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8日 星期三
勵馨攜手AKAMU 這地 以女性陪伴女性 用工藝體驗提升創傷復原力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台南報導】
AKAMU這地與勵馨基金會合作,於12月6日,舉辦「器物花時間發表會」。現場邀集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勵馨基金會、AKAMU這地,工藝、社福跨界齊聚一堂,展示社工與婦女進行花器工藝創作以及花藝體驗的成果,更邀請到臺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施清發主任、臺南市林易瑩議員、蔡筱薇議員以及蔡旺詮議員辦公室秘書親臨現場共同與會。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技術組長姚仁寬致詞時表示,今天是很難得的機會,讓工藝有機會與社福介連結,把很多一點點的美好,聚集在一起,成就讓社會更美好的力量。人類是會追求美好人生的物種,而很大的一部分來自於心靈的提升,透過手跟心的探索,提升心靈的美好,不因外在環境的變化而流失。
此次重要的社福合作單位,勵馨基金會王怡雯副執行長於分享時表示,很開心有這個機會,從一早就共同參與了花藝體驗的課程,當勵馨在承接生命轉彎處的婦女時,多是以社工的專業來陪伴,但今天是一個跨界的刺激,過去往往是透過音樂、繪畫陪伴婦女,但是工藝的創作與花藝體驗對勵馨來說是第一次,後面更重要的是藉此強化心靈的力量,就像器物的製作需要等待、遇到狀況時需要攤開來修補,而花藝則是不去評斷每一種花的好壞,著重在姿態的展現,都會讓我們非常有感覺。而且需要這樣陪伴的不僅僅是婦女,社工們也需要透過各種方式來修復陪伴中的創傷,勵馨做為承接婦女跟兒少的網,也更加需要社會大眾的支持。
臺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施清發主任也表示,日常進行各項社會救助工作時,非常需要跨域,但今天更難得與工藝跨界連結。台南市林易瑩議員、蔡筱薇議員以及蔡旺詮議員辦公室秘書也表示在不管是因為自身屬於從政的女性、或是服務民眾時,都會遇到許多跟性別歧視、受暴家庭的議題,也因此與勵馨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政府能夠的很有限,需要跟社會跨界緊密合作。
AKAMU這地創辦人林霈安表示,工藝一直是伴隨人類生活的創造性活動,透過手跟心的創造實踐,能給人不同的需求滿足與幸福感的生活。而工藝長期未正式進入社福系統,形成社福發展的一個重要活動,是很可惜的事。社會上多元福利機構,是重要的關懷弱勢社會的介面,也需要在其中有創造共同相信或彼此連結的特別生活文化,形成一個一個能創造幸福的小生活圈,因此如果有工藝介入,則會更有機會建構這個美好的可能。這次也要特別感謝工藝中心能夠用非常開創跟包容的眼光接受AKAMU這地與勵馨的提案,才有機會促成今天大家能夠齊聚一堂,完成這件美好的事情。
2. 計畫簡介
「器物花時間 - 這地好日學 X 勵馨的陪伴工程提案」,是響應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iFull 愛福工藝計畫,由AKAMU這地與勵馨基金會台南分事務所合作提出,以泥作工藝與花藝生活構成體驗主軸,邀請長期為弱勢服務的社工及受暴婦女、弱勢兒少參與創作,作為跨界合作的進一步發展,藉此在過程中,療癒、陪伴、甚至啟發服務對象們對於生活或職業興趣的探索,透過這樣的歷程,找到工藝與社福界的共創模式。
