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 星期三

輔諮中心「以青春無畏探夢逐光」為題 舉辦青少年生涯探索班暨社區師傅成果發表會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113年青少年生涯探索班暨社區師傅成果發表會,12月4日上午十點在臺南市政府永華市政中心2樓中庭熱鬧展開!市長黃偉哲親自出席給予青少年朋友勉勵,並頒發感謝狀給協力民間單位(社團法人台南市教育及兒童青少年發展協會)及課程老師,感謝其對臺南市青少年學子的關懷協助。 發表會開場由動感十足的體適能教練帶領進行歌曲帶動唱,展現青少年的活力與熱情。會中更有多達17攤動靜態體驗攤位,展示青少年多元課程探索的成果,包含烘焙、餐飲、職涯探索與情緒牌卡、氣球布置、漢娜彩繪、美髮美甲、木工、香草植裁等。現場與會來賓皆對豐富多元的課程驚喜不已,讚譽有加! 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十分重視青少年輔導工作並積極提供多元學習課程,指示教育局申辦青少年探索班計劃(輔導15-18歲未升學未就業之青少年),以及開發社區師傅計畫(輔導中輟、時輟時復之高關懷學子),協助他們探索生涯、順利就學或就業;近年來皆有良好成效,輔導青少年多達數百人。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組長張靜瑩表示,青少年生涯探索號是青年署的重點工作項目之一,透過與縣市政府教育局合作,協助青少年順利找到生涯發展方向。張組長也肯定臺南市在這部分持續戮力多年,臺南葉淳禎輔導員也榮獲今年度全國績優輔導員殊榮,對於本市推動青少年輔導工作給予高度讚賞!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臺南市自行開發社區師傅計畫,提供高關懷學子至社區友善店家進行體驗學習並探索職涯,目前已招募超過百家的社區友善店家擔任學生之職涯導師。學子們在專輔人員陪同下,透過學習校園外的知識與技能,幫助他們在過程中獲得成就感與心理支持,進而找到人生目標。 台南市教育及兒童青少年發展協會理事長施斌惠表示,在臺南市協力民間單位合作下,青少年探索班每年皆推出創新特色課程;今年與臺南大學合作戲劇課程,帶領學員演出自我生命故事感動眾人,另也與在地社區合作自製香草產品課程、青銀共融共餐活動,再再都獲得回響。期望未來持續以生命感動生命,幫助青少年生涯規劃,運用自我優勢與活力,發揮正向影響力!

傳承臺灣藝術的時代印記 國美館113年「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劃,藝術家出版社及後視野傳播事業有限公司執行的113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及「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記者會,今(4)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舉行。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藝術家李重重、藝術家家屬呂玟、審查委員林育淳、傳記叢書作者蕭瓊瑞、紀錄片製作團隊曹文傑等各界貴賓參與。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感謝所有的藝術家、傳主、家屬、作者、導演,文化部在文建會時代即委託國美館執行這2項計畫,希望為藝術家立傳,從藝術家身上看見過去和未來,在透過後代為這些藝術家的書寫及影音記錄的過程中,看見臺灣美術史脈絡如何更貼近臺灣這塊土地。李靜慧強調,「『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及『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的工作刻不容緩,我們會持續與國美館為重建臺灣藝術史共同努力。」 國美館長陳貺怡提到,每年的12月是這2項計畫的重要發表時刻,叢書作者及製作團隊花了一整年時間完成10本叢書及5部紀錄片,美術家傳記叢書至今年共累積出版181冊,而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至今年止也累積完成66部,這些重要工作不是一個人或一間美術館可以獨立完成的,而且這也是與時間賽跑的計畫,這些以不同的承載媒介為臺灣藝壇保留珍貴的歷史資料和作品,是重建臺灣藝術史的重要根基。 國美館表示,自開館以來,長年致力於推動臺灣美術發展,101年起,在文化部的支持下,接手「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2項出版計畫,迄今已累積超過200部作品,成為建構臺灣藝術史的重要文獻資料。自107起,在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經費挹注下,這2項延續多年的出版計畫得以持續透過系統性的研究與發表,向國人介紹臺灣藝壇的豐富足跡。 今年度共策劃出版10本藝術家傳記及5部紀錄片,呈現15位臺灣藝術家的多元創作,涵蓋包括油彩、水墨、版畫、膠彩、雕塑、數位藝術、剪粘和廟宇彩繪等領域。包括江明親著《曲勢.風動.陳天乞》、施慧明著《詩詞.畫藝.盧雲生》、李既鳴著《存真.唯美.吳承硯》、白雪蘭著《跌宕.金燦.鄭瓊娟》、陳美靜著《傳藝.膠采.陳壽彝》、吳垠慧著《人體.變奏.顧福生》、彭宇薰著《心韻.象徵.李元亨》、陳長華著《行彩.謳歌.倪朝龍》、蕭瓊瑞著《蒼潤.墨韻.李重重》、劉永仁著《幻象.淨悅.陳世明》10本傳記;以及《雲上的青空—呂基正》、《筆底人間—許深州》、《變,象—莊喆》、《熾熱的探求—陳幸婉》、《觀雲的途徑—蕭麗虹》5部紀錄影片。 國美館指出,這些藝術家除了個人藝術創作,還在藝術教育、民間藝文組織、文物修復保存、藝術評論、出版與收藏等領域精益求精,展現了藝術與社會的緊密聯繫。這些出版品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細膩豐富的圖版與鏡頭影像,完整呈現了藝術家們的生命歷程與創作印記。透過藝術家敏銳的觀察與深刻的思考,不僅能感受前輩們對這片土地的情感,也得以在社會的變遷中,窺見其所映照的時代精神,譜寫一部生動的臺灣藝術史,並以此照亮臺灣藝術前行的路徑。 今年度的出版作品也如過往將廣為贈予各大藝文機構、圖書館與大專院校等;電子版本也將在國立臺灣美術館的出版品官網上架,提供民眾免費下載瀏覽,盼能持續與社會對話,營造一個文化平權的共榮景象。 展望未來,國美館期盼能夠持續連結臺灣美術與當代社會,透過2項出版計畫,使臺灣獨特而豐沛的創作能量能獲得廣泛的認識與傳承,為下一個世代開創更廣闊的藝術視野。

