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2日 星期五

緣龍戲館推動文化與教育結合 延續歌仔戲在地生命力 藝術課程教師玩翻歌仔戲戲館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與阿公阿嬤共賞歌仔戲是許多台灣人兒時的記憶,然而歌仔戲歷經時代變遷,更因疫情衝擊,台灣新世代接觸歌仔戲的管道越來越少,現在的孩童大都只能從學校的本土語言教育課程中認識歌仔戲,失去舞台即時的視覺感官,讓孩童對歌仔戲更到感覺疏離,這也是歌仔戲從大眾娛樂逐漸變成小眾文化,導致觀眾流失的主要原因。 緣龍文化體驗戲館江明龍館長表示,歌仔戲教學如何「到位」又能「趣味」不戲謔,讓孩子回到家還能不斷的回味,是文化體驗教育重要的核心觀念,為解決歌仔戲觀眾流失問題,江明龍認為必須從文化扎根著手,於是藉【文化部辦理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積極性藝文紓困計畫】,在戲館開辦第一屆「歌仔戲種子教師實作培訓營」,有別於現今歌仔戲研習班大都以舞台演出為主的訓練,改以教授教學方法為課程設計,聚集了北、中、南各公私立國小、國中以及高中(含完全中學國中部及高中附設國小部)教授藝術課程的教師,進行一系列的種子教師培訓,江明龍更將師傳及口傳心授的歌仔戲藝術編撰一套教學方法,內容從「認識」到「了解」,到「實作應用」,課程有:如何將歌仔戲歷史說的有趣,裝水水去上臺、實際粉墨登場的歌仔戲化妝課,及無鑼鼓、走無腳步的舞台結構與身段動作介紹,還有吃戲飯、講戲話的自報家門、四句聯唸白訓練,還讓老師們實際製作舞台用的馬鞭及鬍子……等,總共11堂課,主要是讓學校老師能更進一步知道如何進行歌仔戲教學,而不是只能做到影片賞析,來自台北的董老師表示:「課程內容豐富,讓我們收穫滿滿,特別喜歡"偷吃步"的教學方式,將戲曲元素簡單化,讓大家都能輕易上手,感謝老師無私的分享……」。 江明龍希望透由文化與教育的結合,創造讓孩子有更多接觸的媒介,解決歌仔戲觀眾因環境變遷而產生疏離的危機,讓在第一線的藝術教師們對歌仔戲有更進一步認識與了解的同時,也能有效的協助歌仔戲作文化扎根。營隊最後大家更主動積極成立群組,讓種子計畫能繼續延續,變成藝術教師未來的諮詢平台,不管在課程設計、教具製作都能獲得解決管道,真正做到文化與教育的實務合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