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 星期二

小事報「藝」串行動 上中下游6小學齊踏查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台南報導】 總爺藝文中心推動文化部補助110年藝文教育扎根計畫「小事報編輯工作營」,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龔卓軍所長、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郭嘉羚助理教授團隊共同策劃,邀請20多位不同領域專家加入,串起曾文溪流域上、中、下游包含嘉義縣中興國小及茶山國小,與本市大內國小、官田國小、安業國小、土城國小等6校師生,以身體行動的方式帶領學童關懷家鄉、書寫在地。歷經3週編輯實務課程,學習採訪、詩詞創作、文字及影像編輯後,9月25、26兩日展開曾文溪流域實體踏查。 今年的小事報營隊首次採分組方式進行,二天的活動中重頭戲包括精彩的「6校食農物產交流分享會」,鼓勵因疫情無法見面的各校以「食農教育」為主題準備在地物產,引導小朋友們以拍攝影片或上台介紹方式分享。上游的嘉義縣茶山國小帶來鄒族部落的小米製品及竹筒飯,中興國小分享各式茶文化禮儀及茶葉產品;中游的大內國小準備了新鮮酪梨及酪梨養生麵,官田國小小朋友們示範如何輕鬆打開菱角殼;下游的安業國小帶來應景的文旦及柚香保養品、出海口附近的土城國小獻上螃蟹、虱目魚一夜干、麻油及紅蔥頭等澎湃美食。各校小朋友上台表現亮眼,茶山國小鄭佩茜校長、大內國小李英昭校長、官田國小王全興校長、土城國小張世昌校長、安業國小莊明芳主任等人也特地出席表達支持,上中下游學校共同透過精彩的課程及物產的交流分享,大手牽小手與學童一起循著水的流動前行,發現同一條曾文溪流域的不同背景特色。 在課程及踏查行程方面,上游2所學校行程部份由鄒族獵人安孝明(Mo'o Yasiyungu)、巴蘇雅‧亞古曼(Basuya Yakumangana)老師教學童DIY鄒族童玩及趕鳥器,茶山國小鄭佩茜校長引導學童音樂創作課程,並至珈雅瑪瀑布巡禮,參加曾文水庫環教師資解說認識水利設施與環境的關係。中下游的4校同樣參與了音樂創作課程,由有機農產達人許玉燦老師指導製作菌液並帶著夥伴們於菱角田親手灑下菌液,至烏山頭水庫瞭解水庫及嘉南大圳水利灌溉設施歷史;另由考古專家許清保老師帶領學童探索位於大內區的遺址,攝影師楊順發於曾文溪口分享多年對海岸線土地與人文的觀察,引領團隊走讀曾文溪口消失的防風林及海岸侵蝕現況等,透過親身體驗進一步關心水、土地與人的關係,發現身邊美好又珍貴的小事。 文化局表示,此次營隊雖受疫情影響,營隊從原定暑假延期至9月開學後辦理,在執行團隊及校方的積極協調下,仍得以透過視訊連線及分組進行實體課程等兼顧防疫的方式,獲6校校長教師支持、突破疫情侷限展開營隊課程。過程中也感謝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協力,結合水庫水利設施及水文環境教育提供營隊相關資源。營隊成果將發行小朋友觀點及採訪編輯的《小事報-曾文刊》,並發佈小朋友的影像報導。 葉澤山局長說,龔卓軍教授所策劃的「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針對曾文溪流提出倡議,希望未來能夠建立「小事報-曾文溪流域網絡平台」,邀請小事報營隊所培育的種子學校加入為溪發聲的團隊,期許合作參與計畫的學校及小小編輯們都能引領在地,展現溪流文化主體並傳遞關懷在地的精神。小事報營隊動態歡迎關注小事報官方網頁(https://is.gd/SDKgum)、臉書粉絲專頁及IG「small_things_news」,邀請有興趣的市民朋友及學校伙伴攜手共襄盛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