李赫本&吳日勤雙個展 ~ 梵藝術私人美術館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 李赫本&吳日勤雙個展 [湧現•綻放]在生活萬象之中,捕捉生命的回聲。 展期:2024/12/07(六)- 12/24(二) 展出地址:梵藝術私人美術館 台南市安平區永華路二段300號1樓 📍開幕茶會12/07下午14:00 📍收藏座談:12/07下午15:00 湧現作為一種現象,是許多生活中的因子交互作用後產生的應果。這個應果展現了組成因子所不具備的特性,以全新的生命姿態綻放。它提醒我們,世界的奇妙往往隱藏於無數微小的互動之中,唯有靜心觀察,才能窺見其中蘊藏的無限可能。湧現,既是結果,也是過程,它讓平凡成為創造的起點。

第9屆公共藝術獎 獲獎作品備受矚目 展現公共藝術多樣性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文化部今(4)日於松山文創園區誠品表演廳舉行第9屆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出席,並與文化部長李遠、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蘇俊榮、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內政部主任秘書黃駿逸等人,共同頒發「卓越獎」、「評審特別獎」、「環境融合獎」、「民眾參與獎」、「教育推廣獎」、「藝術策劃獎」、「興辦機關優良承辦獎」、「管理維護獎」、「藝術實踐獎」、「藝術創作獎」及「佳作獎」共11個獎項,32案得獎計畫。 文化部每2年辦理1次的公共藝術獎,以具體行動鼓勵辛苦投入公共藝術的公部門機關、民間單位及藝術家,為臺灣公共藝術領域最具指標性、代表性的重要獎項。本屆得獎計畫與作品自全國17個縣市共161案中脫穎而出,呈現出臺灣文化底蘊與創作力的交融,過程中評審經歷激烈地討論、實地走訪各縣市,深入了解創作理念、作品現況及計畫內容,讓全民看見公共藝術的豐富、精采與美好。 文化部長李遠說,這是公共藝術獎辦理9屆以來,第一次有行政院長出席,在這個相對較於混亂的時局下,「只有藝術可以撫慰心靈,希望院長可以常常出席文化部活動,讓藝術安慰你」。李遠說,公共藝術推動30多年,代表的正是他對文化的想像「生活、知識、創作與傳播」,每個人一出門看到的就是藝術,它代表一個城市的名片,也代表城市的價值,更代表城市的生活方式。 李遠提到,文化部於今年8月公佈歷年修正幅度最大的《公共藝術設置辦法》,歷經14場諮詢會及公開交流會、超過200多人次的諮詢,並產出20幾萬字的諮詢內容,完成達2/3幅度的條文修正,修正包含公共藝術設置的分級、執行過程的透明、申請程序的簡化等,期盼讓更多元的作品呈現於城市中,也鼓勵更多的年輕藝術家投入公共藝術。「人人都是文化人、日日都是文化日、部部都是文化部,臺灣到處充滿文化,這就是我的願望」。 行政院長卓榮泰特別出席並頒發卓越獎,卓榮泰一一細數他印象深刻的公共藝術及今年獲獎的作品,包含「臺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高聳的梅花鹿鹿角就是風力的發電,呈現出在地生態、科技智慧發展的連結;卓越獎「臺北捷運環狀線」將整個公共交通場域變成活的藝術,也讓所有的人置身在藝術中;評審特別獎「國道5號宜蘭段」將鑽掘雪山隧道時的機器保留在展示中,讓當年工作及現在進步的場景融合;藝術實踐獎的「玉山金控」及「臺北市私立蒙特梭利幼兒園」以企業的力量投注於社會服務,做了最好的起頭作用。 卓榮泰說,從1992年《文化藝術獎助條例》實施以來,共有超過5500件藝術品、6200人次的參與,高達115億元經費的投注,「讓藝術與生活不再遙遠」。卓榮泰也呼應李遠所說,每次參加文化部所辦的活動,都在心靈上得到短暫的平息。「如果我可以有一個夢,我希望我能夠把政治、行政的工作,更有文化的底蘊、人文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能更進退有序,讓政府的工作成為一個藝術品,讓所有國人在友善、合理、進步、有人文的環境中,當一個幸福國家、文化社會的國家主人。 