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9日 星期三

重回熱衷漢詩的年代 臺文館《詩人的側影》發表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你知道日治時期的臺灣有兩百多個古典詩社,人人都熱衷於寫漢詩嗎? 國立臺灣文學館今(29)日舉辦《詩人的側影:臺灣古典詩人相關口述史Ⅱ》新書發表會,臺文館長林巾力、南臺科大通識中心專任講師葉瓊霞、成大台文系副教授蔡明諺、文史工作者林建農、研究者劉庭彰及楊安湍;詩人家屬吳南河、吳澤光、吳柏青、吳桂民、吳梅君、高榮材、高鼎堯、高慧容、蔡峻庭、蔡李雪美、蔡政憲、張石友、傅恩弘、吳子京、李漢偉均到場參與,主編施懿琳教授及訪談執行團隊成員陳曉怡、謝宜珊也來到現場。 臺文館長林巾力致詞時表示,非常感謝各位古典詩人的家屬無私地分享家庭記憶,也提供手稿、信函、文物等珍貴史料,作為套書的運用與呈現。無論有形、無形的文學資產,臺文館都非常重視。對於現當代的作家,有作家身影拍攝計畫;對於早期的古典詩人,則透過口述訪談計畫,還原並深入了解詩人的生活、個性等,未來也會持續進行。 主編施懿琳教授也向觀眾介紹精彩內容,例如吳萱草曾孫吳澤光曾分享,阿祖吳萱草具有一拳打倒四五人的絕頂功夫、快速奔跑來回佳里、臺南市間的驚人腳力等趣事。而談及詩人吳登神在2022年受訪後仙逝,施教授深感不捨,也更體認到,搶救古典文學史料、記錄古典詩人生命史工作的重要性。 吳萱草之孫吳南河先生上臺朗誦父親的詩作;特地回國參加的高懷清之孫高鼎堯先生也感謝臺文館記錄祖父生命故事,並感性表示「對我來講,這本書是我的傳家之寶」,發表會在溫馨的氛圍中圓滿落幕。 繼2021年出版臺灣古典文學口述專書《詩人的日常:臺灣古典詩人相關口述史》,並榮獲2024年南市圖「臺南400好書選」之一後,臺文館今年出版《詩人的側影:臺灣古典詩人相關口述史Ⅱ》。本計畫歷時二年,於2021年至2022年陸續訪談古典詩人羅秀惠、蔡碧吟、吳萱草、陳逢源、吳子宏、高懷清、石中英、呂伯雄、張禎祥、吳紉秋的家屬,以及鯤瀛詩社前社長吳登神先生。收錄11位詩人及詩人家屬的17篇訪談紀錄,並有近六百張首次披露的珍貴史料照片。 本書追尋作家作品手稿、相關文物的去處;關注作家的文學活動、人際關係、身形樣貌、說話方式、使用語言,生活中的愛好、信仰,身處的社會背景等。也記錄了散落在方志和文學史以外的訊息,例如家庭背景、親屬關係、特殊經歷等。 由於受訪者多是以台語為主要語言,因此透過這些訪談紀錄,也保留了關於語言、文字的吉光片羽。例如透過陳逢源女兒陳秀蓉女士的描述,除了更能體會陳逢源浪漫天真的詩人個性之外,敘述者陳秀蓉女士生動優雅又活潑的台語口語也藉由訪談紀錄保留下來。 隨著訪談計畫進行、書籍出版,不只豐富了臺文館的館藏,為家屬增添家族史、生活史的細節,也提供社會大眾得以持續講述、書寫的文本素材。歡迎讀者閱讀此書,重回熱衷漢詩的年代,品味更多詩人有趣的經歷與日常! 相關書訊: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_Book.aspx?n=3852&s=204426 購買通路:https://www.nmtl.gov.tw/cp.aspx?n=385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