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活動歷經6個月徵件作業,從109件參賽作品中選出28件,再進行決選。決選評審委員來自學界、業界,分別從不同面相分析,包括生態、藝術、建築、景觀、都市設計、水理、城市生活、產業、歷史、創意、可行性都必須納入考量。
金獎作品是評審認為較具有全面性思考的建築設計,葉俊成在此次競圖中獲獎,認為最大收穫源於一年的畢業設計課程,指導老師常以超越單體建築的城市尺度,與在地人民集體記憶的角度和他討論,讓作品除了空間設計之外有更多觸及人心的精神思考。
葉俊成視縱貫鐵路地下化為城市邁向後工業時代的重要線索,藉由台灣植物方舟計畫的分支,也就是從保種植物園起始,「設計以復育、淨化、生產與保存的步驟對應線性基地的重要節點,將鐵路地下化的巨大綠園道從被房地產消費的被動角色轉為積極影響城市發展的綠色產業廊帶」,因此縫合都市之際,也一併揭露城市轉型產生的美好與缺憾。
銀獎作品「愛河不只摩天輪-反思不斷興建地標的當下」,被評審團認為處理新舊都市紋理與自然的轉化、空間象徵與對話上有優質表現。作者林昶宇則說,一開始只是做基地分析,從選定仁愛公園起,正好發現有3個不同時期留下地標。其中的高雄地下街,過去曾是很熱鬧繁榮的地方,結果因為一場大火燒掉,又被政府埋起來。對照現今遺址,逐步構思出城市發展脈絡與建築對話的設計,「舊地標群由下方遊戲場、咖啡廳與紅樹林重新串連」,讓市民走過木棧道,觀賞用愛河人工澆灌的紅樹林及造浪機產生的波浪,穿林而至河岸,周圍跑道環繞串連捷運站出口與整座公園,「將各個回應高雄歷史脈絡的機能連結成一個公園,同時保留舊地標外觀。」
另外並列銀獎的作品「初之島」,成大建築研究生黃則維說,他們在討論題目之初有參考巴黎的一個案例,從兩城市間找出類似的概念發想,進而針對愛河在高雄市的地位探究,感覺像受到當代排擠,卻又不能割捨的生命依附關係。「初之島」以高雄民生路底為基地,規劃中不僅有地面上的水岸公園,也有位於地下的自來水博物館。(圖片/葉俊成、林昶宇、高雄市建築師公會提供)
金獎作品是評審認為較具有全面性思考的建築設計,葉俊成在此次競圖中獲獎,認為最大收穫源於一年的畢業設計課程,指導老師常以超越單體建築的城市尺度,與在地人民集體記憶的角度和他討論,讓作品除了空間設計之外有更多觸及人心的精神思考。
葉俊成視縱貫鐵路地下化為城市邁向後工業時代的重要線索,藉由台灣植物方舟計畫的分支,也就是從保種植物園起始,「設計以復育、淨化、生產與保存的步驟對應線性基地的重要節點,將鐵路地下化的巨大綠園道從被房地產消費的被動角色轉為積極影響城市發展的綠色產業廊帶」,因此縫合都市之際,也一併揭露城市轉型產生的美好與缺憾。
銀獎作品「愛河不只摩天輪-反思不斷興建地標的當下」,被評審團認為處理新舊都市紋理與自然的轉化、空間象徵與對話上有優質表現。作者林昶宇則說,一開始只是做基地分析,從選定仁愛公園起,正好發現有3個不同時期留下地標。其中的高雄地下街,過去曾是很熱鬧繁榮的地方,結果因為一場大火燒掉,又被政府埋起來。對照現今遺址,逐步構思出城市發展脈絡與建築對話的設計,「舊地標群由下方遊戲場、咖啡廳與紅樹林重新串連」,讓市民走過木棧道,觀賞用愛河人工澆灌的紅樹林及造浪機產生的波浪,穿林而至河岸,周圍跑道環繞串連捷運站出口與整座公園,「將各個回應高雄歷史脈絡的機能連結成一個公園,同時保留舊地標外觀。」
另外並列銀獎的作品「初之島」,成大建築研究生黃則維說,他們在討論題目之初有參考巴黎的一個案例,從兩城市間找出類似的概念發想,進而針對愛河在高雄市的地位探究,感覺像受到當代排擠,卻又不能割捨的生命依附關係。「初之島」以高雄民生路底為基地,規劃中不僅有地面上的水岸公園,也有位於地下的自來水博物館。(圖片/葉俊成、林昶宇、高雄市建築師公會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