從色彩計畫改造到AR技術 公共藝術表現形式豐富而多元 本屆由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榮獲「卓越獎」,「臺北捷運環狀線第一階段公共藝術」是由Daniel Buren與Emmanuelle Moureaux所打造的色彩計畫,跳脫一般設置場域思維,將作品融入捷運空間的成果讓人驚艷;獲得「評審特別獎」的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國道5號宜蘭段公共藝術設置計畫」,藝術家羅萬照將挖掘雪山隧道時使用的全斷面隧道鑽掘機轉化為藝術作品,作品尺度具象化地重現建設過程的壯闊記憶與精神指標。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超過30人團隊出席受獎,捷運局長鄭德發致詞時說,「這是一個歷經10年的公共藝術,也是把工程當成公共藝術在建」,捷運環狀線工程在設計一開始就將公共藝術導入,10幾公里的工程成為一個「走過、路過、開車經過都不會錯過」的「活的公共藝術」。鄭德發感性地說,「我們會帶著這個鼓勵繼續做下去,要做國家的公共工程藝術」。 「藝術創作獎」由李明道《自由呼吸》、豪華朗機工《波光之翼》、藝術家王千華與李偉晟《五公噸的垃圾》共3件作品同獲殊榮。彰顯藝術性與周遭環境結合的「環境融合獎」,頒發給以館藏書籍為空間對話靈感的「臺南市立圖書館總館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以生態土牆營造多元校園「新竹縣竹北市東興國小校舍興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案」、以工程媒材營造獨特精神表現「國道5號宜蘭段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本屆新增的「藝術策劃獎」由融合動漫主題與卡牌遊戲,為觀眾帶來互動性藝術體驗的黃彥穎工作室,以及策展串聯臺北五處社宅基地,強調公共藝術創造性與參與性的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獲得。 此外,「民眾參與獎」及「教育推廣獎」的得獎計畫突顯了社會性與公共性的重要性,積極實踐公共藝術的扎根推廣,展現出創意及特色。獲獎計畫包括針對疫情期間的互動藝術探索「臺北市公共藝術實驗計畫 #限時動態」,為大眾帶來獨特的公共藝術體驗;國語實小的《穿越校園與大社區的多重生態劇場—化羽臺.南門口共學行動》,結合校內資源及社區夥伴,鼓勵居民共同探尋環境,激發多元互動;臺中市的社會住宅計畫透過居民故事的收集,創造出反映社宅情感與記憶的獨特藝術作品,展示社區的豐富歷史;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與國立臺灣大學卓越聯合中心則以美感教育、生態聆聽及創新教育等活動,強調深入公共藝術體驗的必要性。 「藝術實踐獎」則是鼓勵民間對公共藝術的投入,由玉山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與臺北市私立蒙特梭利幼兒園榮獲。玉山金控邀請國際雕塑家,將其總部轉變為藝術收藏空間,展現企業中藝術的價值;而藝術家林舜龍為蒙特梭利幼兒園創作的作品《銀河樹》和《河畔水邊相愛久久》,透過馬賽克和鑄銅浮雕的形式,營造出鼓勵教育與成長的氛圍,豐富幼兒園的文化體驗。 公共藝術除藝術表現外,也非常重視後續管理維護及行政溝通層面的執行力與積極性,本屆增設的「管理維護獎」及「興辦機關優良承辦獎」,即是為獎勵主動積極落實公共藝術設置計畫,以及為延續作品生命而用心努力的單位與人員。「管理維護獎」由國立中央大學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獲得。「興辦機關優良承辦獎」則由臺北市政府捷運局副工程師尹倩妮、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副處長姜淑芳、台電公共藝術課長侯力瑋、臺中市西屯區東海國民小學教務主任張凱棠等人獲獎。 頒獎典禮現場邀請到新媒體藝術家知覺野人,透過AI運算打造獨特視覺饗宴,並由三稜鏡有限公司進行精彩的舞蹈表演,呈現出新媒體藝術和表演藝術在公共藝術中的無限可能。文化部表示,一件公共藝術平均需要花費2-3年的時間,不論是藝術家、執行小組、審議會委員或興辦機關,都要投注相當的心力才能完成,期待這些獲獎作品能深化公共藝術的社會影響力,激發更多創意,為國內公共藝術開創更為多元的未來。有關公共藝術獎相關訊息,請見「文化部公共藝術獎」網站(publicartawards.moc.gov.tw)。

