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1日 星期六

南大人文學院戴文鋒院長分享「台江地區俚諺與風俗」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學研究中心與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合作「台江國家公園無形文化資產系列講座」,於7月11日下午在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第二放映室,由南大人文學院戴文鋒院長擔任專題講座主講人,分享台江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所衍生出的俚諺與風俗,吸引約70人到場聆聽。
  戴文鋒教授提到在台江地區俗諺俚語的應用,是屬於語言的熟語類型,可以看見與當地風俗民情相關背景,也最可以體現在地特有文化。例如「牽罟倒退行,無某賣阿娘;牽豬母奶仔耍腹肚,拖撐仔食無補。」這是盛行在七股西寮聚落的俗諺,「牽罟」是討海人傳統的捕魚方式,「無某賣阿娘」是說無力維生時,有時甚至還得賣掉母親,而「豬母奶仔」是海邊常見的草本植物,除了餵豬,也是海口窮苦人家常見的野菜,比喻討海人生活十分困苦。又如「鹽收仔若振動,吃食不輸好額人;鹽收仔吊上壁,腹肚就納腳脊」是指鹽工是靠汗水、也靠天氣的勞工,工作時程得靠天氣而定,若是突然遇強雨又未事先防範,心血就會付諸東流。
除了分享當地漁鹽業村落相關之諺語外,另外也講述與當地宗教生活信仰相關諺語,例如「西港仔香若刈,番薯就毋免礤。」是指當地醮典時節天氣陰晴不定,不便於曬番薯籤,大家忙完刈香才回歸農忙的景象。戴文鋒教授表示,從這些諺語中可以了解當地生活習俗,也可以運用在考察文化時,對當地歷史產生更深刻的認知,體認在地方文化的重要性。
    南大長期致力於臺南在地文化發展與文化資產保存,戴文鋒教授除擔任南大臺南學研究中心主任,也是南大高教深耕計畫「文資聲影、臺南傳承—文化資產紀錄保存」子計畫總召集人,期盼透過與在地合作,舉辦各項推廣活動,喚起社會大眾的關注與文化保存意識,讓臺南在地文化永續傳承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