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連凱斐/綜合報導】洪譽豪為近年來運用新媒體藝術卓有成績的新銳藝術家,自小在曾是台灣最早開發如今最為老舊的區域 「萬華」長大,這個曾經因港口發展而繁華的市鎮,伴隨碼頭文化,各種商行買賣及勞動階級人口的匯聚落腳和信仰的帶入,在市鎮重心轉移繁榮褪去後,遺留下來充斥高齡化、性工作者、外來移民、街友及攤販流動在各個老舊街區的巷弄內 。因此,洪譽豪以其成長的街區景緻 「記憶圖像」為創作主題,透過數位工具:空拍攝影濃縮地誌圖景、3D實景掃描凝結場域的時間性、運用沈浸式科技VR媒材 ,反映著個體的生命游離經驗,讓觀者得以穿梭於「當下」與時間洪流中的「曾經」,並迎向「未來」。
「相位尋逕」將展出洪譽豪多件錄像作品及燈箱裝置,以當下、遺留、保存為主軸,鎖定在「人」、「社群文化」與「生存環境」的批判性反思, 藉由不同時間軸向的街道記憶,折射著人與環境的相互映照關係,進而探尋城市中遺留的歷史刻印。
另外,藝術家洪譽豪將於展館舉辦二場(8/16 & 8/22)教育推廣活動,將邀請觀展者,
一起討論完成一件「現地製作的錄像作品」,讓一同參與活動的學員,能以該作品勾勒出其自身生命經驗的共鳴與想像。
開幕座談
2020年8月15日下午15:00-17:00
邀請在數位藝術、互動裝置、錄像裝置領域專精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陳永賢教授 、 藝術家洪譽豪分享「錄像與新媒體媒材應用於地誌學觀念」以及「藝術家洪譽豪創作脈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