2024年12月3日 星期二

城都獅友、秀峰公記、博仁獅友共同集氣 為南家扶寒暖贊聲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台南報導】南台南家扶將於12月8日舉辦「府城400年 家扶慶團圓」寒冬送暖活動,除馬不停蹄地籌備為扶助家庭所辦理的團圓餐會外,更積極邀請民眾響應給服務家庭的「超值驚喜包」認養活動,期待補充家庭民生所需。長期支持南家扶扶幼工作的台南市城都獅子會、秀峰公記慈善會及台南市博仁獅子會,聽到訊息紛紛召集會內成員響應,獅友和慈善會會員總計匯集188份「超值驚喜包」認養善款,並在近日將溫暖送到南台南家扶! 台南市城都獅子會長期投身公益回饋社會,並擔任南家扶中心的認養人、助學人,林政翰會長延續扶幼濟弱傳統,號召獅友發起支持寒冬送暖行動,期望讓南家扶的扶助家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秀峰公記慈善會秉持以社會救濟、育英及社會福利事業為宗旨,提供急難救助、學子獎助學金等多項協助,並長年支持在地用心服務的社福團體。今年秀峰公記慈善會亦愛心響應「超值驚喜包」,陳智文董事長更以個人名義認養,並期待透過拋磚引玉,邀約社會大眾一起成為有力人士,共同支持南家扶寒冬送暖活動。 台南市博仁獅子會長期秉持回饋社會、公益大愛等信念,致力於幫助弱勢。該獅子會曾捐贈扶幼專車給南家扶,此次在李志雄會長及楊朝欽理事發揮博愛為仁精神下,號召獅友共同相挺寒冬送暖活動,希望家扶家庭能安心過好年。 三個團體捐贈適逢感恩的季節,南台南家扶中心李保良主任更有感加倍的愛心暖流,並感謝來自各地的個人及團體的響應與支持,為南家扶所扶助的家庭帶來滿滿的能量。 南台南家扶寒冬送暖「超值驚喜包」認養召集持續到12月底,除了在12月初辦理扶助家庭圍爐聚餐活動,並會在12月底前提供「超值驚喜包」(內含提貨券及民生物資) 給900戶扶助家庭。歡迎社會大眾共同愛心響應,無論金額多寡,皆是家扶家庭背後的有力人士!

王明哲音樂國際協會領軍開場 臺南400音樂會璀璨登場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臺南400紀念音樂會」將於12月7日晚上7時假臺南文化中心假日廣場盛大登場,以樂曲唱出臺南400,邀請民眾一起來參與,用歌聲來了解臺灣近代史的音樂響宴! 2024適逢臺南400,從年初開始,透過一系列活動,讓民眾以展覽、視覺等不同媒介了解臺南各種面向;除公部門之外,民間團體及公司行號等也熱情響應,其中「王明哲音樂國際協會」致力推廣王明哲作曲家四十年來的創作,其音樂深具臺灣土地的感情,不少作品與臺灣近代史的脈動息息相關,在「臺南400」重要年度,協會希望透過音樂傳承文化,感動寶島上民眾進而珍惜臺灣這塊土地,因此在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支持下,促成音樂會演出。 這場音樂會用各類歌曲描述臺灣過去400年的經歷,過去雖有外來人入侵殖民,但臺灣仍在一次次歷練中,蛻變成今日的臺灣;該音樂會邀請名音樂家,交響樂團,合唱團等同台演唱、演奏,人親土親,情懷深厚,意義非凡,盛況可期。音樂會地點特別選在人文薈萃的臺南文化中心戶外假廣場,集結5個合唱團(包含臺南室內合唱團、臺電臺南區處合唱團、佛光合唱團、MP Singers兒少合唱團、新韻合唱團等),並邀請臺藝家交響樂團伴奏,演出人員共計230人一起完成這場別具意義的音樂會。 傳藝中心陳悅宜主任表示,傳藝中心臺灣音樂館長期辦理臺灣音樂研究典藏與推廣,推廣屬具本土特色、新創及實驗性之音樂主題,邀請傑出演奏(唱)家與團體參與展演。本場音樂會以臺語作曲家王明哲先生所創作之歌曲,透過多種編制的演出,呈現其對臺灣土地的愛,也期藉由本場演出推廣本土音樂,並達到臺語文化傳承的效益。 文化局長謝仕淵表示,感謝「王明哲音樂國際協會」為臺南帶來這場溫暖且堅實的音樂會,王明哲總監四十幾年來致力於本土音樂創作,樂曲主題廣泛多元,豐沛的情感呈現於四百多首的創作曲中,並曾與臺灣多位詩人皆有重要詞曲合作。可讓大家在音樂旋律中,感受不同時期臺灣的處境及樣貌,此外,也藉由音樂會將大家凝聚一起,留下與「臺南400」的共同回憶。 活動詳情請見「臺南文化中心FB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88D73hamx/?mibextid=WC7FNe。

