,爬山也有爬山的問題,例如上下山,下山時腳要全掌著地,也不能快。
實施要領:
最好穿著寬鬆的長褲爬山,但不要過於肥大,以免被灌木剮著。上山時要注意呼吸均勻,忌大口喘氣。爬山不要急於求成,儘量保持均速,以免耗費過多的體力,這樣下山時就比較輕鬆,下山要避免小跑,一步一步走下去。如果可能,儘量走曲折的S路線,而不是一字路線,這樣可避免下山過急而造成腿部肌肉疼痛。
一、爬山注意事項
1.因人而異,量力而行。爬山體力消耗較大,如果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容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另外,腿部有疾病的人也較為不適合。爬山前,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身體狀況,看看身體狀況是否適宜爬山活動。
2.老年人要注意等太陽出來再上山。秋、冬的早晨氣溫較低,老年人突然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容易發生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3.注意多喝水。早晨是人體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時候,也是心腦血管病發作的高峰時段。爬山前喝一杯水,可稀釋血液,又可減輕運動時的缺水。
4.注意循序漸進。爬山前按照一定的呼吸頻率,逐漸加大強度,。爬山的高度和時間應根據自己的體力和平時活動情況而定。
二、爬山前的準備工具
1.個人穿著
(1)帽子與領巾
(2)長袖衣衫與褲子
(3)拄著手杖與手套
(4)一雙合腳的鞋
2.個人配備
(1)背包和腰包
(2)個人藥品
(3)巧克力與麵包等食物
前述為短程爬山所需準備的基本工具,若是計畫長程登山,除了短程爬山的用具外,攜帶的物品需更為充足且專業。如風衣、雨具、備份衣物、毛襪、墨鏡、睡袋、指北針(地圖)、瑞士刀、手電筒(頭燈)、防風打火機、防曬用品與護唇膏等等。
另外,不論短程或長程登山,爬山時大量出汗,排出汗液的同時,電解質也大量流失,容易造成失衡,代謝紊亂,進而影響健康。所以要隨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三、準備上山
1.熱身
2.上山
3.下山
4.放鬆
5.氣候變化
氣候的變化是影響登山安危的重要因素,在出發前須瞭解活動山區之氣象預報及變化趨勢。登山時除利用收音機收聽氣象報告,沿途並應觀察風、雲、濕氣、溫度等變化。不論天氣陰晴、登山天數、登山行程的遠近,均需準備登山雨具及頭燈,在山區要保持一套乾燥的衣物。當天候惡劣,應立即停止活動,作適當的避難措施。此外,山區豪雨,極易引起山洪暴發,因此應儘量避開經過溪谷的路線。再者,不要輕忽山區的氣溫及風力變化,休息時需注意保暖及防風,帽子、風衣、夾克及雨衣等要保持適度的使用彈性。
四、適宜與不適宜爬山的對象
1.半年內開過大手術的人
2.有潔癖的人(不一定)
3.有嚴重氣喘的
4.心臟不好的人
5.習慣性脫臼
6.年紀太小(4歲以下)
7.孕婦
8.裝備不齊全的
引用 http://mypaper.pchome.com.tw/sun040505/post/127620743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