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表示,兒童美術館現正展出的三個展覽《藝術,在這裡》、《收藏,這樣做》以及本次新展《材料『長』這樣,藝術『展』那樣》其實是環環相扣的,整體都是在談論美術館多元而豐富的典藏,從作品的分類、登錄檢測、典藏管理到保存與維護,期待大眾能從中探索藝術實踐精神,發現材料與物件的關係,體驗創作樂趣,發掘美術館多樣面貌與多重可能。本次展覽《材料『長』這樣,藝術『展』那樣》的策展在文化部前瞻計畫:典藏多功能教育中心的保溫計畫下,起因於兒美館一樓展覽《收藏,這樣做》其中一個小單元〈這樣的作品,如何收藏呢?〉,此單元請觀眾思考,在當代藝術作品中的多元材質表現要如何在美術館的典藏系統進行保存和展示,卻意外引發家庭觀眾好奇與詢問「為什麼藝術家要用特定材料創作?有什麼意義?」,因此兒美館策展人洪金禪觀察到,其中引發的扣問是,觀看作品時,人們看見了材料本身,卻較少聯想材料扮演的重要性,以及材料是認識藝術品的途徑之一;挖掘藝術家的材質偏好、如何作用,又如何反過來定義藝術家,正是本次展覽《材料『長』這樣,藝術『展』那樣-藝術家的點石成金術》展出目的。
藝術家專為兒童發想的藝術體驗
可測度的物質世界,在藝術家手上,成為無法丈量的材質關係。以塑膠為例,點滴輸液管和球池塑膠球,材料差異何其大,然而藝術家在乎的是能否傳達意圖,轉換出精神、塑造自我的特性;此次展覽更邀請到藝術家潘娉玉和五位不同時期的「高雄獎」得主-黃彥超(獲獎年份:2011)、蔡玉庭(2012)、廖敏君(2017),以及本屆「2020高雄獎」的石孟鑫、簡佑任,分別為展覽量身訂做參展作品。
簡佑任選用水泥-這來自大自然,最後卻破壞了大自然的原始「顏料」,作為現地創作的材質,他以太魯閣的地景為主題,引導孩童藉由觸摸作品水泥肌理,學習以藝術的角度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廖敏君則透過收集來的物件轉化為祈念,以碳纖維、白蠟、環氧樹酯等材料在作品中封存她對於貓咪的情感與記憶;以白膠作為創作媒介的蔡玉庭,受到身為花藝老師的母親之影響,自幼喜愛白膠有彈性、延展性,乾燥後透明的特點,材質更連結了藝術家的情感、兒時記憶與對生活的敏感。而以現成品創作的石孟鑫,則歡迎觀眾互動參與,透過將物件換位子卡在固定空間的過程中,用不同模式觀看日常再熟悉不過的現成材料。對於鍾情繽紛亮麗材料質感的黃彥超來說,其作品〈123……魚你躲好了沒〉運用大量體積的塑膠球和色彩斑斕的魚群投影,製造鮮明的視覺刺激,如同他對遊樂園的活潑印象;而在藝術大學任教的潘娉玉則以星星作為創作主題,談論不同文化對星星圖象的詮釋或延伸性的解讀,她與廖敏君除了參展作品外,更特別為兒童設計動動手操作區,意在透過模仿或學習藝術家的創作手法,認識創作的內涵。
材質作為設計師靈魂 道出台灣文化設計語言
此外,時尚界如何透過材質表達議題?任教於實踐大學時尚設計學系的周益弘與其設計師團隊范修齊、賴俊辰、魏子淵以及周采丰,思考著如何以在地元素萃取時尚美學風格,以不同的材質呈現設計師對於台灣本土文化的記憶。周益弘多年來不斷思考,快速時尚的過量產製品造成環境的負擔,他以PVC透明布、塑膠防水PP作為媒材,使用這個時代的印記-塑膠,讓問題發酵;菜市場三代的范修齊,以本身對於菜市場的記憶,透過台灣紅的塑膠遮雨帆布、茄芷袋等元素傳達本土意涵;尚在實踐大學就讀的周采丰,則用堅硬但可塑性卻很高的鋁線作為材料,創作以外星人作為發想的鮮明作品,訴說著內心不被社會束縛的靈魂。而台灣街頭巷尾最普通的風景-鐵皮屋,則影響賴俊辰創作,他以舊化鐵皮做衣服,呢喃著居住正義,回應社會與個體生活中的基本居住權問題。魏子淵攝取傳統文化元素作為靈感,以木頭、棉線、亞麻等天然材質,體會傳統手工編織的溫度與天然材料的質感。
館長李玉玲並表示,本展融合藝術與設計,希冀呈現多樣且跨界合作的展覽型態。意在通過日常生活中常見材質,重新認識藝術家如何翻譯物料的哲學性,轉化為心靈樣貌過程。事實上,材質的直覺感受所引發的感官記憶,比我們所想的更滲入靈魂的深處。進入展覽,在「材料實驗室」探索材質的紋理,喚醒觸覺感受;面對作品,想想材料是如何解讀與承載藝術的訊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