陳思宏馬來西亞雙城講座 風趣解碼《鬼地方》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作家陳思宏於11月30日出席馬來西亞最負盛名的國際文學活動「喬治市文學節」(George Town Literary Festival, GTLF),對國際聽眾解碼《鬼地方》和他的創作過程,緊接著在昨(2)日晚間於吉隆坡誠品講堂舉行中文講座「回望故鄉:陳思宏的魔幻寫實」,兩場活動皆獲滿場觀眾支持,圓滿落幕。 此次雙城講座由文化部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文化組與GTLF及誠品書店共同合作,陳思宏也是繼去年吳明益之後,第2位在此文學盛會獲得專場講座待遇的臺灣作家。陳思宏表示,《鬼地方》開啟他的神奇旅程,讓來自彰化永靖的他,可以到世界這麼多國家與讀者交流,登上美國報紙的書評、韓國雜誌及芬蘭的電視,說出家族和故鄉的故事。 在GTLF和誠品的講座,陳思宏分別以英文和中文解碼《鬼地方》的書寫過程和背景,《鬼地方》寫的是故鄉和家族的故事,會用「鬼」作為書名,是因為「鬼」有著太多的意義,不單是令人害怕的存在,還包含著逃離、遺忘、討厭的歧異性,鬼其實是每個人的過去、家庭及原鄉,以及想逃離卻離不開的歸屬之地。 《鬼地方》裡有著太多瘋狂的人、事、物,讀起來過於誇張,但都是真實事件的改編。讀者問到為什麼《鬼地方》中採用了群戲的寫法,陳思宏說這是家族的故事,和從小生活的環境有關,周邊的人不斷的在說話,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口中會有不同的視角,恰巧回應了GTLF今年的主題 “Word on the Street”,「故事」由口語流傳的「聽說」所構成。 陳思宏寫小說是為自己發聲,用文字反抗,說出少數的聲音,曾有讀者告訴陳思宏被《鬼地方》救贖,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掙脫既有的束縛,自由地詮釋他的作品。 從年初便開啟空中飛人模式的陳思宏,今年已前往美國、泰國、韓國、捷克、新加坡及芬蘭等國家,馬不停蹄地參與文學節與專訪,今年最後的文學活動獻給馬來西亞的讀者,明年將跟著《鬼地方》到義大利、德國,和不同文化的讀者討論「鬼」。 陳思宏出生於彰化永靖,2004年移居德國柏林,是作家、譯者也是演員。他以短篇小說《廁所裡的鬼》獲得第10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2020年,他以第2部長篇小說《鬼地方》獲頒第44屆金鼎獎文學圖書獎及2020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大獎,《鬼地方》已翻譯成英、日語等10種語言,德語、義大利語等版本即將發行。

2024年12月2日 星期一

「絮語」林政融漆畫創作個展 獨特畫風挑戰漆畫的傳統認知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漆器是一種用生漆塗敷在器物胎體表面作為保護膜的工藝品,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並發展出許多漆藝工法。將漆藝的工法運用在平面上形成獨特的一種繪畫媒材,漆畫應運而生。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12月3日起在藝海閣展出「絮語」林政融漆畫創作個展,藝術家林政融展出近三年來創作的漆畫作品,並透過這次展覽與人們交流,讓更多的人認識天然漆與漆畫。 天然漆作為一種古老的東方媒材陪伴在人類悠遠的歷史長河之中,幾千年以前是為了保護容易腐爛的木製生活用品,隨著文明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技法出現,天然漆不再單純只是塗料,更是特別的文化語言。漆畫的製作時間漫長,塗過漆的胎體需要經過反覆多次的髹塗,創作者須以無比的耐心去等待與描繪,最後才能產生層次豐富與色澤華麗的作品。 展覽命名「絮語」係藝術家企圖傳達在寂靜無聲中漂浮腦海中翻攪的思緒,乾渴的喉嚨提醒著自己生存所需;但無法說出口的話、感受、思想在深夜中湧出,輕聲細語又絮絮叨叨,每件作品都在傳達著創作者的內心感受,並帶著一段故事在其中。林政融的漆畫使用傳統的技藝與媒材,但畫作呈現卻創新異於傳統漆工藝,具插畫風格的作品寓含意涵,欣賞每一幅畫作就如同閱讀不同篇章的小故事一般。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表示,美學館每年度辦理「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以繪畫競賽方式發掘潛力創作者並協助創作者接觸藝術行銷管道,112年起另規劃展覽支援計畫,提供檔期予比賽得獎者作品展出之機會,這次展覽是今年支援的第三檔展覽,展出者林政融為111年比賽得獎者,自大學時期至今都專攻漆畫創作,並開創出新穎的個人風格。 「絮語」林政融漆畫創作個展即日起至12月29日於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藝海閣展出,每日9:00-17:00開放(週一休館)參觀,想瞭解更多的展覽訊息與內容,請至「璞玉發光」官網https://artlight.nhclac.gov.tw/與「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網站https://www.nhclac.gov.tw/home查詢。

