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 星期二

文學,從臺南出發 臺文館「文學千層.故事連城」特展開幕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文學館推出「文學千層.故事連城:從17世紀開始的超時空之旅」特展,今(25)日於臺文館舉辦開幕典禮,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長謝仕淵、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長張隆志、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副館長陳文松、臺灣史與古荷蘭文研究專家江樹生、鄭成功第八世孫鄭子香後裔鄭子香子孫會代表鄭達仁、臺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萬淑娟、荷蘭人在台社團(VNT Taiwan)會長Maarten van Dam、臺南市文史協會理事連風彥等各界貴賓均到場共襄盛舉,開場則邀請蘇俊穎掌中木偶劇團帶來「鄭氏傳奇之風起波瀾」精采演出。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展覽使用「千層」作為意象,展現歷史與文學、空間及時間之力累積出的厚度,呼應臺南作為「一府」與世界鏈結的理念。文學是歷史的印記,臺灣的歷史層層堆疊至今,臺灣文學作家的筆也將這些本土與外來思潮,揉合而成今天的文學千層紋理,這是臺灣文學與世界交陪的表現。透過閱讀這些不同時代的文學作品,進一步累積我們對這塊島嶼的認識。 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表示,展覽亮點之一是向荷蘭萊頓大學圖書館借來鄭經親筆書信手稿,特別感謝荷蘭萊頓大學圖書館館長Kurt De Belder、居中促成的中文善本特藏部主任Marc Gilbert馬日新、駐荷台人Hello Taiwan親善大使王儷靜。臺文館透過文學與世界分享交流,讓世界看見臺灣文學的精彩、豐富、多元。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長謝仕淵提及,感謝臺南各個博物館對於「臺南四百」議題的支持,臺文館、臺史博、南生美館、史前館分別透過文學、歷史、美術、原住民族等多元觀點,讓觀眾對於臺南乃至臺灣有更深層的理解;葉石濤紀念館26日也推出串聯特展「文學千層:從白色找回臺灣文學的豐富色彩—葉石濤」。 臺灣史與古荷蘭文研究專家江樹生分享,臺灣文學一直以來都以文字為主,以致於失去語言文字的原住民文學,被放在文學發展的後端,但像西拉雅族明明是臺南這土地上最早發展的文化,他們的歌謠聲音都應該被記錄下來,這些都是臺灣文學的展現。 在地力量迎對各種外來勢力,以文學之名向世界思潮接軌。特展亮點展品為借自荷蘭萊頓大學圖書館的鄭經親筆書信手稿〈嗣封世子札致荷蘭出海王〉,手稿原件為首次來臺展出,呈現大航海時代鄭經與荷方交涉過程,讓觀眾得以一窺鄭經治理國家的決心及面對強敵環伺時的智慧和勇氣。 臺文館說明,特展也展出由臺文館修護後亮相的清領時期遊宦文人朱景英的隸書墨寶,刻在由臺灣紅檜及茄苳等木質拼貼的木牌上,另有陰陽篆刻落款,距今240年之久;而臺灣唯一進士父子檔施瓊芳(其子為施士洁)於1837年取得拔貢前獲得超等第一名(最高名次)的〈崇文書院課卷〉,也於展場首次曝光;其他如楊逵的〈不景気な醫学士〉手稿、臺南文化演劇團合影照等,都是值得一看的藏品。 此外,亦向臺南市立博物館、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西拉雅文化協會借展珍貴藏品,包括小早川篤四郎油畫〈普羅民遮城夕照圖〉及〈熱蘭遮城晨景圖〉、荷蘭時期熱蘭遮城市鎮及大員古地圖、西拉雅古謠、許石黑膠唱片、鹽分地帶詩人手稿及合影等。 「文學千層.故事連城:從17世紀開始的超時空之旅」由臺文館主辦,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協辦,即日起至9月22日於臺文館1樓展覽室C展出;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及葉石濤文學紀念館主辦、臺文館協辦的「文學千層:從白色找回臺灣文學的豐富色彩—葉石濤」特展,6月26日至10月6日於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展出。展期適逢暑假,臺文館特別規劃專題短講、走讀等多場推廣活動。歡迎民眾來一趟知性的臺南之旅,見證臺灣如何因為文學、因為臺南,在百年歷史裡,故事連城,精采絕倫。 「文學千層,故事連城:從17世紀開始的超時空之旅」特展 展期:即日起至9月22日,週二至週日09:00-18:00(每週一休館,逢國定假日照常開館,翌日休館)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1樓展覽室C(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