為了幫助婦女降低工藝創作的門檻,強化體驗的樂趣,AKAMU這地簡化繁瑣的器物製作流程,使用能夠快速乾燥脫模的「樂土」,以有趣的方式,帶著婦女與社工們打造自己的水泥花器,體驗工藝家的日常。在學習自己製作模具、灌製水泥後,「等待」其實是很重要的功課,當學員們以緊張期待的心情拆開模具時,「拆模的過程就好像開獎一樣」、「製作的過程有點緊張,但是也好療癒」、「啊,我的模具跟我想像的圖案相反」...學員們努力學習的過程,透過等待,在拆模時轉化為歡樂有趣的驚喜。而透過花藝師Sybil-Ho的帶領,學員們在花藝體驗的過程中,認識花的種類與特性,在認識花材的過程中學習如何有層次的呈現出花的姿態,妝點生活。
勵馨基金會台南分事務所陳貞樺主任表示,受暴婦女的重建之路是漫長的,往往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勵馨深入個案的重建過程,提供多元陪伴服務,發展出協助婦女走向自立的多陪一里路計畫。也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嘗試各種做法,勵馨基金會台南分事務所的「佐馨室」計畫即是其中一種。藉由發展「以女性輔佐女性」為精神的社區教室,讓有技能的婦女以講師的形式,教導其他婦女,能夠在上課的過程中,建立、加強自我的信心,創傷的復元力也因此提高。
勵馨有感於在服務個案過程中,女性受到內外在因素影響,通常是滿足「僅僅維持生活」的狀態,不會去想到自己也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雖然認為個案也有美化生活的權利,但是這些東西往往是昂貴的,透過這次的計畫,讓工藝老師跟花藝老師帶著學員去創作獨特的花器,學習把生活環境打造的更好,是非常有質感的藝術體驗活動,也讓婦女、社工們的陪伴與被陪伴歷程帶來許多心靈上的感動。
3. 共創單位簡介
AKAMU 這地
AKAMU是希伯來文 "土地/地球" 的意思,我們喜歡大地所給予的一切,相信生命的每一段旅程都是一份禮物。凝結出「a path of grace」這樣的理念,以植物和礦物為媒材,用器與物製作生命的詩。
創辦人林霈安因為想要親自用雙手製作出器皿,開始了習陶的旅程,在獲得企業贊助下,陸續於日本、中國、台灣及東南亞等地駐村、學習及展出。近期也開展了陶瓷以外的循環材質實驗,以及工藝介入社會的研究與實踐。
勵馨基金會 台南分事務所
勵馨本著基督精神,以追求公義與愛的決心和勇氣,預防及消弭性侵害、性剥削及家庭暴力對婦女與兒少的傷害,並致力於社會改造,創造對婦女及兒少的友善環境。
1986年,傳教士高愛琪與梁望惠女士等一群基督徒,因為上帝的愛關心台灣不幸少女,致力創設中途之家「勵馨園」,首開國內民間機構收容不幸少女的先鋒,讓她們的生命也能如盛開的花朵,漫溢馨香。並於1988年創設台北市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2001年正式登記升級為全國性的「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Sybil-Ho 常日生活
設計師是何芊澐 (Sybil Ho),植物和花卉已經是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日常工作與幸福很接近。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往返於不同城市,也喜愛旅遊,擅長從個人生活品味出發,將喜歡的事物變成品牌核心,再透過生活化的互動傳遞理念。
工作室提供視覺&插畫&婚禮與花藝設計&空間佈置陳列設計服務,2019開始將品牌的插畫作品延伸為織品配件與生活用品。希望能透過作品提醒人們與生俱來和自然的微妙連結,引發對自身和生活的靈感。
樂土 (特別感謝)
樂土是為了解決水庫淤泥的問題,以水庫淤泥改質技術導入水泥的材料品牌,是循環經濟的先驅。產品多應用在房屋改建與產品創作上,提供許多藝術與產品開發者快乾有質感的水泥。在台南設立的「樂在其中-共創基地」也與許多創作者合作開設體驗課程,讓人體驗水泥之樂。
樂土此次與AKAMU 這地合作,在工藝體驗課程開發上,提供材料技術支持與助教協助,以及合適的泥作體驗空間,降低體驗者的學習門檻。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