外琨塔Vaikuntha藝術中心敬邀 【つなぐ】 四位日本當代藝術家聯展暨有村佳奈收藏展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外琨塔敬邀 【つなぐ】 四位日本當代藝術家聯展暨有村佳奈收藏展 展覽日期:2024/12/07(六)~12/22(日) 開幕茶會暨有村佳奈簽名會: 12/07(六)15:00~18:00 參展藝術家:有村佳奈、高菜汁粉、chikako adachi、井口エリー 收藏家:黃燕萍小姐 「外琨塔」在中文有「匯集美好的藝術天堂」之意外琨塔Vaikuntha藝術中心本次匯集日本四位當代藝術家─有村佳奈、高菜汁粉、chikako adachi、以及井口エリー。 藉由四位藝術家的創作呈現日本當代藝術之美,透過藝術搭起台灣與日本的文化交流;本次除了前述的四位優秀藝術家展出她們的最新力作外,更透過居住在日本的馬來西亞華僑黃燕萍小姐,以日本當代藝術收藏家的視角,提供她歷年來收藏的有村佳奈作品,讓觀者能更豐富的看到人氣藝術家有村佳奈創作的發展脈絡。 此次展覽名為「つなぐ」,意為「連結」。透過這次展覽將四位不同風格的日本當代藝術家與收藏家的作品串連在一起,搭建起收藏家、畫廊、觀者之間,以及日本與台灣之間的藝術橋樑。 展覽資訊:https://artemperor.tw/tidbits/17430 外琨塔Vaikuntha藝術中心 畫廊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512巷16-1號1樓 參觀時間:11:00~18:00 │ 周一公休

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徵選開始 文化部長李遠:讓臺灣「天天都是文化日、人人都是文化人」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臺灣推動社區營造邁向30年之際,文化部歷經數月的規劃及諮詢,今(3)日公布「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徵選」自即日起至114年1月15日開放線上申請,獲選的文化基地將獲得50萬元獎勵及首屆入選證明,歡迎符合資格的法人、團體或商號(如個人工作室等)踴躍報名。 「我任內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將資源有效地整合及運用」,文化部長李遠上任之初即提出「百大文化基地」構想,李遠說,臺灣推動社區營造30年,開創了一股由下而上的民間參與力量,近幾年,透過前瞻計畫及其他補助資源的再造歷史現場、地方文化館舍升級、獨立書店支持等,為各地造就最美的人文風情。「百大文化基地」就是希望透過資源的整合,將政府與民間多年努力累積的各項成果,呈現於大眾眼前。 李遠指出,期盼透過徵選,公私協力在既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爬梳各地不同領域的文化歷史脈絡及特色故事,發展各類文化主題,打造全民共創、共享,且具歷史脈絡及文化內涵的百大文化基地,以故事力讓臺灣「天天都是文化日、人人都是文化人」,進而強化臺灣文化主體性及豐饒文化生命力。 文化部說明,百大文化基地申請的類別包含「文創聚落或工藝據點」、「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藝文展演據點」、「獨立書店、雜誌社或出版社」、「博物館或地方文化館」、「社區營造或地方創生點」、「古蹟、聚落或文化路徑點」、「影視據點」等,符合相關類別依法設立登記或立備案的法人、團體或商號(如個人工作室等)都可報名。 文化部進一步說明,百大文化基地除了強調基地的歷史脈絡及文化特色內涵故事等,更期盼能以基地為中心,進一步串連當地的社區組織、藝文館舍、獨立書店或雜誌出版社、各級學校、古蹟聚落營運點等,並規劃主題策展、導覽解説、實作等文化體驗,或其他有助於擴增文化基地量能及豐富基地的相關體驗。 文化部表示,獲選2025年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除可獲得獎勵金及入選證明,並將納入文化部文化地圖網站推廣基地相關活動資訊。為使各界能了解徵選方式與參選內容,文化部將於12月中旬,於全國北、中、南、東4區辦理說明會,辦理時間與地點請關注文化部文化地圖官網、台灣社區通網站或臉書粉絲專頁。 「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徵選」自即日起至114年1月15日於文化部文化地圖網站(http://map.culture.tw)開放線上申請報名,有關報名網站系統操作,請洽文化部資訊處呂先生(02-8512-6661);簡章內容請洽文化部文化資源司陳小姐(02-8512-6315)或馮小姐(02-8512-6317)。

