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8日 星期四
聽見音樂 看見臺灣 國臺交「聽見臺灣的聲音」特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舉辦「聽見臺灣的聲音」特展,1/28日於文化部藝廊開幕。以臺灣好山好水為經,土地文化交織的樂音為緯,展現國臺交成軍75年以來,乘載的臺灣之音、生活記憶,以及國臺交為古典音樂扎根的耕耘足跡。
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致詞時表示,從二次大戰結束到現在,「戰爭離我們多遠,國臺交就陪我們多久」,國臺交是臺灣第一個成立的交響樂團,用聲音陪伴臺灣走過75年的歷史。文化部近年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政策,國臺交在其中負責相當重要的重建臺灣音樂史任務,將臺灣過去包含悲傷、喜歡、欣慰、思念的許多感情及歷史,用聲音再次和民眾鏈結。此外,國臺交亦致力於文化平權工作,將音樂帶入偏鄉,讓無法輕易進入音樂廳的民眾,有機會近距離的欣賞國家級的演出。文化部藝廊首次以視覺展出聲音的方式呈現,歡迎大家有機會來看、聽及回顧屬於大家共同記憶的「臺灣的聲音」。
四大展區 一步一腳印看見國臺交
國臺交以「聽見臺灣的聲音」為主軸,將展區分成4大區,分別是「土地之音.歌謠臺灣」,展出國臺交歷經兩年錄製的《臺灣歌謠傳鄉情—食百二,唱一二○》10張CD專輯;「一眼瞬間.一眼萬年」從過往的經典影像,回望國臺交從過去到現在的精彩與巔峰;「NTSO精彩75.用音樂向世界微笑」以首度曝光的紀錄片,看見國臺交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扎根與努力;「我心交響.繽紛脈動」則在中央區以幾何圖形的不同呈現,形塑著人心在音樂之中產生的悸動,在脈動中看見交響樂的繽紛光華。
歌謠臺灣 已故文史學者莊永明永續傳唱
《臺灣歌謠傳鄉情—食百二,唱一二○》專輯,包括「先民遺音」、「古調今曲」、「戲曲人生」、「青春頌歌」、「月夜詠吟」、「鄉情鄉音」、「情曲戀心」、「花語心聲」、「心情心韻」與「百業心聲」等10張CD,以樂音呼應山水土地,歌謠傳唱臺灣土地常民生活,聽見音樂,看見臺灣。
國臺交團長劉玄詠表示,這套專輯邀請文史學者莊永明擔任總策劃選出120首歌謠,未料莊永明老師去年辭世,這套專輯也成絕響。臺灣歌謠是莊永明老師投注情感超過半個世紀的收藏與研究主題之一,國臺交從2年前就開始籌備,由莊永明老師挑選適合的歌曲訂正、還回原貌再重新編曲後由樂團錄製,希望作為後世典藏與學習的版本。
這次的120首歌曲,莊永明老師以經常被傳唱、家喻戶曉的歌曲作選擇,再依據歌詞內涵歸類,除了選曲,錄製歌謠記錄聲音之外,也動筆撰寫歌謠的故事,爬梳一段段屬於臺灣常民的心情歷程。舉例來說,1934年發表的《雨夜花》,很多人不曉得最初是一首兒歌,但在當年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見解下,認為不可能流行,才由詞曲創作者周添旺填詞,從兒歌轉化成情歌,再從情歌轉化為抵抗外侮、凝聚人心的共同回憶。
展場採幾何山水設計 以視覺展現國臺交音樂美學
此次展場設計以幾何圖形組構觀展張力,並展示臺灣設計品牌風靡國際的鳥籠音響燈,於展場中輪播10首樂曲,讓參觀民眾獲得視覺與聽覺的愉悅滿足。國臺交表示,臺灣風土人情,纏繞著悲喜交集的生命篇章,這次的展場設計以強烈的幾何圖形組構成震撼人心的觀展張力,以幾何暗示人類的各種情緒,就像人類社會或掙扎或疑懼,時而圓滿時而低盪的篇章。
老照片喚起珍貴記憶 記錄國臺交篳路藍縷的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國臺交這次也整理出多張珍貴的老照片,重現從創團的篳路藍縷到現今的辛苦歷程,其中一張照片是1978年,國臺交舉辦首屆音樂藝術季,節目之一雲門舞集「薪傳」演出時,正處美國總統卡特宣布中美斷交之夜,演出者與觀眾情緒激昂,表演結束後觀眾久久不去,真實見證了臺灣歷史的發展。
NTSO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聽見臺灣的聲音」特展自即日起至6月30日止,在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南棟1樓文化部藝廊展出,歡迎大家踴躍參觀,一同「聽見臺灣的聲音」。
「聽見臺灣的聲音」特展
時間:即日起至110年6月30日
地點: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南棟)文化部藝廊(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 號南棟1樓)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