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臺南大學獲教育部肯定 通識微學程深化學習成效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在教育部推動的大學通識教育提升計畫中,臺南大學因「通識微學程」制度的創新與成效,獲肯定為「優良實務學校」。自108學年度起,臺南大學整合全校通識課程,依主題分為多個模組,學生完成單一模組的課程達8學分,即可申請通識微學程證書。這一制度讓學生重新認識通識課程的重要性,並結合系統提示機制,鼓勵學生探索學習興趣。截至目前,申請通識微學程證書的學生數持續快速增長,展現制度推行的成效與影響力。 隨著制度逐漸成熟,臺南大學在113學年度優化通識微學程,將原本的16個模組整合為9個,避免課程重複並提升課程效益。同時針對資訊科技類課程,如「人工智慧與運用」等課程,實施學生分流策略,為非相關背景學生提供更多修課機會,並增強教學資源配置,確保學習品質。現行的微學程中,最受學生歡迎的包括「英文閱讀與口語溝通微學程」、「綠色能源與環境永續微學程」以及「法律與生活微學程」等,皆反映學生對職場需求及校園特色的高度關注與認同。 教育部的肯定突顯了臺南大學通識教育的創新價值與學生的積極參與。同時,通識微學程制度也為學校提供觀察學生學習需求的重要視角。通識中心主任曾繁絹表示,透過統計學生的選課偏好,學校可以調整專業課程設計,或由通識課程補足需求,形成專業與通識教育的良性互動。例如「藝文敘事力微學程」的課程,結合戲劇與文化資產系所教師,帶領學生深入在地社區,透過口述歷史與社區劇場,探索地方產業與環境的變遷,呈現通識課程與社會連結的多元面貌。 此外,臺南大學持續創新,積極推動學生「自主募課」制度,已於本學期正式啟動。此制度不僅為學生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也為學校課程設計注入新視角。曾繁絹主任指出,臺南大學通識教育致力於讓學生在均衡的基礎上,發掘潛力並深化學習成效。通識課程不僅是學分的累積,更是一生的養分。南大希望通識教育能成為學生未來的助力,陪伴同學迎向更多可能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