從虎爺變成的巷仔Niau 滿載臺南文化元素 文博會吉祥物榮獲2024「BEST 100」年度設計大獎肯定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2024台灣文博會吉祥物「巷仔Niau」,可愛淘氣造型引起討論,承載臺南文化元素的設計,不但成為活動最佳代言,更獲選2024年度「Taiwan Design BEST 100」「年度設計」獎,彰顯臺南作為臺灣文化首都的高度與意涵。 Taiwan Design BEST 100由關注設計、風格領域的《Shopping Design》成立,是近年臺灣設計圈十分具影響力、指標性的獎項之一,每年會由編輯部依據當年度的觀察,挑選出100件最精彩且值得分享的設計案例,頒予年度獎項肯定設計師的巧思與行動;「巷仔Niau」是繼去年大地藝術季後,文化局再一個重量級的得獎作品;此次作為2024台灣文博會-臺南概念展區內展間之一的「人文實驗室」,以「神遊織都」為主題,由臺南在地藝術家楊育維、陳豪恩以及在地企業「仁美商標」攜手合作打造,呈現臺南在信仰、工藝與居民日常生活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也獲選2024年度「Taiwan Design BEST 100」的「年度在地文化新演繹」獎。 文化局指出,「巷仔Niau」除了造型討喜以外,作品身上包括俗稱「鯤鯓」的濱海沙洲、還有荷蘭帆船、老鼠等重要意象,具體而微地點出臺南與大航海時期的連結,相當富有創意,連素來「貓毛」的臺南人都很買單。「巷仔Niau」的初始設計並非現在的樣子,最早設計團隊是以虎爺發想,並且以橘紅色為主色調,設計成「大貓」的意象,然而缺乏與臺南的連結及特色,使進度陷入僵局。 後續討論過程中,局長謝仕淵以其歷史專業視角,提出成大歷史系助理教授簡宏逸,對麒麟尾貓在17世紀海上貿易中移動的相關研究,因此創造出將臺南、貓與大航海時代海上貿易等緊密連結的關鍵文化元素,設計團隊在文化局的協助下重新設計與修改,可愛討喜又能凸顯文化高度的巷仔Niau因而誕生,並成功在2024台灣文博會上亮相,也成為眾多市民喜愛的臺南吉祥物。 文化局強調,「巷仔Niau」成功地帶出臺南品牌,也受到各界的歡迎跟肯定,更有不少民意代表要求作為臺南的城市IP。未來將在此次獲獎的肯定基礎下,繼續發揮影響力,預計年底還將有另一波的活動,歡迎全國民眾拭目以待。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 從藝術和自然力解讀臺灣島嶼的身世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今年適逢臺灣前輩畫家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紀念,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止,於鐵道部園區推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以陳澄波8件原件畫作與臺博館的自然史典藏進行對話,從早期知識份子視野與臺博館作為博物學關懷的對話下,呈現臺灣差異、多樣性的人文與自然發展,帶大眾一起重新發現臺灣的獨特之處。 今(2)日開幕典禮上,文化部長李遠、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嘉義市長黃敏惠、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陳登欽、日本防府市市長池田豊等各界貴賓均到場觀禮。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讓他回想起39歲時做紀錄片《尋找臺灣生命力》時,生物系畢業的他特別想以大自然來比喻臺灣,也正巧在當時他看到陳澄波的畫,即便被提醒有關二二八的事是不能碰觸的,他還是堅持將陳澄波放入紀錄片中,並且開始一段追溯陳澄波經歷及作品的過程。 「紅是風,紅是火,紅是心,紅色是我傾吐在畫布上永不止息的歌。」李遠說,陳澄波是用歌唱的心去面對自己的畫,陳澄波應該是一個很快樂的人,也是一個很幸福的人,陳澄波也想藉此來描繪自己所有的作品。李遠說,在多年追尋陳澄波的旅程後,今天來到此與陳澄波再次相遇,看到陳澄波的畫與臺灣的植物、動物、礦物等結合,終於看到陳澄波用他的畫,畫出了臺灣真正最核心的生命力,「我非常感動」。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柏表示,在陳澄波百二紀念展之後,他一直思考陳澄波的畫除了藝術史、藝術界之外,有沒有與大眾接觸的其他面向,最終選擇與博物館進行對話。在討論的過程中,他發現過去旅外30年,想著如何介紹自己的故鄉、表達屬於臺灣的精神,最後竟然在自己家的阿公畫作中找到答案,「自然」就是臺灣宜居的答案。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從陳澄波的作品如〈北回歸線地標〉、〈農家〉、〈東台灣臨海道路〉、〈濤聲〉、〈玉山積雪〉等油畫畫作破題,結合臺博館館藏及新採集的魚類、植物等標本,討論與臺灣相遇而影響臺灣的自然現象,如洋流(黑潮)、季風(西南氣流、霧林帶)、氣候區(北回歸線、亞熱帶)等的獨特性,以及這些自然現象和所造成的物種高歧異性,交織成北半球生態系的縮影,進而孕育出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包含漁業發展及經濟交換等,闡述這塊土地上因這些現象匯集而擁有的一切。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陳登欽表示,很多人第一時間很難將博物館與藝術連結在一起,此次陳澄波百三特展,不僅是對陳澄波藝術成就的回顧,更是一次探索臺灣文化與自然的機會,展覽從藝術畫作著眼,結合「北回歸線」、「季風」與「黑潮」3個匯聚在臺灣的自然力,深入探討這些自然現象如何共同塑造了臺灣的生態環境和文化特色,是一次很特別的嘗試。 臺灣前輩藝術家陳澄波透過畫筆記錄臺灣,為這塊土地留下了一幅幅動人的風景,他的畫作不僅是個人情感的抒發,更是一種對自然的讚美與思索,透過陳澄波作品,彷彿搭上時光機,可以更加貼近這片土地,感受其中蘊含生生不息的力量。 策展團隊表示,「走揣・咱的所在」與其說是特展名稱,不如將它看成是一則討論公共議題的邀請卡,邀約大眾藉著陳澄波的油畫作品,觀見我們腳下的母土,這個自然力、地理性永續祝福的「所在」。 國立臺灣博物館官網:https://www.ntm.gov.tw

