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6日 星期一

南大推廣傳統工藝文化之美 舉辦「臺南傳統工藝主題講座」暨「文資影像紀錄片拍攝成果發表會」

【記者連凱斐/台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深耕在地文化,每年舉辦與本土文化相關之活動與課程,該校人文學院於8月14日辦理「臺南傳統工藝主題講座」暨「文資影像紀錄片拍攝成果發表會」,邀請江明親、陳志昌、洪麗雯及鄭羽伶等四位專家學者分享,期盼讓傳統工藝融入現代社會,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傳統工藝,感受傳統藝術之美。 本次四場主題講座中,首場由江明親教授介紹傳統竹工藝,江教授任職於臺北藝術大學,其專業領域為傳統工藝與無形文化資產,江教授提及竹器在過去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村落旁也隨處可見竹叢影姿搖曳,從食、衣、住、行各方面都可以看見竹製品的存在,雖然隨著現代化,竹器漸漸式微,然而竹編藝術卻是臺灣在地的重要文化資產。第二場次邀請國立成功大學「踏溯臺南」課程講師陳志昌老師,陳老師在傳統文化及臺灣本土文化中浸潤多年,陳老師介紹杜牧河先生的泥塑作品,其表示「神像不僅以木雕方式呈現,也可以用泥塑的方法製作,其繁複嚴謹程度不下於一件人間國寶的塑造」。 第三場演講邀請「蓪草工藝」專家洪麗雯老師,洪老師提到「蓪草花」是臺灣第一個被正式命名發表的植物,其中心纖維質可以製成許多精巧的手工藝,更可運用於製紙、藥用、食用等多功能用途,是臺灣寶島不可多得的寶物。最後一場講座則是由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鄭羽伶專員介紹人間國寶陳金泳師傅的「妝佛」傳統工藝。鄭專員提及「妝佛」是宗教文化上重要的一環,也是為神像「做美容」的最後一道工序,經過師傅巧手,讓神明更顯威風凜凜。鄭專員也帶領與會人員進行漆線工藝體驗,期盼更多人關注傳統工藝的保存與維護,使文化資產能代代相傳。 南大表示,傳統工藝從生活周遭的工藝品,到宗教文化的精神信仰,其實都一直圍繞在大眾的生活周遭,本次四場專題講座,讓參與人士對於傳統工藝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活動當天南大也舉辦文化資產影像紀錄片成果發表,師生將文化資產知識結合數位影像處理技術,拍攝成文化資產紀片,將各種傳統工藝用生動活潑的影像加以記錄,展現精彩的學習成果,也讓這些傳統之美得以永續流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