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1日 星期三
逍 × 遙 × 遊 - 當代工藝合創展 在工藝合創實驗室中實踐新觀點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台南報導】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逍 × 遙 × 遊–當代工藝合創展」為題,以一場當代之姿回應社會趨勢的新創實驗,企圖勃發未來工藝文化不容忽視的存在性;以多邊領域交會的巨浪、直貫觀者思維與感知。展覽中特別規畫「合創實驗場」,邀請王俠軍擔任藝術總監及10位跨域創作者共學共創過程中,發掘彼此生命經驗的感動,在差異中發現嶄新的創意靈感,衍生出更多可能性,而本次合創實驗場成果已於日前展出,5/10日舉行合創作品發表會,邀請工藝、設計、藝術等產官學領域貴賓參與,包含台南市政府文化局長葉澤山及台南市美術館館長林育淳等共襄盛舉。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張仁吉主任表示,感謝台南市美術館與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的支持,給予詮釋臺灣工藝語彙的空間與話語權,讓工藝在這個美好的場域完整實踐。「逍 × 遙 × 遊–當代工藝合創展」是透過跨域(Crossover)、融合(Mix)、再生(Regeneration)的概念來促成工藝與各領域的交流、合創。以多邊交流過程中的激盪、融合、辯證及衝突…等,去中心化的多元觀點,經由各領域的知識交換與共學,逐步累積及形塑各自獨有的生命經驗及新創靈感,過程也是工藝合創的目的。面對當代環境,我們嚐試探討當代工藝的可能性、未來性、精神性與社會性等,工藝的思辨及實踐過程皆是一種文化的自然產出。工藝不只存在於物件、材料與技法,在時、空、生活的文化量體內的工藝,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與生命價值實踐,從多元跨域到知識融攝而至重構再生成,不斷的加值演譯,工藝的價值實證成為集體生活最重要的文化介質與代表性符號。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長葉澤山指出,自三月開始在南美館展出的「逍 × 遙 × 遊–當代工藝合創展」引起相當大的迴響,台南本是工藝城市,孕育許多工藝家與藝術家,他們也不斷地在尋求創新與突破,跨域與共創儼然已成為躍躍欲試的創新,感謝工藝中心舉辦這麼好的展覽。台南市美術館館長林育淳表示,「逍 × 遙 × 遊–當代工藝合創展」的展出與「合創實驗場」的成果豐碩,帶給大家許多美好的體驗,未來亦期待更多人共同參與工藝合創領域。王俠軍則表示,非常榮幸擔任本次「合創實驗場」的藝術總監,在與10位跨域創作者投入合創過程中,感到最欣慰是大家的氣氛融洽和諧,彼此互相體諒與支援展現工藝的精神,互相碰撞、融合,產生工藝能量的激盪、匯聚與再生,最後不僅呈現作品而是對彼此合作概念的理解與啟發然後從中獲得嶄新的價值。
合創成果中,現居臺南官田的刀藝師徐奕承,作品《島映/倒映》是透過高熱鍛造的金屬,形塑出一座座島嶼山脈,製成映照自身的鏡子,而串連一座座島嶼山脈則是如水波、土壤般具有柔韌特質的皮革縫線,利用質地相異的材料及其特性;來自龍崎的竹藝師蔡惠婷,作品《時間線》運用竹材與皮革的特性,相互交織而出的椅子竹材與皮革的相互交織,像似承載著人與時間的記憶溫度,交織頻繁留下越多的痕跡與記憶;來自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的陸佳暉老師,與仁美商標第二代老闆林右剛合創的《刈布織路〝Do Cut〞Textile》,構思源於臺南的濕地、濱海、水庫及舊城等生態場域,利用雙層布織物的特性,將色譜作為布料底層的圖案,生態圖像以白色紗線織成布料表層,透過手工刈布的方式,實踐「〝Do Cut〞Textile」的概念—讓人們從布料破壞的行為中,獲得一種填色遊戲的樂趣,顛覆人們在生活中對織品的想像,亦提供一種關於臺南這座城市的織路線索紀錄。
本次的合創實驗場強調創作者在合創過程中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之意,展現出的作品不僅是視覺所見,更是內心深層的感受;互相碰撞、融合,產生工藝能量的激盪、匯聚與再生,工藝不再是精神價值被自然隱藏的文化表層技術符號,透過自由、多元的跨域合創,進而創造出工藝新的價值。
展覽訊息
〈逍 × 遙 × 遊 - 當代工藝合創展〉
Crossover Crafts. Values and Practices. Mix and Regeneration.
展出日期|2022年3月3日-6月5日
展出地點|臺南市美術館2館(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