2024年12月1日 星期日

徐崇育&Soy La Ley 古巴爵士樂團 《大河精神》美南巡演:音樂無國界的震撼饗宴

【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獲美國爵士樂界高度評價的臺灣低音提琴演奏暨作曲家徐崇育,帶領其Soy La Ley古巴爵士樂團,在文化部及駐美外館的支持下,繼紐約哈林區國家爵士博物館(National Jazz Museum in Harlem, NJMH)成功演出後,12月繼續巡演至美南地區。巡演首站將於德州休士頓亞洲協會德州中心(Asia Society Texas Center Performing Arts Theater, Houston)登場,並接續在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的爵士音樂重要地標Snug Harbor Jazz Club及紐奧良爵士博物館,參與2024第7屆Improvisations Gala年度爵士音樂盛會,與葛萊美提名的古巴音樂家Cimafunk等優秀國際爵士樂團同台競演,展現其精湛的音樂才華。 《大河精神》美南巡演,特別邀請爵士薩克斯風巨擘、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NEA)爵士大師獎(Jazz Master)得主哈里森(Donald Harrison)作為演出嘉賓,演繹徐崇育的系列原創作品。這亦是哈里森與臺灣音樂家首度合作,意義非凡。 本次巡演由徐崇育領銜,與臺灣頂尖薩克斯風演奏家潘恒健、吉他手李世鈞、鋼琴家MUSA明馬丁、爵士鼓手林冠良,和美國拉丁爵士小號名家諾里斯(Alex Norris)及薩克斯風傳奇哈里森同台,以華麗的七重奏編制為當地觀眾呈現徐崇育的原創爵士組曲《大河精神—給愛河與密西西比河的爵士組曲》精選曲目。這部作品於臺灣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首演後,廣受好評,現場錄音專輯並獲美國爵士樂權威雜誌《Down Beat》4顆星樂評推薦,並以「編輯嚴選Editors' Picks」入選為該雜誌「2023年度推薦」。 美南巡演高潮,將是徐崇育爵士樂團受邀參與紐奧良爵士博物館的年度爵士盛會Improvisations Gala,這是該活動第7屆的盛大慶典,將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爵士樂手與樂迷齊聚一堂。紐奧良不僅是爵士音樂的發源地,也是全球爵士樂愛好者的聖地;紐奧良爵士博物館,位於擁有多元文化背景的法國區,擁有全球最豐富的爵士音樂收藏,並致力於保存與推廣爵士音樂。 徐崇育爵士樂團曾於2019年赴紐奧良Downriver Festival演出,成為首次站上紐奧良爵士博物館舞台的臺灣樂團。今年再度受邀,並前往該館最重要的年度盛會演出,由臺灣與美國重量級音樂家跨國合作,勢必將為爵士樂迷呈現一場不可錯過的音樂饗宴。 駐休士頓臺灣書院表示,徐崇育及其Soy La Ley古巴爵士樂團受邀參與如此具象徵意義的音樂盛會,並在許多爵士樂名人誕生地Snug Harbor Jazz Club演出,不僅展現臺灣文化與爵士、非洲古巴節奏的完美融合,更突破文化與音樂疆界,創造出跨國界的音樂新篇章。 《大河精神—給愛河與密西西比河的爵士組曲》美南巡演 *休士頓 地點:休士頓亞洲協會德州中心(1370 Southmore Blvd. Houston, TX 77004, USA) 時間:12月4日,19:30-21:00 購票連結:https://asiasociety.org/texas/events/vincent-hsu-and-soy-la-ley-afro-cuban-jazz-band-music-river-jazz-suite *紐奧良 地點:紐奧良Snug Harbor Jazz Club(626 Frenchmen Street New Orleans, La 70116, USA) 時間:12月6日,19:30 / 21:30(2場) 購票連結:https://snugjazz.com/events/ 地點:紐奧良爵士博物館(400 Esplanade Ave. New Orleans, LA 70116, USA) 時間:12月7日,19:00-23:00 購票連結:https://nolajazzmuseum.org/g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