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日 星期一
南大在地深耕計畫 辦理「原住民傳統工藝技術保存,香蕉絲織布工藝技術探訪」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人文學院於10月2日舉辦校外文化考察教學,由該校臺南學研究中心主任戴文鋒教授帶領師生共23人,前往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拜訪當地噶瑪蘭族族群部落,並探訪當地的文化技術保存者嚴玉英女士與噶瑪蘭族文化協會所創立之「香蕉絲工坊」,考察當地留存的香蕉絲及香蕉布織造工藝。
香蕉布織造工藝是臺灣原住民的手工藝品,在漢人移入之後,與原住民族開始有貿易行為,才有棉織品的商品往來。因此,傳統工藝的香蕉布織造,可以說是原住民族代代相傳的重要手工藝技術,對於臺灣的文化資產保存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嚴玉英女士身為文化技術保存者,在110年獲頒文化部之「110年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之授證,並有「人間國寶」之稱。其帶領族人積極復興香蕉絲編織工藝,讓這項本已幾近失傳的手藝可以再現人間。現在新社部落也開辦香蕉絲工坊,積極向外推銷部落的傳統工藝,希望可以引起社會大眾迴響,讓大家了解並重視這項傳統工藝的文化價值。
本次戶外教學除了探訪噶瑪蘭新社部落外,亦探查臺灣東部地區原住民族中巨石文化的遺存。戴文鋒教授指出,在全世界的原住民族,都具有巨石文化的遺跡,從日本到馬來西亞一帶,以及整個太平洋島嶼族群,幾乎都具有巨石文明的痕跡,臺灣也不例外,而臺灣的原住民巨石遺跡,幾乎皆在東部一帶。此外,此次參訪除了認識東部的在地文化,以及原住民族傳統工藝外,也了解當地的信仰文化,讓參與師生感受對於不同的文化與生活。
南大人文學院表示,藉由舉辦師生戶外教學踏查,推廣文化資產保護活動,並透過體驗原住民族傳統工藝,讓師生落實「做中學」,並了解原住民族文化內涵,期盼達到保護存續文化資產的目標。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